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共辦「格物致知」研學體驗活動

2020-12-17 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張穎婷)12月16日,由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格物致知」研學體驗活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為參加活動的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小學的50多名師生打開了一個奇妙的未知世界。

上海紡織博物館高級工程師段玲給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講課。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據了解,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同屬專題類博物館,此前雙方多次合作舉辦展覽,有良好的合作基礎。雙方作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在中小學生研學教育領域均開發了系列課程活動,為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本次研學活動由纖維微觀世界探秘講座、科學實驗兩部分組成。課程以遠古先民「食其肉,寢其皮」的生活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介紹動物纖維的特點,結合科學實驗,帶領學生分析觀察織物的奧秘,親手製作動物纖維標本,探秘動物纖維微觀世界。

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認真觀察織物。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參加活動的學生們認真觀察織物。廣西新聞網記者 張穎婷 攝

除了開展研學體驗活動以外,上海紡織博物館還為廣西的小夥伴帶來了「纖維微觀世界探秘展」。該展覽共10個版面,圖文並茂地展示了纖維的神秘微觀世界,盡顯大自然的神奇。上海紡織博物館還向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小學贈送了顯微鏡等教研用品。

相關焦點

  • 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共辦「格物致知」研學體驗活動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16日訊(記者 張穎婷)12月16日,由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共同舉辦的「格物致知」研學體驗活動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為參加活動的南寧市沛鴻小學和紅星學校的50多名師生打開了一個奇妙的未知世界。
  • 上海紡織博物館帶領南寧小學生探秘纖維世界
    12月16日上午,上海紡織博物館的老師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內,帶領南寧的學生們走近科學,探秘動物纖維微觀世界。這是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合作,在中小學生研學教育領域開發的系列課程活動,為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活動現場。
  • 上海紡織博物館帶領南寧小學生探秘纖維世界
    12月16日上午,上海紡織博物館的老師在廣西民族博物館內,帶領南寧的學生們走近科學,探秘動物纖維微觀世界。這是廣西民族博物館與上海紡織博物館合作,在中小學生研學教育領域開發的系列課程活動,為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活動現場。
  • 廣西民族博物館跨界推廣壯族元素文創
    近日,廣西民族博物館與肯德基跨界合作,在主題餐廳推出四款以壯族銅鼓紋飾為元素的「銅鼓萌獸」咖啡,掀起一場「民族風」。寓意美好吉祥的鹿紋、寓意風調雨順的蛙紋、寓意金玉滿堂的牛紋……此次活動推出的「銅鼓萌獸」咖啡,將具有廣西特色的銅鼓元素與咖啡進行融合,讓人眼前一亮。廣西民族博物館在餐廳展示銅鼓文化知識。
  • 尋「紡」傳統產業,上海市三八紅旗手走進上海紡織博物館
    博物館是走進一座城市文化和歷史的窗口。近日上海市婦聯「與巾幗大咖同頻博物館盛宴」項目走進位於普陀區澳門路的上海紡織博物館,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們在這裡深入了解上海紡織文化的悠久歷史,領略了民族工業史的波瀾壯闊。
  • 上海彭浦新村小學生參觀上海紡織博物館
    上海彭浦新村小學生參觀上海紡織博物館 2013-05-30 15:00:43 來源:網上輕紡城 日前,彭浦四小全體五年級師生參觀了位於澳門路150號的上海紡織博物館
  • 已開展260場研學教育活動 四川瀘縣博物館迎「研學遊」熱潮
    近年來,四川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瀘縣屈氏莊園博物館緊緊圍繞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文物博發〔2020〕30號)充分利用優質資源,開展「品龍城宋韻、悟民俗精粹」系列研學活動。
  • 新時代好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在上海舉行
    7月23日至29日,「我和我的祖國——新時代好少年研學實踐活動」在上海舉行。活動由中央文明辦主辦,上海市文明辦、市校外聯承辦,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東方綠舟組織實施,來自全國各地的21位新時代好少年參加了此次活動。
  • 青島電影博物館開啟研學季 打造影視特色研學基地
    青島電影博物館的研學旅程拉開科普研學序章大幕,作為電影文化載體的「發聲者」,青島電影博物館正上演一場教育「盛宴」。青島電影博物館中有很多體驗活動項目可以讓學生深度參與,VR體驗空間可以帶上VR眼鏡體驗古羅馬角鬥場的緊張與刺激,沉浸在場景中進行互動,通過旁邊的綠幕摳圖技術,將體驗者呈現在大屏幕中;「魔鏡」體驗區通過鏡面捕捉到體驗者動作來進行互動,從而來實現屏幕影像與體驗者動作的同步,舞動身體可以感受影視科技來的奇妙體驗。這些體驗不僅引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又為實踐性教學增添了樂趣。
  • 廣西民族博物館與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楊永娟):8月28日上午,廣西民族博物館與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塗繪壯美廣西:八桂霓裳》新書發布會在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行。  廣西民族博物館黨委書記吳偉鑌在致辭中介紹,出版該書旨在引導青少年讀者關注廣西獨特的民族服飾文化,也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廣西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
  • 務川:來務川研學旅遊,體驗仡佬民族風情
    近日,來自仁懷市的170多名孩子走進務川自治縣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展為期15天探索仡鄉大地的研學之旅,感受仡鄉大地深厚的民族韻味,體驗民族風情。在務川研學基地足球場,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體驗仡佬族傳統體育項目——打篾雞蛋。它融合了體育和娛樂為一體,集慶禮與競技於一身,充分反映了仡佬族豐富而獨特的民族文化。
  • 到上海紡織博物館領略紡織文化
    位於蘇州河南岸的上海紡織博物館,原址是上海申新紡織第九廠舊址。氣勢恢弘的序廳、底蘊厚實的歷程館、時空連貫的擷英館、互動疊現的科普館、賞心悅目的京昆戲服館,紡織博物館演繹了上海紡織的產業歷史和文化。圖說:上海紡織博物館 來源:網絡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紡織工業一直是上海地區乃至全國的母親工業、民生工業。
  • 到上海紡織博物館領略紡織文化
    位於蘇州河南岸的上海紡織博物館,原址是上海申新紡織第九廠舊址。氣勢恢弘的序廳、底蘊厚實的歷程館、時空連貫的擷英館、互動疊現的科普館、賞心悅目的京昆戲服館,紡織博物館演繹了上海紡織的產業歷史和文化。圖說:上海紡織博物館 來源:網絡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紡織工業一直是上海地區乃至全國的母親工業、民生工業。
  • 「5.18博物館日」,上海將辦首屆長三角博物館教育博覽會
    或許惟有置身南館外綠意蔥蘢的園林中,我們才可體會張氏辦館之初心——館園結合,寓教於遊。博物苑仍藏張謇手書楹聯「設為庠序學校以教,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方位上她與通州師範學校僅一河之隔。08、中國絲綢博物館——錦繡天成,屬於中國的鏡花水中國絲綢博物館是一個以中國絲綢為核心的紡織服裝文化遺產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傳承和創新的國家一級博物館。
  • 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開館
    新華社上海1月5日專電(吳軍)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5日上午在東華大學落成開館。這是國內首個全面反映中國紡織服飾歷史文化和科技知識的博物館,也是一個「人機互動」的高科技博物館。    展示的內容是歷史文化,展示手段卻是現代的多媒體。
  • 廣西舉辦「七夕」文化體驗活動 非遺傳承人現場傳授繡球製作技藝
    蔣雪林 攝中新網南寧8月22日電(蔣雪林 談婕)8月22日,在傳統七夕節前夕,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辦「七夕」文化體驗活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壯族織錦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村靈現場傳授繡球製作技藝。廣西民族博物館民族歷史研究部副主任樊苗苗博士介紹,繡球曾經是壯族男女表達愛情的信物,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傳統的繡球有十二個花瓣,代表了一年的12個月份。繡球內有五穀豆種填充,不僅寓意愛情的種子生根發芽,也是稻作農耕民族對生命繁衍的期望。
  • 青島電影博物館開啟研學季 打造影視特色研學基地
    青島電影博物館的研學旅程拉開科普研學序章大幕,作為電影文化載體的「發聲者」,青島電影博物館正上演一場教育「盛宴」。青島電影博物館中有很多體驗活動項目可以讓學生深度參與,VR體驗空間可以帶上VR眼鏡體驗古羅馬角鬥場的緊張與刺激,沉浸在場景中進行互動,通過旁邊的綠幕摳圖技術,將體驗者呈現在大屏幕中;「魔鏡」體驗區通過鏡面捕捉到體驗者動作來進行互動,從而來實現屏幕影像與體驗者動作的同步,舞動身體可以感受影視科技來的奇妙體驗。這些體驗不僅引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又為實踐性教學增添了樂趣。
  • 「護航計劃-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暑期研學營」正式開營
    作為「護航計劃」上海的志願者服務首站,本次活動面向有留學意向的學生,共招收50名「文化使者」,展開為期1個月的夏令營活動,通過短期系列培訓課程,助其建立文化自信,擔當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活動內容包括金牌講解員示範講解博物館陳列、展覽;博物館專業知識講座;講解專業技能培訓;展廳講解提升訓練等。
  • 品味廬陵文化體驗陶瓷藝術 吉州窯博物館研學活動豐富
    吉安新聞網訊(吳聲樂、陳蕾)近年來,吉州窯博物館深入做好「旅遊+」文章,通過舉辦演講比賽、徵文比賽、陶瓷藝術體驗、考古模擬體驗等豐富多彩的研學活動,吸引市民前來參加研學活動,助力全域旅遊發展,全力打響研學旅遊品牌。據悉,吉州窯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已成為我市的一個重要宣傳窗口。
  • 「護航計劃-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暑期研學營」正式開營
    作為「護航計劃」上海的志願者服務首站,本次活動面向有留學意向的學生,共招收50名「文化使者」,展開為期1個月的夏令營活動,通過短期系列培訓課程,助其建立文化自信,擔當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活動內容包括金牌講解員示範講解博物館陳列、展覽;博物館專業知識講座;講解專業技能培訓;展廳講解提升訓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