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鷺」:當代人的廈門故事很精彩

2021-01-07 福州新聞網

  17日晚,一臺原創舞蹈詩《廈門故事》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劇場驚豔了現場觀眾。作為第七屆福建藝術節參演劇目,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和廈門藝術學校聯袂奉獻的誠意之作,用浪漫、詩化的舞臺質感將「小崗位大擔當」的立意推陳出新。

  這臺劇目勇敢挑戰當代題材,且整臺演出依舊注重融合運用閩南特有的文化、民俗、地域元素,多媒體影像與舞蹈形象之間互動生趣,讓觀眾耳目一新。

  新探索闖關現實題材

  《廈門故事》由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教授、國家一級導演左青執導,以廈門改革開放40年建設成就為創作背景。全劇由序曲、10個廈門人物故事和尾聲組成,以新聞記者的視角,講述當代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一個個「小崗位大擔當」的故事,表現廈門人民的美好心靈、大愛情懷和精神氣質。

  從全國勞動模範、環衛工人代表陳大姐,到跟隨「雪龍號」極地科考船三次奔赴南極,以高超的機械維修技術被譽為「廈工技神」的蓋軍銜;從廈門公安交警戰線上的「時代楷模」陳清洲,到中國催化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廈門大學化學界泰鬥蔡啟瑞院士……時代楷模的感人故事重現在觀眾面前,讓他們或會心一笑,或深深感動。

  專業擅長民族民間舞表演的廈門「小白鷺」,為何要嘗試一個適合現代舞的現實題材?

  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主任林乃楨說,跟劇中的平凡人物一樣,「小白鷺」也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是廈門城市發展的見證者跟受益者,因而想創排一部現實題材作品,用以記錄改革開放40年來廈門人的精彩故事。

  「因為演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並且現實題材舞蹈詩在國內幾乎無人敢碰,我們擔心作品不被認同,所以儘管設想頗為專家們看好,主創人員前後還是糾結了半年多時間。」她坦言。

  最終,他們決定搏一把,採用「寫意與寫實相結合、寫意為主」的創作原則,以「記者」講述寫實,讓舞蹈充分寫意。在試排中,人物原型費了很大功夫再創作,故事之間通過「記者」採訪串聯起來,融入閩南文化元素。林乃楨總結說,《廈門故事》是廈門藝校跟「小白鷺」在舞蹈藝術題材上的新探索。

  新突破著力體驗生活

  「《廈門故事》的主角非常寫實,我們用舞蹈表現環衛工人、技術工人的勞動,做到了和諧、唯美及藝術上的真實,業界同行看後也都有些意外。」廈門藝校校長崔勇說,有人甚至稱,這部作品讓人看到了舞蹈藝術呈現方式的新突破。

  「這是一次艱難的創作之旅。」導演左青說,在與這些故事原型人物或其家屬的交流中,他們對事業、對工作、對生活、對社會、對他人、對家園真誠而無私的愛,一次又一次感動著自己,內心湧起一次次創作衝動。但進入實際排演中,創作團隊又面臨著兩個主要難題:一是如何用身體語言來表現這些感人的故事,二是如何傳承發展小白鷺民間舞團的藝術風格和個性。

  以環衛工人為例,一把掃帚無疑是角色的重要特徵。然而,飾演者繆斯琦說,拿著掃帚跳舞,她一開始有排斥感,更遑論塑造人物。即便後來編舞採用更生活化的當代舞,將掃地動作提煉、舞蹈化呈現,但與她習慣的抒情的民族民間舞質感還是不同,肢體仍有一定的隔閡。排練期間,掃帚掉在地上或撞到群舞,是常有的事,她為此一度非常迷惘。

  為了讓自己儘快擺脫與角色的隔閡,繆斯琦想到了去大街上觀察、體驗環衛工人的實際工作狀態。三個月的模仿,她終於把手裡的掃帚融合成身體的一部分,融合進舞蹈表演。

  飾演記者、藍天救援隊長水草等多個角色的於馨認為,自己也是通過不斷的內心體驗,才一點點刻畫出劇中人物性格及內心情感。在排練藍天救援隊赴汶川救災這段戲的日子裡,於馨日日把內心沉浸在災難場景中,「很壓抑,但這樣才能離人物原型更近些」。在於馨看來,《廈門故事》讓全體團員看到「熟悉的舞蹈藝術的另一面」,原來現實題材也可以用舞蹈藝術寫意呈現。

  「偉大來自平凡!這些『小崗位大擔當』的故事鼓勵我們,在追尋舞蹈藝術的道路上不斷精益求精。」崔勇表示,用文藝創新講好「廈門故事」、用文藝精品塑造「精神家園」、用文藝繁榮增強「文化自信」,展示城市精神風貌,是廈門藝校和「小白鷺」一直以來秉承的理念,「我們希望今後更多地通過文藝的形式,謳歌廈門,謳歌這些感動廈門的人物」。

  他透露,七藝節演出後,《廈門故事》將擇機在廈門舉行10場公益展演。

  (記者 林澤貴/文 通訊員 劉海棟/圖)

相關焦點

  •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親切會見廈門小白鷺藝術團
    2006年2月16日下午,中國駐菲律賓大使李進軍在官邸親切會見了菲華體育總會領導和中國廈門小白鷺藝術團及贊助商廈門海投房地產有限公司負責人。戴星元文化參贊等參加了會見。    菲華體總黃福清會長首先向李大使介紹了來訪的藝術團團長及主要成員,他說,廈門小白鷺民間藝術團成立於1993年10月5日,是中國第一個專業民間舞藝術表演團體,十年前,該團曾來過菲律賓表演。
  • 廈門會晤文藝晚會:「小白鷺」舞蹈團驚豔世界
    原標題:金磚大舞臺 白鷺上九天  風情萬種的惠安女,喜氣洋洋的《畲族婚典》……在4日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文藝晚會上,行雲流水的中國民間舞蹈看醉了各國嘉賓。蘊藏在動靜間的閩南風情、福建韻味,向世人展現了八閩文化魅力。  激動人心的藝術表演背後,少不了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下文稱「小白鷺」)成員忙碌的身影。
  • 涉獵各國文化 廈門會晤「小白鷺」志願者蓄勢待發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文/記者 羅子泓 見習記者 徐曉 實習生 霍沙沙 圖/記者 姚凡)過五關斬六將,從眾多報名者中脫穎而出;了解廈門故事,涉獵各國文化,就連男生也得上化妝課……身著統一服裝,個個精神抖擻——他們是準備助力廈門會晤的「小白鷺」志願者,如今正蓄勢待發。  上周五,2000多名會晤志願者在五緣灣運動館舉行出徵儀式,陸續投入到廈門會晤服務工作中。
  • 小白鷺藝術團有了自己的劇場
    30日天下午,小白鷺藝術中心舉行了落成首場公演。小白鷺藝術中心是目前我市劇場中唯一具備24米深度和多種升降功能的專業舞臺,也是廈門藝校成立51年、廈門小白鷺舞團成立16年來,擁有的第一個專屬的專業舞臺。        首演中,藝校學生和小白鷺舞團的成員們以音舞詩、歌仔戲和群舞等節目形式向觀眾展示了教學成果和精彩的舞蹈作品。
  • 文明小白鷺「飛」進廈門各社區 市民爭相為它代言
    為了深化新一輪文明創建,落實廈門市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範城市座談會精神,昨日上午,廈門市首個「市民文明行為示範月」暨「文明小白鷺」進社區活動在廈門市湖裡區金山街道金山社區啟動。  上個月,廈門召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典範城市座談會,提出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範城市,把廈門打造成為市民文明行為的示範標杆城市。
  • 天山飛來「小白鷺」:最美「時節」共敘閩疆情
    天山飛來「小白鷺」:最美「時節」共敘閩疆情   為加強福建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兩地文化交流,同時也為第七次全國對口援疆工作座談會的召開營造良好氛圍,應福建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的邀請,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前往新疆昌吉州進行慰問演出。
  • 團市委積極推動廈門會晤志願服務成果轉化 「小白鷺」再出發
    「小白鷺」志願者在服務。 團市委供圖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王東城通訊員張寧)「謝謝你,再見!」昨天下午,金磚國家文化節志願者章璇送走了一批南非客人,圓滿完成服務工作。前不久,章璇還參與了廈門會晤的志願服務。
  • 首列文明小白鷺地鐵主題列車昨日運行
    地鐵1號線「文明小白鷺」主題列車昨上線運行,隨處可見「文文」「明明」的可愛身影。  海西晨報訊(記者 雷妤 實習生 齊月清)經過4個多月籌備,廈門城市文明的代言人———「文明小白鷺」有了自己的地鐵車廂。
  • 好戲靠打磨《僑批》再升級 8日將在廈門小白鷺藝術中心上演
    (資料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陳佩珊)主人公黃日興為愛被騙,踏上南洋之路;華工阿祥為幫他回來與愛人結婚,用生命掩護他逃出金礦。從此,黃日興與華工的命運、僑批緊緊連在一起……自2018年首演以來,歌仔戲《僑批》讓「僑批」這一特殊符號和閩南人愛、義、恩、情、孝、儉、諾、拼的精神為人所熟悉,並為之動容。  兩年多來,這部戲打磨不止。
  • 天山飛來「小白鷺」:天池快閃助力旅遊興疆
    從2010年開始,廈門先後派出七批優秀的援疆幹部,為新疆帶去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促進產業發展。為了響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提出的實施旅遊興疆戰略,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團接受邀請,在新疆天山天池等地開展「歌唱祖國」快閃活動,以藝術增進閩疆交流,用文化推動旅遊產業發展。
  • 玩嗨廈門|賞樂看劇讀書觀展,國慶廈門文化活動精彩不停
    節前就已陸續拉開帷幕A萌君速度為您精選推薦0111場大師雲集精彩劇目演出琴韻悠揚——楊波揚琴師生音樂會傳統民樂琴聲悠揚 聆聽濃濃師生情這次將為廈門人民帶來蒙古長調《聖主成吉思汗》、群舞《牧馬人》、民樂合奏《黑牧日》等精彩節目。
  • "文明小白鷺"漫畫表情包H5齊上線 內容都和疫情防控相關
    「文明小白鷺」作者劉奎寧創作了一組主題漫畫及微信表情包,將疫情防控融入倡導文明行為中。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蔡櫻柳)「要牽手,勤洗手」「別怕!我罩你!」「原來你是這種垃圾!」「親!測個溫!」活潑俏皮的話語,輕鬆明亮的畫風,昨日,文明小白鷺微信表情包一和大家見面,就讓大家迫不及待地用了起來。
  • 明晚廈門奏響「愛拼」最強音!小白鷺、六中合唱團都來了
    音樂廈門用文藝的形式把這一幕幕都記錄了下來。5月17日20:00,由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文化和旅遊局、廈門廣電集團協辦,海西晨報社、成飛文化發展集團執行的「愛拼·奮進——音樂廈門·唱響新時代最強音雲展播」特別節目將在全網推出。
  • 我記錄的鳥兒·小白鷺
    小白鷺(來自《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配圖)  小白鷺的分布(來自《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配圖)  小白鷺的分布範圍很廣,在亞洲、歐洲、非洲以及大洋洲都有分布。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南方大部地區,我在重慶、廣西和福建皆有看到過白鷺。部分地區的小白鷺為常見留鳥,比如在海南島小白鷺就屬於留鳥,在這裡越冬和繁殖。
  • 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我的人間理想——於馨個人舞蹈專場...
    廈門小白鷺民間舞藝術中心 廈門藝術學校 聯合出品 「我的人間理想——於馨個人舞蹈專場」
  • 今夜,廈門星光燦爛!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精彩開幕!
    【溫馨廈門把自己唱給世界聽】  接下來,請聽廈門六中合唱團演繹的《廈門親像一首歌》。  【一曲《我們》,講述守護生命的感人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逆行的白衣戰士們也出現在舞臺上,廈門援鄂醫護人員代表、武漢醫護人員代表與蔡程昱、鞠紅川一起演唱
  • 小白鷺、黃嘴白鷺、褐翅鴉鵑…快來選出您身邊最熟悉的鳥兒!
    小白鷺、黃嘴白鷺、褐翅鴉鵑……這些鳥都是我們身邊的「鄰居」,但哪一種最讓廈門人熟悉?前日,市觀鳥協會正式開啟2020年廈門市「愛鳥周」的「雲觀鳥」活動,評選市民身邊最熟悉的10種鳥類。今年3月25日至31日是第38個福建省「愛鳥周」,受疫情影響,今年在線上舉行「雲觀鳥」活動。
  • 「小白鷺」載你去飛翔
    圖為4月16日,亮相德清莫幹山機場的小白鷺「莫幹山號」運動型小飛機。拍友 沈冬 攝   浙江在線4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琳 見習記者 林婧 通訊員 楊曉燕)日前,湖州德清通航智造小鎮莫幹山機場上,德清製造的小白鷺「莫幹山號」運動型小飛機亮相。這是國內第二款、我省首架自主研發的運動型飛機。小白鷺飛機是一款並排雙座、上單翼、常規尾翼,單發、前拉式發動機布局的輕型運動類飛機。
  • 母雞客串鳥媽媽孵化白鷺 小白鷺長大後不願離去
    本報訊 家住樂山市中區蘇稽鎮的陳先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偶然間在樹林拾到的一枚鳥蛋,竟被母雞孵化成一隻小白鷺。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小白鷺長大了,卻怎麼也捨不得離開溫暖的家。  說起這隻白鷺的故事,陳先生感慨萬千。經營著一家魚火鍋的他告訴記者:「半年前我和兒子上山玩耍,意外地在林間發現了一枚鳥蛋。我把鳥蛋帶回了家,給母雞孵化。
  • 放牛村民撿到受傷小白鷺
    ■工作人員正在為小白鷺治療。段建斌 攝  本報訊(記者劉琛敏通訊員段建斌)9月8日晚,一位正在放牛的村民在井陘縣南峪鎮地都村發現受傷的小白鷺。經相關專業人士辨別,確定該小白鳥為小白鷺。工作人員給它餵食了營養液後,經過傷口處理、消炎、免疫等醫療程序,小白鷺被送往孵化園進行專業治療,待傷愈後將被放回大自然。  9月10日上午,位於冀晉交界井陘縣地都村段的綿河溼地上,成群的黑鸛、白鷺、野鴨等十多種珍稀水鳥在水面上、蘆葦叢中時而嬉戲、時而覓食、時而展翅飛翔,繪製出了一幅美麗和諧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