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評審會在北京設計之都大廈舉辦,小物文化、了草產品、上海韻文博鑑等11個參賽設計團隊,圍繞通惠河沿線與運河有關的文化遺產,一一分享了各自的平面創意設計、文創產品及包裝設計產品。
「你的這個設計作品很有創意,把運河文化元素也運用的很巧妙,我想了解一下它的材質、重量和量化生產情況。」評審現場,各位專家從文化性、創意性、設計性及市場性四個角度進行專業點評。活動將於一周內評選出10個成系列的、有針對性的、可實施、可量化生產的設計方案,對設計作品進行實物打樣,於活動後進行展出。
據悉,「創意點亮通惠河」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大賽於11月29日啟動,先後組織開展專家講座和實地採風活動,幫助參賽設計團隊深入了解通惠河的歷史演變、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和大運河文化精神,形成更具文化價值和時代價值的創意設計作品。此次活動由中國文化產業協會、北京朝陽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及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聯合主辦,旨在以大運河文化遺產創意設計為載體,積極打造朝陽運河文化品牌,促進大運河文化的有效傳播,更好地發揮國家文創實驗區在全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示範帶動作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直以來, 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先後支持舉辦「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創新創意設計大賽」「NICE CHOICE中外手工藝採風交流」等相關主題活動,協助開展大運河文化帶文化遺產梳理、保護、標識和展示工作。同時,積極引導園區打造大運河沿途文化產業園區的特色項目,在大運河文化帶沿線積極培育新興文化業態。
下一步,國家文創實驗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將繼續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鼓勵各文化產業園區激活傳統文化價值,支持園區舉辦各種傳統文化特色活動,持續推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助力園區形成品牌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優勢,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文/記者 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