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立雕像?趙本山鐵嶺景區銅像破敗不堪,昔日風光早已不在

2020-11-19 超嗨旅行玩法

雕像是為紀念生前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或者神佛而立,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活人不立雕像這一說。


從秦朝兵馬俑開始,王公貴族死去都流行立雕像,而現如今雖發生很大改變,例如著名的蠟像館,裡面就有很多明星的蠟像,也成為現在的一個潮流。但活人立像非不可,可雕像還是不一樣的。

說起趙本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故鄉鐵嶺就有很多他的雕像,這都是因為趙本山紅後帶動整個鐵嶺的經濟發展,也有很多民間粉絲以此為尊,因此立雕像,就在鐵嶺某景區內,但由於缺乏保護導致年久失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

其實按照現代來說,給活人立像就相當於給活人建生祠,意味著要接受人們的供奉,一般來說只有對國家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人故去以後才有資格,才會有人建祀紀念,受人間香火。

若故去的人接受香火祭拜則會保佑子孫後代福澤,反之若換成是活人,除非此人是備受愛戴的救世主或者英雄,德行必須匹配天地才有資格接受祭拜,不然很有可能縮短壽命。

而趙本山銅像雖不是自己所立,但粉絲在立後又不保護,導致如今銅像破敗不堪,整體雕像因銅所築影響雖不大,可腳下根基和背後的扇子早已缺胳膊少腿,和當初剛剛立起來實在是天差地別。

其實在我國給活人立銅像也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寧波院士因院士國內第一,領導為了對表示獎賞,於是就建了個公園塑起銅像,看起來十分詭異,尤其是晚上就像是陵園一樣。

在我國古代,魏忠賢是明朝末期宦官,專設朝政、東林黨爭、禍害天下、無惡不作,也是歷史上最壞的太監,雖得到權勢地位卻無兒無女,而魏忠賢害怕自己死後無人祭奠、燒紙,給自己搞了諸多生祠,就是為了死後能得到祭奠。

其實老梁之前就說過,給活人立雕像風險很大,還著名雕像的含義,並且舉例知名人士在世立雕像的典範。比如說史達林和金正日,他們代表正義的象徵,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一定權威,所以立雕像也代表一定的政治意義,還是要小心!

還是要提醒大家,追星需謹慎,不要隨便給活人立雕像,做某件事情之前也要先搞清楚是否可以做,不要盲目!


相關焦點

  • 趙本山銅像被破壞,景區無人顧及,為何活人還可以立銅像?
    大家肯定在很多景區都看到過,歷史上一些名人的銅像或者是雕塑吧。這也是後人對他們的一種紀念方式,同時也代表著後人對他們的尊重。那麼去世的人立銅像能理解,活著的人為什麼也要立呢?大家可能不知道,在鐵嶺的一個景區裡面,就有一座趙本山的銅像,是不是驚訝到你了呢?
  • 活人還能立像?趙本山雕像已破舊不堪,景區根本沒有幾個人
    鐵嶺作為趙本山的故鄉,還為他安放了一座雕像,第2項全部都是用青銅鑄成,完美詮釋了農村大爺的形象。 趙本山銅像在建好的那段時間,可謂是風光無限,每天都吸引著無數人前來圍觀,但是在多年之後,早已不復當年的景色,雕像也已經破敗不堪,底座殘缺了一大塊,至於身後的扇子,也已出現了很多破洞
  • 趙本山雕像已殘破不堪,景區無人問津,活人能立像還是頭一回見
    趙本山雕像已殘破不堪,景區無人問津,活人能立像還是頭一回見說起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明星,那麼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趙本山老師了,連續這麼多年登上春晚,也讓他的形象被全國人民都熟記在心,而他不僅帶來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也給人們帶來新的喜劇體驗
  • 趙本山銅像被破壞,景區卻無人打理,為何給活人立銅像?
    在鐵嶺的一個景區內,有一座趙本山的雕像,要說趙本山大家應該沒有人不認識了吧? 在我們中國成年人幾乎已經沒有不認識趙本山的了,更別說是東北本地人了,對他們來說趙本山就是東北的驕傲,能夠出來這麼一個大名人也為東北爭光了,
  • 趙本山雕像已破爛不堪,景區也無人問津,活人立雕像真是活久見!
    趙本山老師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一位演員,這些年他為中國的喜劇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相信很多人都是通過春晚的舞臺認識到趙本山的,之前在看春晚的時候最期待的就是趙本山老師的小品,因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的有意思。
  • 趙本山銅像出現破損,景區無人打理略顯「悽涼」,活人可以立像?
    趙本山出生於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自從他走紅之後為家鄉打響了名氣,從一個很小的地方變成了有名的旅遊景區,鐵嶺人們為了感謝趙本山,專門為他塑造了一尊銅像,景區從而變得更加有特色更能吸引遊客,據透漏這尊銅像是根據他首次登上春晚舞臺形象塑造得,可以說非常有紀念意義。
  • 趙本山雕像已殘破不堪,活人立像的操作厲害了,不知道他看到後作何...
    趙本山也是成功的讓全國的觀眾們都對鐵嶺這座城市感到印象深刻了,而鐵嶺當地政府更是為了紀念趙本山的功績,在博物館、公園、廣場等地都擺上了趙本山的蠟像,用的還是趙本山早期表演拉場戲《摔三弦》中的形象。
  • 景區給趙本山立銅像?破舊不堪無人打理 遊客素質待提高
    趙本山出名後,開始頻繁到處演出,直到現在默默的隱退。我們幾乎沒有中國成年人不認識趙本山,更不用說東北人了。對他們來說,趙本山是中國東北地區的驕傲,是為東北爭了光的大明星。也許為了宣揚趙本山的成就和榮譽,在鐵嶺的某個風景名勝區建造了一座趙本山的銅像。它看起來與趙本山本人非常相似。
  • 趙本山銅像豎立在鐵嶺已有9年,給活人立像很罕見,觀者有何感想
    文·段宏剛趙本山銅像位於遼寧鐵嶺市站前文化公園的廣場上,早在2011年就已經鑄造完成並豎立起來。在前些年,站前公園以及趙本山銅像旁邊,是非常有名的網紅打卡地,曾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遊客前去遊覽和拍照。銅像按照真人比例來雕琢,看起來非常寫實,神形兼備,把趙本山的形象、性格和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之所給趙本山豎立銅像,是因為趙本山是鐵嶺的一張「活名片」,人們通過趙本山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鐵嶺,以及整個東北地區的風土人情。
  •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趙本山鐵嶺的雕像竟然發生了此事,真有人幹這
    豎立雕像是為了紀念那些在一生中做出傑出貢獻的人設立的。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句話,活人不立雕像。從秦兵馬俑開始,貴族死後立雕像就很流行了。然而如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著名的蠟像館,裡面有很多明星的蠟像,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
  • 鐵嶺為趙本山立雕像?如今很少人打理,網友問:憑啥給他立雕像?
    文/雪提到趙本山,小編相信很多人對他都非常的熟悉了吧。趙本山最火的時候,每一年都會登上春晚的舞臺,每一次都給大家帶來不少快樂。年輕人可能就是看看他的小品,覺得很好看,而大人應該有不少都挺喜歡他的。趙本山作為二人轉演員,有不少的徒弟,據說很多人當時都去鐵嶺找趙本山,希望能夠跟著他學習二人轉表演。而且很多人都覺得是趙本山帶動了鐵嶺經濟的發展,就連電視劇《劉老根》都是在鐵嶺拍攝的。或許是鐵嶺當時為了表達對趙本山的感謝,還曾為趙本山建了一座銅像。
  • 擁有私人飛機後趙本山又被立下雕像,網友爭議:明星成了英雄?
    趙本山作為老一代的藝術家,倍受尊重,他的小品作品堪稱經典,給人們帶來了歡聲笑語,無論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歡他,名聲大噪,漸漸地他年齡大了,就不再出現在熒幕裡了,開始退居幕後,他自己本身就有很大的產業,比如他的傳媒公司每年也會製造出人們喜聞樂見的影視作品,比如《鄉村愛情》就很接地氣,反映了農村的趣事,還有就是他在老家有劉老根大舞臺,也培養了很多的徒弟
  • 趙本山家鄉立雕像,時過境遷,如今景區也變得無人問津
    趙本山,昔日的小品王。相信很多觀眾朋友都會在春節對他的小品節目最為期待,他也捧紅了一些當紅小品明星,也讓東北的二人轉火了一把。在趙本山的家鄉鐵嶺站前有一座趙本山的雕像,這座雕像因為年數過多殘破不堪,後來進行了修補煥然一新,也因此引發了許多網友的爭議,還有網友直接就問趙本山配有雕像嗎?其實現在明星有雕像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很多明星都有雕像,為什麼我們的小品大師趙本山就不能擁有呢?他曾經帶給觀眾那麼多無窮的歡樂不配擁有一座雕像嗎?
  • 為「紀念」本山大叔,鐵嶺建了這個「破雕像」,網友:活人立像?
    無論是世界上的哪一個國家,人們都有一種對故人特別的懷念方式,那就是建造雕像,來表達人們對這些故人的喜愛與緬懷。而很多國家都會將對這個國家,這個城市有貢獻的人做成雕塑,以供後人瞻仰,讓後人銘記,銘記他們對這個時代做出的貢獻。
  • 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評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給聖賢立雕像,但是同時又忌諱給活人立像。不給活人立像,有迷信的成分,但也有合理的因素。」 作者表示,「對一個知名人物的評價,不經過時間的沉澱,是難以有定論的。匆匆給活人立像,顯得過於草率。」為了澄清大家的誤會,作者進一步解釋,「筆者這麼說,絲毫沒有認為鍾南山老先生的功績還需後人評說的意思。」
  • 老藝術家趙本山立活人雕塑,銅像破舊,你去遼寧看過麼?
    小品應該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東西,我國有很多著名的小品演員已經被評為老一輩的藝術家了,比如:潘長江、蔡明、趙本山、宋丹丹,這些明星都是家喻戶曉的,他們的作品也被我們熟知。這些老藝術家雖然現在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裡,但人們為他們的作品建起了雕像,趙本山的雕塑就建在他的老家遼寧。
  • 鍾南山雕塑母校剛揭幕,有人卻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
    評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給聖賢立雕像,但是同時又忌諱給活人立像。不給活人立像,有迷信的成分,但也有合理的因素。」 作者表示,「對一個知名人物的評價,不經過時間的沉澱,是難以有定論的。匆匆給活人立像,顯得過於草率。」為了澄清大家的誤會,作者進一步解釋,「筆者這麼說,絲毫沒有認為鍾南山老先生的功績還需後人評說的意思。」
  • 真正李小龍故居今破敗不堪,祖居地建全球最大李小龍紀念館
    後來,該套房子不斷升值,十年前市價早已過億2008年,餘彭年打算出售「羅曼酒店」所屬地皮,但在龍迷組織及眾多電影文化界人士關注之下,餘彭年最終決定擱置出售後來,餘彭年向特區政府提出了在此改建李小龍紀念館的計劃。遺憾的是,因復修規模雙方意見不一,2011年6月「香港李小龍紀念館」胎死腹中。圖為破敗不堪的李小龍故居內景破敗不堪的李小龍故居內景。
  • 貴州最「真」古鎮,被譽為遵義「小上海」,破敗不堪卻遊客眾多
    隨著歲月的流逝,古鎮昔日的繁榮早已不在,許多的古建築也破敗不堪,但也顯得古鎮更加的「真」。走在古鎮的石板路上,仿佛昔日的繁榮就在眼前更令人感慨的是雖然現在古鎮已經作為了旅遊景點,但是古鎮內的商業氣息卻一點也不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