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學者共談少數民族文化經歷:當澳大利亞原住民「遇見」中國蒙古...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澳學者共談少數民族文化經歷:當澳大利亞原住民「遇見」中國蒙古族

2017-06-24 18:38: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圖為當日研討會開幕式上,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西北部Muruwari族後裔的馬修?道爾展示原住民文化。 韓佔文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6月24日電 (奧藍)「這次研討會將蒙古族和澳大利亞原住民一起進行比較研究,是一個非常新穎有趣的方向。我也希望這能成為充滿活力的研究領域。」梅珍是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政治參贊,她在於24日開幕的第二屆澳大利亞原住民和中國蒙古族文化研究國際研討會上如是讚嘆。

  是次研討會以「少數民族文化的經歷」為主題,為期三天,吸引數十位在澳大利亞原住民和蒙古族傳統文化藝術研究領域有著資深造詣的中澳專家學者們前來參加。經初步統計,將有26位專家學者在其間做主旨發言或主題演講,內容涵蓋「文學和藝術」、「歷史和文化」、「教育與科學」等領域。

  「蒙古民族早期從森林走到草原,狩獵與遊牧並存的生產生活方式延續了很長時間……也形成很長時間的歷史積澱。」簡單的開幕式後,中國蒙古族學者、中國民俗學會中國少數民族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敖其作為首個發言人拉開研討序幕,她《重釋蒙古民族分類與內涵》的主旨發言很受歡迎。

圖為當日研討會開幕式現場。 韓佔文 攝

  「謝謝你的演講,讓我了解蒙古族。」澳大利亞學者萊斯特·裡格尼興奮不已。

  《澳大利亞殖民時期的原住民與歐洲人》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文研究中心榮譽教授比爾·甘覓奇的演講題目。他表示,在殖民地,澳大利亞原住民和歐洲人在種族、變化、進化和使用管理土地方面有著完全相反的想法和價值觀。

  「今天會上關於少數民族文化經歷的研討議題吸引了數位傑出發言人的關注,研討所涉學科廣泛、專題多樣,完全符合探索並了解澳大利亞原住民和中國蒙古族聚居區的目標。」北京大學必和必拓澳大利亞研究講席教授、澳大利亞西澳大學政治學教授麥卡錫在當日活動現場說道。

  據舉辦單位內蒙古師範大學提供材料顯示,澳大利亞原住民和中國蒙古族在地域特徵、生活方式、文學與藝術方面有很多相似點,面臨著文化傳承、語言保護、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問題。(完)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研討蒙古族源與呼倫貝爾原住民歷史文化
    專家學者研討蒙古族源與呼倫貝爾原住民歷史文化   中新網呼倫貝爾6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蒙古族源與元朝帝陵綜合研究」22日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舉辦首屆學術研討會,來自考古學、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社會學等領域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從口頭傳統與特定地域理論視角,圍繞「蒙古族源與呼倫貝爾原住民歷史文化」這一主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 從澳大利亞看原住民和少數民族
    比如筆者所在的澳大利亞,疫情之前,街上不時就能見到支持原住民的集會遊行、擺攤收集籤名等等,政府部門懸掛的旗幟,除了國旗,也有州旗和原住民旗。然而,雖然澳洲目前社會對原住民議題非常開放,但政治上其實仍偏向保守。澳洲經常可以見到(左起)原住民旗、島民旗和國旗在此先簡介澳大利亞原住民的情況。
  • 《中澳藝術與文化交流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在此背景下,北師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和南澳大學商學院於2017年6月啟動了中澳藝術與文化交流的調研項目,主要目的是通過了解澳大利亞文化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分析兩國文化交流存在的問題、機遇和挑戰。該項目得到了兩國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雙方院校的師生在國際種子基金項目的支持下組成調研團隊,在中澳兩國多地採取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調研,高質量完成了報告。今天,英文版和中文版報告最終面世。
  • 【民俗文化】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在韓國的概況
    後來2004年底應塗鴻教授之邀去西南民族大學講學與學術交流,認識了幾位懂「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的少數民族與漢族學者才慢慢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有了一些關心。到了2011年指導碩士論文《阿來<塵埃落定>研究》(韓相賢),2016年指導博士論文《張承志的散文研究》(王樂),我也進一步對藏族與回族的民族文學加以關注並考究,圓滿指導了兩篇學位論文。
  • 「口頭與書面文學及其它--中國與澳大利亞少數民族及原住民文學...
    7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主辦,貴州民族大學承辦的「口頭與書面文學及其它——中國與澳大利亞少數民族及原住民文學」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孔學堂舉行。·斯科特,太平洋地區瀕危文化數碼資料檔案館雪梨分館館長、研究員阿曼達·哈裡斯,雪梨大學高級講師趙曉寰,格裡菲斯大學高級講師斯圖爾特·庫克;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學部委員朝戈金,外國文學研究所理論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德林,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瑩,民族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剛,民族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趙元昊,國際合作局美大處處長張麗華,國際合作局美大處項目官員許文鋒出席開幕式。
  • 【韓】樸宰雨 |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在韓國的概況
    後來2004年底應塗鴻教授之邀去西南民族大學講學與學術交流,認識了幾位懂「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的少數民族與漢族學者才慢慢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有了一些關心。到了2011年指導碩士論文《阿來<塵埃落定>研究》(韓相賢),2016年指導博士論文《張承志的散文研究》(王樂),我也進一步對藏族與回族的民族文學加以關注並考究,圓滿指導了兩篇學位論文。
  • 澳大利亞面積堪比中國,為什麼沒有原住民?
    中國的原住民是中國人。 美國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 那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是什麼人?什麼民族的?叫什麼? 99%的人,都不知道。 因為為澳大利亞土著呼籲的人,太少了。
  • 【展訊】《時間與空間—2021中澳當代藝術展》即將在澳大利亞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隆重開幕
    由澳大利亞雪梨中國文化中心,中國美術學院澳大利亞校友會聯合CWM Galleries共同舉辦的《時間與空間—中澳當代藝術展》即將於2021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14日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展廳展出。
  •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撰文高度評價中澳兩國關係
    新華社坎培拉3月21日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即將對澳大利亞進行正式訪問並舉行第五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訪問前夕,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發表題為《日益緊密的中澳關係》的文章,高度評價中澳兩國關係。全文如下:  日益緊密的中澳關係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 成競業  今年,中國和澳大利亞將迎來兩國建交45周年。時光荏苒,春華秋實。過去45年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澳關係實現跨越式發展。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  兩國政治互信逐步增強。兩國高層交往不斷。
  • 蒙古包——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民居
    蒙古族,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以東胡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稱,後來逐漸吸收和融合了聚居於漠北地區的森林狩獵和草原遊牧部落,發展成為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
  • 臺灣少數民族代表訪渝 希冀兩岸攜手傳承民族文化
    臺灣少數民族代表訪渝 希冀兩岸攜手傳承民族文化 2015-11-04 14:11:46  4日,由臺灣彰化縣議員陳榮妹帶領的臺灣少數民族參訪團正在重慶訪問,參訪團成員來自臺灣彰化、南投、臺中、臺北、嘉義及桃園等地,由阿美族、泰雅族、賽德克族等臺灣原住民組成。在渝期間,參訪團將參觀當地臺灣農業園、入住少數民族村寨、拜訪川東名剎華巖寺等地,領略重慶的人文地理和民俗宗教。  身為臺灣原住民的陳城三這些年一直在島內為傳承原住民文化奔走呼籲。
  • 中澳兩國口頭傳統文學研討會在西江千戶苗寨舉行
    (圖為中澳專家走進西江千戶苗寨的情景)(圖為澳大利亞專家體驗西江景區十二道攔門迎賓酒的情景)7月2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民族文化研究所承辦,貴州民族大學和西江千戶苗寨苗族文化研究院協辦的「苗族古歌活態傳承與發展
  • 「中澳友誼樹」種植儀式在澳大利亞首都舉行
    原標題:「中澳友誼樹」種植儀式在澳大利亞首都舉行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成競業與澳中友好協會首都地區分會主席卡羅爾·凱爾,18日在坎培拉市中心伯利·格裡芬湖畔的北京花園共同種下「中澳友誼樹」。成競業在種植儀式上表示,此次澳中友協提議種植友誼樹,表達了對維護和促進中澳民間友好的良好意願。
  • 蒙古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蒙古蒙古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既是中國北方的一個歷史民族,也是一個現代民族,到今天仍然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個重要成員。1162年,成吉思汗出生在斡難河旁的蒙古乞顏貴族也速該的帳幄。元朝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第一次建立的統一王朝,疆域空前遼闊,經濟發展,交通發達,文學藝術特別是戲劇十分繁榮,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廣泛而深入,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1368年,元末農民起義軍朱元璋率兵攻入元朝大都,元廷退回大漠,史稱北元。
  • 2020「當考拉遇見熊貓」——中澳友好微視頻大賽單項獎揭曉
    人民網雪梨12月21日電 由中國駐布裡斯班總領館主辦、人民網澳大利亞公司承辦的2020「當考拉遇見熊貓」——中澳友好微視頻大賽於日前評選出「最佳故事獎」、「最佳體驗獎」、「最佳呈現獎」及「最佳剪輯獎」四個單項獎作品。
  • 中澳局勢!法國、紐西蘭公開「站隊」聲援澳大利亞 然而澳大利亞...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澳局勢,引爆了全球輿論!FX168此前援引媒體報導,澳大利亞稍早前公布了「爆炸性」的戰爭罪行調查結果,調查發現大量證據表明澳軍士兵非法殺害了39名阿富汗平民。莫裡森稱,「中國政府應當感到十分羞愧,這種行為使他們的國際形象受損。」「澳大利亞尋求中國外交部的道歉,並立即刪除有關內容,」莫裡森強調,「這是一張偽造的圖片。」在30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西方媒體就中澳關係連續八連問,這一幕實為罕見!
  • 中國企業租用澳大利亞達爾文港 中澳官方:不必疑慮
    此前中澳雙方均已表示,達爾文港的合作將有助於推進兩國商貿合作,對於此次美情報機構所謂的「調查結果」,中國外交部和澳大利亞總理方面也已作出回應——沒啥可擔心的。  【「投資達爾文港是投資未來」】  澳大利亞北領地區政府向全世界投資者發出邀約之初,參加達爾文港經營權投標的公司有64家之多,競爭相當激烈。
  • 臺灣原住民走進貴州校園交流民族文化傳承
    臺灣原住民走進貴州校園交流民族文化傳承 2015-04-22 21:33:27 向芳芳 攝   中新網惠水4月22日電(楊雲 向芳芳)4月22日,300餘名參加「中華一家親·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三月三』節」活動的海峽兩岸少數民族同胞參訪團走進貴州首所臺資創辦公益性學校——貴州盛華職業學院,交流「三月三」民族文化節傳統。
  • 澳大利亞面積堪比中國,為什麼沒有原住民?
    澳大利亞的面積非常大,達到了769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只比中國小一點。中國的原住民是中國人。美國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那澳大利亞的原住民是什麼人?什麼民族的?叫什麼?99%的人,都不知道。因為為澳大利亞土著呼籲的人,太少了。
  • 澳大利亞,你也配!
    澳大利亞士兵虐殺阿富汗平民事件和烏合麒麟的漫畫讓莫裡森在中國輿論圈走向風口浪尖在莫裡森政府的「高調反華」政策下,中澳關係降至冰點白左「承認」原住民的歷史,乍一看這是個好事,原住民也想和白人一樣當「文明人」。可實際上,這不是拱手把自己民族的歷史,讓給他們所批判的白人的匪幫政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