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華語樂壇,香港陳奕迅,臺灣周杰倫,內地百家爭鳴!

2020-12-25 淡漠若菊

周杰倫:說周杰倫被神化了,倒不如說華語樂壇青黃不接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周已經完成他那個時代的任務,結果時至30多歲的年紀還要在自己的舒適區寫青春題材,然後發現:一個能打的沒有。要說原因,你可以說是音樂進入網絡時代,聽歌渠道豐富了,歌迷分流成不了氣候,也可以說音樂性多年沒有創新,也可以說歐美音樂入侵。總之,周本人水平很高毋庸置疑,但達到今日高度與持久,可以說是唱片時代與網絡時代交接時勢造英雄也很重要。情懷慣性讓掌握網絡話語權的8090將周推上又一高峰。再出一個周董這種一夫當關的天王,水平至少要比周再高一個檔次。

記得有哪個很厲害的人說過一句話,忘記是說的哪個年代了,叫做可惜只有周杰倫,幸好還有周杰倫。周杰倫確實有些江郎才盡,因為他不太專注這個,也被世俗汙染了靈氣,但是現在,任何一個現在的當紅歌手,有誰達到了周杰倫的一半的影響力?我很希望,現在歌壇還能有一個周杰倫,帶領整個歌壇風向,為音樂注入新的靈魂。

看勒龐的烏合之眾裡一句話很有感觸一切與民族的普遍信念和情感相悖的東西,都沒有持久力,逆流不久便又回到了主河道。一想到周杰倫,並沒有一味的搬運國外的音樂形式,而是結合自身對於中國方化的理解,讓他們融入中國文化,所以他才能火那麼久,並且我也相信他的歌會一直流傳下去。時間會給他公正的評價,他從來也不需要別人的肯定。

陳奕迅:陳奕迅的歌聲莫名的讓人覺得熟悉親近,不做作真實,就像他的演唱會一樣他都儘量不去跟現場觀眾說太多為了讓大家多聽歌,我覺得他這點做得很好,一場演唱會下來又唱又跳的看著超級累啊,他的歌很多都是夕爺寫的,就是一首好歌遇到了對的人,而陳奕迅就是那個人。

聽他的聲音,總覺得他應是稀鬆平常,看他的樣子,才知道使了多大的勁。。不是所有的感情都要聲嘶力竭。。化有形於無形中,所以總容易觸動人心。他的現場有時候挺不穩定的,沒保養好,老出狀況,這幾年聲音確實沒有以前好。好像是10年做了個小手術後聲音就沒以前那麼清亮,帶了點沙啞。但是有時候又超常發揮,比錄音室效果好,什麼唱功不唱功,我不怎麼懂,但是一首歌下來,一氣呵成,無間斷讓人聽過覺得餘音繞梁,回味無窮,這種感覺有。有人說,是因為詞好,確實,林夕黃偉文的詞寫得好,但港臺歌手那麼多人唱他們的歌,卻沒有那麼多的契合。像林夕偏愛的楊千嬅,詞好歌也不差,楊千嬅都算唱得,但感覺就差了那麼一點。

聽過一個主播電臺,裡頭說:「曾經和陳奕迅待過錄音棚的人說,Eason唱一首歌能錄出一百遍不同的風格,而他只會選自認為最好的版本,收錄到專輯裡面!這些動聽的音樂,便成了我們單曲循環的經典之作。」這一期節目盤點陳奕迅那些年的翻唱,其中包括了羅文的《好歌獻給你》、張國榮的《寂寞夜晚》、謝霆鋒的《非走不可》、陳百強的《等》、楊千嬅的《狼來了》……跟原唱不一樣的感受,卻是很陳奕迅!

相關焦點

  • 盤點華語樂壇大師級別的作詞者,周杰倫御用作詞人上榜
    華語樂壇有很多優秀的作詞人,但真正屬於大師級別的卻為數不多,正是這些大師級別的作詞人的退隱也是間接使得華語樂壇的輝煌不如往日阿,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火遍網絡的《盜將行》被一大學老師詬病為完全文理不通,當然《盜將行》的創作人還年輕還有上升空間;因此我們也知道一首歌如果由一位優秀的作詞人來創作是多重要的
  • 周杰倫的新歌「不過如此」,華語樂壇真的已死?
    本身周杰倫和方文山就是一對黃金組合,網友們都非常期待,再加上阿信的獻身,讓這首歌充滿了驚喜。但是在仔細聆聽之後才發現,《說好不哭》還是曾經的味道,一如既往的周氏風格。然而這首《說好不哭》卻達不到曾經的高度了,周杰倫在樂壇的地位毋庸置疑,天王巨星的稱號他絕對當得上。
  • 華語樂壇最不可或缺的5位歌手,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會怎樣?
    但華語樂壇有5位最不可或缺的歌手,他們對華語樂壇的影響深遠,要是沒有他們,華語樂壇不知道會怎麼樣?可能沒有發展沒有現在這麼蓬勃吧,今天小編就來為各位盤點一下。
  • 華語樂壇八大著名填詞人,內地無一人入圍,方文山僅排第三
    一首好的歌曲,旋律、唱功、歌詞缺一不可,就算是亞洲小天王周杰倫,很多膾炙人口的著名歌曲也都來自方文山的作詞,由此可見,作詞人對於歌曲的重要性,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華語樂壇的八大著名作詞人,一起看看都有誰吧
  • 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為什麼說臺灣樂壇的地位更勝一籌呢?
    今天我們來談一下,臺灣樂壇和香港樂壇相比,到底哪個地位更高呢? beyond 其次,和臺灣流行樂壇相比,香港流行樂壇鮮有引領華語流行樂壇風氣之先的深刻作品
  • 華語樂壇當之無愧的十大天王巨星
    華語樂壇上流行這一句話,叫做「杰倫之後再無天王」。意思是說,自周杰倫之後,華語樂壇再也沒有出現過能稱之為天王的歌手了。目前活躍在樂壇一線的林俊傑、張杰、薛之謙等雖然唱功好人氣旺,但稱他們為天王,他們似乎還沒有到達那個級別。
  • 香港臺灣都在換代,華語復甦指日可待
    而以下挑選出的11首單曲,雖然僅僅只是華語樂壇上半年的冰山一角,但從它們各自代表的特色中,卻可以讓人更輕鬆的把握住上半年華語樂壇的潮流脈搏,知道即使華語樂壇正處於低潮期,但我們同樣還是有可以哼唱、感受和共鳴的音樂的。 從第144期開始上榜並且連續十一周入圍總榜的《路…一直都在》,是陳奕迅2008國語專輯《不想放手》中率先派臺的一首單曲。
  • 盤點那些在大陸大紅大紫的臺灣明星,其中一個享譽華語樂壇
    近年來,臺灣籍明星許多都轉入大陸進行發展,然而,他們漸漸的也成為了大陸炙手可熱的大牌明星。那麼今天小編帶大家盤點這些在大陸混得大紅大紫的臺灣明星。一、周杰倫華語樂壇天王的稱號可不是蓋的,周杰倫從臺灣阿爾法唱片公司出道以後。他發布的專輯都是在火遍全國。這個出生於臺灣新北市的小夥子,對音樂的獨特造詣,也讓他在國內樂壇獲得成功。幾乎大部分90後都是聽著他的音樂長大的,周杰倫的音樂帶深情、浪漫、古風。
  • 03、04年的華語樂壇有多奇幻?
    《遇見》和《我們的愛》分別是2003年和2004年的華語金曲,這兩年也正好是21世紀以來華語樂壇最奇幻的兩年,有眼淚,有巔峰,英雄輩出,百家爭鳴。 2003年:香港樂壇輝煌不再,臺灣開始接管華語樂壇 八九十年代,香港樂壇引領了整個樂壇的潮流,譚詠麟、張國榮、陳慧嫻、梅豔芳、四大天王、Beyond等人共同築起了那個輝煌的音樂年代。但進入千禧年,臺灣樂壇開始發力,2003年成為真正的轉折點。
  • 陳奕迅是從什麼時候突然火的?是因為周杰倫?不,是因為這首歌
    在某音樂平臺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條評論:十年前我聽周杰倫,五年前我聽陳奕迅,現在我只聽民謠。先不說這句話是不是在故作矯情了,可以從裡面看出來,大致意思就是十年前的華語樂屬於周杰倫,五年前的華語樂壇屬於陳奕迅。
  • 周杰倫林俊傑聯手獻唱《稻香》「回到華語樂壇最初的美好」
    在這一場致敬白衣天使的公益雲演唱會上,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歌手都出現在名單上面,像是身為四天天王之一的劉德華,像是情歌小王子林志炫,像是粗狂而又申請的騰格爾,這三位可以說是中國華語樂壇也是港、臺、內地的代表性人物,不缺乏創作才子雨神蕭敬騰、歌后莫文蔚、古風代表人物霍尊,以及像是張韶涵、梁詠琪、汪蘇瀧、袁婭維、尤長靖這些在各個時代發光發熱或者是當下最熱門的歌手。
  • 華語樂壇的下一個周杰倫會是誰?網友:不可能會有了!
    周杰倫作為劃時代的歌手,可以稱得上是繼往開來,而且雖稱不上空前,但我個人認為,可以稱得上絕後了——先上結論:以華語樂壇如今的大環境,不太可能有下個周杰倫,只會是「百家爭鳴」的狀態。(每一代人所處環境不同,審美亦不同,比如70年代,更趨向於費翔、唐國強這種偉光正的形象)四、華語樂壇已被芭樂情歌浸泡多年,年輕一代音樂愛好者除了聽外國歌曲,也期望華語樂壇有前衛曲風出現;(三四點為天時)五、20世紀初期前的幾十年,港臺樂壇對內地強大的影響力;(此為地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周杰倫自己
  • 華語樂壇中開演唱會一票難求的5位歌手,薛之謙第五,第一是誰?
    第四名:陳奕迅1998年推出《我的快樂時代》並獲得首個「叱吒樂壇至尊唱片大獎」(至今他總共獲得這個獎項八次),1999年在香港體育館舉行一連四場的「Big Live陳奕迅大個唱99」演唱會;歌曲《Shall We Talk》、《打得火熱》、《K歌之王》、《明年今日》均進佔流行榜冠軍。
  • 臺灣樂壇發展史——天王盛行、教父輩出的華語樂章
    華語樂壇由臺灣、內地及香港歌壇三足鼎立形成掎角之勢,由外圍東南亞的華語圈作為補充,從早期的藩鎮割據,到中期的互通有無,再到當下的緊密聯繫,越來越趨於一個有機的整體形態。但不可否認的是,臺灣樂壇在整個華語音樂流行體系中,始終處於執牛耳的領軍位置。從鄧麗君,到羅大佑,再到周杰倫,不論深度廣度、音樂屬性、兼且豐富程度,臺灣樂壇始終引領著華語音樂勢力的潮流與走向。
  • 《歌手·當打之年》:華語樂壇下墜30年,從「周杰倫糊了」開始?
    ①搖滾回顧那段歷史,無論是藝術成就,樂隊數量還是多變的風格,我認為港臺地區都很難與內地媲美。雖然臺灣有火爆了的五月天,香港有經典的Beyond,但是整體來看,和內地的差距是非常明顯的。因為無論是周杰倫,陳奕迅,還是五月天,蘇打綠,他們的歌大家都很熟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線上音樂的普及,人們聽歌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到如今,就算是已經坐上神壇的歌手,也是一段時間發一首歌。不像當年,集齊多少作品做一張專輯。
  • 華語音樂20年,最能打的還是周杰倫、陳奕迅
    華語樂壇20年,最能打的還是周杰倫、陳奕迅流媒體平臺的誕生如猶如一場變革,打碎了內容流通過程中地域的藩籬,卻無法輕易抹去地緣文化的影響。透過Spotify平臺公布的2020年全球、香港及臺灣地區的年度榜單,三者對比之後,我們能看出港臺地區華語音樂市場的某些時代特徵,窺探到背後的潮流與變遷。
  • 華語樂壇唱功了得的歌手
    華語樂壇唱功了得的歌手論唱歌功底,下面的每一個人,都是演唱界的一霸,不信?不信你就往下看是不是!譚詠麟20世紀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代表人物之一譚詠麟,1950年8月23日生於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音樂人、演員。籍貫廣東新會,1968年,譚詠麟加入Loosers樂隊,進入演藝圈。1973年任溫拿樂隊主音歌手。1975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大家樂》。1978年溫拿樂隊解散後以個人身份發展。
  • 別再說日本歌曲拯救華語樂壇了!周杰倫的歌也被很多日本歌手翻唱
    在網上我們總會聽到有人說中島美雪阿姨拯救了大半個華語樂壇,的確,在80年代翻唱日本歌曲是一種普遍現象,但同樣也有許多好聽的中文歌曲被日本歌手所翻唱,本期就來給大家盤點四首被日本翻唱的中文歌曲。第一首周杰倫的《東風破》,周董的這首03年發行的經典歌曲被日本的和樂器樂隊翻唱,在園區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日本風格的編曲配器,還有主唱的島式唱腔,雖然依舊是我們熟悉的旋律,卻滲透出濃濃的和風氣息。
  • 華語樂壇發展史上,可以「封神」的歌手有哪些?
    華語樂壇中,能被封神的歌手,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周杰倫、張學友、鄧麗君、羅大佑、李宗盛……等等。不過,我覺得他們封神的理由並不都一樣,下面具體說說。而陳奕迅和林俊傑這兩個後來者在華語樂壇打拼十多年,也都功成名就,被稱為「行走的CD」,他倆的唱功其他人也是難以望其項背的,林俊傑這兩年寫的歌越來越難唱,但他似乎嗓音越來越好,一直在不斷突破自己。
  • 多少人懷念之前的華語樂壇?20年前神仙打架,20年後妖魔鬼怪
    他們分別是—張學友、陳奕迅以及鋼琴家郎朗。而更加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這三位都是在華語樂壇裡面響噹噹的人物,而這次的雲見面,也是讓網友感到非常驚喜。而也是因為張學友的崛起,美國雜誌《時代》,《公告牌》等才開始慢慢的關注起了香港樂壇,甚至是整個的華語樂壇。而陳奕迅呢,也是香港流行音樂的一個代表人物,甚至被稱為是第二個張學友。更是有人不誇張地說:陳奕迅是香港樂壇當中的最後一位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