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為「DONG HU」而非「EAST LAKE」
高中生為地名雙語標註「挑刺」
讀者來信:
武漢是座歷史悠久、蓬勃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是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我發現在街道站牌、機場車站、賓館酒店、金融服務、郵政電信等公共設施上有的作了「雙語標註」,以便利長期居住的外籍人士。不過筆者在生活中發現「雙語標註」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中英文雙語標註工作推進不夠全面平衡。例如一些特色街道,像漢口吉慶街、首義園文化街、武昌戶部巷小吃街等,還缺乏相應的充分的英文介紹。這使外國遊客很難了解其民俗文化背景。
二是有些雙語標註不統一,甚至錯誤百出。如「東湖」,有的翻譯為「EAST LAKE」,有的寫成「DONG HU」。
筆者建議:在新的開發區和城市老區改造區域,應率先進行雙語標註。在旅遊購物點和諮詢中心的標識系統全部採用國際通用的標準圖形,進行雙語標註;城市觀光巴士設置為外籍遊客服務的語音系統;對於道路名稱統一改為使用漢語拼音對照。如,前述「東湖」, 應標為「DONG HU」,而不能翻譯為「EAST LAKE」。
湖北省水果湖高中高三 唐孟今
記者調查: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對東湖的翻譯的確多種多樣。有的譯成「EAST LAKE」,有的寫成「DONG HU」。地名、路名到底應該怎樣標註?昨日,武漢市地名辦工作人員介紹,對地名路牌的標註方法,我市有著明確規定,路牌上應有道路標準地名的漢字名稱和漢語拼音。
對於所說的道路雙語標註,該工作人員說,街道路名用中文加拼音的方法是在國際上獲得認可的,並報聯合國相關機構備案,有的地方標某某路,前面是拼音,後面又將路翻成英文road,這種拼法都是錯誤的,應全部用拼音。曾經有旅遊部門提出,對景點區的道路用雙語標註,但這不符合國家命名規範,被否決。 東湖作為專有地名,其正確的譯法也是「DONG HU」。地名、路名的標識使用本國認可的方法,體現了本國的文化,但在一些景點區域或是酒店內,為方便向外賓介紹景點,相關部門可用英文作相關的介紹。
據了解,目前市內部分公交線路已實行語音雙語播報,方便國外遊客。
記者 龔平 實習生 周麗萍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