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生前沒啥名氣,去世後卻能與李白並稱,一首詩作道出人生落寞

2021-01-17 文化點心鋪

中國之所以能夠稱為詩歌的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國有「唐詩";而「唐詩」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文化領域裡的一座高峰,很大一部分原是因為有李白。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三分釀成了酒,七分化成了月光。大唐盛世需要李白。

然而盛衰榮辱總是常態。公元755年,一個胡人的一聲咆哮驚醒了大唐的美夢。當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從長安一路潰逃至蜀地時,屬於李白的那個盛唐就已經結束了。此後的大唐飽經戰亂,身受重創,再也不復往日的輝煌。盛世需要文人的歌唱,亂世更需要文人的悲鳴。

杜甫,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歷經戰亂,憂國憂民。他在世時,寂寂無名,去世後卻備受尊榮,與李白並稱。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杜甫律詩的代表作,詩名叫《秋興八首其一》: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唐)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興八首》是公元766年,即大曆元年安史之亂平復後不久,55歲的杜甫寓居夔州時的作品。這八首詩都是七律,格律嚴整,結構嚴密,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杜甫晚年的詩歌藝術成就。八首詩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杜甫從自己暮年飄泊,羈旅江上的飄零寫起,描寫了自己歷經動亂的坎坷與不幸,藉此抒發了對盛世的追憶和對國家動亂的感慨,從而引起世人對國家盛衰和個人身世的哀嘆。

整首詩的大意是說:深秋時節,露水凝聚,侵蝕著天地。一片楓樹林在瑟瑟秋風中逐漸凋零。巫山巫峽也籠罩在一片蕭瑟秋意之中。長江上,波浪連天,風急浪湧,天上烏雲密布,好像要壓到地面上一樣。此時,家中菊叢已經開了兩季,我卻都未曾看見。

想到兩年未曾回家了,也不知道家裡是什麼樣。想到這裡,詩人心中一陣悲傷,淚水忍不住無聲滑落。小船系在岸邊,雖不能乘著它東歸,但飄零在外的我,卻常常心繫故園。深秋已至,又到趕製冬衣的時候了,白帝城傍晚搗衣的拈聲一陣緊似一陣。

這是《秋興八首》中的第一首。前四句是對巫山巫峽秋日景色的描寫,杜甫喜歡用稍顯暗淡的詞彙和字眼,來烘託陰森蕭條動蕩不安的氛圍。是強烈的情感烘託出氣象的壯闊,為隨後抒懷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此句中,杜甫將他深刻的情感寄予菊花和孤舟,讓這些印象有了生命,讓他家國喪亂的痛苦也有了寄託。

由於杜甫歷經戰亂,他的很多詩作真實的再現了大唐王朝由盛世轉衰的歷史,因此被稱為詩史。他的詩作超脫了個人生活情感的局限,真實地再現了安史之亂前後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然而與李白名噪當時不同,杜甫在他生前和去世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並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唐時期,在白居易等人的力推之下,杜甫的詩歌才開始被人們所熟知;到了宋代,由於王安石,蘇軾等名家的大力推崇,杜甫及其詩歌才煥發出了耀眼光芒。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杜甫儼然成為中國歷史上能與李白比肩的偉大詩人,被世人譽為「詩聖「,流芳百世。然而,死後的熱鬧總是屬於別人的,杜甫生前的落寞又有多少人知道?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唐代最輕浮的一位詩人,才華不輸於李白,卻因一首詩斷送前程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趕快來看今天的文化鑑賞吧!文:百家原創首發,禁止抄襲我們都知道「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 李白,瀟灑的代名詞!十首詩,卻概括了他落寞又性情中人的一生
    可是,我們仔細閱讀以下他的詩,順便了解一下他背後的人生後,我們會發現在灑脫的背後掩藏的是他鬱郁不得志的落寞與不甘:李白的志向是遠大的李白的人生理想本來就不是當個詩人的,他有更大的人生理想和抱負。路走多的,酒量不錯的李白,自然也就朋友一大堆,尤其是詩人朋友,沒事聚聚喝個酒,送個別啥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史上最落寞的20個詩人,詩句訴說孤獨,孤獨品味落寞!
    落寞,比孤獨多一分涼意,比寂寞多一分覺悟。那種空落落的感覺,可能是老天在提醒你:走太快了,偶爾也回頭看看吧。等等我們的靈魂,慢,其實就是快!浮躁社會,什麼事都那麼快,但真的好嗎?史上最落寞的20個詩人,用詩句訴說孤獨,用孤獨品落寞人生!
  •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美得讓人心醉!
    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李白的詩多豪邁飄逸,想像豐富,且意境頗為奇妙,藝術成就極高,達到了內容和藝術的統一。李白現存詩作900餘首,其經典詩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
  • 李白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詩道出心中愁苦,這樣的「詩仙」極為少見
    縱觀李白的詩歌作品,似乎很少有直接表露心中愁苦的詩作。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新平樓》,便是一首流露出李白壯志未酬、處境困窘的愁苦之作。這首詩是李白初入長安,後失意西遊邠州新平登樓遠眺時,有感而發的一首五言律詩。
  • 蘇軾最通透的詩作,一個比喻道出人生本質,錢鍾書將其凝練為成語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寫出思考後得出的哲理感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蘇軾的詩,在量上自然不能李白杜甫相提並論,卻在哲理性和深刻性上更勝一籌,具有其獨特魅力。除了我們熟知的那首《題西林壁》,蘇軾還有一首更為深刻通透的詩作,那就是同樣著名的《和子由澠池懷舊》。從這個標題上不難猜出,這是一首寫給弟弟蘇轍(蘇轍,字子由)的回詩。
  • 詩仙李白一生中的最後一首詩,全詩41字,雖有幾分落寞卻不減狂傲
    我們凡人的心靈能達到最遙遠的地方,李白也都達到過。李白的一生大概創作了一千多首詩歌,至今有981首完整的保存下來,收錄在《李太白全集》中。在李白的這一千多首詩歌中,有很多流傳千古的經典佳作,也有很多經典之作被收錄進我們的語文課本中。那麼,詩仙李白一生中的最後一首詩,是哪一首呢?
  • 一首冠絕古今的晉代五言詩,清麗絕倫,作者是李白崇拜一生的人!
    李白一生崇拜謝眺,然而他所崇拜的卻不是門第名譽之類的東西。這不是放蕩不羈的李白所看重的。真正令他為之折服,甘願一生低首的是謝眺飄逸空靈的詩作,是其中所體現出來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新風格。謝眺,東晉著名詩人,尤善五言詩。
  • 李白寫給所有年輕人的一首詩,穿越千年時光,依舊激勵人心!
    如果要在中國古代詩人中評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我想,唐代大詩人李白無疑會穩居第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天真爛漫、傲岸不羈、熱情豪放,以超強的自信和人格魅力徵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就像一個純真的赤子一樣,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創作出了一首又一首令人驚嘆的偉大詩篇。作為一個詩人,李白幾乎是個全能型人才,無論是律詩、絕句還是古體詩,都有經典詩作流傳於世,而且數量眾多。正如余光中稱讚李白所說的那樣:「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
  • 僅此一首《在武昌作》,就很能體現出詩人的超卓才情
    年輕時與唐寅、視允明、文徵明齊名,號稱「吳中四子」,後與李夢陽等並稱「前七子」,倡導文學復古運動。論詩主情致,有《談藝錄》。詩作風格清朗,熔煉精警。有《迪功集》。才高壽短,這四個字庶幾可以概括徐昌谷的一生。如果不是33歲就早逝,相信他會在明代文苑創造出更大的業績。壽短姑且勿論,僅此一首《在武昌作》就很能體現出他的超卓才情。
  • 包拯的唯一傳世詩作,僅是開篇兩句,就道出人生真諦
    一首好詩,經常可以打動人心。有時細細品味作者的苦心孤詣,內心也深受感動。很多作品只是委婉地抒寫一些道理,卻像一面明鏡,清晰地照出了世人豐富的表情。古人常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與人相處,若是經常批評別人的缺點,曾經的友誼很快就蕩然無存。
  • 著名詩人洪燭去世享年53歲,曾來渝留詩《巴山夜雨:從李商隱到舒婷》
    3月20日深夜,著名詩人洪燭去世的消息被得到證實,不少文化界人士在朋友圈默默轉發悼念,寄託哀思。據了解,洪燭是在3月18日於南京去世的,他的家人於20日才將消息對其生前好友告知。洪燭原名王軍,1967年生於南京,因文採出眾,1985年免試保送武漢大學,畢業後進京,曾任中國文聯出版社文學編輯室主任,著有詩集《南方音樂》《你是一張舊照片》等,代表作有長詩《母親》《屈原》《李白》《成吉思汗》《白蛇傳》等。他還曾獲得過冰心散文獎、徐志摩詩歌獎、老舍文學獎散文獎、央視電視詩歌散文大賽一等獎,《萌芽》文學獎及《中國青年》《人民文學》《詩刊》《星星》等眾多獎項。
  • 千年酒文化:李白與酒,瘋子與詩
    唐朝盛世距今有一千多年了,再把大詩人李白挖出來寫顯得多不好,為了不讓李白晚上找我談話,這裡尊稱李白為:李白老爺爺。看見沒,就連大詩人杜甫都如此佩服李白喝酒。沒準杜甫還輸過酒呢 李白的一生矛盾與浪漫,使李白愛酒成為必然。王安石語「白詩近俗人,易悅故也;白識見汙下,十首九說婦人與酒」。
  • 李白的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入選了美國教材
    詩仙李白,雖不是王侯將相,卻憑藉一首首精彩的詩歌垂名千古,讓後世頂禮膜拜。凡是讀書人,大多是背著他的詩歌長大的。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才越來越懂李白。後世給他貼的標籤太多了:浪漫、狂傲、灑脫、飄逸、調皮等等。
  • 南宋大詩人長安街醉酒,卻唯我獨醒,道出人生感悟,猶如醍醐灌頂
    宋代的詩人們,為我國的詩詞文化譜寫出絢爛的篇章。唐詩宋詞的盛世煙雨之中,文人墨客都有大展身手的機會,只要你文採出眾,勤奮耕耘,觸景生情時,就能信手拈來寫出一首妙詩。年輕才子不敢和大紅大紫的詩人比,一夜成名的也畢竟是少數,但只要持之以恆,早晚能在詩壇上有一席之地,到那時也成為別人矚目的焦點。詩人們經常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都想在仕途上有好的前程,讓生活過得衣食無憂,活得瀟灑自在。李白的一生不知道貧窮的滋味,而有的詩人一生不得志,又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經歷過坎坷人生的詩人,寫出了多少令人感慨的詩篇。
  • 馬未都講李白,恃才傲物的浪漫詩人,亦有劍客豪情
    李白沒參與過科考,唐朝《大唐六典》規定,有罪之人、手工業者、商業之子嚴謹參加考試。李白為何沒參加,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法是李白祖上曾經獲過罪,也有說法是李白年輕時犯過罪,逃亡過。還有一點就是,李白的父親李客是商人。無論前兩種說法是否為真,李白單憑商人之子這點,也沒辦法參加考試。所以,沒有憑藉科考機會成名的李白,他的名氣大多來自於後世。中晚唐時期,韓愈評價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如此評價李杜,更讓後世對李白、杜甫有了更深刻了解。
  • 美國一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列入美國教材,美國人稱是一首好詩
    ——《春日憶李白》歷史上有很多的詩人,名垂青史。他們風格多樣,有的瀟灑脫俗,有的浪漫詩意,也有的狂放不羈,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文風。而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被後人譽為「詩仙」的李白,就是有著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的詩人。對於這位詩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他的詩,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隨口說上幾句。可以這樣說,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李白的。
  • 李白一首奇詩平仄無誤似五律,卻無一處對仗,道盡了落寞失意
    沒人懂他,所以三年後,他領著唐玄宗的御賜的金銀,說是要去尋仙問道。大家都稱李太白果然非凡俗之人。李太白在眾人欽慕的眼光中,仰著頭,又離開了長安了。他的淚水只會在心中低落。只有杜甫讀懂了李白,他們在洛陽相見,之後攜手同遊梁宋。儘管李白同樣好任俠,好飲酒,好狂歌。
  • 現存詩作最多的前10名詩人及他們的代表作,你都知道嗎
    與劉過、劉辰翁並稱辛派詞人「三劉」,甚至被認為「與放翁、稼軒,猶鼎三足」。同時劉克莊是最早的《千家詩》編選者。現存詩4800多首,是現今存世詩作第二多的詩人。代表作《賀新郎·國脈微如縷》、《落梅》、《鶯梭》等。
  • 豪俠任性如李白 這一句詩卻道出人生悲痛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首《登金陵鳳凰臺》在李白的詩作中是非常獨特的。李白現存的詩歌近千首,七言律詩最少。歷代詩話裡多有論及這一首《登金陵鳳凰臺》,尤其是大家喜歡把它和崔顥的《黃鶴樓》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