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吃奶時煩躁、總愛在晚上哭鬧?可能是猛長期和黃昏鬧在作怪

2020-12-21 紅袖有約

新生兒吃奶時煩躁、總愛在晚上哭鬧?可能是猛長期和黃昏鬧在作怪

不少寶媽照顧寶寶的經驗都是自己逐漸摸索出來的,而對於剛生一胎的寶媽而言,剛開始照顧新生寶寶的時候都是一個頭兩個大,尤其是在孩子哭了之後,更是會擔心著急的團團轉。

嬰兒的成長不是勻速的。大多數嬰兒在第一年會經歷多個猛長期。在每個猛長期過後,你可能發現一夜之間寶寶的那件可愛的衣服就小了。你的感覺沒錯!

很多寶媽都會發現孩子會有一段時間總愛哭鬧,吃奶時也會煩躁不安,睡覺也不踏實。緊張的寶媽就會以為孩子是生病了,就想著去醫院給孩子治療,去醫院之後又檢查不出異常症狀。其實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幾次身體猛長期。在這個階段中,孩子就會表現出在吃奶時煩躁不安,經常在晚上哭鬧等情況。

嬰兒什麼時候經歷猛長期?

新生寶寶的成長猛長期一般集中在7-10天,1-3個星期,4-6個星期,3個月,4個月,6個月和9個月的時候。在這些階段中的某段時間寶寶的猛長狀態就會表現的比較明顯,寶媽們要注意細心觀察寶寶異常的生理狀態。而猛長期時長一般維持在2-3天,在這個階段中寶媽也會因為寶寶的吃奶次數增加而出現口渴的症狀,這些都是正常的。

猛長期持續多長時間?

猛長期一般持續2到3天,有時也會持續一周時間。

嬰兒攝入的奶量在猛長期會突然增長,但這只是階段性的。純母乳餵養的嬰兒,攝入的奶量在生命的最初幾周持續迅速增加。

猛長期的表現

嬰兒幾乎不停歇地吃奶;夜醒次數增加;吃奶時不斷含上乳頭,扯開,非常煩躁。

所有這些跡象都是在告訴麻麻的身體「多產些奶!」如果我們及時對寶寶的要求作出回應,我們的身體就對這些信號很敏感。這些額外的哺乳會刺激麻麻的身體,以使產生更多奶。

猛長期的時間媽媽不好把握,可是猛長期的表現媽媽可以清楚的掌握。一般寶寶在猛長期會不停的吃奶,比平常的頻繁要高許多,幾乎每隔一小時就要吃,而且吃奶的時候不斷的含上、扯開,情緒非常的不穩定,易煩躁。在猛長期寶寶夜醒的次數會明顯的增加,對待寶寶的猛長期媽媽一定要有耐心哦!

不要讓猛長期幹擾你餵奶的信心。正相反,它會促使你更好的理解寶寶的需求。看到你的奶量增長,你的寶寶安靜下來成為快樂的母乳寶寶,你的信心就會更強。一個聰明的媽媽知道,寶寶最知道ta自己需要什麼,我們要做的只是仔細聆聽。

下面來說一下黃昏鬧

有許多寶媽都曾反映自己的寶寶一到黃昏時,就變得煩躁,愛哭鬧,怎麼哄也很難讓寶寶安靜下來,常見於3個月內的寶寶。這種情況我們就叫做寶寶的「黃昏焦慮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昏鬧」。

新生寶寶黃昏鬧是怎麼回事呢?

寶寶白天睡多了,因為寶寶大一些,他的睡眠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說總是睡。一般如果寶寶白天睡得多,那晚上肯定就會很精神睡不著了,這就叫黑白顛倒,需要給他調整一下睡眠時間。寶寶出生後,離開母體,不太適應外界環境,沒有安全感。寶寶腸胃不舒服,肚子脹氣或者腸絞痛。

寶寶如果是因為黑白顛倒而發生黃昏鬧,那我們白天應該儘量帶他去多活動,減少他的睡眠,黃昏的時候讓寶寶小睡一會,不要睡太久,儘量讓他在七點到十點之間是精神的,十點之後慢慢哄寶寶入睡。這樣堅持幾天,寶寶睡眠時間就糾正過來了。

怎樣對付猛長期和黃昏鬧?集中進食!

在幾次吃奶之間的時間很短。這是很常見的,常發生在傍晚。其後經常(但不總是)跟著較長時間的睡眠。寶寶是在長時間睡覺前「加滿燃料」。經常有寶寶在晚上6點到10點之間每小時都要吃奶。

集中攝食往往正好與你的寶寶煩躁時間同時發生。嬰兒吃幾分鐘奶,扯開去,煩躁地哭一下,再吃奶,扯開,煩躁地哭,持續幾個小時。這是非常令人沮喪的。媽媽可能開始懷疑寶寶是否吃夠了,是不是自己吃的東西影響到寶寶了,是不是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影響到寶寶了……它真的可以毀掉你的信心,特別是有其他人在一邊問同樣的問題(你的母親,你的丈夫,你的婆婆)。

當你的孩子出現這些猛長期和黃昏鬧的症狀時,要對孩子多安撫,既然了解到孩子的不適,不如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讓自己在黃昏時有個比較從容的時間和心情,可以好好安撫難受的小人人。

最後,如果什麼辦法都無解,不妨讓孩子哭上一陣子,這也是他情緒宣洩的一種方式,發洩出來了,沒準累了就睡了,或者心情也會變好呢。

安撫方法

換個節奏。讓寶媽在勞累一天後休息一下放鬆一下,由寶爸來陪伴寶寶一段時間。

出門。可以在寶寶每天開始煩躁時段前一點出門去,散個步,或者就在外面坐坐。

用聲音。唱歌,哼鳴,說話,喃喃低語,噓噓,聽音樂,使用白噪音。多試試不同的音樂和聲響。用有節奏的運動來安撫寶寶,走路,搖擺,跳舞,都是不錯的選擇。

用身體接觸來安撫。抱著寶寶,或給ta洗澡,做撫觸。

你家的寶寶有過這些猛長期和黃昏鬧的症狀嗎?

最後,有袖祝寶寶們健康成長!

記得關注、收藏、分享、評論哦

相關焦點

  • 寶寶哭鬧總像吃不飽,可能是這件好事到來了
    文丨悠悠寶寶哭鬧,媽媽急躁心疼。寶寶哭鬧增多,還有總吃不飽的感覺,寶媽別急躁,這可能是好事,可能是寶寶猛長期到來了。從寶寶生理髮育上來看,寶寶是有猛長期的。寶寶周歲內猛長期一般在出生後7天左右,出生後第2到3周,第4到6周,3個月,6個月,9個月。
  • 3點抓住新生兒猛長期,助寶寶生長發育
    其實猛長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專有名詞」,更多是一種民間的俗稱和歸納,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猛長期只是生長發育中的常態,「不值得」大家為他過於費心。 根據《海蒂育兒大百科》,猛長期一般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後第3周和第6周,也有說法認為新生兒出生後的第2、3、6周和第3、6、9個月時,都會出現。每次持續時間2天左右。
  • 多半是「黃昏焦慮」在作祟
    新生兒是上天賜予家庭的珍寶,他的到來讓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感到欣喜。然而,新生兒的身體實在是太柔軟了,對於新手父母來說,照顧這樣一個脆弱的小寶寶實在是一件難事。畢竟是第一次親自帶娃,不管之前已經看過了多少育兒方法,等到寶寶在你面前哭鬧時,還是會顯得手忙腳亂。
  • 寶寶晚上吃奶有時1小時沒夠,有時吃10分鐘就夠了,是什麼原因?
    新生兒晚上有時候吃奶一個小時沒夠,有時吃十分鐘就夠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先講個例子。 我兒子今年上一年級,上個月他們學校舉行跳繩比賽,孩子除了在學校練習,每天放學回來還要練20~30分鐘。
  • 1歲內寶寶有7個「猛長期」,把握好娃能多長几公分,錯過太可惜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小孩子剛出生時大多皺皺巴巴的,像只小猴子似的,但迎風見長,只要幾天的功夫,就能變成粉白粉白的小可愛。也難怪第一次生孩子的寶媽們感嘆,小孩子長得也太快了,真是一天一個樣。
  • 1歲內寶寶有7個「猛長期」,把握好娃能多長几公分,錯過太可惜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小孩子剛出生時大多皺皺巴巴的,像只小猴子似的,但迎風見長,只要幾天的功夫,就能變成粉白粉白的小可愛。也難怪第一次生孩子的寶媽們感嘆,小孩子長得也太快了,真是一天一個樣。
  • 寶寶現幾個異常,暗示首個猛長期已來臨,做好一點娃有望長25釐米
    其中,一周歲的寶寶會經歷7個猛長期,分別為:出生後7-10天、2-3個星期、4-6個星期、3個月、4個月、6個月和第9個月。嬰幼兒身高猛長期三大信號1、胃口大開吃不飽寶寶進入猛長期時,對營養的需求量有所提升,具體表現就是胃口大開,不同餵養方式表現為:奶粉餵養:寶寶日常每次喝奶100ml的話
  • 新生兒突然哭鬧不吃奶,寶媽掀開衣服一看,瞬間淚如雨下
    新生兒哭鬧不吃奶,寶媽掀開衣服一看,瞬間淚如雨下我妻子的同事小麗去年新結的婚,前陣子順利分娩生下了一個小女孩,全家人都非常開心。可是時間沒過幾天,小麗在餵孩子的時候,突然發現孩子總是一直在哭鬧,也不願意吃奶,雖然心裡著急,但是沒有辦法的小麗也只能束手無策干著急。
  • 周歲寶寶有幾個重要的猛長期,至少長25釐米,錯過只能等到青春期
    猛長期的寶寶會有哪些表現?1、吃奶頻繁且量增長不少寶媽會發現寶寶本來從2~3小時吃一次奶,突然變得吃奶完1個小時後,又餓得直哭,想要喝奶;且發現直接母乳餵養10分鐘就能夠吃飽,現在需要15分鐘才行,這就預示著寶寶的猛長期到來。
  • 為什麼孩子一哭鬧,父母容易煩躁?進化心理學的秘密
    也經常有父母給幼兒說留言,為什麼孩子一哭鬧,大人們就煩躁或緊張?為什麼孩子的哭鬧聲,能輕易讓爸媽們煩躁緊張?一位媽媽說,「孩子的哭聲讓我很緊張,讓我總想做出什麼事情,好讓孩子儘快停止哭。」因為聽見孩子的哭鬧聲,能引起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感覺難受是普遍的生理現象。當一個孩子哭鬧時,如果父母長期採用冷漠無視的態度,這些孩子會很容易戒掉哭鬧,可他們卻收穫了冷漠。那些孤兒院的冷漠孩子就是這樣養出來的。
  • 新生兒睡覺不踏實,這些原因父母要知曉,易驚醒哭鬧怎麼辦?
    新生兒的睡眠總是容易困擾新手父母,睡眠時間短的擔心孩子睡眠時間不足;睡覺踏實夜醒少的,擔心孩子會餓著;睡覺不踏實哭鬧的又讓父母很煩惱,其實有一些睡眠問題,是照料不周造成嬰兒不舒服才會產生的現象,而有一些是自然的生理現象,不用過度擔心,隨著孩子的長大,情況會逐漸消失。
  • 如何判斷嬰兒吃奶量的多少?
    那麼,如何判斷寶寶吃奶量多少呢?一、如何判斷寶寶吃奶量1.哺乳次數出生後頭1—2個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如果寶寶還哭鬧,一定有其他原因。  3.觀察寶寶情緒倘若寶寶沒吃飽,常表現為哭鬧、煩躁、吸吮指頭或異物等。渴望媽媽的擁抱,吃奶時比較專注、急促。4.
  • 寶寶吃奶總喜歡「扭來扭去」,或許跟這個能力發育有關,別忽視
    說實話,這些問題很多寶媽都遇到過,前面幾個還好說,母乳不足可以追奶,也可以加奶粉混合餵養;RU頭皸裂可以調整餵養姿勢和餵養頻率,甚至可以暫停幾天母乳餵養;但是寶寶吃奶總喜歡「扭來扭去」應該怎麼辦?很多寶媽甚至不知道寶寶「扭來扭去」的原因,是身體不舒服,還是正常行為?
  • 寶寶吃奶為什麼總是使勁蹬腿、哭鬧?原因都在這裡了!
    寶寶吃奶總是使勁蹬腿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導致的:1.「媽媽~這個姿勢太不舒服了,我想要換個姿勢」寶寶在吃奶的時候使勁蹬腿,同時還伴隨著哭鬧的話,可能是姿勢不舒服,沒有心思吃奶,想要換個姿勢,家長可以通過調整餵奶的姿勢,來安撫寶寶;2.
  • 寶寶邊吃奶邊哭鬧很奇怪?一點也不奇怪,這4個原因很常見
    小陳是一個新手媽媽,寶寶才剛出生一個多月,最近不知道怎麼的,明明奶水比較充足,寶寶是餓不著的,可不知道為什麼,寶寶卻一邊吃奶一邊哭,白天晚上都睡不好,弄得小陳都快崩潰了。為什麼在母乳充足的情況下,寶寶還會一邊吃奶一邊哭呢?
  • 寶寶半夜哭鬧不停,這十個原因逐一排查!
    一般來說,寶寶夜晚哭鬧分兩種即 生理性哭鬧 和 病理性哭鬧:生理性哭鬧 :如做惡夢、受驚嚇了等屬於生理性哭鬧,其哭聲比較響亮,寶寶的精神氣色也比較好;病理性哭鬧:而由疾病引起的哭鬧一般發生得很突然,聲音是嘶啞或尖叫的,寶寶常常臉色較差,精神萎靡,還會煩躁,想盡辦法的安慰也並不起作用
  • 新生兒腸絞痛不容忽視,對於新手媽媽如何判斷症狀是腸絞痛?
    腸絞痛最新的定義是:3個月以內的健康嬰兒,每天出現頻繁的哭鬧、煩躁不安至少3小時,每周至少3天,持續至少1周以上,並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所致的哭鬧。雖然,定義中對腸絞痛發生的時間有明確的界定,但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同,我們不可能完全按照腸絞痛定義的時間來判斷。例如,一個寶寶每天傍晚哭兩小時,但我們也不能說他就肯定不是腸絞痛,那麼我們該怎麼判斷寶寶的症狀是不是腸絞痛呢?如何判斷寶寶的症狀是不是腸絞痛?
  • 小寶寶一直要吃奶,好像總是吃不飽怎麼回事,是奶水不夠嗎?
    對於新生兒來說,寶寶頻繁吃奶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一定就是寶媽奶水不夠。01那麼,寶寶頻繁吃奶是什麼原因?1.寶寶出現了猛漲期一般情況下,6個月的寶寶發育很快,有4個特別明顯的猛長期,分別出現在三個星期、六個星期、三個月和六個月左右。寶寶到了猛漲期,為明顯的表現就是比平時吃得多,吃的頻繁,這是因為寶寶身體營養需求在增加。為了滿足寶寶的身體發育,寶寶就需要吃很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