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
千裡怒江第一彎
去雲南旅遊做攻略時,就把丙中洛列在了行程中。
在欣賞了麗江、瀘沽湖、大理等地的熱門景觀後,我們去大理下關汽車站乘班車轉道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六庫鎮。
然後從六庫出發,坐中巴沿著怒江大峽谷一路北上。中途在匹河鄉下車,坐三輪去了老姆登村住了兩晚。
之後再坐小中巴繼續前行到貢山縣城,在貢山還得再轉乘一次小中巴,感覺似乎要走到路的盡頭時,那就意味著丙中洛到了。
丙中洛位於怒江境內的最北端,遺世獨立地坐落在怒江邊上,其獨特的地理區位,使她成為怒江峽谷的璀璨明珠。那四周聳立的十座神山和峽谷圍成的怒江急轉彎,塑造了「雪山為城,江河為池」磅礴之勢。多民族和諧共處,多宗教並存共榮,加之春染丙中洛如詩如畫的村落、多姿多彩的民俗、純樸善良的居民,以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民風,共同組成了丙在洛的神奇現象。被世人稱之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園。
據說這裡的犯罪記錄為零,在現代社會裡是難得的。
丙中洛遊客很少,從車程角度看,可以說是雲南最偏遠的旅遊區,是雲南最後一個開發的旅遊點。相當多的地方還比較原始,旅行團一般很少光顧這裡。說實話,這裡的景色不是很驚豔,但它北靠西藏察隅縣,東北毗鄰迪慶德欽,西偎雄偉的高黎貢山,與原始神秘的獨龍江為鄰。使這裡成為很多驢友喜歡來的地方,特別是想走丙察察路線進藏的驢友,丙中洛是必經之路(丙中洛北靠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從這進藏的線路簡稱「丙察察」)。這裡是滇藏西線丙察的起點,也被稱為最爛的進藏線路。
我們在丙中洛呆了三天,第一天徒步走走看看周邊的景色。去了重丁教堂,第二天早上在鎮上趕集,午飯後去了桃花島以及附近的村子轉轉,最後被狗嚇得趕緊逃離,丙中洛村子裡家家的狗,而且都是特別兇的看家護院的狗。第三天包了一輛車,去了石門關、那恰落大峽谷、霧裡村和怒江第一彎。第四天一大早離開丙中洛,前往獨龍江。
從六庫出發,沿著怒江一直北上、再北上。丙中洛就座落在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自治縣的最北部。
丙中洛是怒江峽谷深處難得一見的開闊臺地,以秀美的田園風光而著稱。十座神山包圍中的丙中洛,被人稱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鎮上就一條主幹道,這是進出丙中洛的小中巴車。我們到了丙中後,晚上和其他遊客聊天時,才聽說進丙中洛要收100元門票。我說我們進來時,沒讓買票啊。原來是凡有客車到站後,就有當地人上車來檢查,看到帶著行李的遊客就收錢。我們當時是和好些當地人在貢山縣包了一部車進來的,所以沒有被查到,省了100元。據說現在已經取消100元門票了。
丙中洛街景,也就是一條街。
街上當時有不少客棧:古道坊、背包客之家、阿洛青年旅舍、德拉姆客棧等。幾年過去了,不知這些客棧還在不在。但我知道現在有個客棧叫「努瓦客棧」,老闆是個年輕妹子。幾年前在丙中洛一個客棧遇上她時,以為她只是來住幾天的遊客,在小鎮上還一起吃過幾餐飯。我們離開時,相互加了微信,問她還要呆多久,她說她很喜歡丙中洛,還想多住些日子。後來就沒有了聯繫,只是在朋友圈裡了解對方的行蹤。沒想到的是,過了不久,在朋友圈裡看到她在丙中洛開了間客棧,叫「怒瓦客棧」,原來她當時其實是在考察,心裡早有目標了,真是佩服。如果有機再去丙中洛,一定要去她的客棧落腳,在這算給她打個小小的廣告。
這些客棧裡,每天晚上都有不少驢友聚集,在客棧溫馨小廳裡,聊聊各自的旅行經歷,還會有人來約伴第二天的徒步行。如果想節省體力,還可以約伴拼車。我們也是在這裡拼了一部車,去了那恰洛大峽谷、石門關、霧裡村,秋那桶村當時因修路沒去成。
相比幾家客棧的價格後,我們選擇了德拉姆客棧。這家客棧老闆叫螞蝗,也是一個喜歡旅遊的驢友,經常一個人在外雲遊四方。客棧經常是老闆娘一個人在打理,我們來時就沒碰上老闆。聽說當時央視四套的《遠方的家》、《邊疆行》節目就專門來這裡進行了採訪並做了一集節目。
值得一說的是,丙中洛真是狗狗的天堂,街頭村尾都能看到狗的身影。而且是那種看家護院的兇狗,每靠近一戶人家,就會突然竄出幾條狗來對著人狂吠,讓人膽戰心驚。我們住的德拉姆客棧的一條狗也是讓人害怕,雖然不咬人,但它喜歡和人親近的架勢真是讓人受不了。每天只要聽到客房開門的聲音,立馬從樓下一下竄上樓進到房間裡。所以每次開門都要很小心的開,並從樓上往下看看,狗狗是不是被栓好了,不然還真不敢出門。後來和老闆娘反映,客棧老闆娘說,別看這隻狗長這麼大個,其實才是幾個月大,因為從小就和人呆在一起,所以特別粘人。
我最怵這隻狗了,每次都要等老闆娘控制好狗狗,我才敢出門。
溫馨的酒吧,沒事可以坐在這和其他遊客聊聊天。我們來的時候是淡季,遊客不多。
年輕人喜歡喝上幾杯。年輕小夥子來自珠海,是我們在老姆登碰上的,說是剛辭了職,一個人出來放鬆放鬆,最後他和我們從老姆登一起遊玩了丙中洛、獨龍江、騰衝。
背對著坐的女孩,就是後來在丙中洛開客棧的女孩,也是一個人,也是說剛辭職出來散心的。現在的年輕人就是這麼任性,活出了自我。她手很巧,會編織 很多小飾物在網上出售。
客棧經常有些讓人有些忍俊不禁的小提示
早上推開窗戶,遠處煙霧繚繞的高黎貢山若隱若現,近處是一塊塊明鏡般的水田,如果有個好看氣,這裡的田園景色不亞於元陽梯田。
難得在這麼小塊的梯田上用上半機械化。
從住處走不遠處,有一個叫重丁的村子,村子也有一座重丁教堂,村子也因這一座教堂而聞名遐邇。這個1935年建造的重丁教堂,現在已在村中民居的重重包圍之中。每逢周日,聖歌會領你很快找到教堂。山下有一座簡樸的小墳,當年修建教堂的神父任安守就安葬在這裡。
當年的西方傳教士,不遠萬裡來到這窮鄉僻壤的地方建立教堂是何等艱辛,他們為信仰的傳播又是何等的虔誠。居然在只有馬幫能通行的邊遠山村樹立這樣一幢離奇的建築,聽起來比神話還要不可思議。我們沒走近看,只遠遠的拍了幾張照片。
到丙中洛的第二天是集市,剛好是五月份,是當地採草藥的季節。村民平時上山採草藥,逢集市就會看到不少村民手拿著裝有草藥的袋子在兜售。我們不識貨,不敢買。
集市上的一些土特產
這個不知是什麼東西,問了一下,因語言問題,沒聽懂。
逛完集市,坐包車開始遊景點
這是那恰洛大峽谷,是客棧老闆娘給我們推薦的景點,屬於怒江大峽谷的上段,這裡山體雄渾,江流湍急,人煙稀少,顯得異常幽深、異常神秘。
這裡是丙中洛的世外桃園——霧裡村。
霧裡村,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寧靜的小村,當時全村只有60戶人家。丙中洛到霧裡村約12公裡,不少人喜歡徒步來這裡,昨晚在客棧時,就有個一個女孩來約伴徒步。我們怕時間不夠,最後是包車來的。
這是在江對面觀景臺隔著怒江遠眺霧裡村,也許我們來得不對季節,地裡的農作物都已收割完畢,春天來是最美的季節,那時在桃花和碧綠的農作物點綴下,儼然是一幅天然的畫卷。可惜我們沒眼福了。
隔江遠眺霧裡村覺得不過癮,決定進村看看。
朝紅橋,新舊兩座吊橋關排。新橋通行,舊橋殘破,已不能走人,只能欣賞。
走過新橋,一直往前就是西藏,這座橋是丙中洛到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察瓦龍鄉的丙察公路上的第一座橋。過了橋往右走就可以走進霧裡村。
要進到霧裡村,這條茶馬古道是必經之路。需要步行半個多小時才能進到村裡。茶馬古道是山崖上的一條「縫隙」,僅一米多寬,一側為陡峭的山崖,另一側是滾滾的怒江。看似危險,但行走其中,只要貼近巖壁走,還真沒有心驚膽跳的感覺。
碰上兩位徒步從霧裡村出來的遊客,後面那位女士昨晚在客棧邀伴徒步霧裡村,看來她邀到了一位老外。我們包車過來,他們已經返程了,看來是起了個大旱。
不知不覺走進了霧裡村,村裡極其寧靜,很原生態。真是名副其實的一個世外桃源。民居大多是木屋結構,豬、牛、羊全部是處於放養狀態。小豬也不傳統那種胖胖的樣子,個個都很精幹。
地理的偏遠、交通的不便,讓人感覺這裡還處在刀耕火種的年代。
正在歇息的村民,看到地裡一堆堆的農家肥,可見這裡的農作物絕對是綠色產品。
村裡居然有一家小客棧,我們決定在這解決午餐。
真真正正的土雞燉土豆,無以言表的美味。
土雞蛋炒不知名野菜,非常好吃。
一路上的美景!
我們的包車
山路時時都有滾石落下的危險。
車子慢行時,看到路邊一個可愛的小男孩,將隨身帶的一些糖送給他,小男孩很羞澀的打了個招呼。
千裡怒江第一彎:距丙中洛鎮約三公裡,進丙中洛路過,當時坐在中巴裡,沒能下車欣賞。從霧裡村出來,看時間還早,就直奔這裡。灣中心有一個村子叫坎桶那村。我們五月去,看到的怒江如黃河。如果是十月到第二年的四月來看怒江,那時的怒江水是碧綠碧綠的,可惜後來就一直沒能再去。
千裡怒江第一彎
千裡怒江第一彎
在丙中洛附近,還有個叫桃花島的地方,和怒江第一灣很相像,島上也有一個村子,叫扎那桶村。因怒江環繞,而成半島狀,又因島上桃花多和當地人每年都過桃花節,故稱桃花島。
一條吊橋是桃花島與外界的唯一通道。由於我們所處的位置比較高,如果下到底下過橋進村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沒有進村裡去看看。
桃花島
因桃花島和怒江第一灣很像,所以在這專門註明了:不是第一灣,是桃花島。
據說過這橋是有限制的,1、嚴禁齊步、跑步走,2、每次通行大牲畜嚴禁超過五匹,3、每次通行人員嚴禁超過十人,4、嚴禁在橋上騎自行車。
清晨在貢當神山上俯瞰雲霧繚繞的丙中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