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善寺臘八施粥,市民排隊品粥盼吉祥。記者 梁萌攝
■記者 侯顯敏 實習記者 李夢君
人們常說,「吃罷臘八粥,就把年來盼。」昨天是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臘八節,按照習俗,臘八節當天要喝臘八粥,表示辭舊迎新之說,相傳也可以祈福保平安。昨日,西安的許多寺廟都向市民免費施粥,大興善寺引來萬人排隊喝粥。
施粥:
臘八施粥 佛祖成道紀念日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如期到來了,儘管2010年的物價漲聲一片,然而寺廟裡依舊臘八節施粥,不但供應量大了,服務也越來越周到。讓人「惦記」一年的臘八粥,在萬人排隊下火爆地進行。「中國民間傳說,在臘八節當天喝了寺廟裡施的臘八粥,能消災免禍,而且對身體也有好處,所以我專程到這來的。和往年相比,今年排隊的人更多了,而且寺廟裡用來盛粥的塑料盒換成紙飯盒。」專門從漢中趕過來的李女士說道。
大興善寺的宏音法師介紹說:「大規模施粥不僅僅是傳承古老的民俗,為信眾祈福送吉祥,同時也是想使更多的人體驗到佛教的慈悲精神。而且臘八節這一天也是釋迦牟尼的成道日,為了紀念這一日子,大興善寺在臘八節向市民施粥。這一活動已經做了三年,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我們準備了上萬人的飯,早上從6點多就開始施粥,邊施邊做,所有準備的材料做完才會結束,估計會持續到下午2點。」
品粥:
萬人排隊喝粥 中老年人居多
昨日記者趕到位於小寨附近的大興善寺,還沒走進大門,就看見寺廟門口站著很多人。當記者走進廟裡,只見人排成了整齊的四列長隊,緩慢有序地向前挪動著,有小孩、年輕人和老年人,其中中老年人居多。通過簡單的交談,記者了解到來這裡喝粥的人很多都是佛教信徒。
從北二環趕過來的李女士,正端著粥細細品味著,等了好久才喝上粥的她說道:「我是信佛的,平常經常到這裡上香,但是臘八節還是第一次來。今天很早就過來了,但是人太多了,不過發的還挺快,我剛才排了半個小時就喝上了熱乎乎的粥,感覺很好,既能消災,又能取暖。」
寺廟附近的長安大學的一位老師對記者說:「每年我都會在臘八節當天,排隊喝粥,不管當天的天氣如何,只為圖個增福增壽。」
體驗:
記者排隊等了好一會兒
12:42,記者站在了大隊伍的最後面,享受著冬日裡暖暖的陽光,還有帶著香味的煦煦微風,雖然前面有著很長的隊,但是心裡卻感到特別激動、開心。12:58,隊伍前面還有9個人。13:01,記者端上了冒著熱氣的臘八粥。
雖然享受著暖暖的陽光,可是站在露天裡仍然感到寒冷。當細細品嘗著熱乎乎的帶有玉米、蓮子、小米等的臘八粥,身上一下就熱了起來。
■連結
臘八節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在遠古時代,「臘」是一種祭禮。在商代,人們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神靈。冬祀的規模最大,稱為「臘祭」。因此,人們就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農曆十二月初八稱為「臘日」。南北朝時,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
「臘八粥」的來歷,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後,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六年。他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如今臘八粥已成為色味俱佳的節令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