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撒尼人《阿詩瑪》在日韓美出現研究熱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昆明八月九日電(記者林峰)中國優秀民間少數民族作品《阿詩瑪》目前在日韓美等國出現研究熱。中國文學界認為,一部集結於半個世紀前原汁原味的中國少數民族民間傳說,至今能在世界範圍產生廣泛和深遠的影響,並為各國學者關注,的確是一個較為罕見的現象。

  這部由雲南石林彝族撒尼人用自己的母語創造,被收集整理發表於五十年前的敘事長詩《阿詩瑪》,是中國百年來最有影響的百部作品之一,具有高度藝術成就和永久藝術魅力。

  正在此間舉行的《阿詩瑪》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地的專家學者就其成就及影響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日本名古屋大學著名教授櫻井龍彥說,阿詩瑪依已超脫了「民族文化」的範疇,成為了代表中國這個國家「國民文化」的象徵之一。

  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阿詩瑪》已先後被譯為英、法、俄、德、日、泰、捷克等三十一種文字,其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為各國人民喜愛,而作品的內容、形式及所反映出的歷史、政治、經濟等則是專家學者們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曾把《阿詩瑪》譯為日文的日本名古屋大學教授西脅隆夫表示,《阿詩瑪》在日本有多種譯本,並多次再版。此外,《阿詩瑪》在日本還有戲劇和廣播劇,深受學生們歡迎。現在有關《阿詩瑪》的研究論文在逐漸增多。

  因為對《阿詩瑪》研究的痴迷,日本愛知大學講師武內剛多次到雲南石林,已能講一口流利的彝族撒尼語。

  韓國中央大學民俗系教授金善豐說,韓國對《阿詩瑪》的研究較晚,但非常深入。除了對其結構進行分析,還從比較文學的角度於韓國代表性古代小說《春香傳》進行比較分析。

  美國加州大學長期致力於「阿詩瑪」研究的馬格麗特.斯旺博士頗有感慨地說,過去五十年裡,阿詩瑪的傳說已成為與現代性及全球主義的地方文化的一部分,現在阿詩瑪的家鄉雲南石林也逐漸世界。

  中國民族學與文學界認為,長詩《阿詩瑪》的整理出版和電影《阿詩瑪》的放映,讓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的民族走向世界,也讓世界關注這個民族。這部作品之所以久唱不衰,是因為彝族撒尼人燦爛的文化與石林獨特的景觀雙重變奏的結果。

  《阿詩瑪》收集整理者之一、雲南民族大學教授楊知勇表示,無庸置疑,《阿詩瑪》的出現,讓人們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增加了認識,並對中國民間文學的挖掘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完)

相關焦點

  • 美麗的石林是阿詩瑪的故鄉
    雲南昆明有個石林, 石林的風景很美麗。>雲南昆明的石林石林有個阿詩瑪阿詩瑪姑娘不僅長得漂亮,也能歌善舞,許多小夥子都喜歡她。她愛上了青梅竹馬的孤兒阿黑,立誓非他不嫁。一年的火把節,她和聰明勇敢的阿黑訂了親。財主熱布巴拉的兒子阿支也看上了美麗的阿詩瑪,便請媒人去說親,但不管怎樣威脅利誘,都無濟於事。熱布巴拉家乘阿黑到遠方放羊之機,派人搶走了阿詩瑪並強迫她與阿支成親,阿詩瑪誓死不從,被鞭打後關進了黑牢。
  • 跟著電影去旅行-《阿詩瑪》的石林
    先來說電影,《阿詩瑪》該片根據彝族撒尼人的同名民間敘事長詩改編,講述了美麗的姑娘阿詩瑪與勇敢的青年阿黑不畏金錢權勢,勇敢追求愛情的故事。傳說在美麗的阿著底,一位美麗勤勞的彝族姑娘——阿詩瑪,愛上了彝族青年阿黑。兇殘的地主熱布巴拉垂涎阿詩瑪的美貌,趁阿黑外出牧羊的時候,搶走了阿詩瑪。勇敢的阿黑聞訊火速前往營救,經過驚心動魄的鬥爭,終於救回了阿詩瑪。
  • 雲南石林阿詩瑪形象及傳說君記否
    阿詩瑪石林,石林,顧名思義,就是石頭的叢林。石林風景區位於昆明市東南部的雲南石林彝族自治縣,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園幾個部分組成,屬於我國三大階梯地勢中的第二階梯面,海拔約1750米,面積約12平方公裡。
  • 雲南之行——石林的阿詩瑪
    最初知道阿詩瑪的故事,還是從早年的老電影裡看到的。老藝術家楊麗坤,為我們演繹了一段彝族撒尼人阿詩瑪和小黑哥,抗爭強權追求自由的愛情故事,也展現了彝族人「斷得彎不得」的精神。我們有幸來到石林,來領略真實的阿詩瑪的故事。
  • 阿詩瑪的故鄉——雲南石林美景不可錯過
    石林彝族自治縣(簡稱石林縣)是雲南省昆明市下轄的遠郊縣,原名路南彝族自治縣,因境內的石林地質公園而改名。石林彝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東部,也是人文的風景,與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風情,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創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詩瑪」(彝語金子般美麗的姑娘的意思)為代表的民間文化藝術。
  • 雲南昆明石林:走進阿詩瑪的故鄉
    一部《阿詩瑪》電影,一首《阿詩瑪》長詩,一曲撒尼民歌《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讓中國人永遠記憶著石林——阿詩瑪的故鄉。多少遊客就是從電影、詩歌和歌曲中認識並嚮往石林的。很多年前看過奇異石林的風光照,嚮往它的神秘。
  • 到石林看阿詩瑪
    阿詩瑪是撒尼人民(彝族的一個支系)的象徵,彝語的意思是「如金子般美麗的姑娘」,她的美,已化為奇觀異景,她的情,已鑄成永不衰敗的藝術品。到石林看阿詩瑪,已經成為多數旅遊者的共識。「阿詩瑪」石像旁還播放著《馬鈴兒響來玉鳥唱》,音樂聲中,人們仿佛回到那個有著神話力量的年代,看見了阿詩瑪和阿黑哥共騎而行。傳說在美麗的阿著底,一位美麗勤勞的彝族姑娘——阿詩瑪,愛上了彝族青年阿黑。兇殘的地主熱布巴拉垂涎阿詩瑪的美貌,趁阿黑外出牧羊的時候,搶走了阿詩瑪。勇敢的阿黑聞訊火速前往營救,經過驚心動魄的鬥爭,終於救回了阿詩瑪。
  • 天然美景雲南昆明石林景區,女孩們都是阿詩瑪,男孩們都是阿黑哥
    文/圖 康薇石林風景區位於石林彝族自治縣,距離昆明市,大約兩小時車程。走在石林的街道上,都是穿著彝族服飾的阿詩瑪與阿黑哥。在石林——這個誕生了「阿詩瑪」美麗傳說的地方,所有的女孩子都被喚作「阿詩瑪」,所有的男孩子都被叫作「阿黑哥」。
  • 雲南石林旅遊,姑娘帽子藏秘密,導遊:一舉動就可以看出她的心意
    ,咱們今天要介紹的不是石林的美景,而是石林另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彝族撒尼人姑娘,彝族話統稱:阿詩瑪,意為:像金子一樣美麗的姑娘。在石林景區內,開電瓶車的或者是售票的、亦或者是景區的講解員,都是彝族撒尼人姑娘,服飾一般有紅、白、黃、綠四種鮮豔的顏色,手工精美很有彝族的特色和風格。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姑娘都戴有帽子,而且他們的帽子是不同的。導遊告訴我們:如果你喜歡她,可以看她的一舉動就可以看出她的心意了!PS: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分支也屬於彝族。
  • 網友紅外攝影阿詩瑪引爆朋友圈【高清組圖】
    網友紅外攝影阿詩瑪引爆朋友圈【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6年07月04日15:23 人民網昆明7月4日電 (虎遵會)近日,一網友在雲南石林風景名勝區利用紅外線成像技術拍攝了一組阿詩瑪照片,勤勞勇敢的阿詩瑪身處約2.7億年前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中,顯得十分和諧、靜謐
  • 2018最新阿詩瑪香菸價格表和圖片大全
    至誠網(www.zhicheng.com)8月23日訊  阿詩瑪香菸,是紅塔菸草有限責任公司玉溪捲菸廠出品,為A段上限烤菸型捲菸,屬中國典型的清香型捲菸之一,得名於雲南著名傳說中的彝族少女「阿詩瑪」,曾榮獲部優產品稱號,屬國家放開價格的13種名煙之一
  • 雲南石林勝景,看奇峰異石,聽阿詩瑪的故事
    過了10分鐘,我們下來向小石林進發。沿途經過一片樹林,還有幾棵桃樹,滿樹紅花,給灰濛濛的石林增添了絢麗的光彩。我們隨著導遊沿途觀看了「蟒蛇出洞」、「鳳凰梳翅」、「唐僧打坐」、「悟空石」等景觀。後來,來到「玉鳥池」畔,只見一個獨立石峰高高聳立,宛如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頭裹撒尼人頭巾,肩背一個四方竹籃,瞭望遠方,導遊問:「這個石峰像什麼?」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阿詩瑪!」
  • 昆明石林:喀斯特地貌的精華,阿詩瑪傳說的起源
    雲南石林,位於昆明石林彝族自治縣境內,距離昆明78公裡,被聯合國文教科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風光」,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形成於2.7億年前,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華,擁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歷史最久遠、分布面積最廣、類型齊全、形態獨特的古生代巖溶地貌群落,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石林,山光水色各具特色,石牙、峰叢、溶丘、溶洞、溶蝕湖、瀑布、地下河等景觀錯落有致,以雄、奇、險、秀、幽、奧、曠著稱,是最適宜人居的生態環境,是最佳旅遊目的地,是旅遊者的天堂。
  • 雲南石林名滿天下,不要總是拍那兩個大字,阿詩瑪的故事同樣動人
    石林標誌性景點關於石林,相信不少朋友都來過,可能就是跟著導遊的腳步,看看石頭,隨手拍一下,然後朋友圈定個位,其實這樣看石林,真的不會有太大的收穫,因為這個地方更需要的是想像力,還有對石林所在的彝族居民生活區文化,傳說的了解
  • 彝文文獻《阿詩瑪》與《格魯審波妮》比較研究
    其實它們兩者的形式和傳承是積極同構和踐行彝族文化認同、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重要表現,並是努力構建和實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具體表現。此次調查側重於搜集《阿詩瑪》的彝文寫本,參證民間口頭流傳的《阿詩瑪》,以彝文抄本為主,進行翻譯、整理。[2]4應該說,這部彝漢四行體對照的《瑪》譯本的翻譯整理者,都是親自深入到了《瑪》流傳地區石林縣圭山彝族撒尼人民間中作過實地調查研究之後,又與珍藏和精通彝文文獻金國庫畢摩相結合的一項學術成果。這對保持彝文文獻原貌的語言特點和藝術風格都能夠令廣大讀者誠信。
  • 雲南石林名滿天下,不要總是拍那兩個大字,阿詩瑪的故事同樣動人
    ,還有對石林所在的彝族居民生活區文化,傳說的了解。姑娘」的意思,這兒還有個阿詩瑪石像的傳說,相傳石林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土司向她提親沒有同意,便把阿詩瑪搶走。這事被阿詩瑪的戀人阿黑哥知道了,他翻過七七四十九座山來救阿詩瑪,一番周折,終於救出了阿詩瑪。一對戀人很開心,在騎馬回家途中卻因為暴雨走散了。洪水漸漸退去後,阿詩瑪和阿黑哥又碰到一起,但兩人都已迷失方向。就這樣他們走進了石林,這裡又溼又滑,阿詩瑪伸手想找個石頭扶扶,不料一下粘在了崖壁上,再也下不來了。
  • 雲南阿詩瑪,一個並不成功的傳說
    阿詩瑪,一個關於雲南彝族姑娘的一個史詩傳說。這個古老美麗而動聽的少數民族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描寫了聰明漂亮的撒尼族姑娘阿詩瑪,為逃避土司熱布巴拉家的逼婚和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美好事物,同黑暗的惡勢力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後,返回自由幸福的家鄉。
  • 阿詩瑪的故鄉——石林
    ——石林電影「阿詩瑪」的故事,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在華夏神州雲貴高原的土地上,有一處奇石成林,山青水秀、民風淳樸,被稱為「天下第一奇觀」的路南石林風景區,又有美麗的傳說——「阿詩瑪」。到昆明開會,會後去石林旅遊,便是所有與會者願望。會議組織者很快滿足了大家的要求。在汽車上,我們唱著「馬鈴兒響來玉鳥兒唱,我和阿詩瑪回家鄉,遠遠離開熱布巴拉家,從此媽媽不憂傷,不憂傷」的歌詞,向石林進發。汽車從昆明到石林是有一段距離的。沿途我們看到四周山上樹木鬱鬱蔥蔥,四季常青的雲南松形成綠色的海洋,為天下奇觀——石林,製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這裡的空氣確是清新、涼爽、宜人。
  • 石林和阿詩瑪
    認識石林,是從小時候的郵票開始的。印象中,我的郵冊中,一套雲南石林的郵票如此美麗,綿延的石頭,奇形怪狀的石頭,給童年的我我留下深刻印象。另外,童年看的《阿詩瑪》電影,也是難忘的記憶。美麗的阿詩瑪,美麗的石林,她們之間的故事。此行雲南,在昆明住兩個晚上,無論如何,我們要去石林一趟。記得我一到酒店,就諮詢前臺石林旅行的事。
  • 關於彝族撒尼人,社會文化的變遷,長知識了
    彝族撒尼人的婚姻一 婚姻制度與通婚範圍新中國成立前,彝族一些支系的婚姻並不能自主,等級森嚴,其類型概括起來有:宗支外婚,同族內婚;姨表不婚,姑舅表優婚;同等級互婚、配婚;異族不婚,同姓不婚。石林彝族撒尼人傳統上多實行同姓不婚的氏族外婚原則,以前盛行姑舅表優先婚制,即姑舅表兄弟姐妹有優先婚配的權利,通常由父母代為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