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濱海城市格但斯克:從二戰廢墟到經濟樞紐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格但斯克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老起重機如今已經成為格但斯克的標誌物。公式

  每年在格但斯克舉行的自行車節吸引了「三聯城」的很多市民參與。

  修舊如舊的格但斯克長街老建築群。

  一邊是海水 一邊是沙漠 格但斯克所瀕臨的波羅的海是一個大型內海,鹽分極低,潮差極小,其海岸類型屬於沉積海岸,沿岸分布著眾多的沙嘴、沙洲、沙丘和沙灘。海風每年將波羅的海沿岸沙丘向內陸推進15釐米左右,形成「一邊是海水一邊是沙漠」的獨特景觀。圖為市民遊客在斯洛文斯基國家森林公園散步。

  城市資料

  格但斯克:波蘭濱海省省會城市,波蘭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盛產琥珀,波羅的海沿岸地區重要的航運與貿易中心。人口近50萬,並且與附近的格丁尼亞和索波特聯合組成「三聯城」都會區,人口總數超過80萬。在歷次世界戰爭中幾度衰落,但利用其區位優勢迅速恢復。

  市長檔案

  鮑威爾·亞當莫維茨:1965年生于格但斯克,畢業于格但斯克大學法律系。1990年,踏入格但斯克政壇,成為市議會議員,隨後成為格但斯克市議會主席,1998年當選市長,2002年連任至今。2003年榮獲波蘭總統頒發的銀十字榮譽勳章,該獎項從1923年開始專門頒發給對國家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士。

   遠處很亮,那是陽光,照進這縱深的古堡,照在這二戰爆發地。如今,就在炮彈落下的地方,二戰紀念碑靜立海邊,四個大字:「永不再戰」。

  近日,格但斯克市長鮑威爾·亞當莫維茨訪問深圳並向深圳市民和企業推介他的城市,在與記者的對話中,他講述了昔日的十字軍戰都,如何成為如今波蘭最佳的信息通訊產業聚集地;獨樹一幟的「三聯城」核心城市地位,如何為格但斯克招攬眾多世界知名高科技企業。

  硝煙散去,鮮花滿坡,格但斯克人的「美好生活」,獨特而深刻地在今日城市和平發展過程中漸漸展現。

  城市精神:和而不同中的包容

  記者:我曾經採訪過一些波蘭外賓,起初感覺他們比較嚴肅,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便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這種個性是否與波蘭城市的歷史有關呢?

  亞當莫維茨:很多人初到格但斯克都會跟你有類似的感覺,認為我們神情嚴肅,不苟言笑,但只要待上幾天就會發現,其實,格但斯克人特別好相處,喜歡把朋友帶回家。也許只有讀懂格但斯克的歷史,才能理解當地人身上這種獨特的矛盾氣質。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波蘭的命運。

  格但斯克位於維斯瓦河的入海口,是波蘭最理想的出海口,二戰前的600多年中,德國、波蘭兩國反覆爭奪這座城市。在這段歷史中,格但斯克7次易主,兩度成為自由市。獨特的歷史造就了如今的格但斯克,多民族共居,多元化共存,一種堅毅的城市精神潛移默化地形成了。

  記者:您剛才提到城市精神,城市精神在格但斯克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什麼影響?

  亞當莫維茨:格但斯克有一條充滿異國風情的「長街」,人們在這裡感受到的不是多元化的衝突,而是多元化的包容。在格但斯克大大小小的琥珀市場裡,有很多德國裔商人,他們用波蘭語親切地和客戶交談,當地的卡舒比人身著民族服裝,為遊客表演唱歌,教他們學卡舒比樂譜……他們在用包容告訴世界,格但斯克人非常自信,而自信來源於求新求變的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以及市民的個性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發展。波蘭通過歐盟走向世界的步伐日益加快,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為波蘭經濟發展的核心城市,格但斯克也在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創新經濟發展之路。例如我們傳統的港口業在新經濟環境下,就積極求新求變。

  格但斯克港是世界上古老的港口之一,以前它是建在莫特拉瓦河邊的內港,如今已經成為格但斯克標誌性建築之一。格但斯克港務局在北港建造了現代化貨櫃深水港區,改變過去格但斯克港以散貨為主的貨運結構,讓產品配送中心接近碼頭,降低道路交通的運輸成本。

  三聯城「共享服務」吸引跨國企業

  記者:聽說在濱海省有一個城市群叫「三聯城」,而格但斯克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核心的城市,「三聯城」為格但斯克的發展創造了怎樣獨特的優勢?

  亞當莫維茨:著名的「三聯城」由格但斯克、格丁尼亞和索波特組成,城市之間以街道為分界線,緊密如同一個城市。最大的特色是「共享服務中心」,不僅是服務三座城市,甚至是整個濱海省,其中有40所現代化商業服務中心,包括以IT知識為基礎的一批服務中心和卓越中心,僱員約13000人,中心大部分人員精通信息技術服務和財務流程,尤其是僱員的研發能力,這一點是最大的優勢,也是對格但斯克和其它2座城市在高科技產業發展最有力的支持。

  此外,這些年來,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斯堪地那維亞的投資人對格但斯克的投資興趣與日俱增,我認為這裡面有一個語言文化的元素,這就是三聯市共享服務中心的另一特點:冷門語言,如精通斯堪地那維亞語系(瑞典語、挪威語、芬蘭語、丹麥語、冰島語)的人才,另外還有一些精通羅馬尼亞語、克羅埃西亞語、波士尼亞語的人才,他們在波蘭的人數相對是最多的。這些主要得益於我們的大學提供了這些特色語言專業,格但斯克大學裡有最大的斯堪地那維亞研究中心,今年9月,他們還新增了中文系。

  記者:除了斯堪地那維亞的投資人,很多世界知名的科技企業都在格但斯克設立了核心部門,您認為最吸引他們的因素是什麼?

  亞當莫維茨:IBM公司當初決定在格但斯克設立其波蘭執行中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中了「三聯城」的共享服務中心,其中人員擁有專業信息技術背景,可以輕易找到會說丹麥語和瑞典語的人才,與IBM在歐洲其他現有研發中心相結合,提供對客戶的支援服務,建立全球化的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他們稱之為「global IT delivery(全球性連接)」。

  「三聯城」的共享服務中心中的很多中心專注於連接企業和大學,他們會引導學校針對特定企業安排組織專業的培訓計劃,例如格但斯克大學與湯姆森路透共同設立的「財務銀行計劃」、IBM和格但斯克理工大學創辦的大學附屬研究中心,還有格但斯克大學附屬思科區域學院。格但斯克理工大學是高科技企業人才最大的來源地,每年信息技術和電子科學系畢業生大約有7000名,幾乎全部供職于格但斯克的科技企業或是共享服務中心。

  未來技術引領「可發聲的格但斯克」

  記者:「查看你的手機,也許今後會有來自格但斯克的應用程式」,濱海省省長在深圳推介會上介紹格但斯克時的這句開場白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也折射出貴市在未來技術發展領域的成就,您能具體介紹一下嗎?

  亞當莫維茨:目前,格但斯克已經成為波蘭最佳的信息通訊產業聚集地,通過共同運營、與其它跨國公司合作和政府支持等不同方式,形成了100多家學術及商業夥伴,這足以說明高科技產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對產業發展的全力支持。

  英特爾公司在格但斯克的研發中心運營良好,規模為歐洲最大,全球排名第二,僱員超過700名,且在不斷增加中,而他們主要來自格但斯克理工大學的畢業生,正在致力於研發四五年後即將推出的新技術,所以很快就會在智慧型手機上看到來自格但斯克的應用程式。

  智慧型手機軟體開發商Playsoft公司在格但斯克擁有其世界第二大的研發中心,也是黑莓手機應用程式的最大供應商。

  記者:我在格但斯克的介紹手冊中看到一個很有趣的題目「可發聲的格但斯克」,您能為我們解釋一下嗎?

  亞當莫維茨:這是近年來我們在世界各地推介格但斯克高科技產業時重點提及的,總部位于格但斯克的Ivona Software軟體公司是波蘭本土企業,是口語合成器Ivona的開發商和製造商。Ivona Software是世界一流的合成語音軟體製作公司,甚至超過了像微軟這樣的業界巨頭開發的類似產品,在清晰度、準確度、流暢度、自然度四大方面都處於業界領先地位,在著名的國際暴雪挑戰賽中多次獲獎。2008年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羅馬尼亞語的合成語音解決方案。 迄今為止,世界上沒有一家語音合成軟體製作公司能挑戰羅馬尼亞語的複雜性。

  截止到2012年,Ivona能提供36種不同的聲音,說17種語言,擁有發音最準確的和屢獲殊榮的智能聲音(smart voice)技術專利。2013年,亞馬遜公司宣布收購語音技術公司,Ivona獨特的文本至語音轉換技術在業界領先,為亞馬遜公司的電子書Kindle Fire開發了很多新的功能,包括文本至語音轉換、語音導航和觸摸搜索,向國際客戶提供世界一流的語音解決方案。

  記者:您剛才也提到了格但斯克求新求變的城市精神,除了對未來高新技術的關注,對於傳統產業,格但斯克市又是如何尋求轉型升級拓展新市場的?

  亞當莫維茨:如今,作為傳統產業的造船業仍然是格但斯克乃至濱海省的核心工業,但是,為了尋求新的市場定位,各大造船廠開始投資可再生能源領域,例如海上風電就是未來我們開發的重點,在格但斯克造船廠製造風塔。以此為典範,波蘭很多沿海城市的造船廠都加入了製造、安裝和使用海上風輪機的行列。此外,我們還有一批中小型造船廠,專門生產現代化船隻和豪華遊艇,90%外銷到歐美和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就是最有潛力的目標市場。

  人們對勞斯萊斯汽車非常熟悉,而格但斯克卻因勞斯萊斯的造船而聞名世界,勞斯萊斯集團進入濱海省「三聯城」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結合當地造船業的優勢成功發展了船上設備的製造,建立了勞斯萊斯航海(波蘭)公司以及船舶服務和維修中心。

  除了大名鼎鼎的勞斯萊斯,格但斯克還有很多專注於維修、改造船隻的大型公司,這是海洋產業裡的一個細分市場,而格但斯克在這一領域已經樹立了全球品牌。例如,本土的格但斯克造船廠還有落戶格但斯克的烏克蘭ISD集團都是專精於海洋產業先進信息技術解決方案的知名企業。麥肯錫公司對造船市場最新的分析報告預測,未來造船廠盈利增長點主要在以下幾個層面:建造離岸安裝服務的船隻和鑽臺;生產風電廠所用的風塔;製造各類鋼結構。而現在格但斯克以及三聯市主要的造船廠都已涉足這些業務。

  「英雄城」爭當「文化之都」

  記者:格但斯克是波蘭的「英雄之城」,同時,其公民極強的獨立意識也一直是政府擔憂的問題。作為市長,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亞當莫維茨: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不想迴避,而是積極面對。「二戰博物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們修建博物館是想從東歐人的角度補充二戰中的西方形象,格但斯克的歷史學家與捷克、英國和德國的歷史學家聯網,紀念館將提供的背景,許多人可能覺得反感。例如,展覽設計師按專題介紹歷史,在同一層樓將介紹轟炸華沙和空襲德勒斯登給平民造成的苦難。這些設計概念公布後曾受到波蘭各方的嚴厲攻擊,但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治癒國家的創傷,更是正視歷史,博物館主體已經完成,附近的古城已修葺一新,紅石、玻璃和鋼製成的壯觀建築也已就位。

  如今,小酒吧、咖啡館和畫廊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優雅的行人長廊沿線可以聽到多數歐洲語言。格但斯克希望通過重建起各種多元文化之間的紐帶,備戰2016年「歐洲文化之都」的競選活動,並以此凝聚市民的力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人們通過參與不同的競選活動可以加深他們對城市的認同感和對不同民族的包容。

  記者:在瀏覽格但斯克政府官網上,我留意到這樣一段描述,在今天的格但斯克70%以上的建築都是具有100年以上歷史。在二戰中,格但斯克老城90%的建築都被毀壞了,這兩者之間似乎有些矛盾,您能解釋一下這個矛盾嗎?

  亞當莫維茨:這裡的絕大部分老建築都是新的,只不過人們修舊如舊。二戰後,許多古建築都只剩老地基了,卻正是在大量這樣的老地基上,確保了新建築的修舊如舊。在格但斯克,如果老建築的地基還在,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在上面隨意建造新房子,而是要經過當地歷史建築保護機構的鑑定,根據老建築的照片、畫像或相關文字記載還原修建,個人或投資者還可以向歐盟、濱海省政府等機構申請修建費用。一般說來,政府會承擔50%的資金,有的重要項目甚至提供100%的資助。根據粗略統計,近年來,濱海省每年花在古建築修復上的經費在250萬歐元左右。暫時找不到資料的地基,就仍然保持原樣。

  修復後的古建築並沒有作為博物館陳列起來,而是自然地融入居民生活,這造就了古建築的新興,這一點也是我們競選「歐洲文化之都」的一張王牌。著名的長街,其中一邊現已經是格但斯克國立博物館和前總統華勒沙租用的辦公室,兩邊的連牆建築則是珠寶店、餐館和居民房,馬爾堡不僅僅是城堡博物館,更重要的,它是當地居民的文化活動中心。

  完善的法律是格但斯克古建築保護的有力武器。法律規定,古建築的繼承者、所有人對文化保護承擔全部責任。政府部門則實行監督職能,不僅監督古建築嚴格按照原貌恢復,而且監督修建資金的使用,如果發現錢被用作他途,所有者將面臨起訴和監禁的懲罰。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孫錦

相關焦點

  • 琥珀之都格但斯克,波蘭過去最富有的城市
    格但斯克是波蘭濱海省的省會城市,是波蘭北部沿海地區最大的城市和波蘭最古老的的城市之一。華氏溫度創始人華倫海特和哲學聖人叔本華就是在這裡誕生和成長的。格但斯克位於維斯瓦河出海口,是波蘭最重要的海港城市,也是波蘭貿易通往世界的廣闊窗口,波蘭75%的貨物都是從格但斯克港口出口的。
  • 琥珀之都格但斯克,波蘭過去最富有的城市
    格但斯克是波蘭濱海省的省會城市,是波蘭北部沿海地區最大的城市和波蘭最古老的的城市之一。華氏溫度創始人華倫海特和哲學聖人叔本華就是在這裡誕生和成長的。格但斯克位於維斯瓦河出海口,是波蘭最重要的海港城市,也是波蘭貿易通往世界的廣闊窗口,波蘭75%的貨物都是從格但斯克港口出口的。
  • 格丁尼亞——位于波蘭北部波莫瑞省、波羅的海南部格但斯克灣畔
    格丁尼亞(波蘭語:Gdynia)位于波蘭北部波莫瑞省、波羅的海南部格但斯克灣畔,是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格丁尼亞市是波蘭最年輕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從1922年的一個小漁村已經發展成為現在一個深海捕魚和造船中心,被稱為波蘭"通往世界的窗口",也是波蘭海軍總部所在地。
  • 歐洲杯舉辦城市及球場——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也是該國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位于波羅地海沿岸,是波莫瑞省首府,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市形成龐大的港口城市聯合體——三聯城。
  • 景致記錄:波蘭格但斯克,如今的安逸老城,昔日卻是兵家必爭之地
    在這裡,景致記錄要介紹的是:波蘭的格但斯克。波蘭格但斯克,是一座濱海城市,與我國黑龍江漠河同緯度,不過氣候卻溫暖多了。格但斯克,號稱琥珀之都,也是波蘭的造船中心。格但斯克老城原有的建築,80%都在二戰時被摧毀,大家如今見到的老城,是二戰之後,陸續重建的。老城內,依然是哥德式建築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風格,漫步在老城,感覺像回到了十四至十六世紀的歐洲。
  • 波蘭移民拓展:帶各位領略波蘭不同城市的風採!
    1、華沙首都華沙是一座飽經戰火,在廢墟上涅槃重生的城市。擁有將近八百年歷史的華沙曾在二戰中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二戰結束後,華沙人民在廢墟上依原樣重建舊城。今天的華沙是座活力煥發的歷史文化名城,向世人展現其生生不息的姿態。被譽為「北邊的巴黎」的華沙也是古典作曲家蕭邦的故鄉。在城中的哥白尼科技中心,遊客不光可以參觀,更可以親身體驗科技的魅力。
  • 琥光流轉的格但斯克
    於 洋攝   格但斯克是波蘭氣質最獨特的城市之一,繁華又清冷,臨海卻靜謐。它美景如畫,以至於無須如此詩意;它沉澱如詩,以至於無須如此美麗。   格但斯克是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與索波特、格丁尼亞沿海岸線一字排開,共同構成龐大的港口城市群,即著名的大格但斯克「三聯城」。
  • 講好中國抗戰故事——《中國抗戰漫畫展》在波蘭格但斯克舉行
    中國抗戰博物館館長李宗遠致辭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館長納夫羅茨基致辭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時光):6日,由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波蘭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等共同主辦的《中國抗戰漫畫展》在波蘭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隆重開幕
  • 偉大城市 | 格但斯克,琥珀色的漢薩港口(上)
    」的靈感,來源於在義大利都靈看到的一句話,大意為:「讓都靈成為偉大城市的,不是繁榮的經濟,或者王都的身份,而是因為這座城市有著僅次於開羅的世界上第二大埃及博物館,其有關埃及文化的藏品,甚至比大英博物館還要豐富。
  • 格但斯克:我是很享受這種感覺,對波蘭的好感便又多了些
    格但斯克距離華沙四百多公裡,坐火車大概四個小時。波蘭的火車很有意思,蠻復古。車廂被分隔成一個個小包廂,每間有六個單人座位,很乾淨也很寬敞。我個人很喜歡這種風格的火車,一坐進去就仿佛進入到了充滿膠片質感的歐洲老電影裡。
  • 【波蘭留學】格但斯克音樂學院
    該院的歷史追溯到1947年,當時Stefan Śledziński以及其同事在索波特市(波蘭北部的一個城市,離格但斯克非常近)建立了國立高等音樂學校。1966年這個機構被遷移到格但斯克。1982年成為今天的莫紐什科音樂學院。九十年代以後本院不斷地擴建,擁有了今天的規模。圖片 音樂學院地處格但斯克市中心。
  • 世界琥珀的中心 · 波蘭格但斯克
    ,這裡的海、河、森林、教堂、老街和驚天動地的歷史故事,無論從人文角度還是自然角度,這個城市都不遜色於那些著名的旅遊名城。但是一提起格旦斯克,幾乎沒有什麼人去想「旅遊」,因為這裡的琥珀太過出名了,琥珀的光芒幾乎把「旅遊」觀光這件事完全暗淡了下去,一旦走進這座城市,聚焦點就在琥珀身上了,連我們這4個從來不過問琥珀是何物的老男人,在光芒燦爛的琥珀面前也是忘記了自己出來是幹什麼來了,從6月28日開始,我們在這裡住了3天,每天都是逛琥珀街,鑽琥珀店,並且盲目地購買自己認為好看的廉價琥珀,幾天的練手後
  • 只有去過波蘭才知道,這裡有多美
    提起波蘭,許多人很快就會聯想到鋼琴詩人蕭邦和堅毅的科學家居裡夫人,波蘭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大國,旅遊資源豐富,文化積澱深厚,從戰爭中站起來的城市華沙,二戰中逃過一劫的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古都克拉科夫,自然文化遺產維利奇卡鹽礦,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磚造城堡馬爾堡……
  • 「琥珀之都」格但斯克的中國情緣( 1 / 12 )
    它與索波特、格丁尼亞兩處城鎮,沿海岸線一字排開,共同構成龐大的港口城市聯合體,即當地人所稱的「三聯城」(大格但斯克),人口總數已逾一百萬。格但斯克是波蘭造船、石油化工、機械和食品加工工業中心,是重要海港和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科學、文化、藝術、高等教育中心。格但斯克還因歷史上多次爆發工潮而成為波蘭第二大政治中心。
  • 《波蘭格但斯克建築風景》鐵叫子-協助拍攝
    格但斯克(波蘭名:Gdańsk),德國稱但澤(Danzig),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也是該國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Gdansk)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
  • 講好中國抗戰故事——《中國抗戰漫畫展》在波蘭格但斯克舉行
    中國抗戰博物館館長李宗遠致辭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館長納夫羅茨基致辭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時光):6日,由國際二戰博物館協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波蘭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等共同主辦的《中國抗戰漫畫展》在波蘭格但斯克二戰博物館隆重開幕。
  • 波蘭追討二戰被納粹搶走的文物,但又不想歸還納粹存在波蘭的文物
    波蘭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德國佔領,期間納粹從波蘭劫掠走約6萬3000多件文物,時至今日,波蘭仍在積極追討這批被掠走的文物。但另一方面,波蘭也遭到多位專家的批評,稱如今波蘭博物館中收藏的一些荷蘭籍猶太人文物,都是二戰時期納粹存放在被德國佔領的波蘭境內,而波蘭至今並未歸還。
  • 《波蘭格但斯克建築風景》雙槍將-協助拍攝
    格但斯克(波蘭名:Gdańsk),德國稱但澤(Danzig),是波蘭波美拉尼亞省的省會,也是該國北部沿海地區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格但斯克(Gdansk)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人口約47萬。波蘭北部最大的城市。
  • 為什麼波蘭和德國反覆爭奪這座城市?
    ▲德國發動閃擊波蘭,二戰爆發。導火索正是格但斯克(德語稱但澤)歸屬權翻看格但斯克歷史,自建城伊始,該城就是斯拉夫人(波蘭)和日耳曼人(德國)兩大民族爭奪的焦點。為了爭奪該城的歸屬,他們進行了長達數個世紀的戰爭。 ▲格但斯克,如今是波蘭的琥珀之都,造船中心。
  • 打卡波蘭,一切美好從波蘭開始
    城堡裡收藏著許多波蘭歷代國王的珍貴寶物,畫廊裡陳列的是波蘭歷史上最有名畫家揚·馬特伊科描繪波蘭歷史的油畫。二戰期間,華沙王宮遭到德機轟炸,受到損毀。1971年波蘭政府重建華沙王宮,1984年修復後的華沙王宮重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