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原意是水井? 甜水井稀缺改變老北京生活習慣

2020-12-19 騰訊網

[摘要]井對百姓生活如此重要,那麼以井命名街巷,也算入情入理。1978年,語言學家張清常先生提出「水井假說」,認為胡同得名於蒙語「水井」,此說法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一度被當成是定論。

老北京的"水三兒" 圖片來自網絡

「胡同」一詞源於蒙語,即「有水井的地方」,此說流傳甚廣,因傳統城市與水井之間血脈相連,堪稱興也水井,亡也水井。

以漢代都城長安為例,因長期人口過飽和,用水無度,甜水井都變成了苦水井,故隋代只好遷址於大興,後改名為長安,唐代亦以此為都城,但這個長安已非漢代的長安了。

老北京平民用水,也依靠水井(明清皇家不用井水,都是從玉泉山運甜水進城)。據清代資料顯示,當時北京城內有701眼井,城外有557眼井,共計1258口。

買水分兩種,一是包月,一是零取,零取每擔不過一文錢或半文錢,包月更便宜,先用後給錢,有的用「水牌」記帳,有的則直接在牆上畫道兒,月底結算,那時普通人也沒賴帳一說。大戶人家可以在自家的院子中打「壓水井」,但多是苦水,只能用來洗菜澆花。

老北京送水的工人被稱為「水三兒」,多是山東人,他們所用的水車是一種獨輪車,左右各置一大木桶,桶下端有灌水用的小口,優點是輕快方便,能進窄胡同,缺點是不易保持平衡。常有淘氣的小孩兒趁他們不在,拔下一邊兒木塞兒,水流滿地。

清亡後,北京城區人口不斷增加,用水日趨緊張,老水井難以應付,很多被改造成機井,即所謂「馬神洋井」(machine well的音譯)。上世紀30年代,自來水在北京開始普及,但安一個龍頭要30至40塊大洋,窮人家還是用不起。

水少人多,對老北京生活習慣產生了影響,比如較少洗澡,不少人甚至整個冬季都不洗一次澡,因為用甜水太貴,而用苦水洗,渾身都不舒服。但對於拉洋車、力笨兒來說,出汗多,不洗又太難受,只好去泡澡堂,在過去,泡澡堂比自己在家洗省事甚至還便宜,但低檔澡堂幾天才換一次水,不太衛生。

井對百姓生活如此重要,那麼以井命名街巷,也算入情入理。1978年,語言學家張清常先生提出「水井假說」,認為胡同得名於蒙語「水井」,此說法得到很多人的認同,一度被當成是定論。

但近年來學者王越發現,老北京絕大多數胡同得名與井無關,相比之下,以寺廟命名的胡同更多,且老北京有「王府井」、「四眼井胡同」等地名,為什麼沒按蒙語叫成「王府胡同」、「四眼胡同」呢?王先生認為,胡同是遼金時就有的老北京話,早於元代。由此看來,胡同究竟因何得名,還有待專家們進一步的研究。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志·人民生活志》

相關焦點

  • 志說北京——胡同是指「水井」嗎
    「胡同」一詞源於蒙語,即「有水井的地方」,此說流傳甚廣,因傳統城市與水井之間血脈相連,堪稱興也水井,亡也水井。以漢代都城長安為例,因長期人口過飽和,用水無度,甜水井都變成了苦水井,故隋代只好遷址於大興,後改名為長安,唐代亦以此為都城,但這個長安已非漢代的長安了。
  • 老北京水井的甜與澀
    老北京胡同中的水井據考證,北京「胡同」一詞,系由蒙語「水井」轉譯而來(張清常《胡同及其他》),胡同與井自有不解之緣。有井即有胡同,不少胡同以井為名,至今北京尚有金井胡同、沙井胡同、龍頭井街等。金井胡同在西城,以金井而名之。胡同南北走向,南起達智橋,北至上斜街。如今,金井就在該胡同一號門外。井為何時所鑿,已無可考,但清末法學家沈家本曾在此居住,有案可稽。沈家本見井口闊而深,怕居民取水不慎落入井中,故出資在井四周加了銅質護欄,新裝的銅護欄金光閃閃,居民稱之「金井」。
  • 每次在北京逛胡同就像「外星人」迷了路有趣
    世界上的東西,一旦稀缺就開始有了價值,如果既稀缺又美好,那就具有更大價值,北京的胡同,也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小巷,曾經多達六千多條,現在拆得只剩一千多條,那麼胡同一詞是怎樣來的呢?其實胡同一詞,最初是見於元雜曲中的,關漢卿在《單刀會》有「殺出一條血胡同來」之語。
  • 雨遊甜水井,再探車廂峪
    收拾妥當,決定駕車先到甜水井、車廂峪一探。甜水井村民國初年,汝氏自河西汝道口遷此立村,因村外有一眼水井,其水清甜可口,故命名甜水井村。該村共有20餘戶村民,人口不足百人,屬南毛峪村委會管轄。提及甜水井,知道的人並不多,即使穿過甜水井,深入南部車廂峪,也不會知道散居的住宅是一處獨立村落。雨中的甜水井,背倚青山,雲霧繚繞,曲徑通幽,綠樹掩映,更加顯得神秘莫測。
  • 甜水井:坐擁西安最獨特的古今中外拍照地,也有最正宗的西安話
    甜水井的「井」在哪儘管甜水井的名稱被人叫得響噹噹,但根據歷史推測,這裡並不曾有過真正的甜水井,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甜水井是由清朝時位於含光門東側的一口甜水井得名,當時井旁邊還有一座名為「無量廟」的小廟。解放後,西安市用上了自來水,昔日帶給人們清涼甘甜的水井便被棄用了。到了1959年,在甜水井南端開闢新城門時,這口甜水井便被填平了。
  • 爆火的甜水井:擁西安最獨特的「古今中外」拍照地,最正宗西安話
    一說甜水井是由清朝時位於含光門東側的一口甜水井得名,當時井旁邊還有一座名為「無量廟」的小廟。解放後,西安市用上了自來水,昔日帶給人們清涼甘甜的水井便被棄用了。到了1959年,在甜水井南端開闢新城門時,這口甜水井便被填平了。
  • 內蒙邊防連告別吃水難 曾把唯一苦水井叫甜水井
    內蒙邊防連告別吃水難 曾把唯一苦水井叫甜水井 2015-02-15 10:29:05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高辰   春節「失業」也高興  「也許是愛上你身披的黃沙;也許是戀上你戈壁的瀟灑;我用滿臉微笑代替了咧嘴呲牙;風沙瀰漫景如畫,化作胡楊守天涯;沒有水,我依然挺拔……」這是解放軍內蒙古阿拉善軍分區戍邊官兵刻在大漠戈壁深處天涯哨所一口水井旁的小詩
  • 一棵樹|門外有口老水井
    文|一棵樹 編輯|燕子 圖片|來自網絡在老家,出門右拐,走上幾步路,就是村裡的老水井,如今已經用長方大石,一塊常年累月橫臥於井邊的無名石碑蓋住了井口。曾經,這口井多麼溫順寬厚地敞開心扉參與、灌溉著鄉親們的生活。常常,天還沒有亮,村莊還未醒來,大地猶在沉睡,牛馬惺忪著眼睛,這口井已經被早起的鄉親撞醒,因為井水偏甘洌於村東那一口,村裡不少人家,甚至寧願多走一段路,多走幾個胡同,也願意挑這口井裡的水吃。大有水甜不怕巷子深的意味。
  • 故宮有一百多口水井,為什麼裡面的水無人飲用?
    其中有100多口水井,這些水井的分布也很合理,分散於故宮各個宮殿。奇怪的是,儘管故宮裡有這麼多水井,但上至皇帝、妃嬪,下至宮女太監,都無一人飲用水井裡的水,而是每天勞師動眾地用水車從玉泉山上搬水下來。徐珂所著筆記《清稗類鈔》中記載:「若大內(皇宮)飲水,則專取之玉泉山也。」從玉泉山到故宮,大約有40多裡路程。途中路況較差,有很大一段路程在山上。
  • 農戶家中打深水井,挖多深最合適,深水井多少年要更換一次?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生活在農村的人,一般都會為自己打一口井,而且還是深水井,可是很多人都不清楚,當做是飲用水的井,究竟要挖多深才適合呢?小編家鄉有一位朋友,他家裡面就有一口通過人工挖的水井,具體的深度可能也就是在差不多10米左右,當時在挖水井的時候,還把整一層的青石層都給挖透,才能夠挖通到地下的暗流處,一挖到之後,那個水就止不住的往外冒,朋友家也才知道他們那地下水的水流方向是由東北往西南的水質非常好,在整條村裡面,是少有的甜水井。
  • 民間故事:小夥胡鬧,在老水井裡方便,女子:別逃,3天後來娶我
    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水井,在南方的村子很常見,甚至有些年頭的老水井也有不少。只不過近些年村子裡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年久失修這些老井真的不多了,就算有那水也不能喝。在以前一口水井能養活一村的人,就我小時候也曾喝老井水長大的。
  • 四川老水井「發燒」變溫泉,是漏電?官方解答來了
    綿陽遊仙區魏城鎮一口老水井突然「發燒」。近日,四川綿陽遊仙區魏城鎮一口老水井突然「發燒」,水溫最高可達六七十攝氏度。此事引發關注。前述工作人員還稱,此前該水井一直用於灌溉用水。據@綿陽日報社10月13日消息,位於魏城鎮西橋橋頭的老水井冒著繚繚熱氣。記者用紅外溫度計對水桶壁進行測溫顯示,桶壁溫度在33~41攝氏度左右。水井使用者李女士告訴記者,「這口水井之前一直被用來洗車,只有今年沒有用過,10月2日的時候我們打開一看,熱氣撲面而來,當時水溫有70多度,燙得很!」
  • 老北京水井為何苦井多甜井少?宮廷每天派車出西直門,到京西玉泉山...
    據考證,北京「胡同」一詞,系由蒙語「水井」轉譯而來(張清常《胡同及其他》),胡同與井自有不解之緣。有井即有胡同,不少胡同以井為名,至今北京尚有金井胡同、沙井胡同、龍頭井街等。作者:汪兆騫金井胡同在西城,以金井而名之。胡同南北走向,南起達智橋,北至上斜街。
  • 印度「無私」的水井,存在數千年,地位不輸恆河
    關於月亮水井的來源,其實還和印度人信奉的一名女神有關。傳說這名女神掌管著人們的幸福與歡喜,因為有了她的存在,印度人民才會在困苦的生活中得到一絲歡喜的慰藉為了紀念這名女神,印度人修建了這口水井,平時有事沒事到水井拜拜,讓女神保佑自己。當然,它也沒有讓人失望,從建造至今的千年多,因為有了這口井的存在,才讓居住在當地的幾十萬人滋潤的生活了下來,所以在當地人看來,這口水井的地位幾乎是不輸給當地的恆河的。
  • 昆明地下水遭嚴重汙染 幾十年水井發臭(圖)
    如果時光倒流十年,麻園村也算「時尚感」十足,除了房子配套設施較齊全,源源不斷從井裡冒出的地下水更是讓他們引以為豪,甚至多年後,回想起往事,老水井依然是村裡的老人們嘮叨不完的話題。三年前,被逼無奈的昆明市終於展開了一場地下水保衛戰,全城範圍內,多個「黑水井」被強制關閉,但隨著乾旱的加劇,地下水再次成為了市民的救命稻草……生活用水 老小區「井水不用白不用」在2009年的昆明市法制辦與昆明市水利局舉行的《昆明市地下水保護條例(草案)》立法聽證會上,當時的昆明市政協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嶽衛平說:「最近的資料顯示,昆明滇池流域目前的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
  • 有一位美麗的神祇,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遠,那就是水井神
    這是唐朝詩人李郢在《曉井》中描述的水井與生活。吃水、用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首要問題,除了河水,城鄉均靠水井水解決。水井造福人類,古人自然觀,萬物皆有靈,井神自然就出現在諸神之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水井已漸漸消失,祭祀井神的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就自然而然的遠去了。
  • 江南百景圖水井有什麼用 水井建造方法
    江南百景圖手遊中井水對於玩家來說很重要的,玩家一般都會建造很多的水井,許多玩家不知道有什麼用,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水井作用及建造攻略,快來一起看看吧!
  • 四川老水井突變「溫泉」,網友懷疑地震徵兆,地震局已回應
    近日,四川一口神奇的水井突然在網絡上爆紅。這口水井位於四川綿陽遊仙區魏城鎮,本來只是一口平平無奇的老水井,最近卻突然變成了「溫泉」。有人曾用溫度計進行過測試,這口水井的水溫高達六七十攝氏度。水井的使用者李女士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李女士表示之前這口水井一直被用來洗車,只有今年沒有使用過。「但是10月份的時候我們打開一看水井,莫名其妙地冒著熱氣,當時測過水溫高達70多度,燙得很。「一開始有人懷疑水井中的水泵漏電了,把裡面的水給加熱,但是把水泵拿出來之後水溫依舊很高。
  • 小河鎮:水井彎有了「出路」
    酉州城事訊(記者冉川文/圖)6月29日,記者在酉陽小河鎮小河村9組水井彎(小地名)看到,一條通暢公路蜿蜒而上,讓生活在懸崖上的水井彎人有了新「出路」。出行難,在2018年6月20日以前,一直都是水井彎人邁不過的坎。山高谷深,一上一下落差近500米,四周懸崖峭壁,屬於落石頻發地段,十分危險。為了謀求出路,20年前,水井彎人就開始絕壁鑿路。
  • 北京的胡同:變遷故事多 (圖)
    >北京的胡同:變遷故事多2007年06月05日10:20 來源:《北京日報》在兩排宅第之間,胡同形成了一條隔離空間帶,便於宅院的通風、採光和居民出入。  關於「胡同」的稱謂,有多種說法——有蒙古語「浩特」(居民聚落)、「霍多」或「霍敦」(村落)音轉之說,有「火疃」音轉說,有「胡人大同」簡稱說。最流行的一種為「胡同」源於蒙古語,即「水井」之意,或說「有水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