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14天:被遺忘的茶馬古道-雲南怒江大峽谷,真正的香格裡拉-丙中洛,「最後的紋面部落——獨龍江紋面女」-獨龍江。騰衝,瑞麗,雙廊……
出發時間為11月7日昆明集結,報名人員可以自己訂票或通知黑馬幫訂票(火車或飛機)火車參考時間:去哪兒網及12360查詢,每年這個時候我(黑馬)帶隊,機票超級便宜,建議一起飛機,飛機參考時間:去哪兒網,隨時關注,每年機票基本在3-4折,很便宜的啊http://www.qunar.com有時間人員,可以多留1-2天(機票定晚2天的),自由行玩昆明黑馬自己計劃定航班會通知大家(大家可以一起坐這班航班)每次出行先告訴大家,每次出行用的車肯定第一位(本次活動因為線路問題,只能選用35座大巴),帶隊更重要,此次黑馬親自帶隊(每年都去)全程包車,不自虐,不腐敗,不自駕,純隨性,深度走,隨意拍拍照,神山聖湖邊許許願,教堂裡發發呆。路線已經攻略好。11月就走。此線路並不適合喜歡自虐的戶外驢友背包客。
我知道,我正在揭開一個秘密。這裡沒有汙染,天格外的藍,雲也分外的白。概括的說這裡天藍、雲白、山偉、石美、樹青、水綠、偶見雪峰皚皚,陽光非常燦爛。 一個屬於我的,也是屬於所有人的秘密: 怒江大峽谷。
那個地方的多民族包容,有大智慧。 走過滇藏的人,多文弱的姑娘我都會衝她豎大拇指,這條路並不難, 只因為這一路揮灑汗水,她會比濃妝豔抹美得何止上千倍!
本次活動我們即將踏上中國四條進藏路線中的滇藏,走入雲南最具特色的怒江地區,在旅行中將怒江地區的奇特民俗、奇山異水的風情展現給大家!但是因為怒江還沒有完全被旅遊開發,還沒有很多遊客進入。因為還是很原生態,路況不是很好,所以怒江旅行我們稱之為探訪之旅!?我們希望與喜歡大自然,喜歡結交朋友的你,用朋友的心態去出行。放棄所有都市中的面具,以一種平和、放鬆的感覺去過幾天旅行中的生活,一同去經歷旅行帶給我們的酸甜苦辣,讓我們永遠記住這段旅行中的日子
〓★ 2015年11月怒江大峽谷★〓
----重走滇藏路,真實,強烈,見證最後的茶馬古道,峽谷中,人神共居——原生態民俗(自然)探訪之旅
——和我踏上滇藏去尋找最後的人間天堂
——全國召集隊員
1、丙中洛境內有國家級4A景點3個,怒江第一灣、石門關和丙中洛田園風光,省政府批准的一級景點2個,二級景點6個,三級景點3個。丙中洛呈不規則四邊形,地勢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雪山5128米,終年積雪。最低海拔為與捧當鄉交界處江面1430米。鄉政府駐地丙中洛壩子海拔1750米,是怒江峽谷深處難得一見的開闊臺地,面積約為15平方公裡,四面環山,整個壩子被念瓦洛河和格馬洛河分割成三大塊,平壩周圍的石崖多為羊脂玉巖,南為貢當神山,北為石門關,南北遙相呼應,形似「相約無期」的一對戀人,怒江從北部的秋那桶深谷進入丙中洛,從丙中洛南邊一直到大拉,形成彎彎曲曲幾道彎,最大的一道彎在坎桶被稱為「怒江第一灣」
2、怒江第一灣
全長1540公裡的怒江自青藏高原穿山越谷而來,在滇藏交界處的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鎮日丹村附近受到大山的阻隔,江水的流向從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流出300餘米後,又被丹拉大山擋住去路,只好再次調頭由西向東急轉,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半圓形的大灣,被稱為怒江第一灣。這裡的江面海拔約1700多米,氣勢磅礴,風光旖旎,水勢緩慢,兩岸風景獨好。東西往來的人常在此泛舟或坐溜索過江
3、霧裡
霧裡又名翁裡、五裡、伍裡,是一個位於丙中洛北約10公裡處的小村子,旅行者常用「瑞士田園風光」來形容她。霧裡村美得讓人窒息。大片大片濃密的綠中,一座座高腳木樓輕盈地錯落著。木樓屋頂,一層層石板折射著淡灰色的光。清晨雲霧繚繞,和著炊煙,實為人間仙境!
遠遠地望去,一條在山體上人工琢出來的縫隙,在綠色中蜿蜒、微微綻開,這是通往霧裡寨的茶馬古道;順著一塊石板上紅色字體「霧裡人家」的紅色箭頭,踏上茶馬古道;古道崎嶇,只夠一人通行,貼著山體一側行走,沒有任何遮擋的另一側,腳下懸崖陡峭、怒江水滾滾。一座座霧裡小樓,在雲霧山水間,一如千百年前,畫在青山間,融在怒水上,天地人,渾然天成,共同延續著生命,享受著時光,記憶著歷史,這就是傳說中的桃花源!
4:日出日落
丙中洛自然環境奇特、壯觀,特殊的地理環境使丙中洛靠南邊的地方有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冬至上午,太陽從碧羅雪山緩緩而出,太陽在狹長的天空行走不到兩個小時,就匆匆地落入矗立在丙中洛西南角的貢當神山背後,時隔半個小時,太陽又一次從貢當神山背後露出歉意般的萬道霞光,半個小時後才落入高黎貢山的背後,形成丙中洛一天兩次日出日落的奇妙景觀。
5:石門關
在丙中落臺地北端,是一路夾江而行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兩座絕壁從江邊垂直而起,直衝雲天,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寬的巨大石門,怒江從石門中噴湧而出,奔瀉而下,當地人稱它為南禮牆,又根據地形地貌,取了個很形象的名字-石門關,石門關不僅雄偉壯麗,粗獷凝重,還有許多動聽的民間傳說,而且是進出滇藏的必經之路。50年代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一二六團的指戰員就由此進入西藏,為捍衛祖國神聖領土,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社會進步。
6:獨龍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舊稱「俅人」。分布於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流域的河谷地帶,位於高黎貢山以西,但當利卡山以東,設立獨龍江鄉,是獨龍族唯一聚居地。現約有7000人,使用獨龍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獨龍族原有原始群婚的習俗,現已不存在。男女均散發,少女有紋面的習慣。獨龍族人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獨龍江由上遊克勞洛河與麻比洛河匯合後從迪布裡流入貢山縣,到茂頂雙轉向西流,過馬庫入緬甸。匯入恩梅開江。在中國境內流長90多千米,流域面積1947平方千米。獨龍江落差大,江上支流飛漠多達100餘條,由於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雨量3200毫米以上,為雲南之最。河谷中植物繁多,有名貴的禿杉、三類杉、珙桐、硫磺杜鵑、水青樹、樹蕨等。被列為國家保護的稀有動物有虎、扭角羚、紅巖羊、金絲猴、小熊貓等。
7:雙廊鎮位於大理市東北端,洱海東北岸;是雲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蒼海風光第一鎮」,其面積218.28平方公裡,位居大理市第二位,現總人口17570人,其中白族人口佔84.6%。雙廊鎮地處東經100?11?,北緯25?53?,大理市是中國最佳魅力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國優秀旅遊城市,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南詔風情島」所在地。鎮域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西跳蒼山十九峰,門臨洱海萬傾碧波,東靠「佛教勝地」雞足山,南接「蓬萊仙島」小普陀
8:騰衝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隸屬於保山市,其名始於《舊唐書》,自西漢起幾經更迭,1913年設騰衝縣。
騰衝縣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騰衝在西漢時稱滇越,大理國中期設騰衝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1]
截至2013年,騰衝縣國土面積5845平方公裡,國境線長148.075公裡,轄11鎮7鄉,居住著漢、回、傣、佤、傈僳、阿昌等25種民族。
騰衝縣主要旅遊景區有火山群國家公園、、國殤墓園、和順古鎮等
9:美麗的邊境口岸城市瑞麗,位於雲南省西部,隸屬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被譽為「天然森林公園」和「動植物王國」,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瑞麗裡有風光秀麗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瑞麗江,神奇美麗的莫裡亞熱帶雨林;有珍稀動植物聚集的樂園—畹町生態園;有秀麗迷人的田園美景,神秘多彩的異域風光;有激動人心的淘寶之旅、珠寶購物。 瑞麗地勢平緩開闊,無天然屏障,交通便捷,貿易興隆,城市功能配套齊全,是中國大西南通向東南亞、南亞的金大門。 古榕垂須、金塔映日、膠林滴翠、綠竹婆娑,千般奇景和萬種風情,使瑞麗如彩霞般絢麗多姿,似仙境般秀美明淨。瑞麗以獨特的傣族、景頗族民族文化,濃鬱的緬甸異國風情,美麗的田園風光吸引了海內外的廣大遊客。 在這個美麗富饒的壩子上,分布著中緬兩國的五座城市,即中國的瑞麗、畹町和緬甸的木姐、南坎、九穀。其「一院兩國、一井兩國、一街兩國、一橋兩國」的獨特景觀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奇觀。 瑞麗是古代滇越乘象國、勐卯果佔壁王國、麓川王國三大古國的國都,是西代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