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情人節是元宵節,而七夕是女兒節,不說你都不知道

2020-12-15 小瑤掉進漢服坑

大家好,我是小瑤。十幾年前,當國外的聖誕節,平安夜,狂歡節等。當時的很多人還擔心國外節目的流行會讓中國傳統節目的式微。誰能想到,如今的年輕人會掉過頭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了。漢服、傳統樂器的流行,也讓傳統節目被年輕人關注。而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元宵節,可以中說中華民族自己的「狂歡節」這一天,人們盛裝結伴出行,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逛廟會、其樂融融。

而節目裡我們總會做一些什麼,比如:

吃元宵,正月15吃元宵,寓意團團圓圓,是古時候對於親人的思念。

鬧花燈,鬧花燈最早是從西漢開始流行,元宵的那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會在門前掛上花燈,一整條燈都是花燈,而做生意的商戶,都是靠別出心裁的花燈來吸引客戶,更是在花燈上下足了功夫。

耍龍燈,龍是中國的傳統圖騰,在元宵的那一天晚上耍龍燈,寓意著一年裡都會紅紅火火,精氣十足。

踩高蹺,做為中國傳統的一種群眾性的表演節目,在很多的傳統節日裡都有這樣的表演。而其精彩的表演形式,也一樣被群眾所喜愛。

猜燈謎,這個活動在很多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中都能看到,可以說是老少皆宜,也是很多的商戶用來喜引客人的方法。而很多的燈謎都有著美好而又吉祥的寓意。

古代情人節=元宵節,而七夕卻是女兒節。

而元宵節可不僅僅有這些可玩的,在古時候,元宵節更是被年輕人所喜愛,很多的男男女女大方的走上街頭,如果所在的朝代有實行宵禁,在這一天也會臨時取消。未婚的男男女女借著賞花燈遊街物色自己的尺上人。因此,元宵節也造就了很多的優美詩詞,和才子佳人。「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做,何處聞燈不看來。」「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處。」

而七夕,這一天裡,女人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陳列花果與女紅(gōng)等諸多習俗。你看,都是女人的事,沒有男人什麼事。習慣了商家們的宣傳,我不說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正月十五為什麼叫做「元宵節」?

元宵節最開始是從漢代,據傳,漢文帝為「平呂」而設。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心腹掃除了他的呂代家族,讓劉恆順利登基。這皇帝一高興就要大赦天下,與民同樂。在之後的這一天,皇帝都要出宮遊玩,要求民間引燈結彩。

而因為這個時間正好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也就是「元月」,又是在晚上,所以就叫做「元宵節」。元宵節也被當作重大的節日一樣流傳到今天。

吃元宵的習俗最早出現在唐五代,那個時候還不叫「元宵」,而是叫面繭或是圓不落角。因為是在元宵節那一天吃的,所以叫做「元宵」。

元宵與湯圓,傻傻分不清。

其實分不清也是正常的,小瑤也分不清,一直以為,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而年年看春晚,聽著央視中的主持人年年說餃子,而作為南方人可是一點感覺也沒有,好像主持人說的節日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而南方的湯圓是用手工包出來的,而北方的元宵是用滾出來的。如下面的三個動圖。

好了,上面說的這樣關於元宵節的小知識你明白了嗎?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讚、關注和轉發哦!

相關焦點

  • 七夕節or元宵節,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到底是哪天?
    隨著中西文化融合,現在感覺天天都有節過,春節、元宵節、情人節、清明節、五一勞動節、六一兒童節、端午節、母親節、父親節、七夕節、國慶節、中秋節、感恩節、聖誕節、元旦節……畢竟節日越多,消費就越多,對於經濟發展和文化交融是很有好處的。
  • 專家:七夕是"中國女兒節" "中國情人節"是元宵節_今日關注_唐山環...
    今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相傳農曆七月初七這天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很多人已經把七夕當成了「中國情人節」。但昨日,知名民俗學家齊守成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七夕節當成「中國情人節」是對七夕節的一種誤讀。  齊守成介紹,「七夕」節又叫乞巧節,最早起源於漢代。節俗是曬經書及衣裳,向雙星乞願和穿針乞巧。
  • 在古代,七夕節不是情人節,而真正的情人節,你知道是哪一天嗎?
    話說在南宋時期,臨安,元宵節夜晚,到處都盛放著美麗的煙花,一輪明月高高掛在空中,大街上車水馬龍,布滿了各種彩燈,街道兩旁各種叫賣聲,以及人們打鬧嬉笑聲,不絕於耳。當然這首詩不是辛棄疾為了泡妞而做,只是借用元宵節的繁華,來抒發自己不肯同流合汙的心境。從這首詩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中國古代,元宵節是非常隆重的節日,也可以說是古代最盛大熱鬧的節日,沒有之一。那么元宵節在中國古代又稱什麼節呢?我們往下看。元宵節其實是古人的情人節,怎麼說?
  • 元宵節VS七夕節 誰才是正牌中國情人節
    西方情人節剛剛過去,我們又迎來了元宵節。鮮為人知的是,元宵節其實也是中國的情人節。辛棄疾一句「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花後」更是道出了情人幽會的點點浪漫,而他們描繪的,正是元宵節賞花燈時,俊男美女在街頭尋求意中人時的情形。古代的中國,女子遵守婦道,「三步不出閨門」,很少有機會去院牆外面的世界看看。
  • 你把七夕當做情人節過?七夕本是女兒節!中國的情人節不是這天
    說到七夕,大家很自然就會想到中國的情人節,鵲橋會、收禮物等,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七夕並不是情人節!其實本是女兒節。那麼,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1、七夕本是女兒節七夕節起源於古代的傳統節日,最初只是一個女孩子的節日,與愛情根本無關。
  • 七夕其實並不是情人節,那麼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到底是哪一天呢?
    同時也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有許多情侶也重視起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七夕節的當天互相傾訴愛慕之意和互送禮物。但是現實往往都很打臉,其實七夕節在古代並不是情人所過的節日。那麼七夕節到底是個什麼節日,古代的情人節又會是哪一天呢?
  • 「七夕」在古代不是情人節?原來歷史上叫女兒節,是女子的節日!
    七夕佳節將至是否有伴侶陪伴在你的身邊呢?七夕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是因為這一天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所以人們往往會將七夕節和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劃上了一個大大的等號,甚至逐漸的取代了西方情人節在中國的影響力!
  • 古代人怎麼過元宵節?在古代元宵節等於情人節,比七夕浪漫!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大家在猜燈謎、放煙花、賞花燈的同時,想不想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過元宵的呢?在古代吧,元宵節等於情人節,甚至比七夕還熱鬧、還浪漫!一、在古代元宵節等於情人節?情詩「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描寫的就是元宵節。在古代,年輕的未婚女孩子,不允許見客也不允許自由外出。但是元宵節這天卻例外,未婚女孩們可以結伴到集市、到河畔遊玩,可以猜燈謎、賞花燈。
  • 中國的情人節不是七夕節?那是哪一天?
    最為人們追隨的,便是這2月14日的情人節。這天是西方國家為了紀念瓦倫丁和典獄長女兒的愛情所設立的節日。在這個節日傳入中國後,很多小情侶便也開始跟著「過節」了,並以此來紀念他們的愛情。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開始注重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而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的情人節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七夕節,但其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一種誤解,七夕節並不是真正的情人節。七夕節,在古代被稱作「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是指女子拜祭紡織高手、女紅大師織女以乞求心靈手巧的意思。
  • 中國古代情人節是哪一天?不是七夕,不是元宵節,更不是2月14日
    我們都知道公曆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情人節,但是關於情人節的來源相信有很多人還不了解。情人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我們國家的很多節日一樣,它也是起源與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他在獄中結識了典獄長的女兒,並與其墜入愛河。後來瓦倫丁被判處死刑,在臨行前,他給自己的愛人寫了一封很長的遺書,傾訴自己的情感。2月14日,瓦倫丁被處死後,基督教徒為了紀念他和典獄長女兒之間的愛情,就將2月14日成為聖瓦倫丁節,也就是後來的情人節。現代,經過不斷的商業炒作,情人節在我們國家逐漸也成為青年男女們一年要過的重要節日之一。
  • 七夕在古代是不是情人節? 三峽博物館展覽告訴你真相
    七夕在古代是不是情人節? 三峽博物館展覽告訴你真相  今日在博物館中庭推出「七夕·裁成豔思偏應巧」微展覽  今日,是列入我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這個如今被賦予了太多中國「情人節」意味的節日,其實在古代是專屬閨閣女子們的「乞巧節」。
  • 七夕在古代是不是情人節?三峽博物館展覽告訴你真相
    三峽博物館展覽告訴你真相今日在博物館中庭推出「七夕·裁成豔思偏應巧」微展覽今日,是列入我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節日——「七夕節」,這個如今被賦予了太多中國「情人節」意味的節日,其實在古代是專屬閨閣女子們的「乞巧節」。那麼古代的重慶女孩子們,是如何度過這個節日的呢?
  • 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
    FM105湖州綜合廣播 祝您元宵節快樂!其實,元宵節才是中國古代真正的情人節,你知道嗎?你也許會驚訝,這是什麼來由?那農曆七月七日的「七夕節」又算什麼?不要著急,讓小編給你慢慢道來。在中國古代,大多數時候是實行宵禁的。
  • 七夕:古時的女兒節,今日的情人節
    七夕情人節,鵲橋相會時,佳期又一年。在當代年輕人心中,傳統節日七夕,已然與情人節是等號關係。但在古代,七夕其實是屬於女性獨享的專屬節日,也就是古代的「女兒節」。只是伴隨歷史的發展,七夕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在現代成為我國象徵愛情的節日。
  • 七夕也叫「乞巧節」或「女兒節」等,在古代並沒有什麼「情人節」的...
    一年一度的七夕節到了,你是如何度過的?過一個有文化味兒的節日,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七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如今也是浪漫的代名詞,被稱作「中國情人節」。25日晚,一場名為「情滿四合院」的主題活動在首都博物館舉辦,以傳統四合院文化中的「情」為主題,講述了許多有趣的婚俗。古代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自從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七夕節」逐漸坐實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的席位。
  • 七夕節的習俗 你知道多少
    七夕節的習俗 你知道多少時間:2020-08-25 11: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節的習俗 你知道多少 其實在這個節日並非只有約會,它最早是為了祭拜七姐而形成的,老農民都說講究很多。西漢時七夕就流傳起來,到了宋代時則是進入鼎盛期。
  •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未必,這首詩告訴你答案
    翻開日曆,時間已到了農曆七月初七了,當我知道七月初七是中國的情人節後,我已經長大了,現代的年輕人一般都在2月14號過情人節,至於「七夕」,好像不太在意。那麼在遙遠的古代,在物質和娛樂都很匱乏的年代,他們是怎樣過七夕的呢?通過度娘我們知道,在古代,七月初七被稱為女兒節或乞巧節,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7月7日晚上舉行,故名「七夕」。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
  • 中國古代的情人節是哪一天?不是七月七日的七夕
    那在古代古人所過的節日到底哪一天是情人節呢?想到這裡,大家可能大多都會想起七夕節。但其實七夕節並不是中國古代真正意義上面的情人節。在古代七夕節大約起始於西漢,在宋代的時候才開始興盛起來。那在七夕這一天,傳說是是紡織女神的誕辰。古代女子平時大多都是待在閨房當中,很多時間都是不能在外行走。但是情人節這一天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她們可以走出家中。
  • 古代七夕節的由來
    大家好,我是小編白澤,剛剛小編在吃飯的時候,突然看到辦公室的玫瑰花嬌豔欲滴,想到這是辦公室的美女同事的男朋友在七夕節送給她的,到現在在時間的滋潤下越加嬌豔欲滴,小編突然想到那麼古代七夕節的由來,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惑,小編帶你看看古代七夕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