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最近跟我發牢騷,說寶寶3個月多,老是半夜哭鬧要吃奶,吃完就睡,一夜下來,至少要醒4-5次,都快給她折磨瘋了,問我該怎麼辦。
媽媽們最希望的,就是可以睡一個美美的大覺,但這似乎只是一個夢想,尤其是在寶寶小的時候。
本以為生了一個「天使寶寶」,可實際上每天虐你無數次,在每個夜晚時分,在你剛剛睡著的時候,寶寶又哭了,趕緊拿起「大奶瓶」餵她,終於全世界安靜下來了。
沒想到,沒睡一會又是一波哭鬧,接著喂。
難道孩子真的只是吃不飽,才夜醒哭鬧嗎?
一:寶寶餓了,沒吃飽
小月齡的寶寶,都是以奶水或是奶粉為主,有是乳母奶水不足,不能滿足寶寶需要,可能會導致寶寶真的吃不飽,加之寶寶的胃容量本來就很小,消化得也快,沒過多久就餓了,也是正常的。
二:寶寶身體不舒服
寶寶身體不舒服時,也會比較依賴媽媽,想通過擁抱喝奶的方式來緩解,媽媽多要留心一下。
小月齡的寶寶容易出現腸絞痛,生長痛,出牙痛等問題,另外,寶寶的腸胃功能也沒有發育完全,也會有肚子痛、腹脹、積食,消化不良等情況,這些小疼痛也會影響到寶寶的睡眠。
三:睡覺環境讓寶寶不舒服
寶寶對於睡眠的環境也是有要求的,太冷、太熱都會讓寶寶感覺不舒適。媽媽要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為寶寶增減衣服,不喜歡蓋被子的寶寶,媽媽選擇適合寶寶的睡袋。
噪音和燈光的亮度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寶寶更喜歡安靜和稍微幽暗一點的環境,這樣才能讓寶寶安心睡覺。
四:寶寶睡前太興奮
小寶寶是家裡人的小心尖,每個人都想逗她玩會,一會抱抱、一會舉高高,寶寶一直處在很興奮的狀態。
寶寶還小,她的大腦神經的行為控制力不好,如果睡覺前一直處於這種興奮的狀態,睡覺就會不老實,也就一直想吃奶了。
五:寶寶在尋找安全感
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住了10個月,現在離開了「熟悉的環境」,聽不到了「專屬音樂」,頓時沒有了安全感。
而寶寶睡覺不踏實,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一個體現,只有吃奶才能找到那份安全感。只有和媽媽親密的接觸,才能重拾那一份安全感。
寶寶習慣夜奶,一吃就睡
很多寶媽為了圖方便,就直接躺著餵奶哄寶寶睡覺,寶寶吃累了就睡著了,這樣的哄睡方式一旦形成,不僅增加的寶寶齲齒的風險,也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奶睡。
想改變這個習慣,媽媽要做一些幹預措施了。
① 首先讓孩子一次性吃飽,寶寶吃兩口就要睡了,可以敲到腳底板、捏耳朵,讓她吃飽再睡,慢慢養成習慣。
② 然後,哄睡的方式也要有所改變,可以用哼歌或是輕拍的方式讓寶寶慢慢入睡。等寶寶再大一點,就徹底戒掉夜奶的習慣。
錦鯉媽咪寄語
其實,孩子偶爾夜晚哭鬧要吃奶否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孩子的睡眠周期短,胃容量也小,吃一點就飽了也很正常。
但是如果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甚至更大一點的寶寶夜醒哭鬧,家長需要找找原因了,如果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孩子睡眠不好,家長也跟著遭罪。
今日話題:你家是「天使寶寶」還是「魔鬼寶寶」呢?歡迎在評論區秀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