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22日徐州訊(記者 彭頌珂)近日,《小康》雜誌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面向中國縣域基層行政單位,推出「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徐州市賈汪區從全國2657個縣域行政單位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位列第19名。
據悉,「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實行全網數據解析,設定生態宜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成效等5個網絡數據評榜維度,以網絡大數據、縣域專題調研、社會公眾態度和專家評審進行加權,經綜合測評得出。
昔日的煤炭塌陷地變身全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賈汪經歷了哪些完美蝶變?2018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新聞發布會在南京舉行,對外發布《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即省委2018年1號文件相關情況。《實施意見》提出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總結推廣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經驗,積極開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讓耕讀傳家、父慈子孝的祖傳家訓,鄰裡守望、崇信重禮的鄉風民俗在江蘇蔚然成風,凝聚實施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在推廣馬莊經驗、鄉村振興上,賈汪區湧現出「一馬當先、百村爭鳴」的生動局面。
村美民富產業旺 鄉村振興譜新篇
寒冬時節,茱萸山街道許陽村三勤農業科技日光溫室大棚裡春意盎然。一串串小番茄掛滿枝頭,果農忙著採摘、裝箱、發貨,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負責銷售的張瑜說,他們是2018年底建的大棚,主要種植釜山88玲瓏小番茄,種植面積約130畝。基地採取排版種植方式,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果實,每日採摘量約1000斤,主要供應徐州各大超市。
汴塘鎮恆之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賈汪區上海外延蔬菜基地之一。在茄子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忙著打包,準備發往上海。該園區規劃面積450畝,主要種植茄子、彩椒、小番茄、羊角蜜等有機果蔬。每天茄子產量10噸左右,一年3000噸左右,銷到上海各大商超。現代農業在增收致富的同時,有力帶動了勞動力就業。
種糧食變成「種風景」
截至目前,賈汪全區設施蔬菜面積達7萬畝,年產值18億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與此同時,賈汪放大旅遊品牌效應,做大做強鄉村旅遊業,讓農民從種糧食變成「種風景」。
錦鯉養殖是賈汪農文旅融合的新亮點。目前,錦鯉文化產業園養殖錦鯉1800餘畝,年產4000萬尾。依託周邊村莊打造錦鯉文化小鎮,不斷延伸拓展產業鏈條,打造鄉村旅遊示範點,成為鄉村旅遊的熱點。
近年來,賈汪區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方便遊客採摘的草莓、葡萄、火龍果、甘薯等鮮食農產品。通過承辦江蘇省鄉村旅遊節、江蘇省首屆早熟草莓品鑑節、江蘇省首屆石榴花節等節慶活動,吸引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斷向賈汪集聚。
鄉村旅遊富村民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賈汪已逐漸成為周邊人們首選的休閒勝地。藉助於區位、地緣、旅遊及特色產業優勢,磨石塘搶抓機遇,突出旅遊惠民,一批批農家樂次第展開,「磨塘人家」農家樂,就是首批受益者,也是賈汪農家樂的一個縮影。
「磨塘人家」農家樂老闆張新洋、王敏夫婦,地地道道的磨石塘人。幾年前,村裡路通了,環境好了,周邊景區人氣連連攀升,兩口子將原來的小賣部改成了農家樂,主打菜多是地鍋等各類土菜,每天的上座率幾乎爆滿。說到如今的紅火生意,女老闆王敏感嘆:「真是想不到!也從來沒想過俺村會來這麼多人。如果沒有這些年環境的變化,就沒有這麼多景區,也就來不了這麼多遊客,更不會有我們如今的農家樂。今年我們投資300萬,,再重新整修提升,為遊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環境。」
王敏的農家樂火起來了,鄰裡鄉親也跟著沾了光。村裡待業婦女,逐漸被王敏招納成為農家樂的接待員,有了一份可靠的經濟收入。
生態優、村莊美、產業特、農民富、集體強、鄉風好,在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中,磨石塘走出了符合自身實際,創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
鄉村美起來 農民腰包鼓起來
在做大做強鄉村旅遊的同時,賈汪區著力推動「傳統鄉村」到「精緻鄉村」轉變,高質量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打好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汙水處理、廁所革命三場硬仗,建設了「水韻馬莊」「田園磨石塘」「錦鯉小鎮」等特色田園鄉村,百姓有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三年來,賈汪區通過產業帶動,讓鄉親腰包鼓起來;通過綜合整治,讓鄉村環境靚起來;通過農文旅融合,讓鄉村旅遊熱起來,在邁向全面小康的大道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村美人和的美好畫卷正悠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