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新聞網3月12日訊 近日,在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施工現場,工人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據悉,晉江市第二體育中心三大場館建設已進入尾聲,這座被晉江人稱為「本地鳥巢水立方」的體育中心即將完工,這也意味著世中運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連日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晉江紮實開展世中運籌辦工作,場館建設工程按既定計劃有序推進。這背後,不得不提的是世中運執委會場館建設與運行管理部(以下簡稱「場館建設部」)。在搭建一座座對話世界的活力舞臺的過程中,場館建設部功不可沒。
二體中心場館施工現場。
從無到有 晉江速度 「心裡滿滿成就感」
二體中心場館正在進行室內裝修及玻璃幕牆工程收尾;晉江少體校體育館正在進行吊頂、水電、塗料收尾工作;毓英中學正在進行專項設施設備安裝及室外工程施工……這些進度和數據繁雜且實時更新著,場館建設部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耳熟能詳。
據了解,場館建設部下設綜合處、建設處和運行處三個處室,共有12名駐會人員,涵蓋40項重點專項工作。其籌辦工作可分為申辦初期、場館手續辦理、場館建設專項審核、場館建設專項學習和場館建設監督五個階段。
每一次的竣工驗收,每一次的場館考察都是工作人員們心頭緊繃著的一根弦。考察前期是場館建設部最繁忙的時候,他們需要配合競賽與信息部進行現場布置和行程規劃。圖板怎麼放,流線怎麼走,功能房標示要醒目,中英文結合……倘若提前一天踩點的中體協提出建議,既定方案便要根據相關要求及時變通,確保第二天中體聯的考察順利。
「很神奇,你看泉州職業技術大學足球場,四個月就完工了,堪稱『晉江速度』,那裡原本是一片空地,從無到有。」兩年多來,新建、改造、提升的30個場館中,已有19個場館完成建設。這期間的辛酸和收穫,場館建設部工作人員深有體會。「每當考察團豎起大拇指誇讚的時候,我們心中滿滿的成就感,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從零開始 邊學邊用 場館建設好評不斷
《體育場地與設施》《體育場館照明設計及檢測標準》《體育場館聲學設計及測量規程》……日前,記者走進場館建設部的辦公室,桌面上除了成堆的文件材料外,還有許多場館建設方面的專業著作。工作人員調侃道,一年多裡,這些書已被翻透,儼然是他們的「精神食糧」。
由於工作日繁忙,場館建設部例會常常利用周末召開,盤點場館建設中遇到的困難,並進行研究討論。「審核設計方案的過程是痛苦的,經常開會研討到晚上十一二點,對接溝通也是一門技術活。」場館建設部成員李劍峰說:「這是學習的好機會,不懂的不熟悉的就去問去查詢,慢慢地,不懂的也會少一點。」
一步不能登天,閉門造車更不是辦法。為了儘快掌握專業的場館建設相關知識,執委會多次組織工作人員前往深圳、廣州、南京等有賽事經驗的城市考察學習。
前期,場館建設部人員並不充足,黃龍達是部門較早駐會的工作人員。「雖然我們多數是體育老師,但對場館建設一竅不通,基本是從零開始。」提起組隊伊始,黃龍達回憶道:「大家都說不就是蓋房子嘛,哪有那麼複雜。實則不然,單單空間布設足以讓我們焦頭爛額,更別說各種體育專項,如木地板鋪設、暖通系統、智能化系統、觀眾座位等。」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壓力,大家只能邊學邊用,通過各種方法手段自我充實。
工作人員介紹,早期,僅考察祖昌體育館就不下10次。閒暇之餘,他們更是緊抱專家「死纏爛打」,遇到解不開的題,立即請教。「多管齊下的學習方式讓我們受益匪淺,也成功把所有足球場館建設完成,體育館也均在建設中。」黃龍達說道。
在每次國際中體聯和國際大體聯的評估考察中,場館建設方面收穫好評不斷,也為大體聯足球亞洲杯、大體聯足球世界盃等賽事的成功舉辦奠定了紮實的基礎,這激勵著場館建設部每一位工作人員更加全力投入籌辦工作,他們有理由相信,晉江2020世中運會更好。
記者_張華玲 秦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