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本地野生菌食用指南!

2021-02-08 養臻廚優

在今年南方各省水患頻發的大背景下,雲南卻處於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的情況之中,野生菌產量明顯下滑,但這並沒有阻止雲南人對野生菌的狂熱。特別在各路媒體大v瘋狂玩梗下,「見小人」逐漸為大家熟知,刷個紀錄片,一看到野生菌彈幕就瘋狂刷過「吃了會見小人嗎」等等。作為一個吃過不少菌的雲南土著民,寫一篇小科普,此文帶半娛樂性質,如有不一樣的見解與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開始之前提一點,由於雲南民族多,地域環境不一,各地對於菌類的命名方式和烹飪方法不一,沒有絕對的做法,這裡只介紹大眾化的認知,如有作者不了解的特殊做法請不要吝嗇筆墨在評論區分享出來(〃'▽'〃)

松茸

近年來名氣越來越高,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省外和國外,本地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實際上不如其他的兄弟姐妹,由於其經濟價值逐漸被捧上神壇,價格徘徊在T1-T0級別,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有講「以前藏族人都不愛吃松茸,嫌它的味怪」。這股味比較接近於松樹與苔蘚的混合氣息,的確有人不喜歡。由於菌身堅硬含水量少耐折騰,真空包裝後能保鮮很久,松茸也成了少數能走出雲南大山漂洋過海的菌子,在外邊混得風生水起,在老家卻不如那般風光,頗有返鄉大學生的感覺。

最容易被接受的吃法也是百姓吃法就是燉湯,和肉類一起燉甚美,是杏鮑菇的上位替代品,「上流」吃法就是炙烤,配上精緻的小鍋小碗小清酒,賣你一份889不算貴吧(`)

松茸的生長環境要求海拔氣候條件都較為苛刻,在雲南本地分布也有限,主要集中在滇西北高海拔地區,東南地區較少。

乾巴菌

乾巴、雲南語意為牛肉乾,也可泛指動物類的純瘦肉部位,也可形容那種肌肉纖維般一絲絲的形態。乾巴菌,從字面上就可以知道是口感像乾巴的菌子,另有說法是香味濃鬱像牛乾巴。該菌子產量少,價格非常昂貴,達到了野生菌市場的T0級別,有人專門包下整座山,就為了第一時間發現乾巴菌的小苗第一時間保護起來,到長大後再採摘。與松茸相對的,乾巴菌基本消化在了雲南本地市場,是當地人追捧的珍饈。

這種菌喜歡在石山分布,靠近松樹的背陰環境更有機率找到,菌體乾燥堅韌,褶皺的皮層非常容易藏泥,與掃把菌同為最難清洗的兩種菌子。它是為數不多能具備「韌」口感的菌菇,甚至能嚼出咯吱聲,撕小葉與雲南本地皺皮辣椒同炒,是很多野生菌餐廳的貴菜,用來招待貴賓最合適不過。

雞樅

雲南野生菌的王者、野生菌界中的ssr、永遠的版本之子,屹立不倒的雲南人味覺圖騰——雞樅,名字來源與其菌肉撕開如雞胸肉般有肌肉纖維的既視感。

現代研究已經揭示雞樅是與白蟻共生的菌類,這一特質決定了這種菌不能被人工栽培,上山如果採到了雞樅,在雲南甚至可以被視為幸運的象徵。在市場中它是永遠的頭牌,一朵巨大的雞樅一定是當天市場裡最亮眼的存在,即使不買,過去問個價,驚嘆一下,都可以稱作儀式一般的存在,它的主人會插著腰杆挺著背,驕傲的等待願意出最高價的買家帶走他,當你手持這樣一朵雞樅走回家,九成的大媽大爺都會向你詢價,並露出驚嘆的表情。

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體現雞樅作為菌類市場王者存在的霸氣,它就是「山珍」這個詞最好的體現,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沒有不愛它的。汪曾祺先生曾將其譽為「植物雞」,是「難以形容的味」。

一朵雞樅,一鍋熱水和一小坨豬油少許鹽,這樣極簡的做法,都是攝人心魄的美味,連我小侄兒這種被辣條等重口味食物醃壞舌頭的小朋友喝個三大碗都意猶未盡。倘若用它來燉雞,那就是做神仙都不換的極品美味,怎麼形容呢,從頭到腳的治癒,鮮甜的想把舌頭都吞下去。真是應了那句話「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

雞樅還有另外一個好吃法,就是做成雞樅油,撕成小塊的雞樅用油熬到變幹變黑,用罐頭瓶裝起來可以吃很久。筆者還記得第一次與雞樅油的相見,是童稚時在外婆家吃的一碗尋常掛麵,那天的麵條格外的好吃,但說不出是怎樣的好吃,直到吃到碗底,發現臥著幾根黑黑的不起眼的小東西,用筷子挑起來端詳了一下放進了嘴中。

我們家那邊有個形容香的土話,叫「香通後腦勺」,這是我第一次有這樣的體驗,那醇香猶如衝擊波穿透舌根直達後腦,像重錘一樣在我味蕾上烙下了印,我把剩下的小黑黑們塞進嘴裡,貪婪吸吮它們的香味,直到沒了味道才戀戀不捨地咽下去。

雲南野生菌種類繁多,滋味各異,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做法吃法,希望野生菌子給大家的印象不再是迷幻藥物和麻藥,它的美味應該被大家所認知。

相關焦點

  • 走出大山奔向全球 雲南野生菌的「雲」上之旅
    從6月以來野生菌線上銷售訂單需求猛增,在天貓店下單,鮮貨野生菌從採摘到擺上京滬吃貨們的餐桌,野生菌的「雲」上之旅只需2至5天。國人野生菌消費水平提升從每年6月開始,雲南山中「小精靈」野生菌破土而出,撐起了一把把「小傘」。每天大量的野生菌通過網際網路從全國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昆明木水花銷往全國。
  • 史上最全雲南野生菌大全
    雲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複雜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種森林類型,多樣土壤類型和豐富的物種,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也成為了種類繁多野生菌家園。孕育了世界上最為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之多,分布之廣,產量之大,名揚四海。
  • 雲南野生蘑菇王 雲南十大知名野生菌大盤點
    近日,雲南騰衝市小羅綺坪村民小組發現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為了當地村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據了解,這幾株菌,最高已達到83.5釐米,單菌傘直徑就有40釐米,被當地村民戲稱為「大象腳」。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專家表示,這是可以食用的巨大口蘑。  雲南複雜的地形地貌,多種多樣的森林類型、土壤種類以及得天獨厚的立體氣候條件,孕育了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之多,分布之廣,產量之大,名揚四海。
  • 雲南野生菌:一朵小傘在長大
    >全國市場上的野生菌近7成來自雲南。今年,雲南木水花野生菌市場熱鬧非凡,直播賣貨更是成為野生菌交易的一股新潮流。主播們手持直播設備,依次介紹各家野生菌的種類、價格、品質,如果有人下單,就讓攤主現場打包。
  • 愛美食:雲南野生菌採摘絕對完全攻略
    今年的雲南一定會是個盛產菌子的年份,幾場喜雨澆透了雲南的土地。
  • 野生菌菇八月最肥美,廈門也有雲南菌菇宴!
    廈門是一座旅遊城市,有著很多本地的閩南美食,但實際上在這兒,也有著不少外地菜系,深受本地食客的喜愛。前些天去了一家專做雲南菜的餐廳,在一系列經典菜品的基礎上,最近還順應季節推出了野生菌專場!菌菇最肥美的季節是在每年的8月份,因而這個時間專門從雲南當地引入了優質的各種菌菇松茸、羊肚菌、牛肝菌、雞樅菌、青頭菌……松茸羊肚菌刺身拼盤:對於刺身的理解,一直以來都是日式料理中的生魚片,一大盤冰上覆蓋著三文魚、北極貝等!但實際上,新鮮的菌菇類也可以以刺身的形式出品。這裡選用的是每年8月才有的野生松茸,其味道鮮美,有著豐富的營養,在古時期更是皇室貢品。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6、大紅菌為野生珍貴的食用真菌,內含胺基酸,多種維生素等人體必需成份,有安神補血作用,特別適合產婦及貧血者食用,其味較之其他菌類鮮甜可口嫩滑。大紅菌以朵大腳粗,顏色深紅者為佳,吃法可煮清湯,煮雞,炒、燜等,記住一定要煮透,特別是炒吃的,一定的燜煮透。朵小腳細有苦辣味的紅菌是有毒的,不能吃。7、奶漿菌因有乳白漿汁流出而得名。
  • 「菌」臨天下|美麗豪酒店雲南野生珍菌美食季
    「錯過就要等一年」美麗豪酒店中餐廳新推雲南野生真菌美食系列,食材原料全部採用雲南當地野生食用鮮菌,烹飪方法新式新穎,匠心製作,野生食用菌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產自雲南香格裡拉的野生松茸,從採摘到上桌,需要2-3天時間,這其中保鮮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因為只有新鮮的松茸才可以作為刺身級別食材。帶著香格裡拉泥土的松茸,經過我們細緻的處理,每一片都雪白無暇。
  • 菌菇季,極品野生菌大賞!
    雲南人一定會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野生菌了!每年一進入雨季,就到了野生菌菇上市的季節,而這些野生菌菇大多來自雲南。雲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複雜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種森林類型,多樣土壤類型和豐富的物種,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也成為了種類繁多野生菌家園。雲南有著世界上最為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之多,分布之廣,產量之大,舉世罕見。
  • 雲南本地野生菌美食指南
    在南方各省洪澇災害頻發的背景下,雲南卻大部分地區處於乾旱少雨的局面,野生菌產量明顯下降,但這並沒有阻止雲南人們對野生菌的熱情。尤其是在各種媒體v瘋狂播放的影響下,「見小人」逐漸被大家所熟知,刷一部紀錄片,一看到野生菌彈幕,就刷「吃了會見小人嗎」等。
  • 菌菇季,極品野生菌大賞
    雲南人一定會說,這還用問嗎?當然是野生菌了!每年一進入雨季,就到了野生菌菇上市的季節,而這些野生菌菇大多來自雲南。雲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複雜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種森林類型,多樣土壤類型和豐富的物種,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也成為了種類繁多野生菌家園。雲南有著世界上最為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其種類之多,分布之廣,產量之大,舉世罕見。
  • 進入雲南野生菌飄香的季節了,想起老家思茅的大紅菌,鮮豔、美味
    進入雨季,雲南就進入了吃菌子的時光,被雲南人稱做「菌子」的野生菌是大自然的饋贈,來自於山野、原生態、純自然,每年只有幾個月能有口福品嘗。作為一個雲南人,都會對野生菌念念不忘,因為它的味道實在是鮮美無比、難以言喻。
  • 雲南野生菌的8種吃法!您最喜歡哪一種?
    對於咱們雲南人來說,如果哪一年沒有吃到菌子,那這一年就會多了一分遺憾。雲南人愛菌好像是與生俱來的,每到野生菌上市的時期,各家都會拿出不同的野生菌製作方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雲南人製作食用野生菌的方法,看看您最喜歡的是哪一種?
  • 雲南野生菌的100種美味做法!
    此稿挑選了雲南昆明一些餐廳裡,比較棒的野生菌做法,也有一些是農家樂的做法,也有火鍋的做法,同時也包括了北京大董餐廳、茉莉餐廳、梧桐餐廳的野生菌做法,供大家欣賞與學習!所以外地人不喜歡吃,因為它看上去黑漆漆的,有比較柴,口感與松茸等不一樣,但是雲南人就是十分愛,愛死,上千元一公斤照樣有人吃!  雲南人吃乾巴菌,這樣表述:此菌香味濃鬱、滋嫩香甜、肉質堅韌,乾燥,回味醇香綿長,嚼味無窮。
  • 雲魁過橋米線 | 風味雲南,「金湯銀線」串起的野生菌名片
    藏在花之城裡的雲魁過橋米線店,滿足了人們對「舌尖雲南」的所有想像。   雲魁的菌香金湯,其中包括了虎掌菌、雞縱菌、松茸松露、雞油菌、羊肚菌等,這些野生菌的生長環境幾乎沒有受到任何外界汙染,是蛋白質、胺基酸含量豐富和脂肪含量極低、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較多的天然食品。
  • 雲魁過橋米線|風味雲南,「金湯銀線」串起的野生菌名片
    近日,雲南省政府出臺雲南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在昆明等地建立特色食用菌美食街區30個,力爭2022年綜合產值達1000億元。構建食用菌質量安全順向可追蹤、逆向可溯源、風險可管控的全程追溯體系。雲南多樣的氣候造就了豐富的食材資源,豐富的食材資源造就了雲南的滇味美食。
  •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自古我們中華民族的地域廣茂,有著非常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種類和土壤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十分多種多樣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在我國的野生菌有幾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種類多、分布廣並且產量也大。在食用菌的世界裡,還有以「四大菌王」之稱的野生菌都有哪些呢?
  • 菌菇季|雲南野生菌的15款創新做法
    儘管雲南的食用菌品種佔到全世界食用菌品種的一半以上,但「雲南野生菌」還是非常的稀有且珍貴。想要讓食客在上海的餐廳裡品嘗到雲南野生菌的本味,餐廳就要選擇從採摘到上桌不超過48小時的新鮮野生菌。珍寶蘑菇【西餐市場佔有率提升】食客們對於雲南菌菇的口味需求近幾年產生了變化:5、6年前,菜品裡有野生菌菇的都是比較傳統的老派經典餐廳,現在在人均300元以上的中餐廳,基本都會使用野生菌菇,
  •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 雲南人真的是每年都在以身試毒啊!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 雲南人真的是每年都在以身試毒啊!時間:2020-07-17 11:21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 雲南人真的是每年都在以身試毒啊!
  • 雲南:罕見野生菌50公斤! 叫價一萬多元(多圖)
    俗稱「一窩雞」  少見無毒可食用記者也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專家了解到,這種野生菌雖然不太常見,但是無毒可以食用,食用方法就跟普通野生菌一樣,它可能一年至少可以採集三四次的,採集得當會促進野生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