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山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和縣境內的長江北岸,隔江相望於蕪湖東梁山。東、西梁山也就是大詩人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詩作中的天門山。西梁山並不高,只有海拔88米高,山崖陡峭,山下江水滔滔。
49年的渡江戰役前夕,地勢險要的西梁山,是長江中下遊在江北的唯一制高點,是扼守「首都」南京咽喉的要地。攻下西梁山,就意味著切斷了南京、上海與武漢、重慶的水上聯繫動脈。
國民黨軍在西梁山構築了極其堅固的防禦工事
西梁山的外圍修建了很多明暗堡,山底挖深溝,拉上鐵絲網,埋地雷,布置各種鹿柴障礙,妄圖阻止解放軍的進攻。從山腳到山頂高設置了3層密集的火力網。
國民黨政府的高層對西梁山防務的防務極其重視,海軍上將桂永清司令親自視察西梁山防務,命令務必死守西梁山,並配置了陸、海、空火力等重火力進行必要時的支援。
4月8日,解放軍開始發動進攻,戰鬥進行的異常激烈,至4月10日因國共雙方第二次和談,遂停止戰鬥。是役,解放軍傷亡1500多人。
戰鬥的異常激烈,造成國民黨軍的巨大壓力,打亂了國民黨軍隊長江防禦部署,牽制了敵人數萬兵力,為人民解放軍4月21日橫渡長江創造了有利條件,在人民解放軍戰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因此,這次戰鬥也被稱之為打響渡江戰役第一槍。
據老人們傳說,大戰之後的許多年裡,有些天氣陰霾的日子裡,西梁山曠野中會隱隱傳來「回家!回家!」撕裂的吼聲。也不知道究竟是風聲,或是其他。
大江奔騰不息,江上船來船往,沙洲上嫋嫋升起的炊煙,戰爭已是久遠的故事。
枯葉凋零在淺淺的壕溝裡,過去的一切早已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