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臺灣造成十大傷害,「保生大帝」會保佑蔡英文嗎?

2020-12-16 臺海網

「保生大帝暗示說穩死的」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6月30日到臺東卑南鄉南清宮參拜「保生大帝」,上次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時,蔡英文也曾到南清宮參拜,這次「舊地重遊」,她聲稱,「我一定當選!一定會再回來參拜!」

"保生大帝"為大陸閩南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醫神"。蔡英文拜廟時說,2020年的目標就是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要勝選,「立委」要過半。對此,有島內網友評論稱,「保生大帝暗示說穩死的」,並稱蔡英文「一定落選」。

高呼一定「當選」 蔡擺出四大政績

蔡英文是過去三年多來的臺灣執政者,她最喜歡吹自己的政績,共有四大項:推動年金改革、清查不當黨產、撤銷威權統治時期有罪判決、遵守公投落實婚姻平權。

通過執行「年金改革」政策,使得全臺灣軍、公、教、警察、消防退休人員的收入,平均減少了三分之一;影響數百萬人的生計,這是一個天怒人怨的措施。

「清查不當黨產」是一項徹底消滅國民黨的作法。民進黨借著執政之便,傾全力扼殺他們的長期對手,吃相很不好看。「天然獨」對這種上一代的恩怨仇殺行為,多半沒有什麼感覺。

「撤銷威權統治時期有罪判決」是蔡當局新成立的「轉型正義委員會」最近的工作。他們發布了一批名單:包括呂秀蓮等人,當年因為推動黨外「民主運動」,被判入獄,之後服刑釋放;現在這個「轉型正義」組織宣布呂秀蓮等人的「被判有罪」無效,恢復他們的清白。最具諷刺的是:呂秀蓮已經退出了民進黨。

「遵守公投落實婚姻平權」。2018年的「公投」,超過七百五十萬的選民,投票反對「同性婚姻」。但是蔡罔顧民意與「公投法」的法律地位,硬行通過並執行了「同性婚姻法」;明明是在唾棄「公投法」,置已通過的「公投案」於不顧,還恬不知恥的說是在「遵守公投」!顛倒黑白到了這種程度。

蔡英文把選舉的資源過度放在討好年輕世代上,整天用一些信息洗腦20-35歲世代。而青壯世代以及老年人,對蔡英文又持何等觀感?他們會不會是導致蔡2020年敗選的主要原因?

孫大千列蔡英文對臺灣的十大傷害

對於蔡英文要求連任的呼聲,國民黨前「立委」孫大千曾在社交網站臉書發文列出蔡英文對臺灣的「十大傷害」,炮轟「給蔡英文再一任,臺灣肯定回天乏術。」

孫大千稱,蔡英文對臺灣的十大傷害包括:

一、低薪過勞的工作環境,傷害勞工朋友。二、持續惡化的貧富差距,傷害年輕世代。三、緊張對立的兩岸關係,傷害臺商企業。四、方向錯誤的「年金改革」,傷害「軍公教」同仁。五、冥頑不靈的「能源政策」,傷害產業發展。六、綁樁撒錢的「前瞻計劃」,傷害財政。七、選舉考量的背信棄義,傷害萬年藻礁。八、清算追殺的「東廠打手」,傷害民主價值。九、自甘墮落的綠色「監委」,傷害「司法」正義。十、為求順利的不擇手段,傷害民進黨。

孫大千直言,才不過短短四年,蔡英文就把臺灣折騰到傷痕累累,奄奄一息,真的放心再給她一任嗎?

來源:環球網、華夏經緯網

相關焦點

  • 保生大帝(臺灣熱詞)
    本周,保生文化祭活動在臺北熱鬧展開,這是臺北地區最大的宗教文化活動,活動的主角是保生大帝,即北宋年間名醫吳夲(道教神祗),俗稱大道公、吳真人。保生大帝在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人中有眾多信眾。臺北供奉保生大帝的保安宮建於1742年,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頒授「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 保生大帝與媽祖的羅曼史
    農曆三月十五日是臺灣的醫神保生大帝誕辰。保生大帝臺灣民間俗稱「大道公」,宋代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人,因其精通醫術、救人無數,被尊奉為神。    人世間難免會產生糾紛,而神界也不例外。在臺灣民間相傳著這樣一段傳說:傳說神界的單身貴族大道公與媽祖曾有一段羅曼史,保生大帝得道後見媽祖端莊賢淑,便展開追求攻勢,而媽祖見其宅心仁厚,也萌生愛意,倆神情投意合,共同譜下一段「堅定的友情」。
  • 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漂洋過海 把祝福送到臺灣
    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將漂洋過海,把祝福送到臺灣。昨日,「海峽兩岸保生慈濟信眾除疫、求平安」祈福法會在廈門市海滄青礁慈濟祖宮舉行。  為祈求保生大帝去病除疫,海滄青礁慈濟祖宮理事會精心製作了10000個保生大帝平安福袋掛件,並在宮廟主殿舉行「過爐」祈福法會,為兩岸保生慈濟信眾除疫祈福、求平安。
  • 臺灣文化一瞥:保生大帝是誰
    臺海網5月1日訊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本周,保生文化祭活動在臺北熱鬧展開,這是臺北地區最大的宗教文化活動,活動的主角是保生大帝,即北宋年間名醫吳夲(道教神祗),俗稱大道公、吳真人。保生大帝在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人中有眾多信眾。臺北供奉保生大帝的保安宮建於1742年,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總部頒授「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 保生大帝神像即將空中直航臺灣澎湖巡遊
    中廣網廈門6月26日消息 (記者劉立忠)借兩岸周末包機的東風,受兩岸信眾一致推崇、信奉的保生大帝神像將於包機首航之日直飛臺灣澎湖巡遊。此次巡遊活動洽逢兩岸關係發展出現新的契機,意義非凡。  7月4日11:45和12:40,273名廈門保生大帝神像赴澎湖巡遊團將分別乘坐檯灣復興航空公司的A-321飛機和華信航空公司的JRE-190飛機直飛澎湖馬公機場,並於7月7日上午9:20、中午12:30乘坐相同包機從澎湖直飛返回廈門,這將是廈門至澎湖、廈門至臺中的空中直航首航。
  • 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臺
    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臺 2014年07月29日 11:45:04  來源:福建日報 (上圖)  這是保生大帝真身首次巡遊臺灣本島。廈門、泉州、漳州保生大帝宮廟代表和信眾500餘人參加在臺北進行的巡遊和文化節活動。  27日,臺北保安宮所在街區將舉行繞境踩街活動,行程約5公裡,長達5個半小時。
  • 保生大帝慈濟文化連接兩岸骨肉情
    在主殿內的碑文中,也記載了不少在東南亞閩南籍的華人回鄉拜謁保生大帝的事實,還有很多人感慨捐資,為宮廟一次又一次的修繕出錢出力。保生大帝傳衍的慈濟精神,在世界各地受到了廣泛的認同。「後來,保生大帝漸漸成為福建閩南和臺灣閩南籍居民、廣東潮汕地區以及東南亞閩南籍華人所奉的地方守護神。」顏老說道。
  • 兩岸信眾廈門共同祭拜保生大帝
    海滄作為保生大帝信仰的兩大發祥地之一,充分發揮青礁慈濟祖宮的載體作用,自2006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十屆以「健康·慈濟·和諧」為宗旨的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以下簡稱「文化旅遊節」),規模一屆勝過一屆,與會嘉賓呈幾何倍數增加,成了兩岸交流的一張燙金名片。
  • 庚子年 農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聖誕:
    又稱吳真人、吳公真仙、大道公、孚惠妙道真君、慈濟醫靈妙道真君等,全稱恩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不僅是福建閩南和臺灣閩南籍同胞所奉的地方守護神,也是中國閩南、潮汕地區及臺灣、東南亞華人所信奉的道教神祇。吳真人自17歲起,雲遊四方,拜各地名醫為師,苦學醫術成靈醫。宋仁宗時,醫帝後愈,煉丹救世,恩惠澤及一方。
  • 兩岸來賓共祭「保生大帝」
    首屆保生慈濟文化節今日海滄舉行  早報訊(記者郭桂花通訊員楊志藝)廈門首屆保生慈濟文化節今日舉行,來自海內外的2000多位來賓將齊聚海滄青礁慈濟宮,緬懷吳真人這位被海峽兩岸尊崇為「保生大帝」的民間醫神。  在慈濟宮主殿廣場上演的保生頌典和歌舞表演無疑是本次文化節上最令人期待的大戲。
  • 蔡英文民調過後求合作 賴清德回應
    前臺「行政院院長」賴清德19日上午赴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參拜(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4月19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前臺當局「行政院院長」賴清德19日上午赴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參拜,對於蔡英文稍早在廣播專訪中坦言
  • 蔡英文喊話合作 賴清德:我不是脫黨參選
    前臺當局「行政院院長」賴清德19日上午赴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參拜(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4月1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前臺當局「行政院院長」賴清德19日上午赴臺北大龍峒保安宮參拜,對於蔡英文稍早在廣播專訪中坦言,確實現在民調處於落後狀態
  • 公元2019年-醫神吳夲之保生大帝封成600周年
    保生大帝吳夲公元979年出生於福建泉州安溪縣感德鎮石門村,比媽祖(林默)小19歲,在吳夲8歲時,媽祖(林默)化羽升天。在閩南,民間流傳「渡海靠媽祖,安居靠真人」;在臺灣,則有著「媽祖庇護打漁翁,黎民祭拜大道公」之說。在江蘇鎮江丹陽市(古稱曲阿)延陵鎮(2005年由原延陵鎮、麥溪鎮、行宮鎮三鎮合併而成)九裡村(原屬行宮鎮)季子廟內,也供奉有保生大帝吳夲神像。
  • 連戰將向保生大帝祖廟廈門青礁慈濟宮贈送墨寶
    中新社廈門四月十一日電(記者 楊伏山)閩南與臺灣民間共同信奉的保生大帝祖廟他說,此次保生慈濟文化節,以體現慈悲濟世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宗旨,將舉辦包括保生頌典、即保生大帝祭奠及閩南語歌舞表演、書畫作品展、保生慈濟堂(中醫義診所)揭牌、海峽兩岸吳真人文化研討會等在內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保生大帝是閩南與臺灣民間共同信奉的神明,其祖廟位於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和漳州龍海白礁慈濟宮,遍布世界各地的分廟宇則達一千兩百座以上,信徒五千萬人。
  • 何為「臺灣價值」?去看看臺南學甲海邊的白礁亭吧
    「保生大帝」是閩南重要的民間信仰。隨著閩南人闖南洋,過「黑水溝」,「保生大帝」信仰在東南亞、在臺灣有著廣泛的信眾,白礁慈濟宮譽為各地分靈廟的祖廟。1661年,鄭成功從廈門發兵收復臺灣,臨近的白礁村青壯年隨軍出徵。他們在慈濟宮奉請「保生二大帝」神像(慈濟宮開基建廟時,奉有三尊開基神像,信眾稱一大帝,二大帝,三大帝。
  • 保生大帝神像由廈門出發空中直航前往澎湖巡遊
    保生大帝神像由廈門出發空中直航前往澎湖巡遊 2008年07月04日 17: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七月四日,廈門海滄青礁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神像作為「特殊乘客」,乘兩岸周末包機,由廈門直航澎湖。圖為保生大帝神像抵達澎湖馬公機場。
  • 「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在福建平和縣舉行
    「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心田宮舉行。來自漳州市與平和縣有關部門領導、平和藉旅外鄉親和專程返鄉參加文化節開幕式的臺中市元保宮32名信眾等嘉賓及當地逾萬名群眾雲聚心田宮,共慶第六屆「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隆重舉行。平和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耀燈出席開幕式並宣布第六屆「兩岸情 心田緣」保生大帝文化節隆重開幕。
  • 熊厝蓮花宮保生大帝
    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原是熊厝莊氏的水尾宮,明隆慶年間(1567-1572)莊氏賢公往龍海白礁販賣手巾、織帶、絲線、花垂等雜貨,俗稱「搖鼓擔」,時適三月十五日,白礁慈濟宮的信士在紀念保生大帝誕辰,賢公也進宮中行香祈祝,偶見保生大帝臉額汗珠淋漓,頓有所感,則祈求大帝,若有意金身隨其返鄉,許諾卜杯三信,得三杯全茭杯信,賢公乞求復再許諾三杯並允許立即起駕啟程。
  • 保生文化連兩岸民心(行走臺灣)
    去世之後,閩南鄉民在吳夲家鄉漳州白礁村為其立祠塑像,尊為「醫神」「吳真人」,後世朝廷敕封為「大道公」「保生大帝」。歷代帝王多為其追賜封號、擴建廟宇,保生文化從閩南逐漸傳開,明清之時傳到臺灣。位於臺南的學甲慈濟宮是一座有著357年歷史的古廟,其所供奉的保生大帝像已有800餘年歷史。
  • 蔡英文:媽祖保佑下今年臺灣景氣比較好
    據香港中評社24日報導,長達9天8夜,被譽為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的「大甲媽祖繞境」將在24日晚間11時起駕,蔡英文下午2點在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的陪同下來到大甲參拜媽祖。蔡英文表示,「三月請媽祖」是臺灣傳統盛事,也受到全世界關注,在媽祖保佑下,今年臺灣景氣感受到有「比較好」,她會更努力讓大家有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