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電影去旅行-《阿詩瑪》的石林

2021-01-10 顏如玉書咖

先來說電影,《阿詩瑪》

該片根據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間敘事長詩改編,講述了美麗的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錢權勢,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傳說在美麗的阿著底,一位美麗勤勞的彝族姑娘——阿詩瑪,愛上了彝族青年阿黑。兇殘的地主熱布巴拉垂涎阿詩瑪的美貌,趁阿黑外出牧羊的時候,搶走了阿詩瑪。勇敢的阿黑聞訊火速前往營救,經過驚心動魄的鬥爭,終於救回了阿詩瑪。回家時他們高興地唱起了幸福的歌「馬鈴兒響來玉鳥唱……」,但是,當兩人來到石林時,卻遭到了地主的暗算,地主勾結了崖神喚來了滔滔洪水,衝散了這對忠貞的戀人,洪水中阿詩瑪化為一尊石像屹立在小石林中的玉鳥池畔。阿黑悲痛萬分,連聲呼喚著「阿詩瑪——阿詩瑪——」,回音蕩漾在山巖之中。

歡喜與悲泣的「阿詩瑪」

這個女孩。排行第九,人稱小九兒。演金花時是十六歲,擦窗戶被導演一眼看見,就選上了。性格孤僻,敏感,演電影的事情甚至沒有告訴家裡,對舞蹈和文藝有天生的、強烈的喜愛。出演阿詩瑪之後成了名人,卻為此逃回家中,放棄了繼續當演員的機會,一心要跳自己的舞蹈。

然後就是一場浩劫……在地下室裡關著,不見天日的非人折磨,只能聽到她發出的悽厲慘叫,放出來之後就瘋了。在此後漫長餘生之中,一直被幻聽和恐懼夢魘禁錮在自己的世界裡,直到2003年病逝。暮年的照片眼神遲鈍呆滯,看著讓人心酸。

片子末尾,照顧了她一生的丈夫說起某次聽到《春江花月夜》時,她展開手臂,擺出了一個舞蹈的姿勢。對當時的情景他是這樣形容的:

「她手一伸出,眼睛就好像聚光燈那樣亮了起來,真的,我沒騙你。就是那麼亮的兩道光,真美,實在是太美了……」話語停頓,滿臉都是回憶中的神往。

十二崖子上,站著一個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愛的阿詩瑪。「從此以後,阿詩瑪變成了回聲,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她的聲音,她的影子永遠留在了人間」而主演楊麗坤的一生,同樣無疑是美麗和悲愴的。 在她人生最高光的時候,卻因精神病而凋落成殤……

悲喜阿詩瑪

1964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籌拍音樂歌舞故事片《阿詩瑪》,由於楊麗坤在《五朵金花》中的精彩表演,被譽為影壇第一美女,在觀眾中收穫了超高人氣,上影領導特地點名讓楊麗坤來出演影片的女主角。

《阿詩瑪》從籌拍伊始,就屢遭磨難,因為這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樂歌舞片」,講述的是美麗的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錢權勢,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當時,愛情這個主題,是個非常敏感的禁區,因而,參演《阿詩瑪》的楊麗坤,被指責是在宣揚「資產階級戀愛觀」。

在《阿詩瑪》劇組拍完最後一個鏡頭時,22歲的楊麗坤接到通知馬上趕回單位,不間斷的折磨終於讓她精神崩潰。經歷過不斷地審查與批鬥,23歲的楊麗坤出現幻覺幻聽,因得不到治療,楊麗坤的病越來越重。後來還是北京方面打來電話查問後,楊麗坤才被允許送醫院治療,經確診為心因性精神憂鬱症。因為病情不斷加重,1970年楊麗坤才被解除管制,轉送到昆明長坡精神病醫院。1972年8月24日,楊麗坤被轉到湖南郴州精神病院治療。

《阿詩瑪》拍攝完成後,1964年曾在小範圍內放映,直到1979年元旦在全國公映。令人痛心的是,楊麗坤在心智健全的情況下,竟然沒有看到過自己主演的這部電影。

美麗的「石林」

因為《五朵金花》與《阿詩瑪》的巨大成功,給故事發生地及影片拍攝地雲南也帶來了意外的收穫。如今,只要到昆明,女性被統稱為阿詩瑪,到大理,又被統稱為金花,楊麗坤的影響力之大由此可見,楊麗坤的品牌價值已經給雲南帶來了超過1000億元的收入。至今,能給一地一省帶來如此大的規模效應的明星只有楊麗坤。

許多人是在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聲音歌舞片《阿詩瑪》中認識石林的。特別是歡快悅耳的「馬鈴兒響來玉鳥唱」後,頭人熱布巴拉放洪水將阿詩瑪淹死,在阿黑悲憤呼喚中,化成石像的阿詩瑪翹望著,悲傷地輕聲喚起「阿黑哥」時,每個人都深刻地記住了石林,記住了撒尼敘事長詩,記住了美麗的阿詩瑪。這部電影在整整一代人的生命符號中記載下了石林,並由此成為雲南、成為石林的嚮往者。

地理位置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省會昆明市78公裡,昆石高速公路僅需50分鐘的行程。昆明市石林風景區經度為:103°30』,緯度為:24°81』。 [8]

氣候特點

昆明市石林風景區氣候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約16℃,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

植物資源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紅椿、雲南樟木、三尖杉、櫸木、厚樸、杜仲、扇蕨等;省二級保護植物有:小果南燭,裂果漆;省保護植物有:滇香木、荼條木、十大功勞、刺黃蓮等。

動物資源

主要野生動物有:穿山甲、果子狸、麂子、鷹、八哥、山雞、畫眉、啄木鳥、白腹錦雞、喜鵲、野兔、九節靈、松鼠、蜍及青竹標、綠蛇、蜥蜴等。 [9]

主要景點

小石林

小石林(阿詩瑪景區),寬厚墩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阿詩瑪景區)分割成若干園林。小石林(阿詩瑪景區)裡最有名氣的景點當數「阿詩瑪」,當夜幕降臨,彩燈映照,更是五彩斑斕,嫵媚動人。 [10]

大石林

大石林由密集的石峰組成,有如一片石盆地。這裡的石林直立突兀,線條順暢,並呈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獨立巖柱高度超過40米。其中有「蓮花峰」、「劍峰池」、「千鈞一髮」、「極狹通人」、「象距石臺」、「幽蘭深谷」、「鳳凰梳翅」等典型景點,最著名的當數龍雲題詞「石林」之處的「石林勝境」,而「望峰亭」為欣賞「林海」的最佳處。 [11]

石林長湖

長湖是溶巖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給,周長5千米,寬300米,

平均深度24米,水質清澈,無汙染。四面青山環抱,植物覆蓋率達95%以上。空氣清新潔淨,透明度好。湖中有小島,湖岸是以雲南松為主的森林,地勢平緩,分由眾多小湖,環境清淨幽美。它座落在海拔1907米的群山環抱之中。湖平面形狀如身材修長的少女,是民間傳說中阿詩瑪的故鄉,因湖體掩藏在青山翠崗之中,以往遊人足跡罕至,故又被人們稱為「藏湖」。

景點主要有獨石山、大尖山、二尖山、三尖山、磨盤山、蓬萊島、圓湖等。面積3.94平方公裡。

步哨山

步哨山位於大石林之東,小石林之南,以景區環林東路為界,呈南北向帶狀展布,地貌上屬大石林溶蝕窪地東部斜坡平臺。因清末石林彝民義軍首領趙發曾在此山駐防,設步哨巡山而得名。山頂海拔1796.7m,高出大石林望峰亭近50m,為石林景區海拔最高處。登高遠望,林海松濤,柱石參差;漫步山間,石林卓越,劍峰羅列。區內多柱狀石林,有「步哨五石門」、「步哨松濤」等獨特景觀。景點中有巨型腹足類化石、珊瑚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記錄著2.7億年前石林地區生機勃發的海底世界。 [10]

李子園箐

李子園箐在環林路以外,方圓數十裡的荒山野丘上,布滿了奇柱異石,有聚有散,有起有伏,而且沒有過多的高樹與石林爭高,保持著自然的風貌。在環林路東南約300米處的叢林石壁上,有一片古崖畫,畫著奔放粗獷的人、獸、物、星月等圖像,據有關專家考證後認為,這屬原始宗教內容,與廣西左江崖畫的人物極為相似。

奇風洞

奇風洞是一個會「呼吸」的山洞。在石林縣諸多溶洞中,數它最奇

特。洞中雖不大,直徑約1米,但每到雨季,洞內便會發出像老牛喘氣一般的聲音。有人故意用泥巴封住洞口,它也能毫不費力地把泥巴吹開,若在洞口燃起乾柴,洞中的風便把火苗濃煙吹騰飛揚,停歇10多分鐘之後,又開始吸氣,煙火又被「吞入」洞內,如此一呼一吸,循環往復不絕。奇風洞的呼吸現象並非四季常有,通常發生在6—10月間。奇風洞尚未開發,屬儲備景點。 [9]

石林芝雲洞

石林芝雲洞在大小石林西北6公裡,安石公路東側的一座石灰巖大

石山中。洞長400為,寬3—15米,高5—30米,呈「丫」形,兩段洞由一低矮狹窄的洞門連為一體。洞內多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溶洞景觀。形態多樣,異彩紛呈。明以後稱「仙跡勝景」,以「石硐仙蹤」之名號獨居石林八景之首。

從洞口到洞尾,共二十多個主要景點,分別是:靈芝仙草、玉象撐天、倒掛金雞、葡萄滿園、雲中坐佛、禮貌洞、鑽山駱駝、、雙獅戀、悟空取寶、東西龍宮、蛟龍升騰、千年玉樹、太白金星、神牛尋母、水簾洞、龍虎鬥、壽星摘桃、水漫金山寺等。

名優特產

石林湯鍋

石林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撒尼人是一個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民族。每到農曆六月二十四,在石林、長湖或乃古石林等景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火把節。這時如果你來到石林,就可以在觀看了精彩的鬥牛,摔跤比賽後,在場外不遠的樹林裡大吃一頓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湯鍋,其中有羊肉、狗肉、驢肉等。這裡的湯鍋烹飪技術極好,各種肉燉得恰到好處,不硬不軟;無羶味、腥味等怪異味,色、香、味俱全。

乳餅

乳餅是石林一大特產,是當地人把新鮮的羊奶煮沸,再加入適量酸水,使其凝固,然後壓製成塊,晾乾後即成乳餅(屬奶酪的一種)。乳餅的吃法很多,可蒸、煮、煎、炸、燴,亦可生吃,還可以做成火腿夾清蒸乳餅,青豆燴乳餅等菜餚,冬季生產的乳餅品質較好。

石林滷腐

石林滷腐歷史悠久,它是用石林豆腐為原料醃製的。而石林豆腐因為使用巴江水而品質極佳。石林滷腐主要分為兩個品種:其中在豆腐中摻入菜油、鹽等配料的稱為油滷腐;在豆腐中摻入酒、辣椒粉、鹽等配料的稱為酒滷腐。而兩種滷腐都具有色美、味的特點。但由於配料的不同,兩種滷腐又各具特色,味道不凡,人嘗人愛。石林滷腐在石林縣內各大小商場,土雜店均可購到。

節日文化

彝族密枝節

密枝節習慣於每年農曆冬月的第一個鼠日到馬日,一般過三天至七天。其餘的日子或相邀上山狩獵,或結伴下河捕魚,唯不準下地務農。婦女們可做針線活,漿洗衣物或者料理家務,亦不準下地幹農活。從第二天起,男女青年可邀約上山唱歌跳舞,談情說愛。過了七天,全體神職人員到「小密枝」林中舉行一次小型的祭祀活動,表示一年一度的密枝節到此宣布結束。 「密枝節」是彝族以獨特的方式緬懷和再現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古老社會形態的一種節日。

彝族火把節

「火把節」,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舉行。它是彝族人民點火把除惡滅害,盛慶豐收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會集跤場歡慶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石林深處、長湖岸邊和圭山腳下為盛慶之最。

阿詩瑪

世代居住在石林地區的彝族撒尼人,形成了以「阿詩瑪」為代表的民族文化。撒尼敘事長詩《阿詩瑪》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譯為20多種文字在世界多個國家廣泛傳播;電影《阿詩瑪》享譽海內外。

相關焦點

  • 阿詩瑪的故鄉——石林
    ——石林電影「阿詩瑪」的故事,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在華夏神州雲貴高原的土地上,有一處奇石成林,山青水秀、民風淳樸,被稱為「天下第一奇觀」的路南石林風景區,又有美麗的傳說——「阿詩瑪」。到昆明開會,會後去石林旅遊,便是所有與會者願望。會議組織者很快滿足了大家的要求。在汽車上,我們唱著「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我和阿詩瑪回家鄉,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從此媽媽不憂傷,不憂傷」的歌詞,向石林進發。汽車從昆明到石林是有一段距離的。沿途我們看到四周山上樹木鬱鬱蔥蔥,四季常青的雲南松形成綠色的海洋,為天下奇觀——石林,製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這裡的空氣確是清新、涼爽、宜人。
  • 石林和阿詩瑪
    認識石林,是從小時候的郵票開始的。印象中,我的郵冊中,一套雲南石林的郵票如此美麗,綿延的石頭,奇形怪狀的石頭,給童年的我我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童年看的《阿詩瑪》電影,也是難忘的記憶。美麗的阿詩瑪,美麗的石林,她們之間的故事。此行雲南,在昆明住兩個晚上,無論如何,我們要去石林一趟。記得我一到酒店,就諮詢前臺石林旅行的事。
  • 金秋九月,雲南旅行第一站——石林
    金秋九月,到雲南旅行。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石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佔地400平方公裡,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 石林是雲南的著名旅遊景點。1982年,石林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8年被命名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到石林看阿詩瑪
    《阿詩瑪》電影海報 到石林看阿詩瑪,已經成為多數旅遊者的共識。回家時他們高興地唱起了幸福的歌「馬鈴兒響來玉鳥唱……」,但是,當兩人來到石林時,卻遭到了地主的暗算,地主勾結了崖神喚來了滔滔洪水,衝散了這對忠貞的戀人,洪水中阿詩瑪化為一尊石像屹立在小石林中的玉鳥池畔。阿黑悲痛萬分,連聲呼喚著「阿詩瑪——阿詩瑪——」,回音蕩漾在山巖之中。
  • 石林故事,阿詩瑪與阿黑哥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名叫《阿詩瑪》,取景於雲南石林。《阿詩瑪》出品於1964年,直到1979年才開始全國公映。我們看的是露天電影,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遊戲,大都不解電影風情,唯獨這阿詩瑪,至今都忘不了。阿黑哥費盡艱辛,從熱布巴拉家中,領走了阿詩瑪。
  • 看了阿詩瑪的故事,終於知道為何那麼多人去石林風景區打卡了
    小時候在我的印象中,阿詩瑪是一種香菸盒上的神秘漂亮女子圖案!後來才知道阿詩瑪是彝族人民的象徵,彝語的意思是「如金子般美麗的姑娘」,她的美,已化為奇觀異景,她的情,已鑄成永不衰敗的藝術品。現如今,到石林風景區看阿詩瑪,已經成為萬千旅遊者的共識。景區裡寬厚敦實的石壁像屏風一樣,將小石林分割成若干園林。來到這裡的遊客無不被這裡奇形怪異、鶴立成群的石頭群給震驚!不禁感嘆大自然景觀的神奇。石林風景區除了擁有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最最吸引人的是關於阿詩瑪和阿黑哥的美麗傳說!
  • 雲南昆明石林:走進阿詩瑪的故鄉
    一部《阿詩瑪》電影,一首《阿詩瑪》長詩,一曲撒尼民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讓中國人永遠記憶著石林——阿詩瑪的故鄉。多少遊客就是從電影、詩歌和歌曲中認識並嚮往石林的。很多年前看過奇異石林的風光照,嚮往它的神秘。
  • 美麗的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
    雲南昆明有個石林, 石林的風景很美麗。>雲南昆明的石林石林有個阿詩瑪石林裡的風景美麗的石林, 有了阿詩瑪的傳說就更美麗了!阿詩瑪姑娘不僅長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她愛上了青梅竹馬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
  • 雲南之行——石林的阿詩瑪
    最初知道阿詩瑪的故事,還是從早年的老電影裡看到的。老藝術家楊麗坤,為我們演繹了一段彝族撒尼人阿詩瑪和小黑哥,抗爭強權追求自由的愛情故事,也展現了彝族人「斷得彎不得」的精神。我們有幸來到石林,來領略真實的阿詩瑪的故事。
  • 乃古石林花海叢中的阿詩瑪與阿黑哥
    (李榮 攝)&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石林3月24日電 (虎遵會)春天的乃古石林,處處繁花似錦,千畝油菜花全面盛放,一望無際;綿延千米的拱形垂絲海棠絕美綻放.....藍天白雲下,最美的春光在阿詩瑪優美的舞蹈和阿黑哥歡快的大三弦中熱烈綻放!
  • 你註定要去阿詩瑪家鄉~石林一日遊或終身遊
    你聽說過阿詩瑪的傳說嗎?你看過阿詩瑪主演楊麗坤的美麗嗎?你去過石林的故鄉阿詩瑪嗎?石林離昆明不遠,80公裡左右,交通便利,一日遊是個不錯的安排,您不僅可以乘坐汽車,而且到達車站後還可以乘坐上撒尼人民的小馬,您將帶著鞭子到達石林景區,當然,如果你是一個浪漫的人,你可以像阿詩瑪電影那樣騎著小馬穿越山川,那是另一個故事!
  • 雲南石林阿詩瑪形象及傳說君記否
    阿詩瑪石林,石林,顧名思義,就是石頭的叢林。石林風景區位於昆明市東南部的雲南石林彝族自治縣,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屬於我國三大階梯地勢中的第二階梯面,海拔約1750米,面積約12平方公裡。
  • 阿詩瑪的故鄉——雲南石林美景不可錯過
    今年的8月有機會來到了美麗的雲南,去了昆明的石林遊玩。(簡稱石林縣)是雲南省昆明市下轄的遠郊縣,原名路南彝族自治縣,因境內的石林地質公園而改名。,也是人文的風景,與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風情,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創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詩瑪」(彝語金子般美麗的姑娘的意思)為代表的民間文化藝術。
  • 石林阿詩瑪文化節:彝王生態牛湯鍋千斤牛肉迎賓客
    人民網昆明9月30日電 (李發興)10月1日—10月8日,中國·石林第三屆國際阿詩瑪文化節將如期在雲南石林舉行,作為阿詩瑪文化節的重要內容,石林彝族第一村的湯鍋宴——「彝王生態牛湯鍋」已經準備完畢,僅10月1日當天,彝族第一村準備了1600斤牛肉和3000斤蔬菜,迎接四方賓客。
  • 昆明石林,奇峰異石中尋找美麗的「阿詩瑪」
    石林應該是到昆明必去的景點之一,約3億年前,昆明石林景區所在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澤國,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極為珍貴的地質遺蹟,幾乎涵蓋了地球上眾多的喀斯特地貌類型。而且石林景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 路南知州汪良就將石林芝雲洞闢為覽勝景點並立了芝雲洞碑。1931年時,昆明市石林風景名勝區就正式建園。
  • 「阿妞」媲美「阿詩瑪」
    「南有阿詩瑪,北有甘嫫阿妞」,漫長歲月裡,甘嫫阿妞的故事一直以頑強的生命力流傳至今,但卻沒有像「阿詩瑪」那樣在海內外廣為人知。16、17日晚,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大型民族音樂劇《甘嫫阿妞》,將把「四川阿詩瑪」一舉推出去,打造一個全新的文化品牌。  傳說VS真實  阿詩瑪是廣泛流傳於彝族撒尼人的民間傳說。
  • 雲南石林勝景,看奇峰異石,聽阿詩瑪的故事
    過了10分鐘,我們下來向小石林進發。沿途經過一片樹林,還有幾棵桃樹,滿樹紅花,給灰濛濛的石林增添了絢麗的光彩。我們隨著導遊沿途觀看了「蟒蛇出洞」、「鳳凰梳翅」、「唐僧打坐」、「悟空石」等景觀。後來,來到「玉鳥池」畔,只見一個獨立石峰高高聳立,宛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頭裹撒尼人頭巾,肩背一個四方竹籃,瞭望遠方,導遊問:「這個石峰像什麼?」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阿詩瑪!」
  • 石林景區是去昆明,必遊的景點之一
    雲南石林無論雲南石林無論是型分布的多樣性、熔巖發育的驗特性、地質演化的複雜性、若石機理的美學性還是人文風情的磁合性、入內現食的通性等方面,在世界同類型感斯特地區都名列前界,其是石林有部分區域由石灰若與玄武若交疊蓋演化而成,更是世界軍見行程推薦如果到雲南旅遊的時間不是很多,建議石林一日遊行程。最好選擇上午出發到達石林,再柔坐直達景區門口的班車。到了景區門口,可以聘請一位攪尼導遊,帶領著參觀石林。
  • 雲南石林名滿天下,不要總是拍那兩個大字,阿詩瑪的故事同樣動人
    石林標誌性景點關於石林,相信不少朋友都來過,可能就是跟著導遊的腳步,看看石頭,隨手拍一下,然後朋友圈定個位,其實這樣看石林,真的不會有太大的收穫,因為這個地方更需要的是想像力,還有對石林所在的彝族居民生活區文化,傳說的了解
  • 雲南石林名滿天下,不要總是拍那兩個大字,阿詩瑪的故事同樣動人
    (石林標誌性景觀) 關於石林,相信不少朋友都來過,可能就是跟著導遊的腳步,看看石頭,隨手拍一下,然後朋友圈定個位,其實這樣看石林,真的不會有太大的收穫,因為這個地方更需要的是想像力,不能光拍照打卡,更要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多去看多去想,同時了解這的風俗文化,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