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深海的那一抹白——南海硨磲

2020-12-14 騰訊網

硨磲是一種海洋貝類軟體動物,形如蚌蛤,殼大且厚,略呈三角形,大者直徑約有二米,體重可達三百多公斤,它的外殼上有形如車輪外圈的溝紋,故被命名為硨磲。

活體硨磲

硨磲是古代海洋生物經年累月所形成之海螺化石,取其尾端之部分切磨成珠的珍貴有機寶石。

硨磲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和我國的南海諸島,與珍珠、珊瑚、琥珀齊名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

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被尊為七寶之一,可趨吉避兇,硨磲中所含的微量元素能起到穩定情緒,驅除雜念,調養身心平衡的作用,對人體的代謝功能,骨質疏鬆和抗衰老有顯著療效。

目前行內人主要講硨磲的打撈地,而不論其品種。原料質量由低到高分別為:西沙料,東沙料,南沙料和黃巖島料。(如此圖:第二串最通透、光澤勻稱、玉化好)

西沙料打撈成本低,孔洞多,易裂,多為白色,原料價格較低,一般論噸賣,主要用來生產圓珠,利潤較薄,也有少量用來做雕件。

東沙料,和西沙差不多,總體比西沙殼大厚,但玉化程度也遠比不上南沙料。

南沙料比西沙透明性好,玉化硨磲料做工藝品風險大,主要是怕蟲孔,比如做手鐲的話,有蟲孔就不值錢了。

黃巖島的料最貴,一是黃巖島料硬度好,色彩豐富,二是這種料市場上很緊缺,基本很少船能到那邊採貝,剩下一些存貨,漁民也喊高價。要貨需提前預定,價格至少四位數字以上,還要看有沒緣分等到。

黃巖島的硨磲原料玉化程度和通透性最佳,光感靈氣,潤澤細膩。無裂、無蟲眼、顆顆玉化通透堪稱極品,具有收藏價值。

鑑別硨磲的方法(例如以下這四條硨磲不可取):

一、看輪紋:天然硨磲紋路是觀察整個的大硨磲貝看到的。作為佛珠自然光線放置下,目視不易看到紋理且顆顆通透性好,有滋潤色澤為上上品。粉壓硨磲用工藝處理方法使大家在小珠子上很容易觀察到車輪紋,且色澤呆板無任何天然紋路為貝粉粘膠壓制而成,價格低廉幾十元不等。

二、看礦跡:天然的硨磲一般外觀有裂和蟲孔,使用時間長了容易開裂或產生表面不光潔的現象(生物死後貝殼自然風化導致,粉壓硨磲內有膠質不容易出現這種狀況)。也有完美的,但價格較為昂貴 。

三、看顏色: 硨磲分白色、牙白色、透明料與棕黃色,當然還有少見的紫色、粉色、紫紅色乃至更為少見的血硨磲,硨磲外表光潔明亮,表面呈珍珠般的光澤;假硨磲用白石或粉碎的貝殼粉或白石粉加膠壓合而成,雪白無瑕,白得呆板、表面拋光不自然。

四、看比重: 天然的硨磲一般都有一定的比重,密度為2.70g/cm3,硬度一般為2.5-3度,部分品種可達4度。試著用手惦一惦重量,若是感覺非常輕,則有可能為非天然硨磲。

硨磲具有美麗的珍珠光澤,有暈彩和絲光,且質地光潔而細膩,可製成很多美麗的飾品和工藝品,不過硨磲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貝類,藏於海洋深處,吸收深海精華,充滿靈性,在佩戴上有一定的講究。

硨磲磁場強大,不宜同時佩戴過多,否則會使磁場疊加而影響效果。硨磲具有一定記憶功能,在佩戴硨磲之前要進行消磁: 人體內的氣場是左進右出的,硨磲不具有吸納性,所以還是佩戴在左手比較好。

白色硨磲不攀不附,不媚不俗,佩戴護身、平安,是福慧雙修,接近自然,通向永生的法門。

相關焦點

  • 明星們都愛白硨磲,竟然是因為....
    >
  • 硨磲—— 流傳千年的南海寶石
    原標題:硨磲—— 流傳千年的南海寶石本月,一場由山寨組織發起的「南海仲裁案」受到中國政府的嚴厲譴責,眾所周知,南海諸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中國是南海的最早開發者,例如中國對於南海瑰寶——硨磲(音「車渠」)的命名可以追溯至漢代,而將其打磨、製作飾物的歷史則更早。時至今日,硨磲已被定義為一種有機寶石,中國藏界正在致力於開發和保護南海中重要的硨磲資源。
  • 白硨磲功效與作用
  • 來自深海的美味傳說—說說南海的深海魚
    不過廣東沿海,還有南海的經濟魚類卻有800種,居中國四大海區之首。尤其是最近國家在大力發展南海資源,南海的漁業獲得了國家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儼然成為了中國漁業不可忽視的力量。 說到南海的海鮮,很多人肯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深海魚,深海魚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可以減低血脂,降低膽固醇,減少心臟病的風險。
  • 硨磲材質是貝殼還是化石?科普硨磲冷知識
    【每日科技網】   硨磲是貝殼還是化石呢?硨磲佛珠手串到底是什麼材質呢?你了解嗎?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硨磲的冷知識,讓你了解一些你所不知道的硨磲,來看看吧!
  • 硨磲保養知識
    我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是稀有的有機寶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聖物。硨磲是海洋貝殼中最大者,直徑可達1.8m。硨磲一名始於漢代,因外殼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狀之溝槽,其狀如古代車轍,故稱車渠。後人因其堅硬如石,在車渠旁加石字。硨磲、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譽為四大有機寶石,在中國佛教與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珍珠也被尊為佛教七寶之一。
  • 深海中美麗的貝殼玉石——硨磲
    是海洋中最大的雙殼貝類硨磲是世界上最聖潔的物質,自古以來被奉為佛教七寶,製作成佛像、佛珠以加持供奉,它具有神奇的功效,不僅能闢邪納祥、還能入藥治病!硨磲殼很厚,內殼為白色而光潤,外殼呈黃褐色,將其尾端最精華者進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裝飾寶石。在佛教界中,硨磲深受許多師父及信徒們的喜愛。顏色漂亮的硨磲手珠,除了可做裝飾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
  • 地球的一半︱潭門硨磲的地下交易
    我和同伴是跟著硨磲的非法貿易鏈來到海南潭門的。前期的走訪中,我們從大大小小的商販口中得知,他們手裡的硨磲原貝和製品大都來自那裡。潭門漁民下海捕撈,潭門師傅打磨加工,潭門商人售賣發貨,潭門像是散落在全國各地的硨磲商販的中心島嶼,從這裡出發,集結成網絡。 2017年1月起,海南政府開始實施嚴格的硨磲保護,嚴禁非科學研究等特殊情況的硨磲採挖和出售。
  • 美麗的四大名螺與硨磲的關係
    那我們也來了解一下硨磲的知識吧。硨磲不僅由於身軀龐大,而顯得與眾不同;更獨特的是其身體共生有數以十億計的單細胞藻(蟲黃藻)。硨磲的水管系統和外套膜演化為一個巨大的膜結構組織供更多的蟲黃藻共生,並轉向上方接受陽光。蟲黃藻將光合作用的產物直接傳輸給硨磲。硨磲雖然也通過鰓過濾獲得食物,但是維持生命和生長的大部分營養來自於蟲黃藻的光合作用產物。
  • 硨磲寶石界的「海中之王」卻是玩家眼裡的廉價貨!見過血硨磲再說
    硨磲作為傳統寶石來說其經歷可謂是足夠悠久,但是要是說到人氣這件事兒那就尷尬了,雖然貴為佛教七寶之一同時又是有機寶石屬性!人們對於硨磲不僅僅了解甚少而且誤解頗多,不值錢、廉價貨可能早已成為硨磲的代名詞,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人們並不知道什麼是硨磲,什麼是真正的「血硨磲」!
  • 硨磲為何被視為珍貴寶石?這3點優勢讓它寶石屬性「名至實歸」!
    ,硨磲在寶石界其實擁有一定的位置,畢竟源於深海顏色潔白!是純潔的象徵,並且擁有一個最核心的優勢那就是材質上的優勢!它與名氣極大的玉石、翡翠、瑪瑙等這類石性寶石不同,它的屬性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有機寶石!先不說硨磲價值如何在這個名號下面幾乎是沒有「弱兵」,看看同為有機寶石的硨磲的兄弟們大家自行感受一下!這個品類下有最近大紅的琥珀、蜜蠟以及老牌勁旅的珊瑚!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鯨落,這份來自深海的浪漫你了解多少?
    這是一份來自深海的浪漫。4月2日下午,「探索一號」科考船搭載「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回三亞。60名科考隊員帶回了本航次一個重要成果——在南海1600米深處發現了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不足50個。 何為鯨落?
  • 硨磲如何辨別真假,懂了就不會花冤枉錢
    但是由於硨磲的原料非常不容易取得,老硨磲製品質高量少,其身價急升,因而市場上不可避免會出現有人拿假硨磲甚至人造硨磲來矇騙收藏愛好者的情況。因此,掌握一些鑑別真假硨磲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辨別硨磲真假?其實只要掌握了下面的「五看」,辨別真假並不難,你也能在那些形形色色、品類繁多的佛珠中慧眼識別出老硨磲。
  • 乾貨 金絲硨磲最全攻略
    在那近九千公尺高的巖石層中,夾雜了不少昔日海中生物的化石,硨磲就是在大約五千公尺的喜瑪拉雅高山上被發現的。硨磲的成份大致與天然珍珠相同,外表之顏色是牙白與棕黃相間,而棕色帶中有強烈之金色絲光,整體外表就像車與溝渠所構成之圖案,亦頗似太極之形,因而稱之為「金絲硨磲」。
  • 金絲硨磲的歷史文化,以及真假鑑別!
    在那近九千公尺高的巖石層中,夾雜了不少昔日海中生物的化石,硨磲就是在大約五千公尺的喜瑪拉雅高山上被發現的。硨磲的成份大致與天然珍珠相同,外表之顏色是牙白與棕黃相間,而棕色帶中有強烈之金色絲光,整體外表就像車與溝渠所構成之圖案,亦頗似太極之形,因而稱之為「金絲硨磲」。
  • 莆田媽祖 全世界最大的硨磲神像
    硨磲本是深海貝類,其所含的微量元素能穩定情緒、去除雜念、使脾氣暴躁的信眾消除煩惱、調養身心平衡。這與「海上女神」媽祖扶危濟困、見義勇為、無私奉獻的形象相關。用硨磲塑造的媽祖聖像,不僅雜質少、色度白,而且形體光滑、透亮。        據了解,硨磲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的海洋動物。
  • 硨磲,這是下一個象牙!
    一份由硨磲為原材料雕刻的作品,價格可高達60萬元。圖片來源:Science隨著各國紛紛取締象牙貿易,出口到中國的非法象牙大大減少,「海中玉石」硨磲成為了雕刻界的新寵。硨磲貿易領域的專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員張宏洲說:「對硨磲的需求很大,而這推高了硨磲的價格。」硨磲已經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它們的大小可達一米,對礁巖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硨磲——海洋賦予的珍寶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硨磲,甚至覺得硨磲這個名字本身都十分拗口。硨磲與珍珠、琥珀、珊瑚並稱世界四大有機寶石之一,足以證明其稀缺性和價值所在。 硨磲主要生長在太平洋、印度洋的熱帶海域底部的珊瑚礁中,如印尼、馬來西亞以及我國南海海域等,成年硨磲個體可達2米左右,重達500公斤。在貝類生物中有貝王之稱,殼體之碩大,甚至可以用作嬰兒澡盆。硨磲的表殼大而厚,表面有數道深溝。形似古代車輪壓過泥路時的痕跡,因此得名車渠。又因古代將它定義為玉石的一種,便在名字前加上石字旁,稱之硨磲。
  • 慧眼識別老硨磲
    主要分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的一類大型海產雙殼類,已知有6種類,中國的臺灣海南、西沙群島及其他南海島嶼也有這類動物分布,是貝殼類最大的一種珍寶。現最大的硨磲貝殼,長可達1、8米左右,重量可達500千克;同時也是貝類中壽星,壽命可達百歲以上。貝殼厚而大,略呈三角形,殼頂彎曲,殼緣呈波形屈曲,殼表面通常呈灰白色或淺黃色,上有數條像被車輪輾壓過的深溝道,猶如車輪之渠,故稱為硨磲。
  • 世界上最大的貝殼--硨磲,最大的能趕上小汽車
    海洋動物學家可以告訴你,硨磲的個頭最大。硨磲屬雙殼綱。人們在太平洋的熱帶海域發現的大硨磲,殼的直徑超過二米,體重達2000千克以上。據說,在早期的海洋考察中,發現的硨磲更大。硨磲生活在熱帶珊瑚礁海域,喜歡棲息於低潮線附近的珊瑚礁巖中。幼體時,亮頂伸出強有力的足絲,牢固地黏著在海底巖礁上。因此,一旦幼體黏到了巖礁上,便終生不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