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音樂平臺上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條評論:十年前我聽周杰倫,五年前我聽陳奕迅,現在我只聽民謠。
先不說這句話是不是在故作矯情了,可以從裡面看出來,大致意思就是十年前的華語樂屬於周杰倫,五年前的華語樂壇屬於陳奕迅。
這種觀點對不對?其實在我看來是有點道理的,畢竟這兩位歌手是實力與影響力並存的。周杰倫的出道之路,我們已經很清楚,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知道當年的周杰倫在華語樂壇是一種怎樣的存在。一直到如今,雖然沉迷於電競與奶茶,但影響力依舊在。
那陳奕迅呢?他是從什麼時候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之中,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的。其實陳奕迅很早就出道,在1995年參加歌唱比賽奪得冠軍,而後在1996年,推出三張專輯,獲獎無數。
但這只是在香港,在香港很火,當時的網絡也不發達,內地的人對於這個人還不熟悉。其實想想如今的張敬軒,唱功不輸於陳奕迅,在這個網絡時代都沒有大火。
有些人可能知道陳奕迅與周杰倫的關係,周杰倫曾寫歌給陳奕迅唱,還在自己的演唱會請來陳奕迅。所以很多人就覺得是周杰倫將陳奕迅帶向了內地,就是在2011年,很多人覺得陳奕迅就是在2011年才開始火的。
但是並不是,確切地說,陳奕迅根本就不是在2011年在內地火的,而是在2010年,2010年3月,陳奕迅在紅館開了《DUO》演唱會,裡面聲嘶力竭地唱了《浮誇》,這首早在2005年就已經推出的歌曲。
雖然陳奕迅在紅館唱了18場,但這首歌紅起來,是靠2010年7月2日,DUO推出演唱會的CD和DVD。有人把《浮誇》上傳到各大網站,結果開始逐漸傳播起來。
那個時候還沒有什麼營銷號,就是在各個論壇社區之間傳播,後來人們就去了解他,發現他的《十年》、《愛情轉移》等都不錯。隨著人們的關注,自然就會通過一些方法進軍內地。於是,在2011年4月,陳奕迅帶著《DUO》正式在大陸巡迴。
首站並不是北上廣,而是次一級的娛樂重鎮成都;在二、三線城市巡迴半年之後,9月29日,DUO正式來到北京。隨後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了差不多一周一次萬人演唱會的節奏。此後,陳奕迅開始席捲全國,每到一處,演唱會門票都是一票難求。
可以說,就是因為這一首《浮誇》,打開了進軍內地的大門。當然了,陳奕迅的好歌還有很多很多,在我看來,像他那些爛大街的歌,其實在他的作品都算不上很好。
此後還有一次的推波助瀾,就是在2011年和王菲唱了一首《因為愛情》,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了。
所以有人說陳奕迅是靠著周杰倫才火的,這本就是不存在的,可能在中間過程中,周杰倫有過幫助,但真正還是陳奕迅自己的實力。沒有實力,誰也幫不了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