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是為紀念生前具有傑出貢獻的人或者神佛而立,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活人不立雕像這一說。
從秦朝兵馬俑開始,王公貴族死去都流行立雕像,而現如今雖發生很大改變,例如著名的蠟像館,裡面就有很多明星的蠟像,也成為現在的一個潮流。但活人立像非不可,可雕像還是不一樣的。
說起趙本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故鄉鐵嶺就有很多他的雕像,這都是因為趙本山紅後帶動整個鐵嶺的經濟發展,也有很多民間粉絲以此為尊,因此立雕像,就在鐵嶺某景區內,但由於缺乏保護導致年久失修,如今已經破敗不堪。
其實按照現代來說,給活人立像就相當於給活人建生祠,意味著要接受人們的供奉,一般來說只有對國家有重大突出貢獻以及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人故去以後才有資格,才會有人建祀紀念,受人間香火。
若故去的人接受香火祭拜則會保佑子孫後代福澤,反之若換成是活人,除非此人是備受愛戴的救世主或者英雄,德行必須匹配天地才有資格接受祭拜,不然很有可能縮短壽命。
而趙本山銅像雖不是自己所立,但粉絲在立後又不保護,導致如今銅像破敗不堪,整體雕像因銅所築影響雖不大,可腳下根基和背後的扇子早已缺胳膊少腿,和當初剛剛立起來實在是天差地別。
其實在我國給活人立銅像也不是第一次,早在之前寧波院士因院士國內第一,領導為了對表示獎賞,於是就建了個公園塑起銅像,看起來十分詭異,尤其是晚上就像是陵園一樣。
在我國古代,魏忠賢是明朝末期宦官,專設朝政、東林黨爭、禍害天下、無惡不作,也是歷史上最壞的太監,雖得到權勢地位卻無兒無女,而魏忠賢害怕自己死後無人祭奠、燒紙,給自己搞了諸多生祠,就是為了死後能得到祭奠。
其實老梁之前就說過,給活人立雕像風險很大,還著名雕像的含義,並且舉例知名人士在世立雕像的典範。比如說史達林和金正日,他們代表正義的象徵,在某種意義上具有一定權威,所以立雕像也代表一定的政治意義,還是要小心!
還是要提醒大家,追星需謹慎,不要隨便給活人立雕像,做某件事情之前也要先搞清楚是否可以做,不要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