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三五」海南再出發|海口:文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2020-12-11 身邊24小時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文明,是每一座城市的追求,也是「生活更美好」的應有之義。

現在的海口,越來越符合我們對城市的美好標準:馬路更乾淨了,衛生死角少了,私家車停放有序了,人行道走得舒坦了,斑駁的牆壁刷新了,小巷道沒了坑坑窪窪,農貿市場乾淨整潔,公園美麗如畫。

看得見的變化可喜,看不見的變化更叫人欣喜。市民的公德意識和法治意識、規則意識增強了,不良行為、不文明現象減少了;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增強了,效率提高了;幹部職工的作風加強了,鬥志旺盛了……

「十三五」期間,海口不斷推進城市文明建設,於2015年7月啟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這場活動成為耕種城市善治的試驗田,繪就民生幸福的新畫卷,砥礪幹部作風的磨刀石,讓整座城市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綻放出光芒四射的魅力。

解決衛生、文明工作短板 錨定城市治理新目標

5年前,形勢逼人。全國27個省會城市中,只有9個不是全國文明城市,10個不是國家衛生城市,海口就位在其列。此時的海口,髒、亂、差、堵等現象較為嚴重,為不少市民和遊客所詬病。

海口發展起點低、底子薄、歷史欠帳多。經過深思熟慮,海口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作為統攬海口發展全局的綜合抓手,將其作為城市在經濟財力、規劃建設、城市治理等方面補齊短板欠帳的一次重大契機。

2015年7月,海口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正式啟動。這是一次提升城市榮譽的果敢抉擇,是海口市於時代的大背景下尋求發展突破的必然要求,是在歷史的時空中謀求城市騰飛的長遠之舉。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要如何操作?應該建立怎樣的機制?從哪裡入手?

「慌亂、迷茫。」提起最初面對創建工作,海口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時任海口市委副秘書長、創衛創文工作指揮部綜合協調組組長劉川海說,「大家都覺得創衛工作的標準至少是看得見的。而關注市民文明素質、城市管理體制的創文工作則是千頭萬緒,無從下手。」

通過細緻研究兩套測評體系,海口確立了創建活動指導思想——一個是發展,一個是為民。

以惠民利民為導向 打造群眾「幸福工程」

無論是創建過程,還是後續的文明城市鞏固提升,都是一項龐大的城市治理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千家萬戶。但是,只要將其變為便民惠民的民生工程,讓百姓在其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這項工作就不難推動。

交通秩序整治、農貿市場整治、佔道經營治理、小區衛生清理、夜市排檔整治、違法建築整治……海口從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抓起,從群眾還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將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近千個指標分解,精準對應到27個責任單位、4.2萬個居民小區、商家店鋪和建築工地,力推市政基礎設施、小街小巷、文化體育科普設施、農貿市場等十大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讓廣大群眾從創建中得到實惠、看到變化。

近年來,海口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公園品質不斷提升。圖為市民在紅城湖南岸公園晨練。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在海口市白龍北路與長堤路交叉路口西南側,有一塊3畝的土地。因長期閒置,裡面長滿雜草,成了老鼠、蟑螂聚居地,成了一處衛生死角。今年,海口堅持共建共享的理念,採取「微改造」的方式將這塊空地打造成街邊小公園,讓周邊居民有了休閒娛樂的場所。

「別看公園小,它給我們帶來了『大幸福』!」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陳芬菊笑言,自從有了小公園,她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跳廣場舞的地方,小區檔次也提升了,變得更美了。

同時,許多幹部主動為困難群眾的生活問題想辦法、謀出路、謀利益。

林淡嬌在海口人民廣場用小推車賣腸粉長達20年。海口啟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後,取締佔道經營。在街道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林淡嬌在附近的美食街租了門店。「店裡配了冰櫃、空調、消毒碗櫃。有了固定場所,就餐環境也有了保障,很多外賣平臺主動找上門。雖然每個月多了3000元租金,但營業額比過去翻了一番。」林淡嬌說,是創建活動改善了她的生活。

除了硬實力的積累,還有軟實力的提升。「十三五」期間,海口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續推動市圖書館、市人民劇場及配套項目、市博物館、各區文化場館、街道綜合文化站點、行政村文化室和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改造升級。截至2019年底,全市擁有公共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43個,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64個,行政村文化室347個,演藝場所13個,市區鎮(街道)村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形成,真正打通文化惠民最後一公裡。

2017年,海口成功獲評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近日,經複查確認,海口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城市的變化,讓市民更有獲得感,也讓市民對城市的滿意度更高。由表及裡,從量變到質變,海口推動文明城市建設的口碑越來越好,真正成為了群眾的「滿意工程」「幸福工程」。

全面推廣垃圾分類 讓綠色生活成文明風尚

城市對文明的追求永無止境,海口的文明城市建設永遠在路上。

加強生態文明,大力推動垃圾分類,追求更智慧、綠色、健康的生活——如今,海口對文明城市賦予了更多的內涵。

今年7月24日下午,作為海口市秀英區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儲運小區舉行月評比活動,通過對近一個月來居民每日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打分,積分前五名家庭減免一個月物業費,積分6名至10名家庭可獲得一袋10斤大米。

居民劉俊輝的積分位列小區本月垃圾分類排名第二名,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榮譽證書和物業費減免公示牌的他興奮地說:「這種獎勵方法讓我們居民得到了看得見的實惠,對大家的激勵作用很大。」

海口美蘭區和平南街道的愛心環保屋,居民將可回收垃圾分類投放。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劉俊輝介紹,儲運小區從6月22日啟動垃圾分類,不僅有網格員、志願者挨家挨戶上門指導垃圾分類,垃圾投放點旁還有督導員,引導、監督大家正確投放垃圾。「剛開始分會弄錯,後來知道雞骨頭、魚骨頭這些小骨頭是廚餘垃圾,大的豬骨頭是其他垃圾,海螺殼、榴槤殼短時間不能腐爛,也是其他垃圾。只要把這些容易弄錯的記牢,基本就不會出錯了。」劉俊輝說,現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對於垃圾分類的熱情也非常高,每天在家「監督」大人們不能扔錯垃圾。

根據《海口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兩年行動方案(2020-2021)》,從2020年8月1日起,海口優先對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大型商超、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試點街道實行強制垃圾分類。海口選取了秀英區海秀街道、龍華區濱海街道、瓊山區鳳翔街道、美蘭區和平南街道4個示範街道開展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建設。2020年10月1日起,海口對所有區域開展強制垃圾分類。

在推進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海口各職能單位、各區積極探索垃圾分類好經驗。通過安裝視頻監控和洗手池、贈送「兩桶一袋」、小區內「撤桶並點」、制定獎勵措施等方式,不斷提升分類準確率,提高居民分類積極性。

截至目前,海口市進入再生資源回收渠道的可回收物約900噸/日,廚餘垃圾資源化處理量約305噸/日,焚燒和填埋生活垃圾處理量3320噸/日,資源化回收利用率達26.62%,比2019年資源回收利用率提高約10個百分點。

垃圾分類最終要靠市民素質的養成,但起步階段制度的引導和約束是關鍵。海口要求,對違反垃圾分類規定的行為,督導員或該區域的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要及時制止並督促整改,對拒不執行垃圾分類的,要按照規定移交城管執法部門予以處罰。城市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要成立垃圾分類執法隊伍,對屢教不改的嚴格按相關規定查處。

如今在海口,垃圾分類裝袋已成為市民的常識,垃圾分類這一「新時尚」日益成為「好習慣」。

(海南日報海口12月1日訊)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輝煌「十三五」海南再出發 | 海口:特色文旅「秀外慧中」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再次落地,話劇《雷雨》《雷雨·後》全國巡演首站在海口開啟,騎樓老街沉浸式5D光影幻境秀……11月26日上午,海口市宣布2020年跨年狂歡季啟動,活動將一直持續至明年2月,時間跨度更長,產品內容更豐富,九大派對板塊、200餘場文旅活動讓人興奮不已。
  • 輝煌「十三五」 海南再出發 | 海口:特色文旅「秀外慧中」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再次落地,話劇《雷雨》《雷雨·後》全國巡演首站在海口開啟,騎樓老街沉浸式5D光影幻境秀……11月26日上午,海口市宣布2020年跨年狂歡季啟動,活動將一直持續至明年2月,時間跨度更長,產品內容更豐富,九大派對板塊、200餘場文旅活動讓人興奮不已。
  • 美好新海南 輝煌「十三五」|海口美蘭機場以完善機制保障疫情防控...
    ■ 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通訊員 劉澤群「現在進出機場,特別順暢。」11月25日上午,海口市民吳帝興提著行李和妻子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出發,前往哈爾濱看雪。在出發大廳入口處紅外線測溫區短暫停留幾秒鐘後,吳帝興和妻子就直奔行李託運櫃檯辦理登機手續,前後不到半個小時就抵達了登機口。在同一時間,從江西南昌乘機抵達美蘭機場的樊峰,同樣感受到機場暢通無阻。
  • 美好新海南 輝煌「十三五」 | 一家農家樂的紅火之路——海口施茶...
    一家農家樂的紅火之路  ——海口施茶村黨組織助力村民發展產業見聞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實習生 韓曉露  初冬時節,夜幕降臨,白天喧鬧的村莊漸漸恢復平靜。但在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的闊林農家樂內,歡聲笑語不斷,大廳裡、包廂裡、木亭裡,客人全都坐得滿滿當當。
  • 輝煌「十三五」海南再出發|海口美蘭舉全區之力助力江東新區建設
    ■ 海南日報記者 張期望 通訊員 王聘釗江東新區規劃13號路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文明東越江通道(江東段)片區改造項目一、三標段籤約突破90%;瓊山大道市政化改造工程項目完成全部籤約工作;臨空經濟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四期完成土地徵收543.12畝……近期,海口江東新區動遷工作好消息不斷。
  • 文明喀什 | 創建文明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文明喀什 | 創建文明城市 讓生活更美好 2020-10-02 19: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海口,一座隱藏著許多南洋故事的城市
    海口是一座相對比較低調的城市,雖是海南的省會城市,卻沒有三亞的喧鬧,不被許多人熟知。對於這座城市外面的人來說它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卻獨自綻放著屬於自己的魅力。不管你來不來,它的魅力只增不減。當你踏入這裡開始一趟穿越之旅,你便能夠領略到海南島的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古代文明、海南島人的精神。
  • 賦能城市發展 融創與海南共建美好
    海南自貿港建設如火如荼,融創華南將充分發揮城市共建者的使命,紮根土地文化、融入城市格局,堅持高端精品理念的同時拓展「地產+」多業態,並以特色化城市更新與溫度感的責任踐行,共建海南美好城市。 融入海南發展格局,以產業引擎共建美好城市 今年十一黃金周,海南各市縣文旅融合效應凸顯,成為全國文旅產業璀璨奪目的明星。
  • 「十三五」,中國橋梁建設再創輝煌
    人民至上堅持建橋為民 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市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考察調研,他這樣提到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當年,你們這裡和上海隔江相望,南通不好『通』,現在跨江大橋建起來,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從此『南通就好通』了。」
  • 海南「十三五」:走出房地產調控陣痛期 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圖為航拍海口江東新區某在建房地產項目。 駱雲飛 攝圖為航拍海口江東新區某在建房地產項目。 駱雲飛 攝中新網海口1月13日電 (王子謙 王曉飛)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第三場主題新聞發布會13日舉辦。
  • 海南海口:志願服務讓「候鳥」老人晚年生活更幸福
    「我來海南已經11年了,在這裡參加志願服務也11年了。這麼長的時間裡,我早就深深地愛上了這片熱土,把自己當成了海南人。」談起自己的志願服務經歷,海口美蘭區愛島藝術團團長鄭有芬感慨道。  今年70歲的鄭有芬是遼寧瀋陽人,退休後因為嚮往海南的氣候,和丈夫鄧佩覺一起來海南旅遊。「來到海南之後,我和丈夫都感覺到了這裡真的很好。風光美麗,人也都熱情善良。
  • 融創服務集團海南區域:布局海南 為美好生活而來
    同時從多角度分析中國大數據建設的成果,分享各領域在推動「智慧城市」與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在此次中國房地產大數據年會上,憑藉優質的產品與服務,以及在海南高端物業市場上的優異表現,「融創服務集團海南區域」榮膺「2019海南物業服務市場地位領先企業」。積久沉澱,厲兵秣馬,2020將再攀高品質度假物業服務行業新高度。
  • 「輝煌十三五 精彩新寧鄉」秀美宜居地 文明幸福城
    如今,我市處處散發出更加濃厚的現代文明氣息。不斷穿行的灑水車、璀璨明亮的路燈、乾淨整潔的街道、花團錦簇的公園、良好的交通出行環境、別致溫馨的城市驛站……無一不在顯示中心城區「顏值」的驚豔巨變,無一不在訴說著城市建設提質的「寧鄉速度」。
  • 30年翻天覆地巨變,海南改革再出發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近日,海南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海南民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民眾幸福感指數達96.78%,比2010年的專項調查結果提高了6.08個百分點。海南省大力改善民生,每年將70%以上的財政支出投入民生工程,促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海南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成果不斷惠及當地百姓。
  • 來海口感受美好生活 機票+免稅夏日狂歡好「惠」遊
    來海口感受美好生活 機票+免稅夏日狂歡好「惠」遊 2020-07-08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口雙子塔加快建設 將成大英山CBD兩顆閃耀明珠-雙子,海南,海口...
    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南海網承辦的「發現美好新海南」——2017年網際網路+城市推介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媒體團來到「海南第一高樓」——海口雙子塔的項目現場,「圍觀」了海口新地標的建設過程。  如果攤開一座城市天際線的剪影,你的目光最先會聚焦在哪呢?摩天大樓,會是許多人的答案。
  • 海南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近年來,海南省強化生態修復與環境治理,多舉措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記者 封爍 攝4月籤約,5月拿地,6月入場,7月開工,12月一期項目建成投產……這一串時間節點,見證著一家環保產業企業落地的「加速度」。「海南開展『禁塑』工作為我們環保包裝產業帶來新的機遇。成立海口裕同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環保餐包配套及高端包裝業務,這是裕同集團產業又一個新的增長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口旅遊業界積極投身「雙創」促城市旅遊轉型
    「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是最有分量的旅遊吸引物,是海口實現從旅遊城市跨越到城市旅遊的重要抓手。
  • 海南東門市場:看見海口「老式」生活
    海南東門市場:看見海口「老式」生活2020-05-12 16: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界面新聞        瀏覽量: 2224 次 我要評論 老海口人都知道東門市場,它是海口老城區三大批發市場之一,也是海口老城區最大的傳統農貿市場。
  • 「海口百村行 文化樂鄉村」啟動 助力打造文明城市
    南海網海口4月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孫令正)4月2日,海口廣播電視臺「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大型策劃——「海口百村行 文化樂鄉村」活動在海口市秀英區美社村拉開序幕。  「走進一百座村莊,展現一百處風情,尋訪一百戶農家,成就一百個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