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石林
雲南石林是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面積最大、自然景觀最好的石林。這是一種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長期溶蝕的質地均勻的碳酸鹽巖柱狀組合體。
未露出地面前,石林呈乳白色,在與空氣接觸後,就被氧化成深灰色。
根據地質學家的研究,雲南石林在2億7千萬年前就已經是一片汪洋,當海底的碳酸鈣沉積物與死去的珊瑚類,貝殼類,孔蟲類,腕足類,棘皮類,以及古海洋生物如原始水草類,藻類共同堆積形成巨大的厚層石灰巖。
像珊瑚和貝殼這樣的生物化石被石化後封在這層石灰巖中。
隨後地殼運動,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曾經的滄海,若變為桑田,海水退去,地殼上升,石林所處的地區逐漸由海底變為陸地。
在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之後,石林地區的石灰巖暴露在地表之後,又經歷了湖泊、乾涸、多次輪迴之後,又遭遇地表雨水與空氣的衝刷與溶蝕,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雲南石林是世界上喀斯特巖溶地貌的精華,喀斯特這類石灰巖地質地貌的名稱,源於義大利喀斯特。
十九世紀,南斯拉夫的一位地質學家發現了該地區的石灰巖,並將其命名為喀斯特。
從那以後,喀斯特一詞便成為世界石灰巖巖溶地貌的代名詞。中國桂林和雲南石林均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旅遊景點。
今天,走進雲南石林風景區,可以看到形態各異、形態各異的石柱,有人稱它為「大自然的雕塑博物館」,要俯瞰整個石林全景,推薦去望峰亭,它建在比石林稍高的峰頂上,站在上面看四周的石林,很清淅,石林是我見過的最大的一塊,密密麻麻,最壯觀。
冬季的石林,猶如冬日的時節,雖然氣溫只有8度,但卻比零下10度的北半球更適合躲避寒冷。
石林的冬季全部濃縮為一款特立獨行的調色盤,有春光、夏光、秋光、冬光之美。
灰色的石林裡鑲嵌著各種顏色的植物,很好看。
在民國時期,石林摩巖石刻大部分是雕刻而成。它們與周圍的自然景觀相映成趣,堪稱一種奇觀。
最有名的摩巖石刻是「石林」,這裡是每個人都必須去的地方。
摩巖石刻有的寫有「天造地設」,還有「南天柱石」、「雄偉雄偉」等等,這些都是古人造訪石林後,隨手寫下的心境歷程,雲南石林也像這些精湛的字句一樣,確是「天下第一奇觀」。
石林也是一些熱門電視劇的取景地,就像前陣子熱播的《慶餘年》一樣,它也在石林取景。
雲南石林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看到這裡,小編要留言告訴小編,您願意來這裡看看嗎?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