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做個外賣,整個團購、開個公眾號就是網際網路餐飲了?

2020-12-13 站長之家

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情,很多朋友在介紹我給他的朋友時,往往會用一個定語:奕宏是研究網際網路餐飲的專家。

雖然我更喜歡行家這個詞,但是我依然很喜歡這個定語(標籤),因為這代表我有一個清晰的個人品牌認知,也證明我的研究得到市場的認可。

2015年2月我寫了幾篇關於未來餐飲行業趨勢的文章『詳情見公眾號:xingzheyh裡文章《失控,2015餐飲大變局》』同時預言餐飲業網際網路化時代到來,並成立了中國首個網際網路餐飲俱樂部——失控會。

當時,奕宏選擇了三個重要的創新餐飲企業:黃太吉、人人湘、金百萬(快好味)作為研究樣板,我認為他們分別在不同的領域真正在做網際網路+餐飲的探索和實踐。

時隔一年,這三家企業都得到資本和市場的認可,而他們的創始人:赫暢、劉正、鄧超都成為網際網路餐飲的創業明星,頻繁出現在各種網際網路餐飲的高峰論壇上。

有人問我什麼是網際網路餐飲?我想先跟他講講什麼不是網際網路餐飲。

那些僅僅是依靠網際網路傳播而迅速建立品牌和影響的餐飲企業,還有那些只做外賣,不做堂食的企業,雖然他們會被媒體和同行稱之為網際網路餐飲,而奕宏卻認為嚴格意義上說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餐飲。

1、什麼是網際網路餐飲?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改變商業命運的新四化》,符合這四個特徵,或者實現這個新四化的企業,才是真正的網際網路餐飲,或者說這個餐飲企業已經全面網際網路化。

四個特徵:

產品數位化、消費數據化、用戶社交化、品牌社群化。

l 產品數位化:不僅僅是讓產品上線,而是整個產品可用數字量化,可被追溯,可被消費者評價。

l 消費數據化:每一次的消費都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數據,而不僅僅是一個消費金額。一個完整的消費數據包括:who誰、 when何時、 where何地、 what什麼、 how much花費、how care 體驗、frequency頻次。

我們餐飲企業都有運營部,而未來的運營不是管理人,而是經營用戶,運營數據。(黃太吉外賣平臺、人人湘智能餐廳解決方案都是幫助企業實現產品數位化、消費數據化的最佳平臺。)

l 用戶社交化:當facebook、twitter、微博、微信、陌陌、以及各種社交網絡平臺出現,我們的絕大多數用戶就生長在這些平臺上。

我們如果不在社交網絡上與其傾聽、交流、互動,而僅僅是想當然地建立一個公眾號或開通一個微博帳號,弄一些自以為是的抽獎轉發,寫一些跟風熱點的文章,弄一些無病呻吟的段子,就以為是社交了,那麼我們品牌離真正的網際網路化還很遠。(這一點「很久以前」做得非常好)

l 品牌社群化:企業的最終目的是建立品牌,而今天建立品牌的過程不再是企業自說自話,而是與用戶粉絲共建品牌。品牌社群化是企業開放、透明、連接的過程,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星巴克、宜家,失控會裡的迷尚豆撈,莫奈花園,瓜牛等等都已經嘗到品牌社群化的甜頭。

強烈建議國內的餐飲企業多研究星巴克,少研究麥當勞(肯德基),這兩位巨人當年成功的條件今天大多數不在了,更何況他們今天正面臨著各種新時代的挑戰。

星巴克是我認為最代表網際網路數字時代自我革新,全面網際網路化的品牌,是真正意義上的網際網路餐飲,他們對網際網路以及數字時代的重視讓西方評價星巴克更像一家技術公司。

這一點,即便在網際網路無比發達的美國,他也是餐飲行業獨一無二的翹楚!

2、為什麼說網際網路是餐飲業必經之路?

還記得電商是如何打敗實體零售商的嗎?

電商比零售商更早實現了產品數位化,消費數據化;而社交電商更是進化到用戶社交化,品牌社群化。

電商企業就是那些最先認知網際網路高效率、低成本、強信任鏈的創業者或者企業,率先進化的結果。

而那個時代,僅僅把電商當成網上賣貨,把觸網當成入網的人都被淘汰了。同理,那些認為做了外賣、用了團購,開通了公眾號的餐飲企業就以為自己也網際網路化了,也就too young too simple 。

而網際網路餐飲是商業形態進化的高級表現,是餐飲服務業電商化,網際網路化的新物種。

誰先進化到網際網路餐飲的高級新物種,誰先獲得新時代商業競爭的勝利。今天,我已經看到一些新物種正在完成初步進化,而他們是否會贏得下一個十年的競爭,只有時間才能證明。

網際網路不是工具,而是生態;不是手段,而是目的;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是新時代下的人類生活、生產的基礎設施。

3、網際網路餐飲才剛剛開始

網際網路餐飲就是幫助餐飲創業者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全面實現新四化。因此,網際網路餐飲不是終結,而是剛剛開始。

大眾點評、美團網、餓了麼、百度外賣、口碑外賣、優步、滴滴出行、黃太吉外賣、人人湘(香橙互動)是網際網路餐飲平臺和賽道(跑道),他們的意義就類似電商時代的淘寶、天貓、亞馬遜、京東。

只是餐飲服務業鏈條更長,服務更偏重線下,所以誕生了黃太吉、人人湘這樣的重模式的平臺(賽道)。

移動網際網路的本質是線上線下、虛擬與現實的融合,因此未來所有商業都必須是網際網路商業,無法割裂。

4、餐飲網際網路化重構餐飲企業的信任鏈

中國餐飲業由於歷史發展原因,尚未實現信息化就直接由移動網際網路帶入到網際網路化。

而網際網路化的核心就是幫助傳統餐飲企業從不透明、低效率、高損耗、低信任度直接進化到透明、開放、高效、連接的新商業生態,從而構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信任鏈。

信任鏈讓餐飲企業無論對內、對外都更加開放、透明、公平,無論是與員工、消費者、供應商、資本、媒體等一切利益相關者真正實現了高信任度溝通與協作。

從而實現讓這個古老而封閉的行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實現健康長久的發展。

5、網際網路不是工具、也不是噱頭

網際網路是生態,不是工具;網際網路餐飲是戰略,而不是戰術。這是這個時代,我們每一個餐飲創業者和餐飲企業必須有正確認知的思維和心態。

我們應該重視網際網路,而不是蔑視網際網路;我們應該感謝網際網路,而不是仇視網際網路。

那些運用網際網路高效傳播的企業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感謝,是他們用直觀的表象讓我們感知網際網路傳播的威力,建立品牌的高效,讓我們開始重視網際網路。

而諸如大眾點評、美團、餓了麼這樣的平臺,雖然他們的終極野心是成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餐飲行業的消費新入口,最終成為一個新的壟斷者,一個虛擬地產商。但是我們依然要感謝他們在早期幫助餐飲企業認知網際網路、實現初級的網際網路化。

當然,我們更應該感謝像黃太吉外賣、人人湘(香橙互動)這樣的網際網路創新企業,他們的創業者完全是依據餐飲企業的痛點來創新,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建立網際網路賽道,幫助餐飲創業者和餐飲企業快速實現網際網路化,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建立品牌信任鏈。

他們披荊斬棘,敢於創新,勇於承擔風險,這才是值得我們尊重的網際網路企業。他們以及更多網際網路賽道提供者的出現,恰恰不是增加了後進入者的門檻,而是降低了他們全面網際網路化的門檻,這正是他們最大的價值與貢獻。

很幸運,我們能成為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很快我們會共同創新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餐飲加速器,致力於幫助餐飲創業者和有志於轉型的餐飲企業實現全面網際網路化。

6、網際網路餐飲是開始更是結果

只有那些把網際網路當成營銷工具、傳播工具的人才會認為網際網路餐飲已然終結。我想這是對網際網路時代的最大誤讀,也是理解這個時代最可怕的思想,更是我們對時代認知維度的差異。

因此我的結論也很明顯:未來所有的餐飲企業都必須進化到網際網路餐飲,根本沒有什麼傳統餐飲與網際網路餐飲之分,所有的餐飲企業都必須是網際網路餐飲。

正如馬雲所說,未來所有的企業都是網際網路企業。

所以,世界上將只有網際網路餐飲!

餘奕宏,廣告人、自媒體人。16年品牌營銷,傳媒策劃經驗,專注網際網路餐飲生態圈,專注網際網路餐飲品牌和商業模式。失控餐飲俱樂部創始人。公眾號:xingzheyh 個人微信:shikonghui

本文為作者授權創業邦發布,轉載請註明作者信息及來源,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餐飲傳奇:網際網路+餐飲的20種商業模式(上)
    [ 億歐導讀 ] 一篇文章了解網際網路+餐飲的20種商業模式:網際網路+餐飲發展至今,跑出來的商業模式包括點評、團隊、外賣、預訂、點菜排隊、菜譜、代買、半成品準成品、私廚、社交、交易、營銷、B2B、系統、物流、媒體、VC、培訓、社群等。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這些年我們聽了太多網際網路企業發明出來的新模式新詞,c2c,b2c,o2o,b2b,然後又b2b2c,f2c這些模式無一不披著網際網路光鮮的外衣,打著「顛覆」「變革」「數位化」「大數據」的旗號,讓人一開始聽了不覺明厲,後來看盡這些個網際網路企業無非是幹了一票賣衣服、打車、外賣、賣菜的事兒,它們組團把這些個存量市場攪和的血雨腥風,卻從不想在一個新賽道的增量市場中去尋找未來
  • 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 網際網路反壟斷從反社區團購開始
    12月10日部分省份反壟斷工作座談會在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次日人民日報評論官方公眾號對社區團購惹惹爭議一事發文評論。社區團購,似乎正在成為開啟全面網際網路反壟斷的導火索。有人說是因為這次社區團購被犧牲掉的,是我們每日路過的菜場小販,他們沒做錯任何事,只想賺個辛苦錢,卻要被巨頭們無情地淘汰,從而使人們產生了「共情」的心理,願意站在他們這一邊。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這次網際網路巨頭觸及了人們的底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剛需」——衣食住行中的「食」,而這也是最容易被攻破的一個。
  • 網際網路+餐飲:一邊是火焰一邊是冰山
    同一年,餓了麼狂飆突進,從年初20個城市拓展到年底的250個,相當於每兩天拿下一個城,人員從200人擴充到4000人。康嘉預計,外賣網站真正的高潮會在2015年到來,因此餓了麼剛剛成立自配送部門,要從快餐向中高端餐飲覆蓋,推動未來所有餐廳都將提供外賣。團購成為「墊場戲」在這場熱潮中,餓了麼只是其中冒尖的一個。它的對手都很強大。
  • 2020西安餐飲外賣產業展覽會即將開幕!
    「餐飲族」每年正以20%的速度遞增,外賣送餐、加熱即食品已經成為他們解決一日三餐的重要途徑;隨著餐飲行業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將重點放在了餐品的外送上。據統計,2018年,我國餐飲行業收入為42176億元,而外賣行業的交易金額達到了4613億元,約為整個餐飲行業的11%;在2019年,中國外賣行業交易金額已突破6000億元,餐飲外賣正成餐飲未來發展新趨勢和淘金的一大熱點。
  • 品創餐飲:社區團購沒有未來!
    親歷過團購、外賣、打車等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和變化的人們,也早已聰明地覺察到資本湧入背後的真實意圖,先補貼獲客,然後變著花樣做促銷,上遊供應商成了血汗工廠,下遊客戶都變成數學家了,沒有一點數學功底,你根本就算不清每一次促銷到底優惠了多少。結果一場「618,雙11,天貓節」下來,商家沒有賺到錢,顧客也沒有得到的實惠,都變成了大熊貓了(黑眼圈)。
  • 從現象到基礎:你不可不知的「餐飲雲」
    由於線上產品的多元化和快速迭代給餐飲服務系統及收銀系統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因此如何實現消費者的手機與餐飲軟體無縫對接,如何實現支付方式與傳統收款相結合,如何提升消費者二次消費的轉化率等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秀餐科技(xiucan.com),做為網際網路智能餐廳解決方案的提供商,通過不斷努力,已開發出能夠徹底解決以上問題的專業化產品。
  • 送外賣,做團購 高星級酒店加速搶佔平民消費市場
    在現場,三湘都市報記者看到,儘管天氣寒冷,每個售價在2至3元之間的大個饅頭、包子、燒賣還挺受歡迎。20分鐘內,20餘個拳頭大小的大包子就銷售一空。曹師傅笑言,這都是上午在酒店廚房現做的,與酒店堂食的菜品使用同一材料,「回家熱熱就能吃。」 「上班不夠時間做早飯,老吃外賣也總覺得不衛生,大酒店的東西肯定比較放心點。」小區居民黃奶奶說。
  • 一年開了一千多家店,純外賣品牌的打怪升級之路丨鋅公司 味捷餐飲
    他們匆匆去市場,每包一百多斤的菜兩個人一起扛上麵包車,再開回去扛到公司給廚師。  衣衫簡單的陳建榮,根本看不出來此前是年薪超過五十萬的高管。不過,在車上短暫地補眠後,換上了西裝的他,看上去就是一個商務人士。  這套衣服只是他為了走進寫字樓不被攔住的裝備,那個公文包裡,全部是味捷外賣的傳單。在網際網路營銷還未普遍的時候,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 作為國內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美團的新靴子是什麼?社區團購?
    從兩大巨頭阿里投資十薈團,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和食享會,到拼多多自建多多買菜和快團團,滴滴自建了橙心優選,字節跳動、京東也在蠢蠢欲動,準備分一杯羹,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是在賣菜就是在賣菜的路上。社區團購,成為了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們的必爭之地。
  • 餐飲傳奇:網際網路+餐飲的20種商業模式(上)
    [ 億歐導讀 ] 一篇文章了解網際網路+餐飲的20種商業模式:網際網路+餐飲發展至今,跑出來的商業模式包括點評、團隊、外賣、預訂、點菜排隊、菜譜、代買、半成品準成品、私廚、社交、交易、營銷、B2B、系統、物流、媒體、VC、培訓、社群等。
  • 餐飲在線點單小程序,以團購、外賣、點餐、訂座為主的餐飲小程序
    隨著手機應用和人們就餐需求的進一步結合,餐飲小程序在今年上半年變得格外火熱。餐飲O2O領域發展潛力很大,目前以團購、外賣、點餐訂座等形式為主;餐飲行業合理平衡線上與線下資源調配,方可健康發展。「千團大戰」之後還留存下來的主要團購玩家也僅剩美團、大眾點評及糯米三家,前兩者佔據了70%的團購市場。外賣是近一年來餐飲O2O領域被討論最多的細分市場,被認為是繼團購之後餐飲領域的下一個強需求爆發點。餐廳想在不增加固定成本的基礎上,提高營業額,外賣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當商戶具備基本的網際網路意識和相關的技術條件後,O2O外賣也即成為可能。
  • 江瀚;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江瀚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哪個產業最紅火,相信大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這就是社區團購,最近一段時間,京東、美團、淘寶、拼多多幾乎是數得上號的網際網路巨頭幾乎是商量好的似的,全部衝進了社區團購的紅海,把這片原來不受重視的產業,變成了一場大混戰,為啥巨頭們集體看好社區團購
  • 巨頭們的社區團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會砸了菜農們的飯碗嗎?
    比如1毛錢的食用鹽,0.99元6個雞蛋,0.99元的白蘿蔔,1.98元的海天生抽,2元錢的豆瓣醬等等,這些價格對於餐飲店而言,省下來的成本就是利潤,很多餐飲店紛紛當起了社區團購的團長。各大平臺的業務員對著餐飲老闆說道:「就算你自己店裡購買,也有10%的提成,買的越多,其實越優惠!」
  • 美團、直播商學院、岫雲村都來了,四川網際網路+餐飲峰會明天見!
    11月26日,「川味新商業」第十一屆四川網際網路+餐飲峰會暨千村千品進萬店產業扶持計劃,即將和大家見面。本屆峰會由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供銷社、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指導,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都範兒、天虎科技主辦,成都餐飲同業公會聯合主辦。
  • 網際網路大佬設想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樣?
    巨大的市場空間,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選擇發展社區團購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網際網路平臺還有著持續營收和流量增長的考慮,因而開拓新的市場空間成為一個重要選擇。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談到近期比較火的社區團購時說,社區團購再幹一兩年的話,500平方以上的超市基本沒戲了,他認為店鋪要離顧客近一點,才能給顧客創造更多價值,才能盈利。
  • 店小三首創」網際網路+」餐飲S2O新模式
    店小三是致力於解決餐飲信息化整體方案的網際網路公司。餐飲業經過「網際網路+」的洗禮,大體可以分為團購,外賣兩個模塊、按照專業術語來說這叫引流,可是為什麼這麼多引流後的店面依然生意不景氣,甚至關張呢?因為大多數的餐飲老闆對「網際網路+」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引流這個層面上,我們認為「網際網路+」不僅需要引流,更要有沉澱,將服務線上化(SERVICE TO ONLINE即S2O),才能讓我們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 餓了麼月活反超美團外賣有玄機美團社區團購的未來價值或高於外賣
    近期,一則股市「永動機」的微博帶火了多個主角,美團因投資理想汽車,三季報獲取近60億元投資收益就是其中一例。除了「永動機」,堪比「千團大戰」的社區團購也少不了美團的身影。王興甚至聲稱,要將美團優選這個新業務作為整個業務的優先戰略領域,在這個網際網路巨頭激烈爭奪的領地大展拳腳。
  • 重金砸向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搞啥咧?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正如《人民日報》評論稱: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網際網路成了野蠻人?社區團購只剩下一種模式
    根據晚點LatePost報導,滴滴、美團、拼多多三家巨頭下的社區團購平臺12月件單量峰值均已突破1000萬,其中滴滴旗下橙心優選12月日均件單量突破了1000萬。興盛優選是這條賽道的創業公司領頭羊,根據其一位市場開發人員的說法,目前,興盛優選在北方區域的擴張放緩,目前重點開拓「江浙滬」區域,「現在,興盛優選全國門店幾十萬個,你不做,擔心門店生意受到影響,別人就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