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標魯西南農村,今天的最高溫度是6度,最低溫度零下5度,現在外面已經開始結冰了,自來水管凍住了,村裡高低不平的泥水路,也凍得無堅不摧了,就連我這個號稱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孤家寡人,今年也早早地開始穿上了棉褲,這個冬天真的有點冷。
先說一下我的工作吧,每天凌晨二點半,只要不下雨,雷打不動每天都會在這個世界起床幹活,並且從事的室外工作,北方的凌晨二點半的夜晚真的很冷,我幾乎有好幾次凍到沒有知覺,雖然家裡面同樣是冷冷清清的,可是最起碼被窩中還有電熱毯能給我取暖吧。
農民冬天怎麼過冬取暖?
介紹一下我們魯西南農村的取暖方式吧,村裡有1200人,外出打工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村裡附近的工廠幹活,工資一個月三五千塊不等,因為都是計件掙錢,幹得多掙得多,幹得少自然收入也就少,今年工廠普遍效益都不好,所以經常減產,不讓幹那麼多,一個月也就能混個3000元錢吧,養家餬口當然很難。
我們這裡農村取暖的方式,無非就是不外乎,煤炭爐子,煤球爐子,燒炕和電熱毯了。
最常見的取暖方式就是煤炭爐子,在臥室裡面裝一個小點的爐子,一根煙筒接到室外,一個簡單的取暖方式就成了,夏天買的煤是680一頓,不但價格便宜,而且煤的質量還非常好,前天我鄰居也裝了一個爐子取暖,煤的價格是920一頓,這漲勢太厲害了,幸好我沒買。
農村大多數家庭都指望這種方式個取暖吧,當然了買煤都是偷偷摸摸的,雖然有那種宣傳的無煙煤出售,但是農民從本質並不太接受,一個是價格貴,再者就是 熱量太低,不但溫度上不去,並且非常容易滅,家庭條件好一點的就是燒個煤球爐子,最起碼的一天到晚能有個熱水用,條件再好一點的那就是在裝幾片暖氣片,讓整個房間都暖和一些,但是我看了裝暖氣片的也都是擺設,很少有人用,畢竟媒那麼貴,大家都不捨得。
還有一種就是年齡大的人,不捨得買爐子,一般都是家裡弄個火炕睡,傍晚的時候燒一下,雖然屋子裡面不暖和,但是至少被窩是熱乎乎的,農村可以用來燒火的東西有很多,老人們都省錢會過日子,冬天怕冷所以就都燒炕。
還有一種最普遍的就是像我這樣的,既沒有爐子也沒有火炕,冬天取暖完全就是靠電熱毯,快睡覺的時候把電熱毯打開,洗洗臉刷刷牙,鑽進被窩還是一樣熱乎乎的感覺,不過我總是感覺電熱毯帶來的這種熱量沒有靈魂,能溫暖的只是我的身體,僅僅而已。
雖然村裡面今年有賣那種電費補貼的一種取暖設備,但說句實在話那個東西就是個雞肋,啥 用都沒有,插上電源以後,電錶蹭蹭的往上跳,你都快睡著了,屋子裡也還是冷冰冰的,其實在農村靠空調和電設備取暖的並不多,即便是一些被大家公認為村裡的有錢人,他們也都不敢這麼幹,像是我們這種掙錢更難的人,就更不敢想了,農村的冬天空調就是一個裝飾品,不說了我去睡覺了,明天有是凌晨二點起床。
我是農村小小李,認同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歡迎你的點讚評論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