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烤菸移栽不誤時,技術指導助增收

2020-12-18 丹寨融媒

四月,是種植烤菸的季節,菸葉生產進入了移栽管護期。丹寨縣烤菸種植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菸農解決移栽管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烤菸產業提質增效,託起了菸農的增收希望。

在興仁鎮興仁村的烤菸種植基地,技術員正在對煙苗移栽中的下苗、苗間距和科學施肥方式等技術要領逐一示範。

去年,丹寨縣種植的1070畝烤菸產值突破了340萬元,在菸農眼裡,烤菸就是儲存他們脫貧致富夢的「土地銀行」。劉天配,是興仁鎮興仁村最早種植烤菸的菸農,去年種植的40畝烤菸,收穫了一萬斤左右幹煙。今年,在縣菸草局的技術支持下,劉天配將種植面積擴大至50畝。

興仁鎮興仁村村民劉天配說:「他們技術員教我們,自己也有技術了,就繼續栽。」

目前,興仁鎮共種植烤菸480畝,9戶菸農帶動400多名群眾就地務工。縣菸草局定期指派農技人員對菸農進行技術培訓,教授基地務農群眾栽種管護技術,並以全數收購為保障,技術指導為支撐,激發農戶內生動力。如今,烤菸產業已成為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有力助手。

興仁鎮興仁村黨支部書記楊勝海說:「種植烤菸時間短、效益高,4月移栽煙苗,6月上炕,8月菸草局來收購。再加上菸草局每周派技術員過來指導,讓菸農和就地務工的群眾真正地學到這門技術,能夠自己種植自己發展,讓烤菸產業真正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 穆劍玫 李清香

丹寨縣融媒體中心

總編 | 黃曉海

主編 | 陳玉佳

編審 | 石開恆

實習編輯 | 王光雪

雲上丹寨 非遺之鄉 康養福地

相關焦點

  • 石柱:臨溪和魚池菸農搶抓農時移栽烤菸
    技術人員向菸農講解烤菸移栽方法。  華龍網5月11日09時31分訊(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 通訊員 馬玉平)近日,重慶石柱縣臨溪鎮和魚池鎮30餘名菸農代表到臨溪鎮南峰村參加了烤菸移栽現場培訓會,重慶石柱縣農委特產中心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專業技術指導,拉開了兩鎮烤菸移栽的帷幕。  據了解,上述石柱縣兩鎮共39戶菸農今年種植烤菸達1400畝,戶均將增收3.5萬元以上。
  • 七星關區大河鄉:春意融融 烤菸移栽如火如荼
    七星關區大河鄉:春意融融 烤菸移栽如火如荼 發布時間:2020-04-21 11:37:47      來源:畢節日報   4月16日,在七星關區大河鄉柯樂村烤菸種植基地
  • 百裡杜鵑沙廠鄉:四月煙苗吐新綠 移栽烤菸正當時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縱深推進,沙廠鄉將「短平快」的烤菸作為富民強鄉的主導產業之一緊抓不放,搶抓時令全力支持、幫助、服務菸農,鞏固脫貧成果。菸農高從倫告訴記者,他種植烤菸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家裡目前就他和妻子兩個勞動力,所有的經濟來源就靠種植烤菸。去年,他家依靠烤菸獲得收入10餘萬元。
  • 雲南祥雲:多舉措助下莊鎮群眾增收
    祥雲縣多舉措助下莊鎮群眾增收今年以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下莊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採取黨組織牽頭,「黨總支+合作社+產業大戶+種植戶」的發展模式,在努力提升烤菸種植水平上做好大文章,紮實推進晚秋豌豆產業種植,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 保山瓦渡鄉做好移栽工作
    烤菸一直以來都是保山市隆陽區瓦渡鄉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僅2019年,瓦渡10870畝烤菸,實現產值4320.58萬元,戶均收入3萬元,實現「菸農售煙總收入、菸葉稅、戶均售煙收入、畝均售煙收入」四個增加的目標。
  • 田間神器「覆膜機」 烤菸移栽好幫手!
    田間神器「覆膜機」 烤菸移栽好幫手!為有效提高移栽效率,通海縣一款烤菸移栽好幫手「覆膜機」登場了。在通海縣四街鎮四寨村大蘆柴塘的全縣烤菸千畝連片示範種植基地裡,農戶們正在操作著「覆膜機」對栽種好的烤菸進行鋪膜。只見「覆膜機」推過的地方,一墒墒的烤菸就已經被鋪上了黑膜,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就已經鋪好了好幾墒,節省時間的同時,也極大地節約了勞動力。
  • 七星關區大銀鎮:7000畝烤菸備耕忙
    時下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步入七星關區大銀鎮田間地頭,處處都能看見村民翻地、起壟、覆膜,為即將開始的烤菸苗移栽揮灑汗水,耕耘希望……  近年來,  結合當地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及村民意願,大銀鎮緊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主題,通過採取政府引導、典型帶動、免費技術指導等方式,今年在全鎮謀劃發展種植7000畝烤菸產業,以產業促發展、促增收。
  • 攀枝花:「神器」助力,水源保障,種植戶移栽煙苗搶農時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彭莉 四川日報記者 唐子晴 原標題:「神器」助力,水源保障,種植戶移栽煙苗搶農時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商洛市商州區:烤菸託起金色致富夢
    當前正是菸葉烘烤的關鍵時期,在商洛市商州區板橋鎮的烤菸種植基地裡,今年種植的1300多畝烤菸已從7月10日開始進行菸葉的採摘、烘烤等工作,預計到9月底結束,這豐收的金葉將託起菸農及周邊群眾的增收致富夢。
  • 攀枝花:搶抓農時煙苗移栽忙 藉助「神器」省時近一半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唐子晴 彭莉)「檢測合格,可以出棚移栽。」4月22日,攀枝花市鹽邊縣紅格鎮團結村民主社的烤菸育苗大棚內,技術人員快速對棚內煙苗進行普通花葉病毒、黃瓜花葉病毒抽檢。檢測過關的煙苗,將送到種植戶手中。不遠處的烤菸種植基地內,幾臺農用機械轟鳴穿行,整地、起壟、打搪一步到位,一幅春耕春種的美麗田園畫卷徐徐展開。
  • 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推進藍莓產業高效發展 助農增收
    摘要: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興仁鎮全力推進藍莓、茶葉等壩區果蔬產業高效發展,助農增收。興仁鎮搶抓時節,黨員幹部帶領群眾開展吊瓜種植。據悉,今年該村預計通過發展吊瓜種植帶動600餘人就地務工。
  • 黔江:蔬菜種植助貧困戶增收
    村民在平整土地移栽蔬菜    華龍網4月30日7時30分訊(通訊員 張益明)「官莊村山青水秀,土壤肥沃,一股清泉水從海拔1700米的灰千梁子流淌下來,是種植蔬菜、水果的好地方。」    果蔬基地建於2013年,面積350畝,在黔江區農委、區科協的技術支持下,種植葡萄、櫻桃、西瓜和時令蔬菜增收。    筆者看到,鬱鬱蔥蔥的葡萄樹枝頭掛滿花朵,鮮豔欲滴的櫻桃在綠葉掩映下分外耀眼,田間水渠中清水緩緩的流動,務工村民在梧桐花的掩映下忙著平整土地,移栽蔬菜,基地內處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 一平浪鎮:5千餘畝晚秋作物套種促農增收
    目前,該鎮烤菸地裡套種的5300畝晚秋作物長勢良好,種植的花豆、無筋豆、大豆、白菜陸續上市,拓寬了群眾的增收路。此前,為實現晚秋作物生產提質增效,一平浪鎮按照「糧經並舉、穩定面積、優化結構、強化科技、提高效益」要求,認真總結近年來晚秋作物生產經驗,根據全鎮14個村(社區)的自然條件和產業優勢,因地制宜,在種煙村(社區)創新套種模式,重點抓好烤菸生產後套種市場前景好的蔬菜等作物的種植,最大限度促農增收。
  • 珠街青龍村2300畝烤菸喜迎豐收
    一份耕耘,終得一份收穫,烤菸產業成為菸農看得見、摸得著的致富產業。羊前口子的菸葉種植基地裡,建檔立卡貧困戶呂家書夫婦一邊採摘菸葉,一邊估算著今天的收入,燦爛的笑臉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呂家書高興地說:「從整地理墒,到煙移栽、鋤草打藥,都是我們自己動手,自己的工賣給自己,雖然辛苦,但烤菸穩產穩收,也值得了。」
  • 林果技術服務隊 提質增效助增收
    眼下又到了修剪果樹的時節,為確保果樹修剪質量,阿熱勒鎮通過宣傳動員,設定條件層層篩選的方式,從16個行政村篩選出符合條件的232名技術員,建立15支林果業技術服務隊,到各村指導農民抓好特色林果的修剪工作。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現場會及實地指導等方式,推廣實用管理技術,夯實果農增收基礎,確保林果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
  • 興仁市魯礎營回族鄉:抓實建設扶貧產業 促群眾多渠道增收
    「煙」出優勢——烤菸種植烤菸魯礎營回族鄉大力發展傳統優勢烤菸種植,布局育苗點11個1129廂,烤菸種植面積6381畝,全力鞏固群眾增收將「搶節令、爭光熱、避災害」作為提質增效突破口和關鍵舉措,大力推進育苗、備耕、起壟、移栽等工作,確保4月底種植到位。
  • 中和鎮:空閒地不留空 蔬菜種植助增收
    近年來,三都縣依託本地農業基礎好以及氣候資源稟賦等優勢,強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根據不同的季節,有效利用種植空檔期,針對性地選擇蔬菜種植,增加土地使用效率,把閒置的農田和時間轉變成經濟效益,提高農田增收價值,助民增收。
  • 馬龍區竹園村:大莢豆拓寬群眾增收路
    掌上曲靖訊(曲靖日報特約記者 尹路倉)馬龍區納章鎮竹園村以助農增收為主線,在發展好烤菸、玉米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結合土地、水利、氣候等資源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探索致富新路子,積極發展甜脆大莢豆等為主的蔬菜產業,拓寬了群眾增收致富路。
  • 霑益:金葉飄香託起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夢
    烤菸產業是霑益區重要傳統支柱產業之一,霑益區緊緊圍繞烤菸生產目標任務,落實各級烤菸生產要求,強措施,優服務,提品質,全力抓好菸葉生產各項工作,真正體現烤菸產業短、平、快增加農民收入,助力脫貧攻堅。大坡鄉河勺村委會雨今村民小組龔小四家是霑益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在今年菸葉收購時期,大坡鄉村組幹部、烤菸科技員適時深入他家宣傳今年菸葉收購政策,指導他家去青去雜,及時交售菸葉,增加收入。
  • 千裡沃野北大倉 人勤春早不誤時——黑龍江墾區備春耕見聞
    新華社哈爾濱3月3日電題:千裡沃野北大倉 人勤春早不誤時——黑龍江墾區備春耕見聞新華社記者王建初春時節,廣袤的黑土地正在甦醒,迎來了備耕時節。(小標題)搶前抓早,不誤農時在黑龍江墾區七星農場,種糧大戶張景會已開始清雪、扣育秧大棚、檢修農機,並確定了種植計劃。今年他將種300多畝水稻,全部施用有機肥。搶前抓早是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的重要「法寶」。受疫情的影響,黑龍江墾區二九〇農場巴山湖管理區的部分種植戶滯留外地無法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