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那些夜間攀行在山上的神秘捉蠍人

2021-02-28 井陘大家幫
↑點擊上方「井陘大家幫」關注我們

悶熱的盛夏,在井陘夜間的山上,有一群捉蠍子的人。夜間山上的燈光閃閃,山裡人都懂:「那是捉蠍子的,不知是誰家的孩子,可得注意安全啊。」蠍子是名貴中藥材,每到伏天就會有收蠍人騎摩託車穿村收購,儘管收蠍條件嚴格,每逢此時就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刻,是用自己心血換成錢的時候。

一盞神奇的捉蠍子燈

蠍子生活於巖石與潮土的山坡,居住在天然縫隙或洞穴。蠍子每天晝伏夜出,多在日落後晚8時至11時出來活動,到此日凌晨2時至3時返窩休息。氣溫在35至39℃之間,蠍子最為活躍。蠍子喜潮怕溼,喜暗怕光,好靜不好動,對各種強烈的光照,震動和聲音十分敏感。

先買一盞捉蠍燈,再備鑷子和盛蠍瓶,是夜間上山捉蠍的必備三件套。翻開山上的石頭,打開捉蠍燈,充滿電量的捉蠍燈發出均勻的紫外線,蠍子在紫外線照射下,就會變得整體發白,很容易辨認。趕緊手持鑷子,對準蠍尾,不小心夾到頭和腹,容易使其受傷。夾蠍的力度要穩,尚若夾松,蠍子的爪會緊緊抓住野草,容易掙脫逃走。力求快、準、穩,稍微動作遲緩,蠍子就會鑽入石縫內。待夾準夾穩後,可將蠍子收入瓶中,盛蠍瓶選用礦泉水瓶掛在腰帶上,在上面鑽幾個小孔用來通風,口小容量大,內壁光滑,可防止蠍子從瓶底爬出瓶口傷人。

夜間上山捉蠍子的孩子

農村的孩子放暑假,不能在家裡光玩。盡力幫助家裡做事,特別是經濟收入偏低家庭,不靠力氣靠技巧,夜間上山捉蠍子是個不錯的活,許多男孩子都幹過的事情,也是考驗膽量比賽能力的機會。夜間上山必須記住的是,一不能穿褲頭,二不能穿涼鞋,是安全第一。白天還得休息好,每天夜幕降臨,小夥伴們就徒步結伴上山,在後半夜返回家中睡覺。

白天捉蠍,半天捉到10隻以上,便算「燒高香」了。夜間捉蠍,蠍子潛伏在課本大小的石頭下,薄薄的石片下面猶多,可以盡情地掀石捉蠍,則會事半功倍。夏夜,家裡悶熱難耐,山上卻涼風習習。十幾歲的孩子膽小怕黑,一般都是2--3人結夥上山捉蠍,夜間捉蠍最好結伴而行,多一位同伴,心中就多了一分底氣。夜晚的山上危機四伏,模糊的視野內荊棘叢生,參差的山石使人腳底打滑,每一個礦坑都成為一個陷阱。冷不丁出現的一條蛇,一隻兔子,一座荒廢的墳,一節勾住衣服的樹枝,一隻騰空的夜鳥,都能讓你的心一下提到嗓子眼。

捉蠍人隊伍正在逐步減少

每到盛夏夜晚,是人們難耐悶熱的時候,也是農村孩子結夥登山捉蠍的旺季。山裡人都懂,每當夜間看見山上的燈光閃閃,總會說:「你看,那是捉蠍子的,不知是誰家的孩子?可得注意安全啊。」蠍子是名貴中藥材,每到伏天就會有收蠍人騎摩託車穿村收購,儘管收蠍條件嚴格,每逢此時就是孩子們高興的時刻,是用自己心血換成錢的時候。

翻開捉蠍的歷史,也給捉蠍人敲響了警鐘。1995年5月19日,井陘南蘆莊小學組織學生上山捉蠍子。學生盧某某在捉蠍子時,被塌倒的石岸砸傷,被緊急送往井陘縣醫院急救,診斷為:右下肢脛腓骨粉碎性骨折,右腿外傷性骨髓炎。2016年8月,井陘洛陽村的村民潘某某,獨自上山捉蠍子,因視線差不慎從山上掉下,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井陘捉蠍子隊伍,正在逐年衰退,原因:一是村子周圍打工的機會增多了,二是村民們對孩子夜間上山的危險性,實在太擔心。洛陽村15歲的小閆說,「我每年暑假上山捉蠍子,三年了。」他父親告訴記者:「個子高了,打工吧,每天上山捉蠍子,他回不到家裡,我們睡不著覺啊!」

文/侯福順 圖/王會良

相關焦點

  • 井陘山上的龍形長城
    馳名中外的韓信背水之戰,著名的百團大戰,井陘都是主戰場。 數千年以來,統治者為了防治外敵侵擾,從來沒有間斷過井陘境內長城的修建。井陘境內現在最著名和保存最多的是明代長城。
  • 井陘太行天路上一個神秘的村落
    井陘太行天路分為東、西線。西線2018年開通,全長37.5公裡;東線2019年開通,全長17.3公裡,連接了秀林、天長、於家、南障城四個鄉鎮26個古村落。井陘太行天路的開通,極大的方便了天路沿線古老村落的通行,為這些古老村落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夜幕下的捕蠍人:一晚翻三座山 不捉母蠍和幼蠍
    井陘七獅村位於太行山腳下,是個人口不多的小村莊。這裡的村民有兩個特點,一是長壽,還有就是擅長捕蠍子。圖為捕蠍人並不懼怕,還將蠍子拿在手中把玩。七獅村位於太行山麓,地形比較複雜,山勢陡峭、層巒疊嶂。據村民介紹,這裡落差最大的斷崖有兩百多米。
  • 安徽滁州村民捉蜈蚣補家用 一晚最多賺兩千元(圖)
    其實,他們是在捉蜈蚣,普通的村民一晚上捉個數百條蜈蚣是常事,有的村民甚至能捉2000多條,可以賣兩千多元。但是,「暴利」面前是有危險的,不少村民反映,在深山裡捉蜈蚣,被蛇咬和迷路是常有的事。  神秘的「夜間林中燈」  隨著天氣逐漸轉熱,夏季的陣雨也時常說來就來。
  • 井陘這個村你了解嗎?為啥說她是「潛力股」
    井陘縣孫莊鄉冶裡村肯定會認為 她是「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的「潛力股」為什麼這麼說呢,讓「井陘發布」採編為你揭開她的神秘面紗山水資源北方罕見。村東冶河蜿蜒流淌,水面開闊、水量充沛,千畝河灘水草豐茂、稼禾蔥蘢;村西井陘三大灌區之一的人民渠鬥折蛇行繞村而過,馬背峰、貓頭寨、龍頭寨等山勢險峻、植被茂密、蜿蜒起伏屏障此間。襟山帶河的旖旎風光,和3500多畝山場、上千畝灘地為冶裡村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生態空間和地理空間。
  • 捉螢火蟲,捉蜻蜓,畫草根,那些童年的記憶,你記得多少?
    山上有很多昆蟲。只有幾個鄰居的老同學來拜訪。幾位80後寒暄聊了一會兒他們的童年。那時候、村裡或泥濘小路、讀書村或瓦房小,家家戶戶都沒有買車,也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燈、酒和綠色,農村孩子最好的娛樂方式就是聚在一起做同樣的事情。
  • 井陘是厚重、優美的地方,井陘人的幸福生活像花兒一樣綻放
    如果可以,就讓那些章節裡加入有關生命的描素,就讓那些有故事的人演繹這些章節,就讓那些沒有故事的人走進這些章節。千年的歲月模糊了井陘的容顏,千年的歷史增添了井陘的光彩。井陘是文化大縣,這裡古村落多,千年以上的行政村共73個(秦、漢時代建村21個),500年以上有147個。
  • 南京山上現神秘動物 專家鑑定系"一丘之貉"(圖)
    貉  揚子晚報訊「咱村後面的山上發現一隻棕毛動物,長得像狗、又好像狐狸。連見多識廣的老人都不知是個啥!」這兩天,一個消息在溧水區白馬鎮石頭寨村傳得沸沸揚揚。這隻「神秘動物」會不會是稀有物種?  村後山上有神秘動物的傳言,早在村莊中炸開了鍋,10月27日,大膽的熱心村民李友財聽到消息後,準備前往一探究竟。他準備好了厚手套,在鄰居好友的陪同下,趕往村莊後面的山上。經過一番尋找,終於找到了這個「傢伙」。「一身黃黑色的棕毛,尖尖的嘴,短短的腿,一看到人就很兇猛地瞪著我們,走近一看,原來它的後腿被夾子夾傷了,所以跑不遠。」李友財說。
  • 井陘:蒼巖山推出「登山賞月,河燈祈福」夜遊活動
    井陘蒼巖山:推出「登山賞月,河燈祈福」夜遊活動國慶、中秋雙節臨近,石家莊市井陘大地到處都洋溢著禮讚祖國的中國紅。在井陘蒼巖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準備著花燈文化旅遊節的各項事宜。雙節期間蒼巖山風景區將推出特色文化活動,白天您可以帶著家人在這裡觀看井陘特色民俗表演,登山祈福;夜間您可以在這裡參與放河燈,登山賞月,體驗蒼巖山夜間的秘境之美。
  • 又赴井陘—侯樹辰詩選
    侯樹辰詩選又赴井陘——————————① 獅頭嶺,一座山上自然形成的猶似獅子頭的景觀
  • 【傳承】井陘古窯,薪火相傳
    在石家莊文物界有這樣一句話,地上文物看正定,地下文物看平山,如果地上地下文物一塊看,那井陘就是石家莊當之無愧的歷史文化重地了。那麼井陘憑藉什麼獲得如此殊榮?要知道千年古縣的崇高榮譽可不是浪得虛名,井陘縣的古驛道、蒼巖山福慶寺,還有井陘礦區的唐代陀羅尼經幢,都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地上的歷史文化瑰寶很有研究保護價值,在大井陘範圍內更具考古意義,深藏地下的井陘窯遺址的研究傳承價值就更高了,井陘窯長期藏在深閨人未識,一旦掀開神秘的面紗就引得廣泛的關注和讚譽,2001年井陘窯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井陘蒼巖山:推出「登山賞月,河燈祈福」夜遊活動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石家莊市井陘大地到處都洋溢著禮讚祖國的中國紅。在井陘蒼巖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準備著花燈文化旅遊節的各項事宜。雙節期間蒼巖山風景區將推出特色文化活動,白天您可以帶著家人在這裡觀看井陘特色民俗表演,登山祈福;夜間您可以在這裡參與放河燈,登山賞月,體驗蒼巖山夜間的秘境之美。
  • 舌尖上的井陘---井陘煎餅
    以後會陸續刊發,今天先從井陘的傳統美食聊起,權當餐前甜點了昂。說起這井陘煎餅,那曾經可是井陘農家節慶才能吃到的上等食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是農家院裡,井陘煎餅也早已不再是奢侈品了,而在城市人們追求食品入口天然的背景下,井陘煎餅儼然成為城市人熱捧的美食,不僅遠銷石家莊、山西
  • 井陘掛雲山抗日六壯士跳崖壯舉
    雖然已經年逾8旬,可老人依然精神飽滿,口齒清晰,當他得知記者是來採訪掛雲山六壯士事跡的,異常激動,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掛雲山上,曾有一場血腥的戰鬥1940年8月20日,百團大戰在井陘打響了第一槍,井陘地區的地方武裝,配合八路軍主力,在正太鐵路上拔據點,毀鐵路,炸橋梁,給日本侵略者的交通運輸線以致命的破壞。日本侵略者惱羞成怒,迅速展開反撲。
  • 井陘又要火!兩部影視作品同時在井陘開拍!
    兒子打來電話周末要看望趙有田,因得知孫子最愛吃羊肉串,故事圍繞趙有田製作羊肉串和殺與不殺心愛的山羊,而展開一場艱難的抉擇······新中國成立以來,一部又一部影視劇在井陘這片美麗的土地上選景拍攝。隨著影視劇的上映熱播,井陘的知名度、影響力和競爭力不斷攀升,那些熒幕、銀屏上呈現的井陘風景、風情、風物,令人神往!綜合井陘電視臺、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整合
  • 讀音難辨的河北井陘,雖獨攬太行風光,卻常被當成廢棄礦區
    井陘[jǐng xíng] ,河北石家莊市一個轄縣,位於河北西部邊陲,自古就被稱為通衢要衝。井陘常被人念成「jǐng,jìn」,這是受「徑」讀音影響,倆字看似差不多,結果鬧出笑話。井陘本是山名,太行山支脈。《呂氏春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阸、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 讀音難辨的河北井陘,雖獨攬太行風光,卻常被當成廢棄礦區
    井陘[jǐng xíng] ,河北石家莊市一個轄縣,位於河北西部邊陲,自古就被稱為通衢要衝。井陘常被人念成「jǐng,jìn」,這是受「徑」讀音影響,倆字看似差不多,結果鬧出笑話。井陘本是山名,太行山支脈。《呂氏春秋》:「何謂九塞?大汾、冥阸、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 河北井陘推出夜遊蒼巖山「點亮幸福花燈 禮讚祖國華誕」
    國慶、中秋雙節臨近,石家莊市井陘在井陘蒼巖山風景區,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的準備著花燈文化旅遊節的各項事宜。雙節期間蒼巖山風景區將推出特色文化活動,白天您可以帶著家人在這裡觀看井陘特色民俗表演,登山祈福;夜間您可以在這裡參與放河燈,登山賞月,體驗蒼巖山夜間的秘境之美。
  • 石家莊井陘豌豆農莊 第一次見佤族人跳舞就震驚了
    豌豆農莊,位於石家莊井陘冶河流域的靜港溼地。2020年8月份,在這裡第一次見到了佤族人的舞蹈,就被震撼了。佤族,我們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雲南省西南部,是真正「住在山上的人」,現有人口35萬多人。
  • 第一站:井陘——蒼巖山
    2016年1月,去了趟井陘,井陘算是我放飛自我的第一站,而蒼巖山是我到井陘以後的第一個景點。井陘縣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河北省的西部,算是冀晉結合部,雖然是個縣,但是井陘的歷史文化底蘊可真不少,對於我這樣喜歡文物古蹟的人來說,吸引力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