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的風吹了這麼多年,卻一直吹不進傳統的老小區。
在這種小區裡,除了投放在小區裡的智能快遞櫃,能看出網際網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痕跡外,其他方面貌似並沒有太大變動。最明顯的莫過於小區裡那些無人問津,又或者早已被損壞的舊衣回收櫃。
然而有一個叫做「智能到站回收」的小程序挑起了這個「重任」,試圖為80萬線下舊衣回收箱提供用戶運營及業務品類擴展空間。他們又是怎麼做的?
一、找準痛點,推新的解決方案
小區裡的舊衣回收櫃利用率低,無外乎用戶習慣還沒養成。
這一難題,直接影響了做舊衣回收的企業,據了解,現在每個城市都有2~3家做舊衣回收的企業,回收櫃利用率低,將直接導致企業業務風險增加,無法良性運營。
企業有痛點,才能衍生出新商機。「智能到站回收」的負責人認為,要培養用戶心智,得先滿足有捐贈舊衣需求,卻找不到更好方式的人群,通過這部分人的影響力,帶動更多用戶捐贈舊衣。
而聚焦於生活服務的支付寶,恰好是最合適的選擇。支付寶裡天然的公益屬性,早已聚焦了一批有捐贈需求的用戶。比如受到很多用戶喜歡的螞蟻森林,就是一項優質的公益服務。
而用小程序來承載這一服務,也並沒有太多糾結。在支付寶公域流量裡,城市服務、社區生活版塊非常貼合小程序使用場景,用戶通過小程序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服務。
二、線上線上同步推廣,深耕小程序自運營
對於用戶來說,接受新產品很難,但如果是在他熟悉的產品中進行操作則完全不一樣。「智能到站」卻用了個「巧」勁,讓用戶快速get小程序的妙用,這個「巧」勁,小程序借用支付寶工具從線上、線下兩個方面進行自運營。
在線下,小程序結合支付寶和淘系的活動,將活動製作成線下物料,貼在回收柜上吸引用戶進行投遞。當用戶進行舊衣投遞時,即有可能獲得優惠券及折扣;
線上的話,還會增加支付寶社區生活板塊的活動,以後用戶在查詢窗口可看到城市裡有哪些「奪寶箱」,通過在線下找到帶有「奪寶箱」的舊衣回收櫃並進行舊衣投遞,就有機會拿到小程序準備的禮物。而這個「禮物」「智能到站回收」選擇了小程序現金紅包能力,這樣一個小「巧思」,讓用戶在找「多寶箱」捐贈的過程中,增加一些做公益的樂趣。
由於這個活動面向所有用戶,所以在推廣過程中,能更好的培養用戶心智,增強「舊衣投遞迴收箱」的位置概念。
現在,用戶只需拎一袋衣服走到回收櫃前面,手機掃碼進入小程序,將袋子放在標尺旁拍照上傳,ai圖像算法會估計舊衣重量。當機器+人工雙重判斷該用戶是真實訂單後,小程序就會發放抽獎、現金紅包等福利,下一步還將藉助螞蟻森林,向用戶發放能量。
為了確認用戶投遞的是真實訂單,「智能到站回收」小程序還用了一項「高科技」,就是前文提到的AI圖像識別功能,它能自動判斷包裹是否為衣服,目前該功能可以識別95%以上的包裹,剩下的部分就由人工來辨別。
值得一說的是「智能到站」通過支付寶各項權益,再結合二維碼物料打通了線上線下場景,有效激活了小區居民對舊衣回收櫃的使用。這一創新,還在2019年9月27日更是一舉奪下繁星計劃&支付寶小程序創新大賽社區生活主題優秀小程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