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柯文哲兩天一夜的臺中行圓滿落幕。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這一趟行程滿滿,除了在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邀請下,來到臺中發表專題演說,還跟當地產業代表密談、參加粉絲聚會,並與臺中市長盧秀燕互動熱絡,被外界認為為2020年選舉暖身的意味相當濃厚。
事實上,柯文哲這一趟從15號就出發。在桃園中壢,柯文哲被人目擊與去年退出國民黨並以無黨籍之姿參選桃園市長的楊麗環等一同參香。15日晚間來到臺中,他第一站先到大甲鎮瀾宮參拜,並由臺中藍營大佬、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親自接待。16日下午3點,柯文哲在國民黨籍臺中市長盧秀燕的親自陪同下一同參觀,上演「柯盧會」。
據傳,對於有人問柯文哲此行來臺中是否包含布局2020,柯文哲更直言「趁著來臺中一趟,一份工就把事情順便做一做」,見縫插針的心思可謂不言可喻。
自從柯文哲連任臺北市長,有關他「組黨拼大位」的傳說就風起雲湧。雖然代表「白色力量」參與民代補選的陳思宇年初以巨大差距落敗,但外傳柯文哲陣營去年底就在全臺範圍內招兵買馬,籌組「柯家軍」已是現在進行時。這也讓此次柯文哲與楊麗環等人的接觸,被視為有為柯團隊招兵買馬的意味。
對「組黨」拼2020等話題,雖然柯文哲一開始不願正面回應,反應低調,但在1月中旬,他和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合體直播時,也首度鬆口表態:「從長計議、正在想」。此後,柯文哲「不忙建設、無心市政、只在乎網絡聲量」也成了臺北市議員們吐槽的常態。再加上3月中旬「訪美」行程曝光、規劃騎單車「一日北高」、大甲媽祖繞境、春節期間搶上「網紅」直播節目,以及「開槓」蔡英文、「密會」李登輝,對韓國瑜的兩岸論述酸言酸語……印證柯文哲進軍2020的心思,早已箭在弦上。就連「保外醫治」的陳水扁都替他打過包票:「以臺北市長柯文哲為代表的第三勢力一定會參選」。
只不過,柯文哲這一趟地方凝聚人氣、猛試水溫的動作,卻令不少人頗為不滿。臺灣《中國時報》對此就發表評論指出,柯文哲從確定連任的那刻起,就開始無心市政;一天24小時,彷佛恨不得有48小時擘畫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夢。
柯文哲忙上網紅節目拼聲量
文中指出,2015年柯就職臺北市長周年時接受專訪時就自言,「我最大缺點就是傲慢,我就是一個被寵壞的小孩,現在也被臺灣社會寵壞」、「別人講錯一句話就完了,但我都沒事,我擁有全臺灣人民最高的忍受度!」而到了今天,柯不僅依舊是那位「被寵壞的小孩」,甚至變本加厲,將市民對他的寄望、賦予他的責任,全擺在他個人爭逐「大位」野心的後面。
敢這麼做,無非是因臺灣社會充斥厭惡藍綠的氛圍,精算政治的柯看準這點,遂老是把痛罵藍綠當成工具,以激發選民「挺柯教訓兩黨」的洩憤思維。
柯文哲去年驚險贏得連任,在臺北市雖然只是「慘勝」,一度被認為人氣退燒,但從他近來跨出臺北市,在其他縣市出現「柯粉暴動」的情況來看,顯然不能「以臺北看臺灣」。有趣的是,一向自視甚高的柯文哲,日前還送出金句,稱自己「工作看起來比較像雍正」,這是在為自己架設人設,還是暗示自己志在「大位」?眼下的臺灣大眾,對此又是否真的埋單?一切,恐怕得靜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