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培訓現場,他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衝刺,全力以赴服務盛會。
▲志願者進行英語情景會話訓練。
▲志願者正在朗讀英語。
志願者將常用單詞放在手機裡,勤加練習。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文/記者 羅子泓 見習記者 徐曉 實習生 霍沙沙 圖/記者 姚凡)過五關斬六將,從眾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了解廈門故事,涉獵各國文化,就連男生也得上化妝課……身著統一服裝,個個精神抖擻——他們是準備助力廈門會晤的「小白鷺」志願者,如今正蓄勢待發。
上周五,2000多名會晤志願者在五緣灣運動館舉行出徵儀式,陸續投入到廈門會晤服務工作中。盛會日益臨近,志願者在進行著哪些衝刺攻堅工作呢?昨日,本報記者走近「小白鷺」志願者廈門大學第二中隊,為您揭秘他們的「備戰」故事。
選拔
過五關斬六將 志願者十裡挑一
在崗位上,如遇突發身體不適,又無人能替班,怎麼辦?接待工作中,若有人用不禮貌的語言對待你,如何應對?……這是抗壓測試的題目。1000多名廈大「小白鷺」,先後經歷了抗壓測試、英語口語測試、800米體能測試以及金磚國家知識測試等選拔,從上萬名報名學生中脫穎而出。
「先是學院面試,再是5月份校級面試。」來自廈大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大二的崔世傑,牢牢地記住了每一次「闖關」的時間節點。聽聞志願者招募的消息,廈大生命科學學院大二學生李彤彤也卯足了勁兒準備,給自己「充電」:從英語日常用語練習,到金磚國家、廈門民風民俗等知識學習,她一樣都沒落下。
「志願者挑選是一個優中選優的過程。」廈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輔導員、第二中隊帶隊老師黃藝明介紹說,為了能夠通過選拔,學生們放棄了暑期休息時間,投入到各類專業培訓中。
提升
文化交融很重要 男生也上化妝課
「吃飯了嗎?」這是中國人打招呼時的常用語,可與外賓交流就不行了。服務過程中,志願者和外賓面對面交流,若是無話可說豈不尷尬?
聊什麼,怎麼聊,這時就成了一門學問。「初到一個城市,可以和他們聊聊旅遊景點、美食。」廈大外文學院英語專業大一學生、志願者楊奕涵說,就連前段時間鼓浪嶼申遺成功,或未「登鷺」的颱風,都是很好的話題選擇。另外,志願者還需要特別注意文化差異:中國網友常用的「666」(用以形容某人某物很厲害),在其他國家中可能是不好的象徵;而左手,在一些場合也是不禮貌、不聖潔的代表……
除了英語口語、通識文化、禮儀和體能等課程外,不少志願者還上了「化妝課」。為提升整體精神面貌,老師從化妝步驟、挑選化妝品等方面進行講解,並建議大家要「化看不出來的妝」。「男生也來上課了。」楊奕涵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