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寫了一系列關於作息規範的文章,於是收到這樣的留言:
媽媽A:寶寶20天,這兩天睡眠不好放不下,不停吃,我按你文章說的排查過母乳量,奶量是足夠的,但是還是不停吃、睡不好是怎麼回事?半夜2小時就要吃一次
媽媽B:寶寶1個半月,之前都是天使寶寶,剛出月子晚上一覺就能上4、5個小時,這兩天突然變成2小時一醒,不給吃就哭,婆婆說是奶不好了寶寶吃不飽,是真的嗎?
根據媽媽們的留言,寶寶都有「突然胃口變大」、「突然夜奶增加」的情況,一方面亂了作息,另一方面又讓人忐忑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讓媽媽們有點亂了陣腳。其實別擔心,這種情況就是傳說中的「猛長期」啦。
1、什麼是猛長期
猛長期,泛指嬰兒在生長發育中突然出現的食慾增加、生長加速的階段。一般持續2天左右。在猛長期結束以後,嬰兒胃口恢復常態,並出現生長發育方面的「飛躍」,比如長高、長胖、突然學會翻身等。
其實猛長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專有名詞」,更多是一種民間的俗稱和歸納,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猛長期只是生長發育中的常態,「不值得」大家為他過於費心。
近800頁的《海蒂育兒大百科》一書中,僅僅用了大約300字來講這個階段,稱其為「密集哺乳期」,除了建議媽媽們堅持兩天多餵奶,並未談及任何跟母乳不足、母乳不好、缺乏微量元素等相關的問題。因此媽媽們大可放心,不要杯弓蛇影,放輕鬆,放輕鬆。
根據《海蒂育兒大百科》,猛長期一般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後第3周和第6周,也有說法認為新生兒出生後的第2、3、6周和第3、6、9個月時,都會出現。每次持續時間2天左右。
2、猛長期應該怎麼做
其實很簡單,核心就是:按需哺乳、耐心安撫。
嬰兒猛長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停想吃,好像總是吃不飽。媽媽們根據寶寶的情況按需哺乳,間隔縮短到1小時左右都是正常的。或者寶寶出現頻繁吃,但是每次吃得不那麼多,也是正常的。
嬰兒猛長期往往夜奶也會增加頻率,媽媽們不要擔心「睡眠倒退」,也不要遺憾「好不容易斷掉的夜奶又來了」,放心增加夜奶,這種階段性的增加是正常的。
嬰兒在猛長期情緒會比較煩躁,哭鬧增多,感覺難以滿足。家長們要更加耐心一些,孩子自己也不舒服嘛,幹嘛和孩子對著來呢?保持身心愉悅最重要。
3、猛長期注意事項
當然,也有一些小提示要告訴大家:
(1)母乳餵養的媽媽儘量不要增加奶粉
雖然這個階段母乳可能會有點跟不上,導致媽媽和孩子都不太舒服,但儘量不要用奶粉去補充。可以用媽媽的存奶來餵養其中幾頓,也可以讓媽媽多吃一點發奶的食物。另外,媽媽每次在餵奶前半小時喝一大杯牛奶,也有助於「臨時增奶」。
(2)不要盲目進行「訓練」
有的家長規則性比較強,覺得必須按時餵奶,按需餵奶每次吃得不多會養成「吃著玩」的習慣;或者覺得嬰兒哭鬧不要過多安撫,以免寵壞養成壞毛病。
但這個階段比較特殊,一方面是嬰兒生長發育需要大量進食,另一方面也是嬰兒「不由自主」感受到煩躁。因此家長們還是要多滿足、少「訓練」。
(3)猛長期結束後及時調整習慣
猛長期一般2、3天就會結束,但有的「貪心寶寶」會藉此機會延續奶睡、頻繁夜奶的「舒服感覺」。媽媽們這時候就需要比較嚴格了,及時調整,避免寶寶養成長期習慣,會難以改變。
(4)猛長期與腸絞痛的區別
其實區別很大,腸絞痛雖然也會出現總是想吃奶、頻繁夜醒哭鬧的情況,但總體來說還是很好分辨的:
腸絞痛的寶寶,每天的奶量在橫向上來說是保持常態的,並沒有突然增加
腸絞痛往往在黃昏和半夜相對固定的時間發作,其他時間並沒有症狀
腸絞痛在放屁和排便後可以明顯緩解
腸絞痛是持續狀態,而猛長期只有2、3天
腸絞痛的夜醒哭鬧時嬰兒表現出痛苦,猛長期夜醒哭鬧時嬰兒表現出飢餓想吃
猛長期是寶寶生長發育中常見的正常小插曲,媽媽們放寬心,不要過於緊張,也不要被別人的話語所影響。
陪寶寶一起成長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放輕鬆,要享受這個過程喲。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