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不少人聲稱在長樂海西動漫創意之都附近的沙灘上,發現了「藍眼淚」奇觀,還有人說在平潭流水鎮碼頭也出現了該奇觀。記者就此請教了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蔡雷鳴。根據描述和圖片,他說,這可能是夜光藻引起的,不是「藍眼淚」。
▲讀者薛政傑15日晚拍於長樂海西動漫創意之都附近的海灘
遇見「螢光海」的薛政傑是網龍公司的員工,15日晚他拍了一組模糊的「螢光海」照片發到朋友圈引發轟動。昨晚他再次帶著相機來到沙灘上等候,果然又等到了「螢光海」。
「太神奇了,隨著海浪的起伏,海面上、海灘上閃著藍色螢光。」薛政傑說,若是腳踏在沙灘上,用力一踩,四周就會出現像電影《阿凡達》裡的生命樹那樣奇妙的螢光,非常漂亮。
▲攝影師翁武財15日晚拍於平潭流水鎮
記者在微博上搜索發現,連日來不少網友聲稱在平潭也拍攝到了「藍眼淚」。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和往年相比,今年「藍眼淚」出現的時間提前了兩個月。「前天我巡邏到流水鎮碼頭,就看到海面上發著藍光,一大片,很漂亮。」平潭流水邊防所的鄭警官是土生土長的平潭人,他說:「藍眼淚一般出現在壇南灣,而且是在6月份天熱的時候才出現,我們流水鎮以往並沒有看到過,特別是這麼大面積。」
▲攝影師翁武財15日晚拍於平潭流水鎮
那麼,為何今年「藍眼淚」轉移了海域且出現得那麼早呢?對此,福州市海洋與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蔡雷鳴說,這可能不是「藍眼淚」,而是赤潮生物夜光藻。「長樂海域並未有『藍眼淚』出現的記錄,根據你們的描述和圖片,很有可能是夜光藻。」蔡雷鳴介紹,「藍眼淚」一般指的是介形蟲,也叫海螢,生活在沙子中,肉眼可見,是扁的。海螢的身體內有一種叫發光腺的奇特構造,受海浪拍打等刺激時,就會產生淺藍色的光,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著沙灘呈帶狀。會發光的夜光藻出現在四月初,是世界性的赤潮生物,在我省沿海很常見。蔡雷鳴說:「夜光藻是球形的,它呈現的螢光帶不僅出現在沙灘,還會出現在海面上,大量聚集時,白天可以發現海水呈粉紅色。」
「夜光藻無毒,不過,大面積爆發的話會對網箱養殖的魚類造成影響,比如會堵塞魚鰓,阻礙魚類呼吸,若在港灣內聚集的話,夜間很容易導致水體缺氧。」蔡雷鳴特別提醒,近期平潭的養殖戶若看到海水出現粉紅色時要特別注意,而長樂近海少有網箱養殖,所以沒有大礙。
無論是夜光藻還是藍眼淚,大家想要一睹風採的都是那片如夢如幻的驚豔景觀。現在已經是藍眼淚的季節,到哪裡能尋到藍眼淚呢?
藍眼淚在4月至5月的臺灣馬祖能夠欣賞到。
▲臺灣馬祖「藍眼淚」(網絡圖)
想要在馬祖看「藍眼淚」大概需要以下幾個條件:馬祖前幾天下雨,陸地含鐵有機質流入海中,提供營養;這幾天放晴有陽光,渦鞭毛藻趨光浮上海面;春夏交接之際,潮水與湧升海流造成大量聚集,加上當時還得吹南風,才能讓浪驚擾到介形蟲,進而發出藍光,才能看到這樣的絕景。
平潭看「藍眼淚」條件
▲平潭「藍眼淚」(網絡圖)
「藍眼淚」在平潭的龍鳳頭、壇南灣田美澳、遠壋澳等沙灘均出現過。出現的時間是2013年8月13日晚,以及2014年6月29日晚,2015年6月18日。
去平潭看「藍眼淚」需要什麼條件呢?「藍眼淚」作為一種在海底生存的微生物,它的出現需要一定的條件。平潭的溫度要適宜,又是晴朗天氣,在漲落潮時間內,「藍眼淚」就隨著波浪被衝上岸。在平潭的幾個海域中,壇南灣作為一個待開墾的「處女地」,海岸綿延22公裡,光汙染影響小,環境優美無汙染,灣內海域遼闊,岸線曲折,是觀看「藍眼淚」的最佳位置。而在壇南灣的眾多港灣中,遠壋澳沙灘是壇南灣最美的一段沙灘,岸線長1.9多公裡,北面有岬角相隔,南面就是巖石巍峨聳立的將軍山,也是拍攝「藍眼淚」的必選之一。
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文 圖片由讀者供圖
新媒體編輯 羅謙
福州晚報新媒體部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福州日報社微信矩陣
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