北京16家名人故居將首次對外開放 含毛澤東故居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北京16家名人故居將首次對外開放 含毛澤東故居

  (記者郭超)16家以前不具備開放條件的名人故居,即日起與12家已開放的名人故居打包形成一條高端旅遊線路向公眾推出。昨天,北京市旅遊委公布,涵蓋28家名人故居的「走近先賢—京城名人之旅」高端旅遊線路向社會開放。

  16家名人故居首向遊客開放

  據相關部門統計,在北京居住過的歷史名人所遺留的故居遺產遠超百家。此次挑選出28家名人故居,有12家對外開放,其餘16家名人故居為國家、市或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前未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

  旅遊委負責人說,市旅遊委將故居遊作為北京高端旅遊產品打包推出,是因為其特有的文化內涵與北京高端旅遊的文化特質相一致,更是出於對故居遺蹟的保護。

  部分故居不具備全開放條件

  這位負責人說,此次打包推出的28家名人故居,有12家在以前就向社會開放,16家新納入的名人行館,包括毛澤東故居、孫中山行館、梁啓超故居等,還有部分不具備全開放的條件。「但這不妨礙遊客對故居的參觀要求。」

  這16家名人故居,有些供名人後代居住,有些還是在用的民宅,有些是單位職工宿舍。據了解,毛澤東故居位於景山東吉安所左巷8號,灰牆灰瓦,北房3間,東西耳房各1間,東房2間。1918年9月19日到1919年3月12日毛澤東居住於此,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昨天,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毛澤東故居目前使用情況複雜,還不具備完全開放的條件。

  旅遊委相關負責人解釋,加大對故居的宣傳,規劃特有的京城故居遊產品,可以吸引社會更為廣泛的關注,達到對故居遺蹟保護的目的。

  16家首次開放的名人故居

  毛澤東故居、孫中山行館、陳獨秀故居、張自忠故居、田漢故居、康有為故居、梁啓超故居、沈家本故居、朱啟鈐故居、楊昌濟故居、邵飄萍故居、歐陽予倩故居、程硯秋故居、荀慧生故居、譚嗣同故居和左宗棠故居。

  專家說法

  警惕旅遊產業粗暴消費名人故居

  北京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發起人何戍中認為,旅遊,對於名人故居的保護、傳承,總歸是一件好事。但名人故居的旅遊,更應看重遊客與他所尊崇的歷史名人之間一種安靜的、個性化的、心靈的溝通。

  何戍中說,如果硬要和旅遊產業結合,搞旅遊團式走馬觀花、鬧哄哄的參觀,對於名人故居和歷史名人來說是一種不尊重。何戍中提醒,以發展旅遊的方式保護名人故居,應該警惕這種「粗暴消費」的現象。

  新京報記者 魏銘言

相關焦點

  • 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景區5月16日起恢復對外開放
    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景區5月16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後,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景區每天的參觀時間為8:00—16:00(15:50停止檢票)。   為確保遊客安全,故居景區將實行預約參觀,團隊預約暫只提供電話預約,電話號碼0731-55681161;個人預約採用網絡實名制預約,支持現場掃碼預約當日參觀。每天限額5000人(節假日6000人)。   預約成功後,觀眾憑預約信息、二代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以及健康碼,經體溫檢測合格後入故居景區參觀。
  • 名人故居
    北京是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滾滾歷史長河中,這裡出現過許許多多的風流人物。文學家、畫家、京劇名角都曾在這裡留下生活的印記。北京給他們的人生增添了色彩,他們也為北京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名人故居了。它們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向我們訴說那個年代,那些人在北京發生的故事。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了那些藏在北京城裡的名人故居。不妨趁著周末走訪滄桑典雅、風流遺韻的名人故居。
  • 北京十大名人故居
    李大釗故居體驗:李大釗故居系三進的宅院。主房、配房、院牆,高矮勻稱。從古樸無華的淡雅陳設可以看出,該宅院是具有明清樂亭縣民房建築風格的「穿堂套院」。歷史:李大釗在北京10年,先後居住過8個地方。1920-1924年,其一家在文華胡同24號北院居住近4年,此處是他在故鄉之外與家人生活時間最長的一處居所。在這裡,他與妻兒收穫了一段快樂時光。
  • 盤點北京名人故居,做有文化的知識人
    北京,我們的首都,也是明清兩朝的都城。作為文化、政治、經濟中心,許多名人都會到北京定居,那麼現在北京還保留了哪些名人故居呢?快來一起數一數吧一、紀曉嵐故居,位於西城區珠市口西大街241號,我們在遊覽名臣故居時,還可以到門口飯店品嘗他家的私房菜,就相當於到紀曉嵐家做客,厲害吧!二、李大釗故居,位於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李大釗曾於1920—1922年在此居住。三、矛盾故居,位於東城區後圓恩寺胡同13號。
  • 老北京文化:北京名人故居雜談
    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作為一座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有大量的名人故居。據有關資料記載,現存的一百多處名人故居中,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5處它們均地處西城區,即宋慶齡故居、郭沫若故居、魯迅故居、李大釗故居和梅蘭芳故居。
  • 毛澤東同志故居旅遊
    航拍毛澤東同志故居。故居坐南朝北,為土木結構的「凹」字型建築,系典型韶山民居。東邊十三間半瓦房為毛澤東家,西邊五間茅草房為鄰居家,堂屋居中,為兩家共用。室內基本保持原貌,並保留了部分原物。1878年,毛澤東的曾祖父毛祖人買下上屋場東邊的五間半茅草房。10年後,毛澤東父母遷居於此,經艱苦創業發家後,於1918年建成現在的模樣。
  • 名人故居的文化意味
    而且,從具體的保護效果看,也是參差不齊,比如宋慶齡故居,常年累月都是遊人不斷。這得益於宋慶齡的多重名人效應,還有就是北京的很多小學,也是以宋慶齡故居為現場教學基地的緣故。而很多不那麼吸引人們目光的名人,其故居的社會效應則要大打折扣。真正抓住名人故居的當代存在意義,將其有效融入現代都市生活,融入現代城市文化空間,才是保護的正道和意義所在。
  • 北京市內的名人故居
    北京市內的名人故居      開放時間:除周一外每日9點-11點30分,13點-16點30分    地址:新街口北大街53號    魯迅博物館    該館地處白塔寺旁,為70年代魯迅先生在北京的住所。     這位偉大的中國現代作家和思想家就是在這個小四合院中寫出了他一生中的大部分雜文和小說。
  • 盤點北京六大對外開放的名人故居,你都參觀過哪幾個?
    北京有很多的名人故居,現在它們都成了我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面我為大家盤點了北京的六大名人故居,不知道大家參觀過幾個呢?魯迅故居:這是一座很精緻的小四合院,從購置到設計魯迅都親自參與其中,不過他在這裡只住了兩年多。
  • 北京名人故居一覽
    、畫家、京劇名角……都曾在這裡留下他們生活的印記,這些足跡不僅記錄了歷史,也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今天小編帶大家到北京城裡這些名人故居去轉轉~家對於老舍先生來說,一直是種奢侈品。他顛沛流離了大半輩子,都不曾有過自己的家。在美國的四年裡他對家的渴望達到了頂峰,如他在信中說的那樣:「有家難回,像個喪家犬。」1949年底,老舍先生終於回到了故鄉北京,成為新中國自己掏錢買房的第一位作家。
  • 國內外名人故居開發案例分析
    按照人物屬性,可將名人故居分為政治家類、文學家類、科學家類、虛構人物類、社區遺蹟類等類型。毛澤東故居已成為韶山旅遊的核心,故居基本上保持了當年原貌,外觀為普通的江南農舍,陳列著床、書桌、衣櫃、方桌、板凳、大水缺、碗櫃、石磨、水車和大木耙等毛澤東曾留下過印跡的物品。周圍綠樹成蔭、荷塘青山相映成色。圍繞故居建築,周邊幾千米範圍內分布著相關的毛澤東紀念館、毛澤東銅像、詩詞碑林、滴水洞等景點,將毛澤東文化的各個方面整體展示,豐富了產品的內涵。
  • 豐子愷故居「被關閉」 「民辦公助」拯救不了名人故居?
    圖片說明:豐子愷故居內景  東方網11月4日消息:據文物管理部門初步統計,上海名人故居大約有兩三百處,有40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除卻獨門獨院的故居以及公辦的名人紀念館,剩下的大多已在日後入住了新的「72家房客」,豐子愷故居便是其中之一。  四年前,豐子愷故居以「民辦公助」的形式,免費對外開放。卻在一周前,傳出「鄰裡不和,被迫關閉」的消息,當「民」的力量日漸薄弱,「公」又能給予何種幫助?  閉門一周後,《申》報記者再次來到豐子愷故居,還看豐子愷後人、鄰裡、遊客如何說。
  • 上海文化遺產和重要名人故居導覽圖出爐
    繼《文化上海·博物館導覽圖》後,上海市文廣局、文物局又精心編印了《文化上海·文化遺產導覽圖》和《文化上海·重要名人故居導覽圖》,首批各印10萬份將免費向社會發放。   《文化遺產導覽圖》囊括1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16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包括一些平時不對外開放的遺蹟。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松江唐經幢為例,是現存上海最古老的地面建築。
  • 無錫名人故居遊——錢鍾書故居
    除了太湖、黿頭渚、靈山大佛等知名中外的景區之外,無錫還保留了很多名人故居。而且,這些名人故居大多坐落在無錫繁華市中心的僻靜小巷內。閒暇之時暢遊這些故居,便若徜徉歷史的長河,真是人生美事!在無錫眾多名人故居中,錢鍾書先生的故居是相當值得一遊的。這座位於健康路新街巷的宅子,是錢家祖業——錢繩武堂的遺蹟。籌建於1923年,佔地1600平方米,為七開間三進明清風格建築,並雜糅西式建築風格。
  • 北京名人故居——文華胡同的李大釗故居
    歷史上在北京生活過的名人很多,有些雖然只是在某地居住過一段時間,但是因其特殊的歷史地位,其居住地後來也被闢為故居並成為文保單位,位於西城區文華胡同24號的李大釗舊居便是一例。頭些年這裡是一個大雜院,院子裡住了不下三十幾戶,北京奧運前這裡開始騰退,後來修復並對公眾開放。
  • 博物館日啟幕:北京近50家博物館開放,名人故居可雲遊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今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自5月1日以來,已有近50家博物館按照有序有限分時預約的原則恢復開放。國際博物館日前後,北京地區博物館將舉辦94項主題活動,以線上活動為主。
  • 毛澤東同志故居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到了,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經典旅遊景區,毛澤東同志故居,這裡有三大景點,1毛澤東故居,2銅像廣場,3山滴水洞。
  • 北京市名人故居以清代居多 大部分故居亟待保護
    北京市政協文史委與北京聯合大學22名師生去年共同對北京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現狀進行深入調研,調研發現,除少數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院落外,大部分的故居已經殘破不堪,亟待保護。這次共調查了308處名人故居。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匡國良表示,雖然這308處名人故居的資料並不是北京名人故居的全部名錄,但完全可以反映北京名人故居的基本情況。
  • 統戰視閾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護與發展研究
    從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兩個方向進行故居文化的開發和運用,創新故居資源的傳播途徑、物質載體、實踐形式,將其應用於統戰工作,是新時期推動統戰工作的有效途徑,與統戰工作的包容性、廣泛性與創新性的訴求相統一,也是充分發揮名人故居的政治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滿足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政治中心與文化中心建設的迫切需求。
  • 「走進名人故居」促閱讀「升級」
    北京閱讀季「閱讀馬拉松」活動於日前拉開帷幕,「走進北京名人故居」成為此項活動的主要內容,出發儀式起步於宋慶齡故居,讀者雲集宋慶齡故居邊參觀邊聽講解,了解故居的歷史由來等故事。(見5月16日《北京青年報》)    閱讀不僅僅單指讀書,還涵蓋與讀書相關的文化體驗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