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潛艇要小心了!美國研發新型反潛監視系統,可由民船快速投放

2020-12-23 谷火平觀察

潛艇在水下來無影去無蹤,因此被稱為沉默的水下殺手。二戰時代,德國的U艇狼群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證明了潛艇強大的作戰能力。所以現代各海軍強國都紛紛花費巨資,研製各種反潛手段和裝備。近日,美國曝光的一種全新反潛系統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來無影去無蹤的"水下殺手"——潛艇)

環球網2月25日引述美國theDrive網站的報導稱,美國海軍目前正在研製全新的,可以快速部署的潛艇監視聲納網系統。這種系統類似於在冷戰時期美國研製的一種貨櫃化的聲納監聽系統,此系統可以由各種測量船隻甚至是民船,快速部署到特定海域,並持續監聽各類型軍艦或潛艇的聲納信號,實現對潛在敵人的持續監聽和偵察。

(水下聲納監聽系統,不過這套是用來反蛙人的,反潛聲納系統要比這個大得多)

蘇聯海軍是美國海軍在冷戰時期最大的戰略對手,而且由於蘇聯國土大多處於高緯度地區,因此其濱海地區終年寒冷。由於氣候相對惡劣,所以蘇聯海軍水面艦艇的活動受到很大限制,為此蘇聯在冷戰期間,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潛艇艦隊,依靠潛艇的力量去突破北約海軍在大西洋上設置的防線。

(當年的GIUK防線是北約阻擋蘇聯海軍核潛艇進入大西洋最重要的聲納監聽線)

當時北約海軍在整個北大西洋構築了代號為"GIUK"的漫長防線,該防線從丹麥的格陵蘭島經過冰島到達英國,GIUK就是格陵蘭島、冰島和英國的縮寫。通過這條在海底部署的聲納監聽網絡,北約軍隊可以監聽到任何企圖潛入大西洋的蘇聯潛艇。儘管由於海況的影響,有時候蘇聯潛艇也可以通過海水中的溫躍層或者鹽躍層的掩護,悄悄潛入北大西洋,但是大部分時候都會被北約發現。這也是美國海軍對抗蘇聯海軍最重要的"前沿"。

(儘管俄羅斯水面艦隊已經衰敗,但是各種性能優異的核潛艇和它們的美國同行相比,卻毫不遜色)

如今儘管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但是俄羅斯依然被美國視為軍事上的主要對手,所以對於俄羅斯的監控和遏制一天也沒有停止過。不過冷戰時期固定式的水下聲納監聽系統也已經過時,隨著俄羅斯潛艇技術的不斷升級,冷戰時期的聲吶系統已經無法有效發現潛航的俄羅斯新式核潛艇。而且由於俄羅斯潛射彈道飛彈性能的不斷發展,如今的俄羅斯戰略飛彈核潛艇也已經不再需要突入大西洋,而只要埋伏在巴倫支海,就可以發射戰略飛彈覆蓋美國全境。

(美軍無暇號音響測量船的工作示意圖,無暇號也是我國海軍最為警惕的海上間諜船之一)

所以在新時代為了更好的監視俄羅斯的海軍活動,美國人必須把原先的反潛聲納監聽網繼續向前推進,並且最好能把這種監聽系統由固定式改為機動式,這樣可以隨時在俄軍潛艇意想不到的地方對其展開監控。而本次美軍公布的新式反潛系統,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而研發的。根據美國海軍研究辦公室(ONR)的介紹,新式的聲納監聽系統縮寫為AMASS。這套系統可以摺疊,並用標準的商船貨櫃裝運,並且在需要的海域將其投入水中,然後系統會自動展開,並且自動收集過往船隻或潛艇的聲音信號。

(巨大的俄軍潛艇,軍人站上去顯得渺小)

用美國海軍的話說,AMASS系統是作為原先美軍已經部署的各類海底聲納監聽系統的補充,而不是替代。但是問題在於這種可以由貨櫃搬運的新式聲納系統具備很高的機動性,除了美軍現有的無暇級和勝利級兩種專用海洋偵察船外,甚至可以直接用漁船或者小型貨船裝運,然後在預定海域將其投擲部署,這樣往往會令敵方潛艇防不勝防。如果這種聲吶系統被廣泛部署在巴倫支海,那麼俄羅斯核潛艇部隊將會失去全部的活動空間。而且最要命的是,ONR還對外表示,這種系統不僅僅可以用於監視核潛艇,甚至還能夠發現噪音更小的常規柴電潛艇。而這套系統一旦真的投入部署,對於目前主要依靠核潛艇維持海軍活動的俄羅斯而言,無疑會讓其海軍的活動變得更加艱難。

相關焦點

  • 俄軍潛艇更新加快讓德國壓力大增:一次購31架反潛直升機小心提防
    俄羅斯海軍出現了復興之勢,自然引起西方的注目,如今俄軍潛艇更新加快讓德國壓力大增,為此打算加強其反潛力量,在2020年2020年11月26日籤署了購買31架NH90 NFH,又稱:海虎艦載直升機及相關後勤支持服務和培訓的合同。
  • 印度成功試射新型反潛武器 號稱可從600公裡外打擊潛艇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CNN網站10月7日報導,印度稱其已經成功試射了一枚配備有魚雷的飛彈,這種飛彈理論上可以打擊400英裡(約643公裡)外的敵軍潛艇。報導稱,印度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稱,這種武器被稱為SMART系統(超音速飛彈輔助魚雷發射系統),於10月5日從印度奧裡薩邦海岸附近的惠勒島進行試射。
  • 俄軍最新潛艇撞民船把自己撞傷,船長被罰1200萬
    △「克拉斯諾達爾」號在事故後1年通過英吉利海峽歸建,此時艇上的設備已是翻新過的據俄《生意人報》報導,2016年4月25日,「克拉斯諾達爾」號常規潛艇雖沒有撞到波蘭潛艇,卻在波羅的海演習時與一艘國外民船相撞。
  • 美軍反潛直升機發展史,海鷹領跑世界
    正所謂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現代潛艇技術完善成熟之後,面對各種靜音性能快速提高的新型潛艇,各主要軍事強國的反潛壓力也迅速升高。為此,在不斷完善提升海軍傳統反潛能力和手段的同時,各主要海軍強國也開始藉助成熟的直升機技術開發反潛用途艦載直升機,並迅速在水面作戰艦船上普及應用。
  • 馳騁於地中海海域的潛艇獵手,蘇聯「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
    不過美方自然也不甘落後,他們在1955年左右開始了各種潛艇的研發工作並取得不錯進展——1959年服役的「華盛頓」級飛彈核潛艇可攜帶16枚彈道飛彈,最大射程可達1800km。隨著越來越多潛艇的服役,蘇聯人感到了強烈的危機感:美軍的飛彈可以通過核潛艇威脅遠東和東歐地區的蘇聯戰略樞紐,蘇軍的飛彈即使突破重重障礙甚至還佔不到美國本土的邊兒。
  • 運-9反潛巡邏機:戰巡臺灣西南海域,潛艇天然預設伏陣位
    所謂的反潛「布標」作業,是指反潛巡邏機在水下潛艇有可能出沒的區域,從空中向海面投擲被動聲吶浮標,將聽音器放到預先設定好的深度之後,接收到的潛艇聲音訊號,能透過海面上的天線傳送回反潛機上,最終,鎖定水下潛航的潛艇。
  • 耗資9500萬打造的萬噸艦船,一旦美國潛艇出現將無處可躲
    要說誰最愛派遣軍艦、戰機到各海域自由航行,那自然非美國莫屬,一直以來,美國常常利用自身強硬的軍事力量與經濟實力,對其他國家橫加幹涉,引起不少人反感,而作為最強大的武器之一——核潛艇,憑藉隱身性能足以暗藏海洋深處搜集信息,而令其他國家不得知,威脅十足,那我們一起來看看俄羅斯是如何應對的吧?
  • 釣魚島最新消息:美部署P-8A反潛機到衝繩 中國防識區迎來新「朋友」
    五角大樓新聞發言人史蒂夫·沃倫對媒體聲稱,今後P-8A反潛巡邏機將與其它美軍戰機一道,繼續飛經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例行」飛行活動。作為迄今美軍最新最先進的遠程反潛巡邏機,P-8A裝備有新型雷達系統、反潛聲吶系統,可攜帶魚雷和反艦飛彈。其續航距離、探測靜音潛艇能力等性能遠優於P-3「獵戶座」反潛巡邏機。
  • 日本打造亞洲最強常規潛艇 中國需重點發展反潛
    「日本早前在二戰時期就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潛艇建造經驗,上世紀60年代,日本的工業和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再加上後來美國提供的技術援助,從這個階段開始,日本的潛艇技術發展得更加迅速。」李傑說。「朝潮」級的成功建造使得日本潛艇向著更加大型化的方向發展。受和平憲法的限制,日本不得研發和建造核潛艇,所以,常規潛艇的大型化,就成為日本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 鄰邦掃描:俄在波羅的海方向舉行演習 俄軍試射高超音速飛彈
    由於規模大、地點敏感,俄軍演習還引來了北約和瑞典空軍的頻繁偵察。據海軍認知網8月12日報導稱,俄海軍北方艦隊反潛部隊在北極地區舉行大規模反潛演習。科拉分艦隊和駐白海海軍基地的「布列斯特」號、「斯涅日諾戈爾斯克」號、「雲加」號和「奧涅加」號等小型反潛艦艇組成2個搜索打擊群進入了巴倫支海和挪威海邊界,與伊爾-38、圖-142等反潛機聯手搜尋「敵方潛艇」。
  • 深海巨網,潛艇剋星——美國SOSUS遠洋反潛網的前生今世!
    1950年初,美國海軍與國家科學院水下作戰委員會共同成立「哈特維爾」委員會,開展反潛作戰研究。委員會由麻省理工學院主導,海軍研究辦公室聯絡,向國內頂尖機構廣發英雄帖,希望找到監視蘇聯潛艇的辦法。第五次研討會時,哈佛大學水下聲音實驗室前負責人弗雷德裡克亨特博士提議用尤因發現的「深海水聲通道」監視潛艇,引起廣泛興趣。
  • 回擊太硬核了:俄軍北風之神攜32枚核彈,到美國近海模擬核打擊
    雖然美國國內出現了很多問題,但美國絲毫沒有減緩對外軍事威懾的力度。8月4日凌晨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試射了一枚"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從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準確命中位於太平洋中部的比基尼島。無疑美國這是故意想要敲打俄羅斯,但俄羅斯也不是吃虧的主。
  • 為反制俄軍「波塞冬」,美軍想出「山寨」戰術,水下PK愈演愈烈
    這也意味著,美軍現役所有反潛裝備,都無法發現、跟蹤和鎖定「波塞冬」,失去了先手優勢。其實,早在2016年,當美國中情局獲悉「波塞冬」的研發情報後,就一直給予高度關注。2018年,似乎為了高調展示國防力量,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國情諮文中甚至公開承認了「波塞冬」的存在。這一結果,也進一步加深了美國人的危機感。
  • 美最強反潛機抵衝繩:壓縮中國潛艇活動
    「高空反潛戰武器概念」(HAAWC)系統是P-8A的「獨門絕技」,配備該系統後,P-8可以從6096米高空投放魚雷攻擊敵潛艇,圖為P-8A測試HAAWC系統。該機機翼外掛點可掛載4至6枚反艦飛彈或魚雷。其內置武器艙內還可掛載魚雷、深水炸彈和水雷。武器配置雖與P-3C一致,但載彈量從P-3C的9噸,提升至15噸。值得一提的,其搭載新型的MK54輕型魚雷。
  • 無人反潛載具才是未來潛艇剋星?解放軍也在全力發展載具
    美國是第一個試驗者,只是技術力量不夠,一直沒有裝備實戰化的產品。目前,美軍已經有多種無人反潛載具服役。無人反潛載具有著很多優勢,其一是不會有人員傷亡;其二是性價比較高;其三是可以大量生產;其四是實戰性較強。
  • 謀劃「水下伏擊」,美軍研發新型水雷
    研發中的新型水雷將「借用」美軍現役的Mk54型反潛魚雷。據美國《大眾機械》雜誌網站介紹,這種代號「錘頭」的新型水雷採用模塊化結構,包括膠囊模塊、系泊模塊、能源模塊、傳感器模塊、命令、控制、信號處理和決策模塊及通信模塊。其中,膠囊模塊內藏一枚魚雷,主要用於伏擊路過的對方潛艇。    根據美國海軍10月中旬發布的技術要求,新型水雷還可以同無人潛航器結合,由後者在關鍵航道及海峽等位置布設,以支持美國海軍兵力結構調整後的戰略戰術。
  • 美國將軍辦公室內,卻擺著一個俄軍核潛艇模型,特殊含義讓人感嘆
    圖為俄羅斯亞森級北德文斯克號潛艇日前有媒體曝光:在一位美國將軍的辦公室內,辦公桌上卻擺著一個俄軍核潛艇模型,原來這是該退役海軍少將對自己的一種提醒:不該忘記美國海軍要對付俄羅斯海軍的先進潛艇圖為亞森級潛艇發射魚雷想像圖這位美國退役海軍少將擺在桌上的核潛艇模型是俄軍的885型,它又稱亞森級,是迄今為止俄羅斯實力最強的攻擊型核潛艇,最大的優勢就是良好的隱蔽性,據傳它曾在2018
  • 烏克蘭拓展領海線,俄軍巡洋艦踐行「航行自由」,稱跟美軍學的
    相比烏克蘭黑軍,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要強大太多,由於東烏戰事和俄軍出兵中東的緣故,原本在俄羅斯海軍四大艦隊中敬陪末座的黑海艦隊,近年來得到了不斷加強,不僅從其他艦隊抽掉了不少力量支援,俄海軍近年來新服役的水面戰艦和常規潛艇,也優先配屬給黑海艦隊。
  • 中國軍港周邊出現無人偵察潛艇:沒料到讓這些人給制服了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目前我國水下作戰環境異常複雜,不論是常規潛艇還是核潛艇在近海與美軍反潛作戰體系的「鬥法」從沒有停止過,美蘇對抗時期,美國水下力量的發展重點是潛艇深海作戰能力,通過近30年的積累在冷戰後期,美軍已經擁有一個世界第一的全球反潛作戰體系,幾十顆偵察衛星、海洋衛星頭頂上24小時監視、幾百架遠程反潛巡邏機和近百艘核潛艇隨時待命,加上自歐洲北海-北大西洋、東北亞日本海至衝繩群島部署了水下偵測前蘇聯核潛艇的聲納陣列系統
  • 寶刀不老的加拿大C-140極光反潛巡邏機(組圖)
    武器裝備Mark 46 Mod五型反潛魚雷;信號充電器;閃光照明(註:也可以加裝運載反艦空對地飛彈)其他設備 兩個可投放的空氣袋,可供海上和北極生存使用機組人員 2個飛行員、1個飛行工程師、4個領航員、3個機載電子傳感器操作員(AESOPs)(注釋∶乘員人數按照任務需求決定)製造時間 1980數量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