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隸屬北京市,地處北京西部山區,總面積1455平方公裡。東部與海澱區、石景山區為鄰,南部與房山區、豐臺區相連,西部與河北省涿鹿縣、淶水縣交界,北部與昌平區、河北省懷來縣接壤。
門頭溝區屬太行山餘脈,地勢險要「東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境內總面積的98.5%為山地。
2020年,門頭溝區轄4個街道、9個鎮、門頭溝區常住人口34.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GDP)249.3億元。
早在一萬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東胡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
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設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今區境分屬上谷、漁陽二郡。
此後,區境的隸屬行政建制屢經變遷,直到1958年5月定名為門頭溝區至今。
風景名勝
靈山
位於北京市門頭溝清水鎮。主峰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的最高峰,也是華北地區較高的山巒,被譽為京西的「珠穆朗瑪」,成為北京市生態旅遊的勝地。
古稱礬山,懷來縣古稱礬山縣,即以此山命名。《懷來縣誌》把「礬山霽雪」列為該縣八景之一。
黃草梁
黃草梁位於門頭溝區西部。 屬西山。為燕山期以來形成的複式向斜山。山勢和緩,頂部呈傾斜的巖溶高原形態。
妙峰山
位於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有千畝玫瑰花,有華北規模最大的朝聖廟會,娘娘廟始建於遼代,三處廟宇群(靈感公、回香閣,玉皇頂)層差交錯,景區還有西隱禪寺、大雲寺等古蹟。
妙峰山的廟會歷史久遠;始建於1600年前的著名古剎潭柘寺,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之說。
「潭柘以泉勝、戒臺以松名」,建於唐代武德年間的戒臺寺有五大名松,神態各異,寺內戒臺是全國三大戒臺之首。
靈水村
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 ,有千餘年歷史,是史上著名的舉人村。山村中有17座古寺廟遺址,二十多座明清古宅院,還有柏抱桑、雄雌同柱的千年銀杏的罕見的古樹。
百花山
被稱為華北地區的天然植物園。位於門頭溝清水鎮黃塔辦事處境內,為北京第三高峰,僅次於靈山和海坨山。
這裡群山環抱,奇峰連綿,溪水潺潺,雲遮霧罩。在方圓2000畝的百花草甸上,山花遍野,植物種類繁多,繁茂,百花似錦,爭奇鬥豔,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珍珠湖
珍珠湖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雁翅鎮珠窩村西北1公裡,鑲嵌在永定河山峽之中,湖水順山勢彎轉,享有「京西小灕江」之稱。
因湖內生長的河蚌數量多且大,得名~珍珠湖。由於這裡地處太行山脈的深山峽谷,形成特有的風光和 獨特的氣候。著名的亞洲第一鐵路拱橋凌空飛架橫跨湖上。氣勢如長虹臥波,成為珍珠湖上的一處獨特景觀。
湖水清澈碧珍珠湖風景區透,平靜如鏡,藍天、白雲、高山、樹影、靜臥其中、恰似一幅天然的山水壁畫。一顆璀璨明珠,光彩奪目。
文章縮寫整理編輯,北京市門頭溝區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