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石林阿詩瑪形象及傳說君記否

2021-01-10 跟著葉子去旅行
阿詩瑪

石林,石林,顧名思義,就是石頭的叢林。石林風景區位於昆明市東南部的雲南石林彝族自治縣,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屬於我國三大階梯地勢中的第二階梯面,海拔約1750米,面積約12平方公裡。因為石林屬於高原氣侯,早中晚溫差大,春節期間在石林,早上要穿防風防寒的棉外套,到了中午光穿襯衣都覺得熱。 「遠看大石頭,近看石頭大;石頭果然大,果然大石頭。」在石林旅遊,從導遊口中聽得最多的段子非這句莫屬。

風水寶地蓮花座

到了石林,女人都是阿詩瑪,男人都是阿黑哥。聽著景區此起彼伏的古老稱呼,恍若隔世,疑是時空穿梭到了阿詩瑪時代。綠油油的草坪中,一座座石林或孤立,或群聚,有的乾脆靜悄悄地守護著竹影搖曳桃紅樹綠的湖心島,引得遊客陣陣驚嘆。阿詩瑪是石林的牧靈人,她優美的身姿佇立十二崖子湖畔,看綠草在空曠處繁茂地生長,看古榕在大石縫裡瘋狂,看風尾蕨在背陰處跳舞,看聖誕樹在路旁向遊人歡笑,看水牛戲水,孔雀梳羽,看犀牛望月、鱷魚灑淚,看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觀音石、將軍石在暗夜裡上演大話西遊,再看那賴蛤蟆年復一年想夠著那天鵝肉的饞嘴相,阿詩瑪日復一日聽著阿黑哥的呼喚,心裡定是充滿了甜蜜與寧靜。

什麼這?

越深入景區深處,石林的密度越大,堪稱石林寶庫,無論是石柱、石壁、石峰還是石窟,均散發出萬般詩韻和千秋風採。在大自然的懷抱,詩人想狂浪行吟,畫家想恣意做畫,歌唱家想縱聲高歌,而普通眾生更是想以身相擁,與石林纏綿不休。無論大石頭還是小石頭,都在這兒煥發出靈性,擁有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生命影象。

孤峰獨立

走在峰迴路轉的景區內,彎彎曲曲的石徑會將遊人引入一個又一個幽深處,景隨步變煥,使人如入仙境。除了很多動物象形石外,石林還有很多酷似植物的巨石,比如雨後的春筍、樹蔭下的大蘑菇、觀音座蓮等。景區內人性化的獅子亭、望峰亭、石臺、石凳等小景觀,可以隨時供走累了的遊人小憩。而景區內彝族人表演的阿細跳月,更是難得一遇的風情歌舞秀。

曲曲折折人生路

說石林,不得不說說阿詩瑪,不得不提起流傳民間的阿詩瑪傳說。源於彝族撒尼人古老的傳說:在阿著底,貧苦人家格路日明家誕生了一個美麗的女孩,父母希望她像金子一樣發光,給她起名阿詩瑪。一天天長大的阿詩瑪能歌善舞,歌聲清響,繡花、織麻樣樣能幹,深得小夥子們仰慕。阿黑是個孤兒,父母在他年幼時就被土司虐待相繼死去。阿黑被財主熱布巴拉抓去服勞役,上山採摘鮮果迷了路,在密林挨凍受餓受盡驚嚇。怕主人打罵不敢再回財主家的阿黑被放羊的小姑娘阿詩瑪救回家。阿詩瑪的阿爹、阿媽收養阿黑為義子。從此,阿黑和阿詩瑪,兩小無猜,相親相愛。阿黑勤勞能幹,樣樣領先。在一年的火把節上阿詩瑪向勇敢智慧的撒尼小夥子阿黑吐露了真情,願以終身相許,立誓不嫁他人。

凝神對視的神獸
光影下的石林

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看中阿詩瑪,父親熱布巴拉請有權有勢的媒人海熱到阿詩瑪家說親,被阿詩瑪拒絕了。「熱布巴拉家不是好人家,他家就是栽起鮮花引蜜蜂,蜜蜂也不理他,清水不和渾水一起蹬,綿羊不能伴豺狼。"惹惱了海熱威脅道:"熱布巴拉家是阿著底有錢有勢的人家,熱布巴拉的腳跺兩跺,阿著底的山都要搖三搖,阿詩瑪要是不嫁過去,當心丟了家。"阿詩瑪不管海熱怎樣威脅利誘,就是不嫁。

阿細跳月
大石林的魅力,無奈人太多有點那個

秋天到了,阿著底水冷草枯,羊兒吃不飽肚子,阿黑要趕著羊到很遠的滇南熱帶地方去放牧。阿黑走後,熱布巴拉便起了歹心,派打手和家丁如狼似虎地搶走了阿詩瑪。阿詩瑪忠於她與阿黑的愛情,被搶到熱布巴拉家以後,在威逼利誘面前始終不從,拒絕與阿支成親。熱布巴拉見阿詩瑪軟硬不吃,惱羞成怒,命令家丁用皮鞭狠狠地抽打阿詩瑪,把她打得遍體鱗傷,關進了黑牢。

湖影波光中的守望與痴念

在外牧羊的阿黑得到報信,飛馬揚鞭跨山越崖,從遠方趕回家來搭救阿詩瑪。破解熱布巴拉重重關卡,終於帶著阿詩瑪離開了財主家。心腸歹毒的熱布巴拉父子又想出喪盡天良的毒計,勾結崖神,帶著家丁,趕在阿黑和阿詩瑪過十二崖子腳下的小河前,借山洪暴發把小河上遊的巖石扒開放水,正當阿黑和阿詩瑪過河時,洪水滾滾而來,阿詩瑪被卷進漩渦,阿黑只聽到阿詩瑪喊了聲「阿黑哥來救我",就再也沒聽見她的聲音,沒看見她的蹤影了。

賴蛤蟆想吃天鵝肉?!敢想才有動力哇

阿詩瑪不見了,阿黑掙扎著上了岸,到處尋找阿詩瑪。他找啊找,找到天放晴,找到大河又變成小河,都沒有找到阿詩瑪。他大聲地呼喊:"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可是,只聽到那十二崖子頂回答同樣的聲音:"阿詩瑪!阿詩瑪!阿詩瑪!" 原來,十二崖子上的應山歌姑娘,見阿詩瑪被洪水捲走;便跳入漩渦,排開洪水,救出阿詩瑪,一同在十二崖子住下,阿詩瑪變成了石峰,變成了抽牌神(回聲神)。從此,你怎樣喊她,她就怎樣回答。阿黑失去了阿詩瑪,但他時時刻刻想念著她。每天吃飯時,他盛著包穀飯,端著飯碗走出門,對石崖子喊:"阿詩瑪!阿詩瑪!"那站在石崖子上的阿詩瑪便應聲:"阿詩瑪!阿詩瑪"。 阿詩瑪的聲音永遠迴蕩在石林;她的身影,已經化成石頭,永遠和她的鄉親相伴。

草地綠樹讓石林多了溫柔的色彩和活力
象不象水牛?
登高望遠觀石林

阿詩瑪已成為一代又一代彝族女子的代稱,阿詩瑪和阿黑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讓我們了解了美麗善良、勤勞勇敢的撒尼姑娘阿詩瑪的形象,也深悟了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堅強意志和他們利用勤勞智慧反抗邪惡勢力的鬥爭精神。這也是遊石林最大的收穫。

相關焦點

  • 雲南之行——石林的阿詩瑪
    2020.08.06 周四 陰提起雲南的昆明,很多人會想到石林,還有阿詩瑪那動人的傳說。為我們解說的彝族小姐姐個個都穿著美麗的彝族服裝,漂亮大方,我們都直接稱她們為阿詩瑪。跟隨阿詩瑪進入石林,一邊欣賞怪石林立的石林群,一邊聽導遊講解美麗善良的阿詩瑪與小黑哥抗爭地主強權的故事,一幕幕場景,一段段故事,聽得大家津津有味。
  • 石林和阿詩瑪
    認識石林,是從小時候的郵票開始的。印象中,我的郵冊中,一套雲南石林的郵票如此美麗,綿延的石頭,奇形怪狀的石頭,給童年的我我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童年看的《阿詩瑪》電影,也是難忘的記憶。美麗的阿詩瑪,美麗的石林,她們之間的故事。此行雲南,在昆明住兩個晚上,無論如何,我們要去石林一趟。記得我一到酒店,就諮詢前臺石林旅行的事。
  • 阿詩瑪的故鄉——雲南石林美景不可錯過
    今年的8月有機會來到了美麗的雲南,去了昆明的石林遊玩。(簡稱石林縣)是雲南省昆明市下轄的遠郊縣,原名路南彝族自治縣,因境內的石林地質公園而改名。雲南石林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由巖石組成的,也是人文的風景,與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風情,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創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詩瑪」(彝語金子般美麗的姑娘的意思)為代表的民間文化藝術。
  • 美麗的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
    雲南昆明有個石林, 石林的風景很美麗。雲南昆明的石林>雲南昆明的石林石林有個阿詩瑪石林裡的風景美麗的石林, 有了阿詩瑪的傳說就更美麗了!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彝族撒尼人聚居區。由於千百年來都用撒尼語傳播,直到近現代,外界才知道《阿詩瑪》。
  • 阿詩瑪的故鄉——石林
    ——石林電影「阿詩瑪」的故事,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在華夏神州雲貴高原的土地上,有一處奇石成林,山青水秀、民風淳樸,被稱為「天下第一奇觀」的路南石林風景區,又有美麗的傳說——「阿詩瑪」。到昆明開會,會後去石林旅遊,便是所有與會者願望。會議組織者很快滿足了大家的要求。在汽車上,我們唱著「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我和阿詩瑪回家鄉,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從此媽媽不憂傷,不憂傷」的歌詞,向石林進發。汽車從昆明到石林是有一段距離的。沿途我們看到四周山上樹木鬱鬱蔥蔥,四季常青的雲南松形成綠色的海洋,為天下奇觀——石林,製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這裡的空氣確是清新、涼爽、宜人。
  • 石林故事,阿詩瑪與阿黑哥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名叫《阿詩瑪》,取景於雲南石林。《阿詩瑪》出品於1964年,直到1979年才開始全國公映。我們看的是露天電影,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遊戲,大都不解電影風情,唯獨這阿詩瑪,至今都忘不了。阿黑哥費盡艱辛,從熱布巴拉家中,領走了阿詩瑪。
  • 雲南昆明石林:走進阿詩瑪的故鄉
    一部《阿詩瑪》電影,一首《阿詩瑪》長詩,一曲撒尼民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讓中國人永遠記憶著石林——阿詩瑪的故鄉。多少遊客就是從電影、詩歌和歌曲中認識並嚮往石林的。很多年前看過奇異石林的風光照,嚮往它的神秘。
  • 雲南阿詩瑪,一個並不成功的傳說
    阿詩瑪,一個關於雲南彝族姑娘的一個史詩傳說。這個古老美麗而動聽的少數民族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描寫了聰明漂亮的撒尼族姑娘阿詩瑪,為逃避土司熱布巴拉家的逼婚和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美好事物,同黑暗的惡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後,返回自由幸福的家鄉。
  • 雲南石林名滿天下,不要總是拍那兩個大字,阿詩瑪的故事同樣動人
    繼續我們的雲南之行,來到了石林,約3億年前,我們所在的石林風景區所在地還是一片大海,後來,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終於形成了極為珍貴的喀斯特地貌的地質遺蹟,也就是今天的石林。石林標誌性景點關於石林,相信不少朋友都來過,可能就是跟著導遊的腳步,看看石頭,隨手拍一下,然後朋友圈定個位,其實這樣看石林,真的不會有太大的收穫,因為這個地方更需要的是想像力,還有對石林所在的彝族居民生活區文化,傳說的了解
  • 跟著電影去旅行-《阿詩瑪》的石林
    回家時他們高興地唱起了幸福的歌「馬鈴兒響來玉鳥唱……」,但是,當兩人來到石林時,卻遭到了地主的暗算,地主勾結了崖神喚來了滔滔洪水,衝散了這對忠貞的戀人,洪水中阿詩瑪化為一尊石像屹立在小石林中的玉鳥池畔。阿黑悲痛萬分,連聲呼喚著「阿詩瑪——阿詩瑪——」,回音蕩漾在山巖之中。歡喜與悲泣的「阿詩瑪」這個女孩。排行第九,人稱小九兒。
  • 雲南石林名滿天下,不要總是拍那兩個大字,阿詩瑪的故事同樣動人
    繼續我們的雲南之行,來到了石林,約3億年前,我們所在的石林風景區所在地還是一片大海,後來,經過漫長的地質演變,終於形成了極為珍貴的喀斯特地貌的地質遺蹟,也就是今天的石林。,還有對石林所在的彝族居民生活區文化,傳說的了解。
  • 雲南石林天下奇
    正是雲南石林周圍幾十公裡範圍內獨特的地質條件、地理環境,孕育出了雲南石林這個精美絕倫、無與倫比的天下奇觀和世界級地質公園。                雲南石林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世界地質公園之一。而且,以石林風景區作為彝族自治縣的縣名,這在國內非常少見。
  • 2019國際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在雲南石林拉開「尋找阿詩瑪」之旅
    5 月27日上午,「美麗雲南」2019國際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開幕式在雲南省石林風景名勝區舉行,正式拉開了總決賽的序幕。本次開幕式由國際旅遊小姐組織、雲南省旅遊業協會和石林風景名勝區管理局聯合主辦,相關領導、參賽選手和當地群眾共同參與。
  • 石林彝族撒尼人《阿詩瑪》在日韓美出現研究熱
    這部由雲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用自己的母語創造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阿詩瑪》已先後被譯為英、法、俄、德、日、泰、捷克等三十一種文字,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為各國人民喜愛,而作品的內容、形式及所反映出的歷史、政治、經濟等則是專家學者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曾把《阿詩瑪》譯為日文的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西脅隆夫表示,《阿詩瑪》在日本有多種譯本,並多次再版。此外,《阿詩瑪》在日本還有戲劇和廣播劇,深受學生們歡迎。
  • 到石林看阿詩瑪
    到石林看阿詩瑪,已經成為多數旅遊者的共識。阿詩瑪劇照 後人在小石林裡刻下了毛澤東主席的詩篇《詠梅》絕唱回家時他們高興地唱起了幸福的歌「馬鈴兒響來玉鳥唱……」,但是,當兩人來到石林時,卻遭到了地主的暗算,地主勾結了崖神喚來了滔滔洪水,衝散了這對忠貞的戀人,洪水中阿詩瑪化為一尊石像屹立在小石林中的玉鳥池畔。阿黑悲痛萬分,連聲呼喚著「阿詩瑪——阿詩瑪——」,回音蕩漾在山巖之中。
  • 雲南石林勝景,看奇峰異石,聽阿詩瑪的故事
    過了10分鐘,我們下來向小石林進發。沿途經過一片樹林,還有幾棵桃樹,滿樹紅花,給灰濛濛的石林增添了絢麗的光彩。我們隨著導遊沿途觀看了「蟒蛇出洞」、「鳳凰梳翅」、「唐僧打坐」、「悟空石」等景觀。後來,來到「玉鳥池」畔,只見一個獨立石峰高高聳立,宛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頭裹撒尼人頭巾,肩背一個四方竹籃,瞭望遠方,導遊問:「這個石峰像什麼?」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阿詩瑪!」
  • 金秋九月,雲南旅行第一站——石林
    金秋九月,到雲南旅行。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石林。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佔地400平方公裡,素有「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博物館」的美譽。 石林是雲南的著名旅遊景點。1982年,石林被命名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8年被命名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天然美景雲南昆明石林景區,女孩們都是阿詩瑪,男孩們都是阿黑哥
    文/圖 康薇石林風景區位於石林彝族自治縣,距離昆明市,大約兩小時車程。走在石林的街道上,都是穿著彝族服飾的阿詩瑪與阿黑哥。在石林——這個誕生了「阿詩瑪」美麗傳說的地方,所有的女孩子都被喚作「阿詩瑪」,所有的男孩子都被叫作「阿黑哥」。
  • 2019國際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在雲南石林拉開「尋找阿詩瑪...
    原題:2019國際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在雲南石林拉開「尋找阿詩瑪」之旅本報訊 彩雲之南,盛情相約。5 月27日上午,「美麗雲南」2019國際旅遊小姐中國總決賽開幕式在雲南省石林風景名勝區舉行,正式拉開了總決賽的序幕。
  • 阿詩瑪的故鄉雲南石林,擁有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讓人嘆為觀止!
    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約3億年前,它是一個澤西島國家。經過長期的地質演化,它終於形成了非常珍貴的地質遺產。石林是由巖石構成的名副其實的「森林」。透過它,森林裡矗立著許多奇石,它們突兀而出,姿態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