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亂年代,很多人都是因為避世才選擇上山當個和尚或尼姑。在過去,一般人也不會輕易去當和尚和尼姑,只有家裡太貧窮,連飯都吃不飽的情況下,父母才會將他們的孩子送進寺廟,但是在過去和尚的數量要比尼姑多很多,因為大家都知道,過去女性的地位非常低,因此很多家庭如果實在養不了的話,就會選擇把女兒賣掉。到了現在,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已經基本不存在吃不飽飯的情況,按理說寺廟裡的人應該會越來越少,然而現在卻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五臺山上的尼姑越來越多了,這是為什麼呢?
在現在人們的觀念中,幾乎都認為那些出家的人都是在生活中受了很大的挫折,變得不願意在城市中生活,因此才選擇皈依佛門,修習佛法。其實不全是這樣,五臺山作為我國的佛教名山之一,如今也是我國的一個5A級景區,在這裡流傳著很多文殊菩薩「顯靈」的故事,導致五臺山的名氣越來越大,許多佛教信徒都來這裡燒香拜佛,去過這裡的人應該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五臺山上的尼姑越來越多,甚至已經達到了一千多位了,而且還都是一些年輕貌美的小姑娘,在這些女子身上也看不到一點佛門人的氣息。
其實這些所謂的尼姑,大部分都是假的,她們之所以扮成尼姑主要是看中了其中的利益。她們沒有收入來源,為了謀生而選擇出家,用寺廟的供養來維持生活。她們以收功德款的名義讓遊客捐款,甚至向遊客兜售香火,她們非常擅於抓住這些信徒的心理,在碰到遊客的時候會推薦他們買一些平安符和香囊什麼的來破財消災。通過收這些遊客的錢,她們的收入十分驚人,甚至可以滿足自己日常的所有開銷。
還有一些尼姑,她們出家只是暫時的,並不是真正出離了世間,只是避開塵世紛繁複雜的事務,沉澱情場失意的落寞,把雜亂的心思收斂、專注,她們最終還是會回到紅塵中去。儘管我不贊同因為在塵世的困難便棄絕世間這一行為,但如果問我遠離煩惱的辦法,我也難以回答。但是,凡是擊垮不了你的困難都是暫時的,出家之後,皈依佛門,心神安定,回首過往好像依然有著對紅塵的掛念。儘管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更多的還在身邊。女子柔情,她們對於眾生的苦難更加慈悲,越來越多的女性感受到了塵世生活的艱辛和繁雜,因此也就有了越來越多的尼姑。
佛門有句話,淨口業,各人因果各人了,萬法皆空,唯有因果不同。出家修學,在定慧之功力上證悟宇宙本源,則是自渡;如果在家煩惱一堆無解,連自己也無法養活,則是最初級的自渡無法達到,出家是為了逃避,一旦脫離了佛門問題還是原來的問題。進了佛門就要恪守戒律、苦讀經文、自我磨難,努力以一顆聖潔之心,去叩響她們理想中的「超然世界」之門。
佛正是看見了世人的痛苦,為讓眾生脫離苦海,因而建立了佛教。他們耗費心血鑽研佛經,向世人講解,引人向善。無論如何走進了空門,在空門之內即進超脫。要讓心靈得到歸宿,那麼就不要讓身軀留下的痕跡帶著侵蝕和傷害。只要有一顆清淨的心,到處都有寂靜處,到處都是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