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海南生態典型案例評析

2021-01-13 今日海南

 提示: 請點擊上方"今日海南"↑關注本刊


風光綺麗的三亞蜈支洲島


狠抓問題整改   營造一流生態

——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海南生態典型案例評析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近期,新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海南,對海南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了全面掃描式「體檢」。對於督查組提出的生態環保領域突出問題和深層次問題,海南牢牢謹記習總書記兩次視察海南時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囑託,在近期召開的省委常委會議上,省委書記劉賜貴強調,要深刻檢視我省在生態環境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以農村水汙染治理、飲水安全、「廁所革命」和整治環境「髒亂差」等民生工作為重點,用半年時間在全省打響一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攻堅戰。對此,本刊記者特從督查組移交的群眾信訪舉報案件中,整理挑選出正反典型,並配以評析,總結經驗、剖析問題。

南渡江設置生態魚道開闢水族生命線,利用地勢採用箱涵、渡槽、隧道減少佔用耕地。袁琛 攝


正面典型

案例一:南渡江引水設魚道,讓路生態護綠水


       南渡江引水工程是國家172個節水供水水利工程項目之一,建成後將為海口市中、西、東部地區供應城市生活用水和羊山片區農業用水,並改善連通工程區域內的防洪排澇條件。


       南渡江引水工程自2015年開工以來,做足環保功課,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工程建設中,特別設置長63米的生態魚道,方便南渡江裡的魚類繞過壩體往來。為了讓魚類通過魚道時有一種身處原生環境的感覺,生態魚道採用格賓網石籠(雷諾護墊)護坡和護底,並種上水生植物,其下鋪設一層土工布,其上分別鋪設高性能生態基材和一層20釐米厚耕植土層以利於水生植物的生長。此外,為保證南渡江魚類資源繁殖,還在東山閘壩右岸上遊建設了魚類增殖站,今後可根據實際需要放養魚苗,以此保證南渡江魚類資源多樣化。


俯瞰逶迤在陵水黎族自治縣吊羅山山體間的旅遊公路。武威 陳思國 攝


       記者點評:長期以來,一些地方為了追求一時漂亮的GDP數據,不惜上馬一些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甚至設法給環保監管執法部門設限制、置障礙、使絆子,此類只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的做法,實則違背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而南渡江引水工程將生態置於首位,設置生態魚道體現的是對自然的尊重、敬畏。為生態讓路,並不是只考慮生態環境保護,不顧經濟發展、民生福祉,而是真正意識到給生態留夠空間,才能更好地和諧發展。


       近年來,我省為生態讓道的例子舉不勝數。陵水吊羅山旅遊公路堅持「把路修進去,不把破壞帶進去」,為保護山體繞路修建,為保護植被移栽了300多棵樹木,生態優先、精雕細琢,回饋給人們的是「流動的風景線」;為了避免高杆路燈燈光太強幹擾周邊鳥類作息,海文大橋捨棄亮化景觀,只在護欄低矮處安裝照明設施……給生態以空間,也是為發展拓空間。當前,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擺在海南面前的一道難題,這更要求海南以最嚴的措施和最嚴的制度來確保生態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當為生態讓路成為大家的行動自覺時,綠水青山、碧海藍天這一最大本錢才能穩固、守牢。


在陵水提蒙鄉廣郎村,環衛人員正在垃圾分類收集屋清運垃圾。武威 攝

案例二:垃圾分類我先行,村中景觀好宜人


       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提蒙鄉廣郎村,每戶村民家中都擺放了兩個分別標有「可腐爛垃圾」和「不可腐爛垃圾」字樣的垃圾桶,垃圾分類的意識正在遍及家家戶戶。昔日「垃圾隨手扔,四處堆成山」的農村「髒亂差」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按照有完備的設施設備、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完善的監督制度等「五有」標準,陵水建立起農村生活垃圾清掃保潔運收處理體系,並制訂一系列監督考核辦法,在「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四級保潔機制的運轉下,陵水初步解決了農村生活垃圾出路問題。在此基礎上,陵水還試點推廣「三次三分資源利用」垃圾分類方法,即農戶按照易腐爛和不易腐爛垃圾進行初分;保潔員在不易腐爛垃圾中進行再分,分揀出可回收利用垃圾;分揀中心將可回收利用垃圾進行再次分門別類,最終實現垃圾資源化利用。


雙創廣場垃圾轉運站附近的垃圾分類智能資源回收站 陳若龍 攝


       記者點評: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垃圾分類作為破解城鄉垃圾難題,改善人居環境的有效手段,實行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言而喻。近日,省住建廳就《海南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引發了一輪關於生活垃圾分類話題的大討論。雖然海南還未在全域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管理,但陵水對垃圾分類的先行先試,也為我省開展垃圾分類探尋了路徑。


       從其他地區的經驗來看,垃圾分類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的沉澱和循序漸進。在日本,垃圾分類已有40餘年歷史,並成為全民積極參與的一項活動,其以建設循環型社會為發展目標,逐漸建立起完善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不斷推動著垃圾分類的有序展開;在瑞典,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99%,甚至還出現垃圾不夠用需進口的狀況,大規模的回收創造了一個高效有益的自然循環體系,「人人都回收」的垃圾循環意識更是花了瑞典足足一代人的時間;在德國,為了強制每位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政府制定了一套處罰規定,並設有「環境警察」,一旦發現不規範清倒行為,就會加重整個小區住戶的垃圾處理費用,這樣不僅會招來鄰居的譴責,嚴重的還會被管理員趕出公寓。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政府、企業、社區、居民等多方主體,需要全社會攜手共進,將一件件垃圾分類「小事」辦實做好,才能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


海南美麗鄉村——瓊海北仍村


反面典型

案例一:農村垃圾堆成山,牲畜隨地「悠哉逛」


       房前屋後木板雜物隨意堆放,建築垃圾橫七豎八「霸佔」空地,雞鴨家禽散養在農居院落……這是7月26日下午,本刊記者在海口市紅旗鎮昆上村看到的景象。此後,在附近幾個村莊走訪中,此類問題依然屢見不鮮。現階段,我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農村仍較突出。農村治汙看似小事,實則關係到我省生態文明建設的方方面面。如何掃清餘存的鄉村「髒亂差」環境,實現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發展?這是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亟待思考的問題。


海南美麗鄉村——白沙羅帥村


       記者點評: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是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的應有之義,而對村容村貌的治理則涵蓋了新時代農村農業發展的多層面問題。生態環境退化與經濟貧困,通常是貧困鄉村相伴相生的兩個問題。實踐中,鄉村環境整治諸如垃圾處理、汙水治理、道路硬化和家禽糞便處理等突出短板,與當地生產生活方式和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有關,與垃圾處理能力和監管體系有關,與公共產品和服務投入力度有關,與法治觀念和責任意識淡漠的違法違規偷排、傾倒有關。要從根上解決村容村貌問題,考驗著地方政府的執政理念和治理水平。


       一個汙水橫流、垃圾遍地的鄉村,難以承載遊子的鄉愁,更不可能承載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推動鄉村環境良性循環,營造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生態好的新時代美麗鄉村,這是海南全島建設自貿區和探索自貿港的充分必要條件。


       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僅是解決農村美的表層路徑,只有將鄉村環境這種「公共品」轉化為可交易的「市場品」,鄉村的美麗景觀才有了可持續性。浙江省鄉村治理經驗表明,鄉村的村容整潔和生態宜居不僅為本地村民提供「公共品」,還轉變為城市居民休閒旅遊和養生的「市場品」,鄉村的美麗環境才能產生經濟效益,當地的村民就能轉變為第三產業從業者,進而激發出改善與維護鄉村環境的內生動力。同理,海南也擁有得天得厚的自然景觀、豐富的鄉村資源,發展較為成功的,比如瓊海北仍村,保亭呀諾達、檳榔谷,白沙羅帥村等高人流量景點均是依靠鄉風景觀串紅的「爆紅產品」。實現鄉村景觀的整潔、靚麗,應當繼續堅持從鄉村實際出發,努力造就「一個農業基地就是一個旅遊景點、一座鄉村民居就是一道懷舊風景、一道農家土菜就是一份童年回憶」,爭取實現鄉村建設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使鄉村顏值不斷攀升。


亞龍灣玫瑰谷

案例二:露天排檔噪音多,頻頻擾民何時休


       在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移交的五批群眾信訪舉報件中,噪聲汙染問題是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之一。7月15日,海口市瓊山區接到轉辦群眾信訪舉報件,稱位於瓊山區高登街的祥發銀河大排檔經營時間約24小時,全天產生非常大的噪聲且佔道經營,多次向海口市政府熱線12345投訴未果。後經查實,該經營主體確實存在無環保備案手續、噪聲超標和佔道經營等問題。噪聲看似小問題,卻有很多人不堪其擾。噪音擾民何時休?這既是事關民生的發問,更是對城管、公安和環保等部門的嚴苛拷問。


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海尾鎮,繁茂的海防林守護著海灘。近年來,為保護海岸生態,昌江著手恢復海防林,建立長效保護機制,成效顯著。陳元才 攝


       記者點評:施工噪聲、工業噪聲、交通噪聲、廣場舞音樂噪聲等營業場所或群眾性活動形成的噪聲,均可稱之為噪聲汙染。一組數據顯示,全國環境噪聲投訴一年達52.2萬件,佔環境投訴總量的43.9%。當下,噪聲汙染並不是「有點吵」的小事,其關乎的是每位公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噪聲汙染之所以能上升為群眾集中反映且屢禁不止的棘手問題,一方面既有公眾對噪音擾民意識不強,另一方面也在於部門權責不清、監管不力。產生噪音的途徑很多,因此各類噪音歸屬的部門也不盡相同,比如環保部門負責處理工業噪音汙染、交警部門負責交通噪音、公安部門負責生活噪音等,權責上的劃分混亂終導致管理上的混亂。要想徹底解決噪聲汙染,「從源頭上降噪」和「更加嚴格的監管」雙管齊下,勢必能將噪音汙染扼殺於搖籃之中。


       從源頭上降噪。家裡裝修顧及鄰裡、開車別狂按喇叭、公共場所切勿大聲喧譁……噪音無處不在,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向前推進,人人提高降噪意識,才是源頭降噪的「長久之計」。此外,工業、交通運輸業選用低噪音設備,新建小區採用隔音效果較好的門窗,相關部門更加合理的城市規劃和建築布局等做法,都是從源頭上解決降噪的良策。


       監管部門的嚴格執法。在美國大多數城市,都有噪音控制法或反噪音法規,禁止製造噪音擾民。德國規定晚上十點之後不準大聲說話、放音樂、聚會,周末要舉行聚會也得事先徵得鄰居同意。而日本的《環境基本法》裡就有對噪音的明文規定:療養部門和社會福利設施集中的地方,白天噪音在50分貝以下,夜裡不超過40分貝;市民居住區,白天55分貝,夜裡45分貝;住宅和商業工業混合區,白天60分貝,夜裡50分貝以下。海口在降噪執法方面也作出了表率。從2015年7月起,海口環境保護局聯合市公安局發出通告,禁止機動車在市區道路上行駛鳴喇叭,並全城安裝監管設備,隨時隨處抓拍違法鳴笛車輛。嚴格的執法是消除噪音擾民的有效之舉,環保、公安、交通、城管等主管部門應協調配合,綜合運用行政監管、行政處罰等手段,把環境噪聲汙染防治納入日常環境管理工作之中,進而減輕噪聲汙染對群眾生活的不適感。




當前,全省正在開展「廁所革命」半年攻堅戰,確保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5%以上。圖為陵水走所村旅遊廁所。武威 攝


來源:《今日海南》2019年第8期

文字編輯:鍾瑜   技術編輯:陳慧

圖文統籌:王群存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消息

相關焦點

  • 【北京高度重視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案例,嚴查八渡水文站問題】中央...
    2020.09.28 22:31【北京高度重視中央環保督察組通報案例,嚴查八渡水文站問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9月28日通報,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自然保護區開展現場督察時發現,八渡水文水質監測站(以下簡稱八渡水文站)弄虛作假變身經營性酒店。
  • ...北京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通報案例,嚴查八渡水文站問題
    2丨北京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通報案例,嚴查八渡水文站問題據北京日報,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9月28日通報,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自然保護區開展現場督察時發現,八渡水文水質監測站(以下簡稱八渡水文站)弄虛作假變身經營性酒店。
  • 北京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通報案例,嚴查八渡水文站問題
    北京市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公開通報案例嚴查京燕水務公司將八渡水文站變身經營性酒店違法違規失職瀆職問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9月28日通報,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自然保護區開展現場督察時發現,八渡水文水質監測站(以下簡稱八渡水文站)弄虛作假變身經營性酒店。
  • 北京市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公開通報案例 嚴查京燕水務...
    原標題:北京市高度重視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公開通報案例 嚴查京燕水務公司將八渡水文站變身經營性酒店違法違規失職瀆職問題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9月28日通報,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自然保護區開展現場督察時發現,八渡水文水質監測站(以下簡稱八渡水文站
  • 中央環保督察:房地產綁架海南 鼓了錢包毀了生態
    中青在線北京12月23日消息,中央環保督察組今天在向海南省反饋督察時狠批當地房地產行業對當地生態的破壞:「財政過分依賴房地產,房地產企業指到哪兒,政府規劃跟到哪兒,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督察組說,海南一些地市輕視環境保護,熱衷搞「短平快」的速效政績,導致當地自然保護區、優質自然岸線、生態脆弱山體遭受破壞,成了當地生態環境難以撫平的傷痛。
  •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在龍江:黑龍江省公布邊督邊改典型案例
    人民網哈爾濱8月17日電 來自黑龍江省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的消息,5月30日至6月30日,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對黑龍江省開展環保督察,督察組共向黑龍江省移交信訪舉報案件4387件,已全部轉至相關市(地)和部門,嚴格按照案件辦理程序有序推進;責令整改2723家,立案處罰126家,立案偵查26件,行政拘留12人,刑事拘留14人。
  • 【典型案例通報(二十四)】江永縣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整治不力
    【典型案例通報(二十四)】江永縣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整治不力 2020-11-11 15:1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央環保督察典型案例問責情況公布 三亞市政府為度假酒店項目違規...
    1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完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等8個省份的督察反饋,並同步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在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浙江違法填海、三亞市政府違規幹預執法等被曝光。關於浙江違法違規圍填海問題突出的情況,中央環保督察發現,近年來,寧波、溫州、舟山等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和相關區縣政府違法實施大量圍填海工程,生態環境保護亂作為問題突出。
  • 環保部公布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地方整改典型案例
    環保部日前公布了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地方整改典型案例,內蒙古呼倫貝爾和牙克石三級環境保護部門對北方藥業實施行政處罰29次,都未能解決該企業異味擾民的問題。 近日,據環保部網站消息,環保部今日公布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地方整改典型案例,包括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坡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呼倫貝爾市切實整改北方藥業公司環境汙染問題等。
  •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重慶市反饋督察情況_中央生態環保...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重慶市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海南第一輪、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分別完成222項、22項整改任務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周曉夢 通訊員程明明 實習生劉冰一12月21日,海南日報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截至11月底,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應完成任務240項,已完成222項,按時完成率92.5%。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應完成任務22項,目前已全部完成。今年7月2日,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生態環境保護百日大督察(以下簡稱「百日大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組建10個專項督察組,對各市縣(含洋浦)開展為期一百天的生態環境保護大督察。在大督察工作延續期間,各督察組需要督促推動相關市縣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和專項整改方案,做到「定期督察、定期匯報、到期反饋」。
  • 【典型案例通報(七)】武陵源天子山核心景區江務峪野豬林河道生態...
    【典型案例通報(七)】武陵源天子山核心景區江務峪野豬林河道生態破壞問題敷衍整改 2020-09-26 19:5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通報八渡水文站變身經營性酒店,北京市回應
    每經編輯:王鑫據北京日報剛剛消息,針對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的情況,北京市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各責任方立行立改,對存在的違法違規、失職瀆職等問題,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圖片來源:北京日報截圖中國生態環境部官網28日公開一警示案例,2020年9月12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拒馬河保護區)開展現場督察時發現,位於拒馬河保護區核心區的八渡水文水質監測站
  • 環保立體聲丨內蒙古自治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新聞發布會
    在內蒙古電視臺、內蒙古日報、內蒙古生態環境雙微平臺發布了31個典型案例。 督察進駐結束後,各督察組及時形成了督察反饋意見,包鋼副主席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督察情況匯報。修改完善後的反饋意見及時報自治區黨委、政府進行審定。
  • 廣西舉行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迎檢工作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主要介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自治區邊督邊改的工作情況,以及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向自治區交辦信訪舉報問題查處情況、問責情況。  下面,請自治區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光華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自治區迎檢工作等有關情況。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 | 遼寧鞍山監管不力 3.5萬噸油泥油傾倒...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消息,2018年11月20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鞍山市,在臺安縣多個村莊附近,發現大量油泥油渣等危險廢物被非法傾倒在十幾個坑塘之中,油泥油渣坑塘總面積累計達15993平方米,總量約3.5萬噸,僅高力房鎮太平村的2個油汙坑池就佔地3800平方米,危廢存量估計在5000噸以上,現場景象令人觸目驚心。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後的台州之變
    今年9月,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點名了浙江省台州市的椒江流域汙染等突出環境問題。隨後,台州颳起了一場生態環境的整改風暴。時隔1個多月後,記者重返台州,追蹤整改情況。僅梳理出來的『一廠一策』整治企業就有105家,共3000多條整治措施……」經歷完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之後,對台州來講,「大考」之後同樣也不輕鬆,督察指出的問題需要整改,一個系統化的整改方案呼之欲出。「市委、市政府提出十條『硬核』措施。」台州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昌筍介紹道。
  • 青海嚴格落實中央環保督察邊督邊改要求 138人被問責
    記者從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青期間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獲悉,我省堅決貫徹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關於追責問責工作的要求,堅持邊督邊改,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有關規定,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截至8月28日,全省各市(州)對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移交的案件開展問責,處理138人。
  • 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 | 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多個村莊現危廢坑塘...
    同時,仍有不法分子為謀取私利,長期將外地油泥油渣非法運至臺安縣傾倒,嚴重汙染周邊生態環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已將煉油產生的油泥、油渣列為危險廢物,對其運輸、貯存、處置作出了嚴格規定。2017年4月,全國開展納汙坑塘全面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臺安縣發現14個油泥油渣坑塘;同年5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遼寧省,在臺安縣又新發現4個油泥油渣坑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