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15:26 稿源:中安在線
「11月24日上午8時許,雨下得很大,但在包河區太寧路口,一輛灑水車正在路面灑水。請有關部門解釋:下雨天灑水有必要嗎?」網名「南大」的一位市民發出疑問。
城管部門今天上午接受採訪時回應說,雨天灑水作業是為了清除路面淤泥,保證路面清潔,且衝刷作業可將落葉等衝到路邊,方便環衛工人清掃。
質疑雨天灑水被指浪費水
「下這麼大的雨,為什麼灑水車還在路上灑水?」11月24日,網名「南大」的一位市民發出疑問。「南大」還曬出了當時的現場圖:天蒙蒙亮,飄著雨,一輛灑水車打開醒目的黃色警示燈,在馬路內側車道緩慢前行灑水。灑水車車底部的噴頭開啟,用水向馬路兩側衝刷路面。由於噴頭的水衝擊力十足,不少行人紛紛躲避。
圖片立刻引來熱議。不少人認為雨天灑水車不應該出來工作,網友「君不壽」認為,這和前幾天深圳下雨,灑水車還給路邊的花草澆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還有人笑稱:「灑水車灑的不是水,是寂寞。」
不過也有人支持雨天灑水,認為可以節省水資源,衝刷乾淨路面。網友「小米要加油」認為:「洗馬路是用高壓水龍頭把路面的砂灰衝洗乾淨。我家有露臺,夏天下大雨的時候我媽也會順便把露臺洗洗刷刷。」網友「雲飛揚77」說:「像寧國路這樣的路,晚上排檔多,路面油汙大的,趁著下雨可以節省水就把路面衝刷乾淨。」
回應雨天上路灑水為了清泥
包河區城管局一位工作人員回應稱,已接到不少市民投訴。其實雨天灑水正是為了更好地清除淤泥,保證路面潔淨。最近落葉較多,將落葉衝到路邊,方便環衛工人清掃。
該工作人員說,城區的一些路段上不時有渣土車經過,車上的泥土掉落在地面上後,被路過的車輛來回碾壓,加上一些油汙,在天晴的時候緊貼在地面上很難衝洗,不僅費水,還容易弄髒車輛,環衛工人作業也很費時費力。下雨時,這些板結在路面上的泥土和汙垢被雨水浸泡變得十分鬆軟,用高壓水龍頭衝洗可以輕易清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據介紹,灑水車主要有兩種用途,一個是衝刷地面,一個是降塵,二者所用的噴頭也不一樣。衝刷地面的噴頭斜著向地面噴水。噴水時,水和泥被推著朝前走,水柱可以噴出幾十米遠,而降塵用的噴頭噴出來的水是霧狀的,用水量也比較小。
據工作人員介紹,正常氣溫下,灑水車在白天時段的降塵作業一天不得少於4次,而衝刷作業的時間均在零點到凌晨6時30分,衝刷快車道不得少於1次,衝刷路牙不得少於1次。如果是下雨天,會根據路面的清潔程度進行合理的調配,比晴天的作業次數少。「這幾天合肥的落葉比較多,環衛工人無法到路中央進行清掃,所以灑水車加大了衝刷次數,將落葉衝到路邊,讓環衛工人好清掃。」
一位灑水車司機說,現在為了把給交通、行人、車輛的影響減到最小,衝刷作業都在半夜凌晨進行,白天的降塵作業也都不在交通高峰期。他們在作業時,也會注意,儘量不要噴灑到市民身上。「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得到理解,有時候噴灑不注意,會給市民帶來影響,我們儘量將影響降到最低。」這位司機告訴記者。對於雨天衝刷作業,他說,一般都會對淤泥較多,路面油汙較重,落葉較多的地段進行重點清掃,肯定比晴天的次數要少一些。
建議可用已處理回收水衝刷路面
在某企業工作的讀者何先生建議,可以考慮使用經過汙水處理過的回收水進行灑水作業,節約水資源。據悉,合肥目前灑水作業主要使用的是自來水,政務新區則使用的是天鵝湖裡的天然水。
記者查詢得知,江蘇省淮安市是一座水質性缺水城市,但幾年前,淮安市在江蘇省大中城市中率先建成了中水回用工程。而這種嘗試初步實現汙水處理尾水的再利用,有力緩解了水資源緊張和浪費的問題,實現了水資源的可持續性保護和利用。
同樣,江西省南昌市政府出臺文件推動實施新動作——將用汙水處理廠尾水逐步替代自來水衝洗車輛、澆灑路面、澆灌樹木等。目前,天津、濟南、南京等城市已將中水回用納入城市水系規劃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合肥晚報 王超 劉洋 周洪 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