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 | 馬關鎮:豐收美景入畫來

2020-12-13 澎湃新聞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 | 馬關鎮:豐收美景入畫來

2020-09-28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天水日報 2020年9月25日 08版

天水晚報 2020年9月25日05版

馬關鎮:產業興盛慶豐收 碩果纍纍話脫貧

最美馬關人、脫貧之星笑靨如花,村集體、貧困戶現場分紅感動全場,農民工文化藝術大比拼精彩紛呈,農民書畫展和農副產品展銷活動亮點頻現……

挼玉米、搬糧食、織草編等現場比賽,農家美食體驗,民俗文藝表演等各項「土」味十足,「農」趣橫生、看點多多的歡慶互動活動,讓張家川縣馬關鎮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暨首屆農民工文化藝術節慶祝活動不斷推向高潮。

活動現場,通過照片、實物、展板、幻燈片等多種方式集中展示馬關鎮脫貧攻堅以來在水電路房網等基礎設施和花椒、膠原驢、中藥材、設施農業、建築裝修建造等產業、社會治理、黨的建設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吸引廣大攝影愛好者走進馬關鎮採風,感受馬關,宣傳馬關。調動各個領域各個年齡段人群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擴大農民豐收節的影響力。

此次活動以「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為宗旨,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以慶豐收系列活動為載體,讓大家以節為媒、釋放情感、傳承文化、尋找歸屬,喚醒人們對傳統農耕文化的記憶,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時通過充分展示農村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現農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增強農民紮根農村、熱愛農業的熱情,提高農民群眾從事農業、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為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如期實現全面小康、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不竭動力。

馬關鎮:豐收美景入畫來

肥美的牛羊長在圈場,麻香的花椒走向市場、紅彤彤的蘋果壓滿枝頭,金燦燦的玉米正在晾曬……金秋9月,張家川縣馬關鎮的廣袤田野裡,風景如畫,處處都是豐收的景象。

9月21日上午,雨。在馬關鎮石川村多功能農貿市場和新義文化廣場,國歌嘹亮,幹群肅立,以「迎國慶、慶豐收、奔小康」為主題的馬關鎮第三屆農民豐收節暨首屆農民工文化藝術節慶祝活動在向祖國致敬後拉開帷幕。

活動現場,17名最美馬關人、17名脫貧之星、17戶民族團結示範家庭、16名駐村幫扶先進個人、16戶文明家庭得到了獎勵,合作社給村集體、貧困戶分了紅,農民書畫展和農副產品展銷、農民工文化藝術大比拼、文藝演出等活動更是把節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建檔立卡戶李江江是此次活動的大贏家,他依靠養殖業脫了貧,捧回了「脫貧之星」的榮譽,在搬糧食比賽上拔得頭籌贏了獎勵,還拿到了800元的合作社分紅。

「家裡養了13頭牛,種了50畝飼草玉米作為飼料,前幾天兩頭四個月的牛娃賣了18000元。收入好、精神佳,參加比賽每一項都拿獎。」李江江喜不自禁,他說,靠著產業和政策的幫扶,家裡早都脫了貧,全家的生活越過越幸福,希望往後每年都過豐收節。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農民書畫展廳,這聯還沒有幹透的書法晾在桌案上,筆觸磅礴大氣、強勁有力。作者不是哪位書法大家,而是建檔立卡戶竇偉強。竇偉強家早年間因病致貧,在政策的幫扶下,他貸了5萬元的精準扶貧貸款,在鎮上開了間字畫裝裱的鋪面,還把自己的一些作品進行售賣,一年收入1萬元,維持家用完全沒問題。

去年,竇偉強又續貸了5萬元,買了種牛發展起了養殖業,他說,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這樣才能真脫貧。

馬關鎮有17個行政村,92個村民小組,常駐人口5359戶27524人。2013年以來共識別貧困人口10959人,貧困村12個。近年來,通過發展花椒、中藥材、養殖、鄉村旅遊等產業,讓12個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累計減貧10691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的39.82%下降至0.97%。

「全鎮共培育建築裝修、畜牧養殖、花椒種植、鄉村旅遊等富民產業4個,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9個,建成建築業裝修協會1家,會員覆蓋上豆、廟灣、草灣、新義等4村,年帶動群眾務工2500人次左右。建成標準化專業合作社12家,帶動農戶大力發展毛驢、基礎母牛、基礎母羊養殖。打造成了集育苗、種植、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花椒產業基地,註冊了花椒品牌『馬關阿陽紅』,帶動全鎮發展花椒連片種植6000畝。在新義村打造了集民俗文化、鄉村旅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田園一體化產業綜合體,年帶動群眾務工增收200餘萬元,分紅增收60餘萬元。」馬關鎮黨委副書記孫濤說,馬關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傳統的廟會社火,草編根雕,書畫棋藝豐富多彩,素有張家川縣「文化之鄉」的美育,藉助農民豐收節讓大家各展所長,從而凝聚起大家脫貧致富的精氣神。

在農產品展銷廳,麻香撲鼻的「馬關阿陽紅」花椒吸引了不少遊客,張家川縣龍投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龍耀珠介紹說,「馬關鎮花椒種植面積達到了6000餘畝,輻射帶動新義村、西莊村等8個村,帶動328戶貧困戶入股及發展花椒種植,吸收28人常年務工。今年產了7000斤乾果,主要銷往天津、北京、湖北、四川等地。目前合作社正在建立花椒育苗基地,主要培育無刺花椒和普通大紅袍、五月梅花椒等優良品種,預計年出圃花椒一級以上優質苗木60萬株,可為周邊花椒產業發展提供優質苗木。」

「『中國農民豐收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馬關鎮也順應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連續三年舉辦農民豐收節,目的是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更要匯聚起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磅礴力量。」馬關鎮黨委書記馬永平說。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王雪梅

▌來源:新天水客戶端

原標題:《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 | 馬關鎮:豐收美景入畫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辣椒紅透聯合社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辣椒紅透聯合社 2020-09-12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 | 秦安千戶鎮:椒鄉菊花開 拓寬致富路
    2020年9月18日 天水日報 08版椒鄉菊花開 拓寬致富路9月是收穫的季節,千戶鎮處處一片豐收的景象:漫山遍野的花椒、蘋果掛滿枝頭,果樹下椒園裡,菊花一朵朵一簇簇開的正豔;群眾有的摘花椒、有的運蘋果,還有的採菊花……忙碌的身影為山野憑添了幾分活力與生機
  •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高橋村:有機肥育出新希望
    高橋村的綠色有機實踐□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胡麗霞 王雪梅今年5月底,由清水縣農發公司和天津市河北區共同投資建設、佔地20畝、總投資500萬元的清水縣山門鎮高橋村有機肥加工扶貧車間生產出了第一批產品,當高橋村村民看到昔日臭氣燻天、無處堆放的牛糞變成能賣錢的產品時驚喜萬分。
  •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西山村:致富產業旺 增收有保障
    經過幾年精準扶貧,如今已實現整村脫貧。走進西山村,乾淨整潔的文化廣場,通往每家每戶的水泥路,無一不展現著小山村脫貧後的全新面貌。近年來,西山村實施了環村道路硬化、村莊亮化美化等工程,新修了文化廣場,栽植了行道樹,拆除長期無人居住的空心院落……大力改善了人居環境。
  • 【天水日報社公益廣告扶貧】白駝鎮梨灣村:幸福像花兒一樣綻放
    如今的梨灣村,花椒產業園、特色養雞場及服裝加工扶貧車間已初見成效,水泥道路、自來水、衛生廁所、安全住房、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建設也得到較大提升。這個位置偏遠、回漢雜居的貧困村,在幹部群眾的一道努力下,產業有了、村莊美了、村民富了……
  • 彭鴻嘉在天水日報社調研
    11月24日,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彭鴻嘉在天水日報社調研指導工作。他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著力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鼓勁加油。
  • 記天水日報社退休幹部 市委老乾局網宣辦主任趙寶賢
    老驥伏櫪盡赤誠 孜孜不倦獻餘暉 ——記天水日報社退休幹部 市委老乾局網宣辦主任趙寶賢 □記者 餘碧波 在天水老年大學裡,經常會看到一位面帶微笑、手拿照相機(攝像機)的老人拍攝老年大學各種活動中的精彩場面,這位老人就是天水日報社退休幹部
  • 濃墨重彩繪美景 秋收喜悅入畫來
    央視網消息:豐收的喜悅醉人心脾。眼下,中國處處麥浪翻滾、稻穀飄香,山間層林盡染,田頭色彩斑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各地的豐收盛景,感受秋天的濃墨重彩。  秋天是火紅的。
  • 天水市委第一巡察組向天水日報社反饋巡察情況
    市委第一巡察組向天水日報社反饋巡察情況  每日甘肅網8月31日訊 據天水日報報導【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郝勤學】8月28日,市委第一巡察組召開反饋會,向天水日報社反饋巡察情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建傑出席會議並講話。
  • 天水日報社2021年引進急需緊缺人才
    天水日報社2021年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面試成績根據《天水市2021年度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公告》,經資格初審8名同志符合進入面試考核環節,2020年11月22日天水日報社嚴格按照《天水日報社2021年引進急需緊缺人才面試考核工作方案》,組織8名同志面試考核
  • 中國作協走進天水開展「美好生活基層行」 採訪採風活動
    9月28日至29日,由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美好生活基層行」中國作家甘肅脫貧成就採訪採風團來天水開展為期兩天的採訪採風活動。,對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蘊有了深入了解,並對天水城鄉建設和發展高度讚揚。黃亞洲在考察天水西關古城綜合保護與利用項目建設時,為天水古城的修復成功題寫了「古秦州再現,新天水添彩」的賀詞。
  • 李潤強一行到天水日報社新址交流考察
    新天水訊【記者 李旺旺】12月4日下午,張掖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潤強帶領張掖日報社、張掖市廣播電視臺以及部分縣區委宣傳部負責同志到天水日報社新址交流考察。考察中,李潤強一行分別來到天水日報社全媒體指揮中心、全媒體採訪中心、新媒體編輯部、融媒體實驗室、平面媒體編輯部、多媒體功能廳,對天水日報社媒體融合轉型發展情況進行了全面了解。
  • 銅仁日報社到天水日報社新址考察交流
    新天水訊【記者 張彬霞】11月29日,銅仁日報社編委、融媒體指揮中心主任張勇一行4人到天水日報社新址考察交流。考察組先後參觀了天水日報社全媒體指揮中心、全媒體採訪中心、新媒體編輯部、融媒體實驗室、平面媒體編輯部、全媒體文化中心、多媒體功能廳、天水日報社報史陳列館等,詳細了解了天水日報社新址建設運行情況。
  • 天水日報社推出人文類音頻節目——「天水時間」今晚10點10分全新...
    新天水訊【記者徐媛】12月1日,天水日報社人文類音頻欄目「天水時間」經過近一個月的改版升級,於今晚10點10分由天水日報社「曉宜工作室」全新推出,日後節目將常態運行。「天水時間」是天水日報社推出的一檔廣播類新聞欄目,於2017年開播以來,受到天水百姓的歡迎與喜愛,並積累了一定的收視群體。為進一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探索轉型發展之路,將更接地氣的節目奉獻給天水百姓,天水日報社在媒體深度融合之際,對該欄目在節目形式及內容上進行了一次大的突破和創新。
  • 綠色大地迎豐收 詩畫遠安展新顏
    9月19日,2020年遠安農民豐收節暨消費扶貧活動專場在遠安縣挑花島瓦倉大米種植基地及附近廣場舉行,遠安縣各界代表及外地遊客千餘人歡聚一堂共話農村發展,共慶豐收喜悅。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將每年的秋分日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
  • 南寧市舉行「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賞析發布會
    如《馬路天使》《鑰匙阿姨》等微電影,《青春守護,美麗中國》《文明中國禮》《Family家》《美麗廣西·清潔鄉村》《說文明話,當文明人》《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講文明樹新風,從我做起》等視頻作品,《中國字中國人》《誠信商鞅,立木取信》《圓你我的夢,共創美好家園》《共建無障礙城市》《我愛南寧》等音頻作品,以及牆體畫類、連環畫類、平面類等圖片公益廣告作品等。
  • 車在畫中行,天水這一路皆是美景
    車在畫中行,天水這一路皆是美景 金秋十月,天高氣爽 聽說這個時節和自駕更配喔 一路風景一路歌
  • 稻海翻金浪,豐收美景入畫來!在中堂即可拍出稻田美景!
    中堂鎮四鄉村這裡種植了過百畝水稻重現了水鄉中堂魚米之鄉的盛景這裡百畝水稻即將迎來豐收的信號漫步田間穿過黃綠相間的稻葉置身於稻海之中恍如一幅詩意田園畫金黃色的稻田不僅成為鄉村旅遊的打卡網紅點更是小朋友們接受勞動教育的基地鳳衝的田埂上傳來歡聲笑語原來是孩子們到田間參觀實踐與農民伯伯一起體驗秋收的喜悅
  • 稻海翻金浪,豐收美景入畫來!在中堂即可拍出稻田美景……
    中堂鎮四鄉村 這裡種植了過百畝水稻 重現了水鄉中堂魚米之鄉的盛景 這裡百畝水稻即將迎來豐收的信號
  • 樂亭縣新寨鎮:鄉村美景入畫來
    樂亭縣新寨鎮:鄉村美景入畫來 2020-09-17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