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城的這座古寺,遊人都在找「維納斯」?我莫不是聽錯了

2020-12-25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行。大同是我此次山西行的第一站,一共停留了5天,我對大同有著的「中國煤都」固有印象,沒想到這裡旅遊資源如此豐富且有特點,還有那麼多垂涎欲滴的美食,大同之行太值了。

華嚴寺是大同古城內一座著名的寺廟,始建於遼重熙七年,距今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華嚴寺是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

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正是出行的好時節。而且現在到年底,大同的景點在工作日裡都是免費參觀的,周末會恢復到正常票價。說完好消息,再說個不好的消息,即將到來的十一長假,景點門票暫時恢復,是不是很糾結?本日是周一,只要在網上預約就可以免費參觀了。

這是我周日過來時候拍的,這隊遊客在站在售票處前正糾結呢,門票是50元一位,十幾個人再加上講解,可不是小數目。最近全國各地的景區都有類似的優惠政策,這可是把我們遊客「寵壞」了,自己掏錢買門票,還不太適應。

這是在華嚴寶塔上拍的一張華嚴寺全景,細心的遊人會發現,華嚴寺跟一般坐北朝南的寺院不同,它是坐西向東的。這樣的朝向是契丹舊俗和佛教崇尚相結合的產物。更有意思的是,華嚴寺分為上寺和下寺,上下寺分治,北面為上寺,南面是下寺,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下寺中的薄伽教藏殿。是不是有點繞暈了,我也暈。

繞暈了不怕,華嚴寺中精彩的故事太多了,我們今天只介紹一個大殿。從華嚴寶塔登高望遠下來,迎面一位寺廟中講解員帶著一個小團隊遊客走過來,講解員神秘地說,下面帶大家去欣賞「東方維納斯」。我沒聽錯吧,古寺中有「東方維納斯」?

我趕緊悄悄地跟在這個小團隊後面,去看個究竟。從這座小橋,開始我們下華嚴寺的參觀。

華嚴寺位於上寺東南側,分兩院,前院寬展,後院緊湊。登上後院的15級臺階,就是坐西面東的清代建築「薄伽教藏殿」。

薄伽教藏殿規模宏大、氣象莊嚴,是遼金時期我國華嚴宗重要寺廟之一。因寺內曾奉安諸帝石像、銅像,當時還具有遼皇室祖廟性質。

「薄伽為印度梵文的譯音,佛的意思。薄伽教藏殿,是佛教經藏的殿堂,保存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及天宮樓閣。

薄伽教藏殿是華嚴寺最早的一座建築,為藏經殿,是遼代末構建築的代表作品,在建築方面承襲唐制,規模宏麗、氣象莊嚴。在大殿前,華嚴寺講解員進行了精彩的講解,為我們揭開了「東方維納斯」神秘的面紗。

薄伽教藏大殿中央佛壇上供奉的31尊遼代泥塑堪稱遼塑精品,彩塑布局井然有序,以間為鋪,共三鋪,每鋪有主佛一尊,以主尊為中心配置弟子、脅侍菩薩、供養菩薩,另外還有四大菩薩,四天王,當心間主尊背光後倒坐觀音一組3尊。專家認為,薄伽教藏殿「是我國現存遼代塑像最多的佛殿,也是遼代彩塑藝術達到高峰的代表性作品」。

南邊佛壇右側的一尊脅侍菩薩,合掌露齒,面帶微笑,體態豐滿,跣足立於蓮臺之上。這便是最著名的「大同華嚴寺合掌露齒菩薩」。

1964年夏天,郭沫若先生來到了華嚴寺,對這尊菩薩塑像給予了高度評價。菩薩合掌,站立在蓮花座上,體態勻稱,身體微微前傾,面帶微笑,十分生動自然。身上的飄帶流蕩,飄然欲動,聽到妙處不禁莞爾。史學家鄭振鐸先生贊其為「東方維納斯」。

講解員介紹,這尊國寶級的泥塑,郵票、明信片上都是這尊佛像。82年國家郵政總局發布的遼金塑像全國只要四尊,其他是8分面值,只有這尊佛像是70分的大面值,可見其分量。

講解員動情地說,別的佛像造型呆板,而這是這是一尊有故事的佛像,是一尊靈動的佛像,是傳神之佛,妙相之佛。還說我們這些遊客很有緣,可以這麼清晰地看到這尊佛像。來山西大同,必逛古城,逛古城,一定要去華嚴寺去看看,領略一下「東方維納斯」的神奇魅力。

相關焦點

  • 「東方維納斯」,藏在山西大同古城的古寺裡,我們把她找出來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行。大同是我此次山西行的第一站,一共停留了5天,我對大同有著的「中國煤都」固有印象,沒想到這裡旅遊資源如此豐富且有特點,還有那麼多垂涎欲滴美食,大同之行太值了。從華嚴寶塔登高望遠下來,迎面一位寺廟中講解員帶著一個小團隊遊客走過來,講解員神秘地說,下面帶大家去欣賞「東方維納斯」。我沒聽錯吧,古寺中有「東方維納斯」?
  • 大同古城的這座古寺,遊客卻是去看塔的,塔還是歪的
    接著分享山西大同之行。在大同古城的日子裡,每天就是騎著共享單車到處玩,那種感覺實在太棒了。大同位於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大同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境內古蹟眾多,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騎著自行車逛古城,是個不錯的選擇。
  • 大同古城裡的燒麥館,最舒坦的煙火氣,我莫不是進了老茶館?
    接著分享我的山西大同行,除了安排去雲岡石窟、恆山和懸空寺外,我把時間都「浪費」在大同古城裡。這不,一早就騎上我心愛的小藍車到古城裡找好吃的,今天要去的是教場街的福興齋燒麥這裡幾乎都是本地的老人家,大集圍坐在一起,大家喝著茶抽著煙聊著天,間或還會和鄰桌互相打招呼,似乎大家都很熟識,儼然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樣,我莫不是進了老茶館?
  • 大不同之大同-拜古寺
    甲子年大同之旅第二站,朝拜古寺。,隔窗望到了燈火輝煌的古城,也聽房東介紹了華嚴寺全銅地宮的壯觀,於是,第二天一早就步行到這「慈悲之華,必結莊嚴之果」的華嚴寺。 華嚴寺建於遼代,從華嚴寺坐西朝東的建築風格,可以體會到契丹民族拜日、東為尊之文化,古剎的東邊是華嚴廣場,清晨又逆光,還是想先進華嚴寺,一睹這遼代古寺風貌。
  • 山西大同古城裡的千年古寺,梁思成盛讚,山門上的對聯出自他之手
    接著分享山西大同之行。山西大同絕不僅僅是我固有觀念中的「煤都」,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旅遊名城,值得慢慢遊玩。我倒是比較喜歡這樣的氛圍,寺廟就應該敞開懷抱,讓人去親近。其實遊人參觀寺廟,特別是非信徒的遊客,大都是粗略地進去轉一圈,參觀過後也沒什麼印象,打卡而已。我們來看看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對這座古寺的評價,梁思成、林徽因曾四到山西考察,在《大同古建築調査報告》中盛讚古善化寺:「其大殿、普賢閣、三聖殿、山門四處均為遼金二代遺構,不意一寺之內,獲若許多珍貴文物,非始所料。」
  • 慢遊雲南建水古城,在這座五百年古寺,我邂逅了許巍歌中的藍蓮花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世界。建水古城,一座位於雲南省南部的邊陲小城。這座距今1200多年的古城,從元代開始便是滇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也是一座國家級歷史文物名城。建水自古便有"文獻名邦""滇南鄒魯"之美譽,古城內依然保留著眾多人文古蹟。歷史上這裡曾經有「七寺八廟」之說,如今漫步古城之中,依然能夠邂逅許多古寺遺蹟。沿著建水的主街臨安路一路前行,便能遇見好幾處古老寺廟,位於建水文廟對面的普應寺便是其中的一座。普應寺又名觀音倉,始建於明成化三年(公元1466),距今已有554年歷史。
  • 大同華嚴寺:擁有東方維納斯的遼金古寺
    如果你不是建築或者城市規劃專業人士,遊覽大同古城,一天足矣。遊覽華嚴寺、九龍壁和善化寺就行了。華嚴寺新修的痕跡很重,不過名聲在外,也常常被旅行者列為首選。對於喜歡遼金建築大朋友來說,老鄭認為,華嚴寺和善化寺不容錯過。
  • 未到達的城市之古城大同
    問起計程車司機,他也不知道外地人會喜歡什麼樣的美食,只告訴我古城裡面的刀削麵一定要嘗嘗。飯量大的話,就加一屜燒麥,就著蒙古奶茶一起,這樣的大同早飯吃完很舒服。古城裡的餐廳,走近每一家都是香氣撲鼻。點碗刀削麵,麵條中間厚實,邊緣在熱水裡燙出了褶皺,肉沫肉湯灑在面上,淋一點醋,真是印象裡山西的感覺。
  • 遊覽山西大同善化古寺,欣賞遼金時代古建築的滄桑之美
    在北魏時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大同市內佛寺眾多。現在大同古城內,還保留著幾座非常古老的寺院,除了華嚴寺外,其他的都可以免費參觀。這次大同之行,我去參觀了善化古寺,感覺確實不虛此行,這座近千年歷史的古寺給了我一個足夠大的驚喜。
  • 夜遊中國第九大古都——大同古城
    傳說是一位勇士搭箭射掉了鳳凰的右翅,所以這隻彩鳳至今無法遠走他鄉。而且,大同還是中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國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鳳凰城」和「中國煤都」之稱。歷史上這裡曾是中原的漢民族和塞外的遊牧民族爭奪天下的古戰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綿延數千年的戰爭史和民族交融史。
  • 千年巨寶,大同古城實地探訪遼金古建善化古寺
    善化寺善化古寺位於山西大同城內西南隅。始建於唐。玄宗時稱開元寺。五代後晉初,改名大普恩寺,俗稱南寺。遼末保大二年大部毀於兵火,金初,該寺上首圓滿大師主持重修。自天會六年至皇統三年凡十五年始成。元代仍名普恩寺,並頗具規模。元史記載,曾有四萬僧人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在此寺集會,作佛事活動。
  • 深藏於麗江鬧市街頭 這座百年古寺一年四季都很美
    描繪的是南朝寺院林立的盛景,而偏安邊疆一隅的麗江,古時作為滇西北佛教的中心,至今遺存有諸多古寺,其中以福國寺為首的「五大寺」最為著名。位於麗江古城西端、獅子山南麓的鬧市街頭,卻深藏有一座鮮為人知的百年小眾古寺,歷經260餘年的荏苒光陰,幾經沉浮,至今香火未絕,成為幾代麗江人心靈的寄託
  • 去過中國50多座古城,印象最深就是山西這座,私藏著眾多免費景點
    在小馬的旅行中,往往會關注那些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古城,比如說網紅旅遊古城的西安,杭州,成都,北京等等,比如說一些小而美的古城泉州,潮州,臨海,衢州等等,細細回想到目前差不多已經走了50多座。不過在這些古城中小馬個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山西的大同,雖然它並不算熱門的旅遊城市,但城裡卻藏著眾多免費的景點,且都歷史底蘊深厚。那麼這麼與眾不同的山西大同到底藏著哪些地道景色呢?一起跟著小馬來打卡吧!
  • 大同古城——中華北朝文化之都
    近些年文化旅遊作為大同發展方向,大同古城成為大同的重要文化標誌。那麼到大同古城看什麼能夠看到中國文化?在此做一簡單介紹,表達我個人的旅遊線路。一、春秋—帝君廟帝君廟位於大同城區東南隅帝君廟街北側,是一棟明朝建築。
  • 不出名的大同華嚴寺,竟有一尊東方維納斯,四朝合一的大雄寶殿
    作為我國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一直享有「巍然重鎮」,「北方鎖鑰」之譽。這裡的每一座古剎都有故事,不過有一個傳說說,大同的靈氣有七分都藏在華嚴寺裡。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始建於遼代,寺院根據大乘佛教的經典《華嚴經》而命名,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分為上華嚴寺和下華嚴寺,其實連在一起,整體也不大。坐西向東,主要是因為契丹人崇拜太陽「以西為尊」的習俗。主要看點是上華嚴寺的大雄寶殿和下華嚴寺薄伽教藏殿。
  • 跟著梁思成探索大同古城
    華嚴寺 大同不是一座你一眼就會喜歡上的城市,但在大同博物館逗留個半天時間後,再與這座城市碰面時你定會有不同的感觸。就像山竹,第一眼會覺得它是黑漆漆、沒特點,但博物館就像一雙手,幫你撥開外殼,直抵這水果最精華的部分。
  • 老街夜市之尋味大同,一座撕裂重生的新古城
    這座面積有3平方公裡方方正正的所謂的「老城」,籠罩著一種特別的割裂感,在國內別的城市中,我從未曾有過如此強烈的感受。我不能理解,之前的幾十年發生了什麼,堂堂煤都,竟然困頓破敗到如此境地。這個城市如此撕裂,新舊之間仿佛相隔了上百年。看到這一切我也能理解,為何大同的老百姓強烈支持脫胎換骨的改造,擁戴那位能將他們拖出垃圾場般生活環境的敢作敢為的市長。最下層的老百姓才住在這裡,權貴和煤老闆們有自己的豪宅。
  • 大同印象:高鐵開通後,這座城市會更加包容天下
    在歷史上,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大同是一個貿易中心,不差錢;對於南方的朝廷來說,大同又是達疆要塞和軍事重鎮,華夏帝國在此修築了宏偉的長城以抵禦北方新崛起民族的入侵。過去的百年裡,國人對大同對印象,從梁思成的筆墨裡就能窺見一二:1933年,一群考古人在大同,居然找不到住處。
  • 大同古城,保證你不虛此行
    大同大同是北方地區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大同古城大同自殷、周以來,乃捍禦雄邊之要塞,上溯趙肅之邊防。極目遠跳:東瞻白登、南拒雁門、西界黃河、北控大漠。隋唐的「茶馬之道」,「絲綢之路」,搭起了聞名遐邇的世界商貿之橋;明代的九邊重鎮,遼金的陪都「西京,都成為當時盛極一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大同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燦的文化馳名中外。白登之戰、六鎮之變、馮後建陵、昭君出塞、李靖北徵、吳巒拒城、宋遼對峙、土木之變、闖王入城、姜瓖反清、義和舉事、辛亥革命。
  • 大同古城整體保護修復成果彰顯
    城牆之上,座座城樓、望樓、角樓連綿相望,遊人如織,人們懷著欣喜讚嘆的目光注視著這座文化古都古典與現代交映、生態共人文一體的盛景;城牆腳下的帶狀公園,碧水環繞,綠茵如蓋,層林盡染,人景相融,宛若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畫;城牆下面的多個博物館、美術館,各種高品位的藝術展及文化活動接續舉辦,吸引著眾多遊客、市民前來觀覽……    通過多年持續不斷的努力,大同古城整體保護的成果日益彰顯,古城內外益顯文韻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