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 75歲開始背包旅行,93歲做義工,95歲讀碩士,100歲時書法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收藏

2021-02-19 投資知識



有這樣一個人:

戰亂時幾次和死亡擦肩,年輕時救助孤兒,幫人無數,75歲後做背包客旅行海外,93歲做義工,95歲讀碩士,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00歲時書法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收藏,出自傳,做暢銷書作家,義賣.

他叫趙慕鶴。一位傳奇的老人,也是一位對生活無比熱愛的赤子。

1911年,趙慕鶴出生在山東一個讀書人家。36歲時,參加徐蚌戰役,和死亡擦肩而過。39歲,背井離鄉來到臺灣,對親人的思念和初到異地時謀生的艱難並沒有讓趙慕鶴氣餒。

40歲時,他任職高雄師大,救助過孤兒,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幫人無數,兢兢業業、與人為善,直到66歲退休。退休後,趙慕鶴攥著大把的時光,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年輕人總是說「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對於一個錢不多,語言不通,年事已高又倔強地不肯報旅行團的老人,「說走就走」才是真正的任性。

「如果出國玩一趟要準備很久,要懂語言,要有錢,那就三輩子都出不了國了。」他這樣說。

為了省錢,他和20個年輕人住過青年旅社,蜷縮著睡在火車的空座椅上,也曾擠在電話亭裡湊合了一宿。

不會外語,他先找中餐廳,請服務生幫忙寫下他要去的下一個目的地,拿著這張紙就能買了火車票。也不擔心迷路,「跟著背包的人走,就能去好地方。」

紐西蘭Huka瀑布前


最可貴的是,他從不倚老賣老,享受別人饋贈的同時,也在盡力回報。

在倫敦,趙慕鶴借宿在以前學生的家中。白天學生夫婦上班,他一定要擦乾淨玻璃,掃好地,打掃完畢再出門遊玩。傍晚回家給這對小夫婦做好飯。抽空還用廢木條在院子裡架起了好看的籬笆。

他就這樣看了艾菲爾鐵塔,遊了莎士比亞故居,還在萊茵河上痛快地唱了首歌。

走之前,老同事們紛紛勸他別折騰:「你不擔心一出去就回不來了?」

他說:「沒關係,大不了就死在外面。」

趙慕鶴87歲時,孫子正準備考大學。為了鼓勵孫子,他也臨時報了名。「在家閒著沒事,也是讀書,不如到學校來。」

第一年,兩個人都落榜了。他不服輸,第二年捲土重來,「頭懸梁、錐刺股」的勁頭下,他常常複習到凌晨兩點,「牙齒都掉光了」。最終趙慕鶴和孫子一起得中,考上臺灣空中大學藝術系。

有人給他潑冷水:「你一定讀不到畢業,如果你讀完,我給你下跪。」但他4年間修滿128個學分,用實力讓質疑他的人閉上了嘴。

96歲那年,他又和朋友的兒子相約一起考碩士。挑燈夜戰三個月,終於考上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每周三天課,因為學校在嘉義,距離高雄的家比較遠,趙慕鶴需要早上5點起床,騎自行車近20分鐘到高雄火車站,兩個小時的車程後,另外需要搭校車到學校。

三年的時間裡,他從不無故缺課,上課也不打瞌睡。唯一一次遲到,是因為騎車時和一輛摩託車相撞,但即使是這樣,他還是一瘸一拐地來到學校,堅持上完課才走。

98歲時,他完成碩士論文,順利畢業。作為全球最老的碩士,創下了金氏世界紀錄。

在學校,趙慕鶴為人謙和,人緣極佳,同學們願意幫他列印手稿,翻譯英文,愛護他如同自己的長輩。但在教授面前,他又謙虛成小學生。每次上課都要起立鞠躬,下課上前向教授致謝,做論述時不肯坐下,「身為學生必須站著。」

2015年,他來到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旁聽,準備考取博士學位。

他說:「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

即使再知名的書法家也不敢說自己練習書法已有近百年,但趙慕鶴可以。

他幼年師從一位清朝貢生學習「鳥蟲體」。這種字體始於春秋時期,每一個筆劃都是一隻鳥或一隻蟲,書寫不易,已經逐漸失傳,全世界會此字體者已是寥寥無幾。

趙慕鶴依然用一隻禿筆竭力保護著它。每天在燈下練習,一堅持就是數十年。2011年,他以鳥蟲體書寫的《三國演義》卷頭詞被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 大英圖書館收藏。

但他很少以書法家自居。09年高雄水災,他四處奔走,賣掉自己的書法作品,所得款全部捐給受災群眾。15年,在國立清華大學的書法展中,他拿出20幅作品來義賣,善款捐助清華旭日獎學金。


趙慕鶴書法作品

他說:「現在老了,只想把這字體免費教給有興趣的人,不要失傳,我願足矣。」

趙慕鶴出生書香門第,知書達理,重情重義。離家來臺灣之前,母親叮囑他兩件事:其一,家中已有妻兒,不可再結婚。其二,欠債是最要不得的事,「窮要窮得乾淨,討飯都可以」。

一約既定,萬山無阻。雖然遇到了不少人,但他知道自己已經娶妻,從此不再動心。此後幾十年,他和妻子天各一方,終身未再婚娶。

同樣,他一輩子也未欠人債,即使在孫子讀大學,需要近90萬元臺幣時,他寧肯貸款也不麻煩別人。

雖然已經105歲高齡,但他仍然獨自居住在老公寓的四樓上,每天走路去市場買菜,餐餐自理,親手做包子、水餃,粗茶淡飯他甘之如飴。

趙慕鶴至今還遵循《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住了幾十年的樓下院子,他總是揮舞著掃帚打掃乾淨。身後牆皮已然剝落,友人早已故去,只有爬山虎還和他一起,旺盛豐滿地繼續生長。

除了生活自理,93歲時他還每天騎自行車去醫院做義工,照顧年齡更小的病患,這一照顧就是兩年。

有人看他花白的頭髮,不自覺地伸手攙扶,但他堅定地拒絕,一生要強,從不麻煩別人。


為了上網買車票,他開始自學電腦和英文。有朋友知道後笑他:「老趙,你都要死了,還學什麼電腦呢?」

他不介意,笑著說:「可是,我現在還活著呀!」

相關焦點

  • 他75歲做背包客旅行海外,95歲讀碩士,100歲時書法作品名揚世界竟還是「單身漢」!
    在中國,有這麼一位先生,戰亂時幾次和死亡擦肩,在文革期間被定義為黑五類,之後偷渡臺灣。當他迎來了人生的古稀之年後,竟做背包客旅行海外。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位先生93歲還在做義工,95歲讀碩士,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00歲時書法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收藏,出自傳,做暢銷書作家,義賣。
  • 75歲做背包客旅行海外,100歲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圖書館收藏,他可能是世界上活得最賺的男人…
    戰亂時幾次和死亡擦肩,年輕時救助孤兒,幫人無數,75歲後做背包客旅行海外
  • 75歲當背包客,93歲當義工, 98歲考上碩士, 如今105歲的他,傳奇還在繼續···
    賈伯斯的經典名言,用在今天吉米老師要介紹的這位105歲的老爺爺身上是不能更合適了。他75歲當背包客,93歲當義工, 98歲考上碩士, 如今105歲的他,傳奇還在繼續···105歲的他,傳奇還在繼續···
  • 靜夜思丨98歲碩士畢業,105歲的他傳奇還在繼續...
    >75歲後做背包客旅行海外,93歲做義工,95歲讀碩士,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00歲時書法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收藏,出自傳,做暢銷書作家,義賣.退休後,趙慕鶴攥著大把的時光,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年輕人總是說「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對於一個錢不多,語言不通,年事已高又倔強地不肯報旅行團的老人,「說走就走」才是真正的任性。
  • 75歲開始旅行,105歲考博士,更令人敬佩的是他這句話…
    ,年輕時救助孤兒,幫人無數,75歲後做背包客旅行海外,93歲做義工,95歲讀碩士,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00歲時書法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收藏,出自傳,做暢銷書作家,義賣.2011年,趙慕鶴再赴英國,把他在臺灣堪稱一絕的鳥蟲體書法作品送給大英圖書館。在那裡,他度過了100歲生日。1998年,被趙慕鶴接到臺灣的小孫子要考大學了,因為成績差,小夥子急得直哭,不想考試了。為了鼓勵孫子繼續讀書,86歲的趙慕鶴決定和他一起報考大學。考試在即,他一頭扎進了書本中,遺憾的是,爺孫二人因為準備不足雙雙落榜了。
  • 75歲窮遊歐洲, 98歲考上碩士, 如今105歲的他,傳奇還在繼續···
    來源|藝非凡(ID:efifan)樂活人生Lohas75歲時,他跑去歐洲當背包客;87歲時,重返大學念書;93歲他選擇到醫院當義工;98歲他成為全球最老碩士;如今105歲的他,傳奇還在繼續···>大地主家庭出身的趙慕鶴,老家在山東,年輕時為逃難到了臺灣,直到66歲退休,他一直做著一份普通的行政工作。
  • 75歲當背包客、98歲拿下碩士、105歲清華讀博,如今傳奇還在繼續…
    7歲,趙家便為他聘請私塾名師,熟讀經史;14歲得前清拔貢趙朝儀眼緣,收入門下學習鳥蟲體書法;老趙又做了件讓人跌破眼鏡的事兒:上養老院、醫院當義工!▲93歲的老趙照顧著比他還「年幼」的病人一幹就是兩年,老趙勁頭還沒散呢,醫院開始「不幹了」:畢竟您老年紀在那擺著呢,出個什麼事兒對您、對病人都不好交代啊。老趙無奈,只好回家,等待時機「另尋出路」。
  • 他可能是世界上活得最賺的男人
    幾次和死亡擦肩,年輕時救助孤兒,幫人無數,75歲後做背包客旅行海外,93歲做義工,95歲讀碩士,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00歲時書法作品被世界第三大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收藏,出自傳,做暢銷書作家,義賣.退休後,趙慕鶴攥著大把的時光,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年輕人總是說「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對於一個錢不多,語言不通,年事已高又倔強地不肯報旅行團的老人,「說走就走」才是真正的任性。
  • 105歲的他用生命闡釋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
    75歲時,他跑去歐洲當背包客;87歲時,重返大學念書;93歲他選擇到醫院當義工;98歲他成為全球最老碩士
  • 100歲的他,把畢生作品捐贈給圖書館
    在路橋區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展廳裡,於永增精神矍鑠地向來者介紹他在此舉辦的第二次個人書法作品展,2017年12月,他首次在這裡舉辦了展覽,反響熱烈。比起這滿堂的作品,這位老人的樂活態度,更是感染了在場的晚輩們:「我會寫5種字體,最愛小篆,和我的性格最像。年歲大了,以後就寫不出小篆了,其他字體都沒問題。」
  • 75歲環遊世界,87歲考大學,105歲生活自給自足……這個男人了不得!
    他75歲自己環遊世界87歲考大學、98歲碩士畢業100歲受到馬英九的親自接見105歲的他,至今仍在創造奇蹟他是世界上活得最賺的男人本可以像普通老人那樣喝茶、逗鳥、安享晚年然而他卻攥著大把的時光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今天,江西省圖書館100歲了!
    今天,江西省圖書館100歲了!12月8日,江西省圖書館迎來建館100周年!從百花洲畔的一座小樓到贛江之濱的巍巍廣廈,江西省圖書館歷經百年,終成為如今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設計藏書量超過千萬冊、匯聚諸多先進技術的國內一流公共圖書館。人文淵藪·世紀華章
  • 102歲臺灣老人趙慕鶴的逆時針青春
    4年前拿到碩士學位,前年書法作品被送進大英圖書館,數月前出了一本自傳……如果不是趙慕鶴手背上密布的褐色斑點洩露了歲月痕跡,人們很難想到,這位臺灣老人已經102歲了。  百歲老人住四樓?還下廚!  去年夏天,紀錄片導演楊力洲來看老先生。爬上高雄師範學院宿舍樓四樓,40多歲的楊立洲有些氣喘籲籲。按門鈴時,「因為怕丟臉」,他刻意壓制不均衡的呼吸節奏。
  • 定陶75歲農家老人自建家庭圖書館
    把 《定陶75歲農家老人自建家庭圖書館》 貼到Blog或BBS
  • 今天,江西省圖書館,100歲了!
    【今天,江西省圖書館,100歲了!】百年猶未老,恰是風華正茂時。12月8日,江西省圖書館迎來建館100周年!從百花洲畔的一座小樓到贛江之濱的巍巍廣廈,江西省圖書館歷經百年,終成為如今建築面積9.6萬平方米、設計藏書量超過千萬冊、匯聚諸多先進技術的國內一流公共圖書館。(江西新聞客戶端)
  • 260歲生日,一份來自大英博物館的禮物!
    不久前,它剛剛度過自己260歲的生日!大英博物館官方公布的一組數字,勾勒了其260年的發展之路——3.5億人次參觀量、800萬件藏品 、縱貫上下200萬年的人類文明史,使之成為世界視覺藝術領域當之無愧的「大百科全書」。去過大英博物館的人都知道,要想在一天的時間裡參觀完博物館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77歲老人泡圖書館8年寫25萬字《趣讀二十四史》
    泡圖書館8年 寫出《趣讀二十四史》  77歲趙慶剛只有高中文化 愛讀書勤思考寫出25萬字書稿  □文/本報記者 崔虹 圖/本報記者 郄磊  趙慶剛,77歲,泡圖書館8年,讀了兩遍《二十四史》,整理的筆記、搜集的資料記滿了10個本,然後經過自己的總結歸納和加工,最終寫出一部25
  • 國家圖書館110歲了
    1906年,清朝學部參事、學者羅振玉在《京師創設圖書館私議》一文中,提出了「先規劃京師圖書館,而推之各省會」的具體建議。1909年9月9日,分管學部的洋務派軍機大臣張之洞抱病上奏,請求建立京師圖書館。張之洞的上奏當天即得到批准,京師圖書館終於從法律和行政上宣告誕生。
  • 69歲臺灣爺爺赴武大讀博:備考一月,每天泡圖書館12小時
    他祖籍河北滄州,1949年生於江蘇常州,在臺灣長大,今年69歲。7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見到了這位進入暮年仍求知不止的老先生。在武漢大學,他師從宋代文學專家王兆鵬教授,專研宋代文學、蘇軾文學。這是李常生讀的第三個博士,前兩個分別是東南大學的建築學院工學博士,和南京師範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專研北宋史、蘇軾史)。而他的本科和碩士所學專業,分別是企業管理和環境規劃專業。
  • 默默守望讀書人——60歲的澳門何東圖書館
    雖比鄰精力旺盛的鬧市,卻獨具溫柔嫻靜的氣質,這就是澳門最大的公共圖書館——何東圖書館。今年8月,它迎來了自己60歲的生日。  何東圖書館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盡頭,與周圍一眾歐式建築相映成趣,共同組成了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一部分。60年來,何東圖書館由小到大,經歷風風雨雨,成為集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園林式圖書館,默默守望和滋養著澳門一代又一代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