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講李白,恃才傲物的浪漫詩人,亦有劍客豪情

2020-12-06 思安瑣記

李白沒參與過科考,唐朝《大唐六典》規定,有罪之人、手工業者、商業之子嚴謹參加考試。

李白為何沒參加,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法是李白祖上曾經獲過罪,也有說法是李白年輕時犯過罪,逃亡過。

還有一點就是,李白的父親李客是商人。無論前兩種說法是否為真,李白單憑商人之子這點,也沒辦法參加考試。所以,沒有憑藉科考機會成名的李白,他的名氣大多來自於後世。

中晚唐時期,韓愈評價李白、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如此評價李杜,更讓後世對李白、杜甫有了更深刻了解。

只可惜,韓愈如此評價時,李白、杜甫已經去世多年。

關於李白的身世,歷史並沒有太多記載,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是很少提及家事。於是,很多學者都對李白身世進行過層層考究,至今尚無定論。

李白15歲開始遊歷大好河山,25歲到43歲達到創作巔峰。真正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一身俠客精神,盡顯詩詞文藻之中。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宣父猶能畏後盛起,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20歲就能寫出如此氣盛的詩句,可見他胸懷抱負、恃才傲物。

李白更是浪漫的,他善於用劍,佩劍走天涯,在李白這裡不是理想,而是真正的江湖人生。不然他能寫出大氣磅礴的《俠客行》嗎。金庸的小說《俠客行》靈感正是來自於李白詩句中的俠客詩。

李白不僅有豪邁一面,內心更是溫暖,有悲天憫人一面。借宿農婦家,寫下了《宿五松山下》,表達對農家辛苦的體諒和同情。

馬未都在節目中,對李白詩句和經歷進行了梳理,看得出馬未都對李白詩句和為人的尊崇和喜愛。

同時,也讓我們又再次回憶起讀書時學過的那一首首唐詩,如今有了自己的生活,更對詩句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理解。

讀詩不僅讀的是詩人的思想、詩句的意境,更可貴的是我們可以從中思考自己的人生和處境。

文學可以是浪漫的,更是具有現實意義的。生活中也許面對著諸多瑣事,可能會被俗事打擾心神不寧。

但是,怎麼能把生活過得美好,不妨讀讀古詩,看看古人對待事物的豁達,看望世界的態度,不失為是一種情趣,更是一種寄情。

馬未都年輕時曾擔任文學編輯,酷愛唐詩宋詞,於是他在節目《觀復嘟嘟》中專門設置專題講李、杜。

不得不說,馬老的講解既易懂,又深刻。他的理解和感悟更是充滿智慧。

推薦他的《小文65》,收錄了他近15年來寫的序和跋,領悟馬老人生智慧。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白《月下獨酌》:酒、月意象下詩人的浪漫與孤獨
    ——李白《月下獨酌》乍讀此詩,你或許會覺得我們的這位詩人太過浪漫與瀟灑,以至於有點不靠譜,或者令人感到好笑。但如果細讀此詩,你就會覺得詩人內心深處有一種隱隱的孤獨、酸楚甚至悽涼,讓你怎麼也笑不起來。李白性格豪爽,意氣奔放,是個自信而又剛強的人,一有人生塊壘他便以一種有別於他人的方式加以排遣,絕不會以「弱」示人。這就是李白,我們這位可敬的詩人。詩的開篇,詩人李白在春意闌珊的月夜,提著一壺美酒,盤腿坐在花叢中,以明月為下酒菜慢酌。「花間一壺酒」,花叢之中,一壺美酒,開懷暢飲,一醉方休。
  • 蓋世詩仙李白的一首《別匡山》,豪情萬丈,早已無心戀清境
    千古以來,不論滄海桑田如何變換,歷代文人心中都有一個屢經挫折但卻從未曾磨滅的「俠客夢」。這些人之中,想必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的。如果此生能被上蒼賦予善於描畫的天賦的話,我定然會為詩仙描摹一個這樣的形象:身著錦緞白衫、手執寶劍,凝神而視,氣概非凡。
  • 詩人李白的一生,一共有4次婚姻,最浪漫的還是第三次
    李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留給後世大約一千多首詩,是一個高產的作家。然而一生仕途不順,在京城長安當了三年官,後來又到永王李麟帳下做了幾年幕府,還差點丟了性命。李白27歲那年,遊歷到了湖北的襄陽。跟當時的詩人孟浩然,情投意合,整天在一起吟詩賦對。孟浩然看老朋友眼看到了而立之年還是孑然一身,就給李白張羅一個對象。女方也算是名門閨秀,是丞相的孫女許氏。要說李白一介布衣也算是攀高枝了,許家並沒有瞧不起李白,只是有一個要求,就是要李白當倒插門女婿。
  • 詩仙李白:從劍俠到道士,榮耀了整個大唐,至今死因成謎
    盛唐是整個中國詩壇百家爭鳴的黃金時代,整個唐朝一共有兩千八百多位才情卓絕的詩人,在這眾多詩人裡,李白始終是多數人最鍾情的那一位。可是,如果你心目中的李白僅僅只是教科書裡那位終生鬱郁不得志,只得狂放天地間的書生,那將會是你對李白最大的誤解。
  • 古代具有浪漫情懷的詩人---李白
    唐朝是一個具有浪漫情懷的朝代,這個朝代不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非常的開放,而且感情奔放。我們從唐朝的服飾就能夠看出唐朝風氣的開放。而詩人李白就是出生於這種背景下的一個詩人。李白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大才子,遊歷全國各地,思想相對樂觀,他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的詩詞歌賦,並且對於中國詩歌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們很多人都從小學可能就學過李白的詩歌,比如說《早發白帝城》等等。我們可以看出他的詩歌很多都是大氣磅礴而非悲秋傷月的詩歌,所以通過他的詩歌我們可以看出他並非多愁善感的人,而是一個積極樂觀的詩人。
  • 浪漫的詩仙滿懷豪情,北鬥酌美酒,勸龍各一觴
    詩仙李白喝了酒不僅有了作詩的豪情,更仿佛長了一雙馳騁想像的翅膀。李白上廬山,一邊賞景,一邊喝酒,三杯下肚,就寫下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夜宿山寺,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忽然感到「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 《五月雲詩會》聽張濤誦讀「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追千年劍客...
    在詩人李白的詩詞中,我們經常能體味到俠客的豪情。今天《五月雲詩會》,萬國體育CEO、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副理事長張濤,為您誦讀的是與劍客精神有關的古體詩《俠客行》。北京體育廣播雙奧之聲《五月雲詩會·聽見體育之美》,你好,我是萬國體育CEO張濤,今天要為你誦讀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體五言詩《俠客行》。俠客行 唐代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 看看李白的豪情詩,這樣才是送別朋友,不要只會說「扎心了老鐵」
    看看李白的豪情詩,這樣才是送別朋友,不要只會說「扎心了老鐵」文/紫衣煮酒論史其實有的時候多讀讀書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也會更好的表達自己的心情。小編今天就跟大家講一下沒文化多可怕,看看李白寫的豪情詩,這樣才是送別好朋友的方式,不要只會說那句「扎心了老鐵」了。
  • 盛唐第一詩人李白,他到底有什麼奇特的人格魅力竟能傳頌至今?
    盛唐第一詩人李白,他到底有什麼奇特的人格魅力竟能傳頌至今?而與很多人不同,李白所信仰追求的是道家,他深受道家思想的薰陶,所以為人處事瀟灑無比。而且他拜唐朝第一劍客裴旻,這位裴將軍可是大唐第一劍客,號稱劍聖,武功強大自不必多說,李白能拜他為師,雖然有一部分是因為他的詩,但在過去,師徒關係可不是鬧著玩的。
  • 思鄉心切的余光中,讓我們看到了詩人的才情、豪情,以及真情
    余光中是當代著名的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他的前半生寫滿了漂泊。他的詩歌和散文跨越了數十載,在文壇馳騁半個世紀,梁實秋曾這樣評價他: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抗戰勝利後,他曾就讀於廈門大學和金陵大學,在香港、臺灣和美國有生活和教學經歷。他的這首《鄉愁》是他離開大陸23年的時候,念故鄉心切,久久沒有見到故鄉的光景,使用20多分鐘寫下了這首詩。二十分鐘的時間,卻寫下了幾十年的感情。余光中老先生對雨情有獨鍾,他的那篇《聽聽那冷雨》道出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孤獨感,在《雨聲說些什麼》中再現了他的才情。
  • 浪漫豪放的詩人李白,一生明媒正娶四位妻子,他的後代過得如何?
    那麼李白的感情生涯如何呢?正史當中對李白這種非重要官員的人並不多加記載,不過好在李白的一個好朋友魏顥卻給我們尋找李白的感情生活留下了蛛絲馬跡,在魏顥的《李翰林集序》當中有這樣一段話:「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於劉,劉訣。次合於魯一婦,生子曰頗黎。終娶於宗。」
  • 唐朝詩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沒人對上,到宋朝才有完美下句
    上學時小編老師曾經總結過:每一個寫出千古名句的詩人,背後都有一段悲催故事(原意大致是這樣)。就拿唐朝詩人來說,李白和杜甫的成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他們一生都仕途不順,只不過兩人心態不一樣罷了。唐朝詩人多,經歷坎坷的佔了一大票。除了李白杜甫,還有一個詩人也很出名,他就是和李白、李商隱並稱「三李」的李賀。
  • 李白最誇張的10句詩,奇妙至極,浪漫至極
    對於李白,通用的介紹是: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怎麼浪漫來著?想像豐富、語言奇妙。所以,李白的很多作品都會運用誇張的手法。今天,隱娘要介紹李白最誇張奇妙的10句詩,奇妙至極,浪漫至極!1.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 李白不僅是一個浪漫的詩人,同時他又是一個壯志難酬的愛國人士!
    李白不僅是一個浪漫的詩人,同時他又是一個壯志難酬的愛國人士!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耳燻目染的詩人, 在小編的學生時代,不管是小學,初中,還是後來的高中,學過的唐詩、宋詞、元曲,所以學習過很多古詩人的生平。
  • 毀三觀:大詩人李白當街砍人 是個不折不扣的古惑仔
    他生怕別人會因為他的五短身材又是個詩人而瞧不起他的功夫,解釋性地說:「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王公大人許與義氣!」(《上韓朝宗》)李白身材不夠高大,但身輕體健,有萬夫不擋之勇。那李白的功夫到底有多高呢?唐文宗時,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唐代三絕」,世人稱裴旻為「劍聖」。而詩人李白的劍術師傅則就是劍聖裴旻。當時公認斐旻劍術天下第一,李白劍術天下第二。
  • 這世上最大的誤解是,你以為李白只是一個詩人
    總之,你印象中的李白應該就是一位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大詩人,一個文質彬彬、白衣飄飄、長發飄飄的大文人,一個弱不禁風、風一吹就倒的風一樣的男子。很可惜,你又一次被歷史課本深深地欺騙了。李白,字太白,唐代數一數二的「古惑仔」。李白的爸爸是一個大老闆,唐代重農輕商,商人的兒子不能參加科舉考試。
  • 大唐詩人數不勝數,為何,獨有李白被稱為「謫仙人」?
    每個中國人,不管他學歷如何,從事的是什麼職業,都不可避免地要共同認識一個人——李白。李白之名在中國,甚至超越了很多的帝王,被稱為"詩仙"、"謫仙人"。但是,獨盛唐一代的詩人就何止千萬,為何獨有李白能夠獲得如此殊榮?他究竟有何可貴之處?
  • 時運不濟、恃才傲物、隨意灑脫的6句詩詞
    古代文人多時運不濟者,多恃才傲物者,多隨意灑脫者。這些人一路懷才不遇,一路遭貶,一路遊歷,一路放聲高歌,一路手書狂言。落筆可搖動五嶽,詩成可笑凌滄洲,此等豪氣,大有睥睨天下之氣勢,霸氣迎面而來!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被貶謫到荒僻的南疆九死一生,他卻沒有遺憾。
  • 同樣是境界高遠的七絕作品,李白充滿浪漫,王昌齡溢出悲涼
    李白和王昌齡都是盛唐偉大的詩人,也都有過被貶流放的經歷,二人還相互贈詩,表達惺惺相惜之情。李白的詩歌充滿浪漫主義,喜歡想像和誇張,由於他曾經學過道術,又是一位劍客,從而使他的詩篇境界高遠。而王昌齡是著名的邊塞詩人,長期的羈旅生涯,也見慣了邊塞風光,不僅陶冶情操,更讓他的作品大氣磅礴。
  • 李白第一次離開故鄉時寫的詩,充滿萬丈豪情和瑰麗想像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第一次離開故鄉四川,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啟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他從蜀中乘船沿長江而下,經三峽赴荊門,奔向荊楚廣闊的山川。在荊門,李白要向自己的故鄉,作一個正式的告別,於是寫了一首氣勢磅礴、想像瑰麗的五言律詩《渡荊門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