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暖冬!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你的生活竟會發生這些變化……

2021-02-18 泰州微視聽

最近急著找個男朋友暖床過冬的妹子們注意了!



4日,中國氣象局宣布:到2016年春季,中國將迎來暖冬!因為厄爾尼諾再次發生了,其規模將與強度最大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相似。



通俗地講,就是西太平洋發燒,溫度變高,導致一系列影響全球的氣象變化。

看看下面這張圖,你也許就懂了!!

↓↓↓



雨水多,接著暖冬,這是以往咱泰州遭遇厄爾尼諾時的典型氣候特徵。套用歌詞就是:雨一直下,氣氛不算融洽。


今年會出現暖冬嗎?這顯然不僅是個氣象學問題,畢竟,這除了關係著你是否需要找個男朋友暖床,還關係著你是否需要「割肉」買件像樣的羽絨服、關係著朋友圈做ugg代購的各位大俠有沒有錢賺、關係著是否被迫穿上秋褲拖著臃腫的腿出現在大街小巷……


所以,小編今天要認真探討探討,以下進入嚴肅時間:

先看專家說法。據一位資深氣象專家介紹,「每年定性暖冬,都是等到二月份數據都出來後,再對比往年氣溫才能下結論」。專家不愧是專家,說話真謹慎、含蓄!畢竟,氣象預測不是件容易事兒。

厄爾尼諾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水溫度異常偏暖現象。

從去年3月份開始,氣象專家已經發現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正逐漸從異常冷水轉為異常暖水。到了5月,海水升溫幅度達到0.7攝氏度,超過了0.5攝氏度的「警戒線」。

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水持續偏暖,暖海溫中心強度超過3.5攝氏度。海水累計升溫18.4攝氏度,超過了16.6攝氏度的極強「臨界值」,正式邁入「極強厄爾尼諾俱樂部」。

這也意味著自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強」厄爾尼諾之後,球時隔17年再次迎來「超級聖嬰」

國內外氣象專家普遍認為,本次厄爾尼諾事件還將繼續發展,可能在冬季達到峰值,進入明年春季後逐步消減。

厄爾尼諾會對我們有啥影響?

專家介紹,即將到來的這個冬天可能因厄爾尼諾影響成為「暖冬」,想在「雙11」期間囤冬裝的「剁手黨」們可能需要三思而後行了


「我國在冬季主要受到東亞冬季風的影響,厄爾尼諾跟冬季風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工周兵表示,厄爾尼諾通常有利於冬季偏暖,東亞冬季風的強度有可能偏弱。

其實,在剛剛過去的10月,全國平均氣溫就已經發出「溫暖」的信號。

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平均氣溫為11攝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7度。新疆南部、青海、甘肅南部、內蒙古中東部、江淮西部、江漢、江南中西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度,局部甚至偏高2到4度。

說說咱們泰州的天氣近況吧!!

↓↓↓

今天,雖有小雨,但白天最高氣溫有25℃。大外套根本穿不住,簡直就像春天一樣了。周日,我們將迎來「立冬」。但令人鬱悶的是,「霜降」都要走了,泰州卻還沒看見霜;「立冬」要來,卻離著冬天還很遠。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此前表示,今年1月至9月,全球表面平均溫度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5年將成為史上最熱年。

2006年,中國發生一次較弱的厄爾尼諾事件,當年立冬最高氣溫達22.3℃,為近幾年最高。

於是,所有泰州人都將面臨2個好消息和2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個?

好消息是

↓↓↓

1,接下來,可能根本沒有羽絨服出場的機會!

以往一到冬天,我們就要裹的像熊一樣,才能抵抗寒冷。但是,又有誰能把羽絨服穿得像天后王菲那麼有範兒?今年冬天,我們都有機會展現好身材啦!


2,蔬菜供應有可能更充足


受影響最大的是農業,暖冬造成作物提前發芽、開花,最終可能會造成減產。不過在配套比較完善的蔬菜生產基地,暖冬就成了優勢,蔬菜長勢更好,豐收後,菜價也會便宜,不會一到冬天菜價就飛漲。


壞消息是

↓↓↓

1、霧霾天可能會多一點!



上海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沈愈分析說,今年冬季,長江下遊到淮河的氣溫比常年偏高的可能性很大,雨水也會比常年多一些;此外,霧霾天出現的概率也可能會增高。

大氣的邊界層本可以擴散掉部分汙染物,但可能到來的「暖冬」導致氣溫的升高,加上靜風、無雨、逆溫等不利汙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大氣的邊界層出現了穩定的『局面』,原本應該被擴散的汙染物沒能『出走』,就會形成霧霾。

所以,今年,不但可能有「暖冬」,霧霾天也可能會因此而增多哦


2,大閘蟹吃不了那麼久了


水產專家介紹,夏季是大閘蟹生長黃金期,但如果一直持續高溫,大閘蟹反而會停止生長,存活率降低,捕撈後也容易死亡,持續的暖冬可能導致大閘蟹食用周期等不到春節。



來源:現代快報

編輯:陳小雲

相關焦點

  • 今年暖冬!暖冬!暖冬!烏魯木齊人的生活竟會發生這些變化……
    11月4日,中國氣象局宣布:到2016年春季,中國將迎來暖冬!因為厄爾尼諾再次發生了,其規模將與強度最大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相似。通俗地講,就是西太平洋發燒,溫度變高,導致一系列影響全球的氣象變化。
  • 對暖冬該習慣還是警惕?專家評點「暖冬」對生活影響
    申城曾經歷了連續16個暖冬,自2004年12月起,和暖冬一別僅僅2年。今年冬天又是暖冬,且季平均氣溫創上海有氣象記錄134年以來的最高值。氣象專家指出,暖冬繼續「盛行」的可能性相當大。對此,我們真的已經習慣了嗎?
  • 達達快送加速騎士關懷,全國各地啟動暖冬計劃,探秘一下暖冬驛站
    天氣的變化對於他們來說,已經不再是最大的障礙,反而是高補貼的紅利期,因而眾多騎手也將其視為一種激勵。來自達達集團招股書數據披露,截至2020年3月31日,達達快送上已擁有超過634,000名活躍的騎手,合計交付了8.22億份訂單。
  • 因為暖冬,所以流感?
    杭州1月份比常年偏高1.7℃,實屬罕見  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毛燕軍說,暖冬是指某年某一區域冬季(12~2月)的平均氣溫高於常年值。常年值一般取近30年平均值。也就是說,今年的整個冬季平均氣溫值,要跟1981年至2010年這30年的冬季平均值相比,才能得出是否為暖冬。
  • 寒衣晴一天單衣就過冬為啥 今冬是暖冬嗎?
    其實這句俗語沒有依據,只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勞動人民根據多年經驗發現寒衣節當天晴天,暖冬的概率就大,因此才有了這句俗語,本質上來看還是概率問題。     針對這個就要說下我國俗語中對氣候預測的兩大問題:一是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非常多,地形、緯度、洋流等因素都會影響溫度和降水,不同地區氣候差異極大;二是在分析氣候變化過程中永遠不能忽略南北差異和個人因素,南北氣候差異大,個人體質不同,對溫度的承受能力就會有不同。
  • 數說:關於暖冬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每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這個話題都倍受公眾關注。前段時間WMO稱未來三個月厄爾尼諾發生概率為75%至80%,氣象專家指出厄爾尼諾的發生,常導致我國冬季平均溫度上升,形成暖冬。那麼到底什麼是暖冬?什麼因素導致暖冬的發生?暖冬又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暖冬?
  • 今年暖冬?現在還不好說 - 現代快報
    近日,江蘇省氣象臺公布了2010年1月份氣候影響評價,稱江蘇地區1月平均氣溫與往年同期相比持平略高,月內氣溫起伏較大,這能否說明,今年冬天是暖冬?  暖冬?過了2月才好說  江蘇省1月份各站平均氣溫為-1.4℃(贛榆)~4.8℃(蘇州),與往年同期相比,全省各站持平或偏高1℃。
  • 暖冬行動 你的愛溫暖了他們的冬天
    由於涼山地處偏僻,流通的書籍資源較少,家裡的、學校裡的書很快被子傑翻遍了。碧桂園、國強公益基金會給被枯燥冬季禁錮的子傑帶來了新的驚喜。嶄新的書籍包裝精美,散發著紙張特有的墨香,子傑開心地拆開叔叔阿姨帶來的禮物,小心翼翼摸了摸封面。寒冷的冬季仿佛在此刻化為潺潺春水。剛剛結束的2020年碧桂園第三屆「暖冬行動」,這樣溫暖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 立冬將至,「立冬不下霜,老牛要蹬腿」,暖冬對農業好嗎?為啥?
    立冬是我國相當重要的節氣,冬從秋手裡接過接力棒,走完屬於自己的一季。相比不冷不熱的秋季,冬季會更寒冷,對生活帶來影響更大。衣食住行用都會受氣溫大幅度下降影響,不注意保暖可能就會感染風寒,給身體帶來不便。
  • 桃花朵朵開疑是暖冬來
    桃花朵朵開疑是暖冬來  蓮花山桃林冬季盛開,氣象專家稱與氣候偏暖有關,是否暖冬尚無定論  晶報訊(記者劉娟林佩瑋/文賈玉川/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可是在11月的深圳,蓮花山公園的桃花竟然已經盛開了。萬朵桃花紅,點綴在萬綠草叢中,成為冬日深圳的一道靚麗風景,使市民在驚訝之餘流連忘返。
  • 今冬是暖冬嗎?
    其實這句俗語沒有依據,只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勞動人民根據多年經驗發現寒衣節當天晴天,暖冬的概率就大,因此才有了這句俗語,本質上來看還是概率問題。針對這個就要說下我國俗語中對氣候預測的兩大問題:一是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非常多,地形、緯度、洋流等因素都會影響溫度和降水,不同地區氣候差異極大;二是在分析氣候變化過程中永遠不能忽略南北差異和個人因素,南北氣候差異大,個人體質不同,對溫度的承受能力就會有不同。
  • 科學家:全球氣候模式將變化,中國或迎來暖冬
    地球上有著許許多多的氣候,它們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就拿氣候中的厄爾尼諾現象來說,作為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必定對於人類是一場很大的影響,這會伴隨著其它異常天氣的出現,給人類生活帶來危險,而因為厄爾尼諾,全球氣候模式將變化,中國或迎來暖冬,這是怎麼回事?
  • 科學家發現氣候發生變化,我國或迎來暖冬!
    相信一說起厄爾尼諾現象大家都知道,而它帶來的影響就是對氣候特別的大,甚至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然而前一段時間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發或許全球的氣候都將發生變化,厄爾尼諾現象也會加強我國或許會迎來暖冬。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專家做出預測,農民朋友要及時做好準備!轉眼又到冬天了,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冬天是非常難熬的,因為這與一些作物的生長有關,如果樹如果不安全的話越冬,那麼下一年的收穫將大大減少,收入自然就會降低,生活將是艱難的。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看看知情人怎麼說!
    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護膚,生活知識供大家學習,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每個人都在通過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鬥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們在不停地奔跑,因為只有奔跑才能儘快地達到我們的目標。今天是我國24節氣之一的「立冬」,立冬節氣的到來,也預示著冬季的開始。
  • 暖冬,教我們什麼?
    這已是1995年以來的第9個暖冬了。持續的暖冬自然讓人感到舒適,有利於冬季交通和出行,北方的糧食還連年增產,取暖的費用當然也會降低。氣候變暖儘管也有有利的一面,但總體上是弊大於利。研究表明,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颱風、高溫乾旱等極端事件發生的概率和強度都會增加。在電影《後天》中,描述了由於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氣候發生突變,人類陷入世界末日的恐怖災難中。
  • 農村老人說:霜降不見雨必定暖到冬什麼意思?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一過霜降很多就關心這個冬天到底是冷還是較為暖和,也就是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暖冬是很多人希望的,因為都怕被凍死在冬天,但暖冬對於農民朋友來說卻不怎麼高興地起來。其實對於冬季是暖冬還是冷冬對於現在來說有氣象衛星可以知道大概,但在很久以前人們就知道預測冬季冷暖了。
  • 什麼是暖冬?今年是暖冬嗎?權威的說法來了!
    半島記者 潘立超每年冬季,暖冬還是冷冬這個話題都倍受公眾關注。12月上旬的時候出現強降溫,有人就說是出現冷冬了,但是本周天氣比較暖和,又有人說是暖冬了,那麼到底什麼是暖冬?青島市氣象臺預報科科長畢瑋介紹,暖冬只是相對平均的概念,一般冬季(12月~次年2月)某一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就稱為暖冬。
  • 寒衣晴一天單衣就過冬為啥 今冬是暖冬嗎?
    其實這句俗語沒有依據,只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勞動人民根據多年經驗發現寒衣節當天晴天,暖冬的概率就大,因此才有了這句俗語,本質上來看還是概率問題。     針對這個就要說下我國俗語中對氣候預測的兩大問題:一是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非常多,地形、緯度、洋流等因素都會影響溫度和降水,不同地區氣候差異極大;二是在分析氣候變化過程中永遠不能忽略南北差異和個人因素,南北氣候差異大,個人體質不同,對溫度的承受能力就會有不同。
  • 立冬將至,「立冬不下霜,老牛要蹬腿」,暖冬對農業好嗎?為啥?
    立冬是我國相當重要的節氣,冬從秋手裡接過接力棒,走完屬於自己的一季。相比不冷不熱的秋季,冬季會更寒冷,對生活帶來影響更大。衣食住行用都會受氣溫大幅度下降影響,不注意保暖可能就會感染風寒,給身體帶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