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12月1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即便是周末晚上的黃金時段,你也很難看到這裡人頭攢動的熱鬧景象。新天地、外灘等中高端酒吧區的興起,使得衡山路酒吧街昔日耀眼的光環不再。據悉,衡山路上的酒吧規模已較十年前縮減超過三分之二,而「撐」下來的酒吧仍在苦苦尋找突圍之路。
記者了解到,政府部門正有意「淡化」衡山路酒吧街概念,並以區塊式發展的思路,將衡山路復興路歷史風貌保護區逐步打造為城市慢生活街區。
酒吧員工站在街上「拉客」
周五晚九點,Kevin手中舉著酒單百無聊賴地倚靠在酒吧門前閃著五彩燈光的招牌旁,他被老闆要求「招呼」過往的路人進去喝一杯。在他左右兩邊的,是臨近兩家酒吧的「同行們」,和他一樣,他們正在賣力吆喝著各自酒吧的特色,希望能往裡帶進一兩個客人。
「在我們這行,站在街上『拉客』的行為實在不好看。」有過八年酒吧工作經歷的Bruce感嘆道。一落千丈的人氣「逼」得衡山路上大部分的酒吧開始了不得已的「拉客」行為,而即便是這樣,這條路上的酒吧仍然是連年虧損。
衡山路領館廣場對面的「波缽街」原是這條路上酒吧的人氣之王,不論從規模和客流量上來說都數一數二,人均消費在60-65元,鼎盛時期一位難求。「早幾年最火的時候,店鋪一個月的營業額起碼都有200萬元左右,每天晚上擠滿了人,很多人都是通關係才能進來。連計程車拉生意都要跟我們打招呼。」Bruce說,在其衰落之後,沒有酒吧再能超越它,之後「接手」的幾家酒吧基本也都撐不過一年就相繼倒閉了。
對此,常年在衡山路一帶做生意的計程車司機也有同感。大眾計程車司機王師傅回憶說,以前每天晚上10點左右,衡山路是計程車生意最好的地方,一直會持續到凌晨兩三點。現在生意明顯不行了,僅靠一兩家美式酒吧在維持整條街的熱度。
「高安路到領館廣場這一片是衡山路酒吧的中心地帶,但這幾年這一片的酒吧經營狀況下滑得厲害,已經關掉了好幾家,撐下來的也都在虧損。」徐匯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酒吧街上剩餘的幾家店,除了例如ShanghaiBrewery這類餐吧的生意還算可以之外,大部分店鋪的日營業額都在千把塊,對於這些既要支付租金,又要承擔10多名服務員工資的店家而言,虧損屬於常態。
酒吧經營者重新裝修試圖自救
「衡山路客流量大減是不爭的事實。」徐匯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坦言,由于衡山路酒吧街的興起是市場行為,而這十年間這裡的酒吧基本都是單獨經營,在經營模式乃至管理創新上,衡山路酒吧都並未來得及跟上潮流變遷的腳步,「單打獨鬥」讓不少酒吧經營者們錯過了轉型最佳時機,最終失去了方向。
「年輕人喜新厭舊,現在各個區都在打造自己的休閒街,特別是新天地對衡山路商業帶來很大衝擊。新天地興起更多的是一種政府行為,當時改造了很多舊房子來重新規劃建設,而衡山路的商業是鬆散的,是店家自發開起來的,肯定存在一些劣勢。」位于衡山路支路上的一家希臘餐吧經理說。
在這些酒吧從業者的眼裡,衡山路酒吧街的沒落並非偶然,落後的管理模式以及缺乏新鮮感的經營風格是造成人氣下滑的主要原因。
「前兩年流行美式酒吧,為了吸引老外顧客,衡山路的酒吧大部分都改了菜單、換了標價,幾乎一條街上的酒吧都是差不多風格。人氣很難聚集在一家店,新鮮感一過,大部分又都變得死氣沉沉了。」該經理回憶。
如上述酒吧從業者所說,面對人氣衰落的情況,衡山路酒吧也曾試圖自救。「在目前衡山路上,我們的店是比較大的,因此承受的壓力也比較大。現在客流量是比以前減少了不少,特別是我們是一個集團經營,跟淮海路等地段的酒吧相比,人氣明顯不足。」SOHO工作人員Annabelle說,重新裝修、尋找新客戶是酒吧轉型普遍會想到的方法。
「顧客的選擇多了,而且容易出現審美疲勞,必須及時調整,現在做出適當的改變也是必需的。」Annabelle說,由於其所在的酒吧屬於集團經營,因此將幾家人氣相對分散的酒吧合併,也是轉型做出的調整之一。
徐匯區商委打造城市慢生活街區
衡山路衰落,很多人看在眼裡。在政府看來,這一塊地正面臨著新的抉擇。
「『衡山路一條街』目前在外界印象中和市民心目中的影響力,已經不如『新天地』,是不爭的事實。但目前不能僅僅將眼光放在衡山路這一條街上。」徐匯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規劃的整體方案來看,現在的部分酒吧或許將遷出這條馬路,徐匯區正在幫助衡山路尋求新的突破點。
記者從徐匯區商務委處了解到,未來三到四年內,徐匯區擬通過對嘉善路、永平裡、建業裡等「由點及面」的開發,將衡山路復興路歷史風貌保護區打造為城市慢生活街區,進一步推動徐匯商業的轉型。
對於「慢生活街區」的概念,徐匯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街區內的業態不再是傳統小店,而是以咖啡店、書店、西點專賣、巧克力專賣、創意工藝品店、瓷器店、茶館等特色商鋪為主,這些小店與藝術、與創造有關,讓都市快節奏生活的人們都能夠停下腳步,體會到『身未動、心已遠』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