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海洋氣象精細化預報業務培訓暨研討會順利舉行

2021-01-15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段宇輝報導 近日,河北省「海洋氣象精細化預報業務培訓暨研討會」舉行,總結交流海洋業務建設成果與經驗,特別是渤海西部氣象災害與海洋災害的預報技術方法研究,推動河北省海洋氣象業務加快發展。河北省氣象局科技預報處、河北省氣象臺、河北省氣象服務中心、秦皇島市氣象臺、唐山市氣象臺、滄州市氣象臺等有關專家參加會議。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天津市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的相關專家出席會議並作報告。

  會上,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專家介紹了國家氣象中心海洋氣象格點化業務建設情況,包括AWIPS-GFE格點預報業務流程、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海洋氣象格點化業務平臺情況;天津市氣象局作為渤海區域中心臺,則從天津海洋氣象服務業務開展情況作經驗交流;其他與會專家分別針對赤潮、海陸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對海洋氣象業務進行了交流。與會專家還對省市統一的海洋業務系統建設方案、海陸對比觀測試驗方案、海洋業務建設重點工作進行研討,並提出具體實施意見和建議。

  此次會議涉及到國家臺海中心、渤海區域中心、省、市、區的海洋氣象業務工作經驗,包含了海洋資料應用、精細化預報交流、海洋服務等方面內容,對充分發揮各級臺站的人才優勢和技術力量,進一步促進河北省海洋氣象精細化預報業務發展將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我國海洋氣象預報精細化水平提高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2012年海洋氣象精細化預報業務實施方案》,指出今年將繼續開展海洋氣象精細化預報業務,重點開展海上風的精細化預報、海霧監測預報預警業務試驗以及沿岸海區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業務等,同時還將改進和完善全國海洋氣象信息共享系統
  • 國家級海洋氣象精細化格點預報正式發布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錢傳海表示,用單一預報描述某一海域的天氣顯然不夠精細,這樣的預報對用戶來說過於粗略。「現在能生成25168個格點,每個格點都有一個預報值,精細化程度大大提高。」  將預報精細至每個格點,對於服務對象而言非常重要。圍繞我國每個島礁、海上鑽井平臺,氣象部門可根據其需求提供預報產品。
  • 福建海洋氣象預報服務精細化提高 實現信息覆蓋
    中國網6月15日訊 福建省氣象部門開展臺灣海峽氣象預報服務業務已經40多年,針對福建沿海和臺灣海峽每天3次發布72小時海洋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海峽天氣和風向、風速,為兩岸民眾提供氣象服務。2006年專門成立了福建省海洋氣象臺,製作、發布福建省沿海和臺灣海峽的天氣監測和天氣預報警報,2007年起開展了臺灣海峽及鄰近海域漁場氣象與海況預報,深受兩岸漁民的歡迎。
  • 我國氣象預報向精細化邁進
    「當你打開手機查看天氣的APP,就會發現,現在我國的天氣預報已經能精確到一個小時;現在氣象主播在播報天氣預報時,也已經很少使用『局地有雨』這種說法……這些變化,說明我國氣象預報已經進入了精細化時代。」中國氣象局數值預報中心副主任、國家數值預報創新團隊負責人沈學順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一切源於我國氣象科技工作者近年來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研發了風雲衛星和國家級數值預報業務體系。1.
  • 我國海上氣象預報將向陸上氣象預報看齊
    中國氣象報記者郭起豪報導  日前,全國海洋氣象預報業務研討會在廣州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發展海洋氣象業務,是當前我國氣象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之一,我國將建立合理布局、規範有序的海洋氣象業務體系,進一步提升海洋氣象預報準確率。
  •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崔絢  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簡稱臺海中心)是我國颱風和海洋氣象預報預警業務的國家隊  近年來,我國颱風預報預警業務取得長足進步,颱風預報時效不斷延長、精細化程度不斷提升、準確率不斷提高。2012年我國颱風24小時路徑預報誤差小於100公裡、2013年小於90公裡、2014年小於80公裡,特別是2015年至2016年,連續兩年24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均穩定在70公裡以內,明顯好於日本和美國颱風預報中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 上海舉行長三角一體化氣象保障和城市精細化管理情況發布會
    原標題:11月5日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長三角一體化氣象保障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相關情況  11月6日,上海舉行介紹長三角一體化氣象保障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相關情況新聞發布會,請上海市氣象局副局長馮磊介紹了長三角一體化氣象保障和城市精細化管理與第二屆進博會氣象工作有關情況,上海市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處長耿福海
  • 天津海洋氣象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渤海預報解析度精細到1公裡
    而由市氣象局為其提供的逐小時海洋氣象預報和氣象預警信息,為過往船隻的指揮調度提供了重要決策依據。「作為一名紮根海洋氣象預報業務領域十餘年的一員,我見證了天津海洋氣象的發展。我們緊緊圍繞海上航運、遠洋工程、港口發展需求,按照氣象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開拓創新,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中國氣象局開展大城市逐6小時精細化預報
    大城市逐6小時精細化氣象要素預報業務按照網格化、數位化、定量化、精細化的思路,在常規的氣象要素精細化預報的基礎上,逐步把精細化天氣預報與天氣對城市運行和社會活動可能帶來的重大影響相結合,開展與城市交通、水文、電力、旅遊、會展等行業相關的影響預報,提高氣象服務針對性、有效性,推進傳統天氣預報向天氣影響預報及氣象災害預報延伸。
  • 第三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技能競賽閉幕 沈曉農要求持續推進預報...
    莊白羽 通訊員閆一銘報導  1月11日,第六屆全國氣象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第三屆全國氣象行業天氣預報職業技能競賽在京圓滿落幕。  沈曉農表示,此屆預報技能競賽比較全面地反映了預報員掌握理論知識、預報技能的現狀,展現了預報員隊伍的良好精神風貌,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預報員隊伍,奠定了良好基礎。預報員培訓工作必須常抓不懈,技術練兵不能鬆懈。  沈曉農指出,一是要認真做好預報技能競賽的總結工作。
  • 《海洋氣象業務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發布
    、業務布局流程集約高效的全球海洋氣象業務,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強國發展戰略。  《計劃》提出,到2022年,近海海上大風、海霧、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精準化水平明顯提升,近海港口、航運、海洋生態、海洋漁業、海洋生產氣象服務無死角;遠海海洋氣象要素監測預報精細化程度大幅提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航路及港口氣象服務滿足需求;全球檯風(颶風)、海上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測得到加強,全球重要航線服務全覆蓋。
  • 氣象局發布《海洋氣象業務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海洋氣象業務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計劃建成岸、海、空、天多平臺觀測資料有效融合、海洋氣象預報智能精準、海洋氣象服務智慧全面、業務布局流程集約高效的全球海洋氣象業務,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海洋強國發展戰略。
  • 海洋氣象預報
    海洋水文氣象預報就是對規定時段和規定海區所預期出現的海洋水文和氣象狀況的預報。它是海洋水文預報和海洋氣象預報的統稱。鑑於歷史上首先發展了海洋氣象預報,而且許多國家的海洋水文預報業務統一設立在氣象機構內,所以習慣上往往把海洋水文氣象預報稱為海洋氣象預報。
  • 智能網格預報:讓氣象變「智慧」
    河北省氣象臺預報值班員通過智能網格預報平臺,製作河北省0-10天智能網格氣象要素預報。  河北省氣象臺供圖  「為什麼天氣預報老是不準?」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  「就拿河北來說,原來的天氣預報只是以不同的氣象觀測站這一個點的氣溫、降水等來代表整個區域的天氣情況,內容只包括1888個城鎮的天氣現象、高低溫和風速風向預報。」河北省氣象臺中短期預報科高級工程師孫雲說,由於氣象監測站點分布不均,站點不能準確監測到所有地點的天氣。  隨著氣象預報的發展,「網格預報」這一概念被引進到精細化預報業務中。
  • ——天津海洋氣象服務工作發展紀略
    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海上石油勘探、海洋養殖捕撈等事業的蓬勃發展,天津海洋氣象服務需求持續增加。市氣象局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做大做強海洋氣象服務業務,成效凸顯。  依託科技創新強化服務能力  2010年,天津市氣象臺將海洋氣象格點化精細預報與海洋專業氣象服務進行了對接,實現了對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北部空間解析度為50公裡的精細化預報。
  • 台州臨海在浙江率先開展縣級海洋精細化預報
    原標題:臨海全省率先開展縣級海洋精細化預報   12月13日,台州臨海市雀兒岙島村民李昌龍像往常一樣掏出手機查看了今日海洋預報,並給他母親打了個電話。「喂,媽,今天海上風浪比較大,還有冷空氣也要來了,就別出海了。」自海洋預報能通過微信公眾號查看以來,有許多像李昌龍這樣的沿海村民養成了每天用手機查看海洋預報的習慣。
  • ——解析廣東數字網格天氣預報業務平臺
    李軒記得,以前天氣預報的範圍只到乳源縣,但問題是,縣城和鎮上的天氣有時差別很大。現在好了,他可以天天查到鎮上的天氣預報,提醒在老家的父母注意陰晴冷暖。  氣象預報能夠精細到鎮,主要得益於全省氣象部門用精細化網格預報業務平臺取代傳統的天氣預報業務平臺。
  • 福建省氣象臺增加製作釣魚島精細化天氣預報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芳 通訊員張盈盈報導 9月11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後首次播出釣魚島天氣預報。福建省氣象臺增加對釣魚島站點預報的製作頻次,一天五次製作釣魚島的0-168小時城鎮天氣預報,內容包括溫度、降水、風向、風速等天氣要素,除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外,釣魚島天氣預報還通過中國氣象局網站、福建氣象網站、「知天氣」手機軟體及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等渠道對社會公眾發布。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與福建的關係尤為密切。
  • 環渤海區域四省三市氣象部門共謀海洋氣象業務發展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宋鑫博 徐智鑫報導 近日,以「近海港口氣象服務、北極航道氣象服務」為主題的2018年環渤海海洋氣象業務工作會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  會議回顧了2017年環渤海海洋氣象業務工作會會議紀要落實情況,交流了港口氣象服務進展,就推動北極航道氣象服務展開研討。
  • 西北空管局氣象中心認真開展《西北地區航空氣象智能服務系統》培訓
    為推進《西北地區航空氣象智能服務系統》試運行工作,增進預報員對《西北地區航空氣象智能服務系統》的了解,指導預報員更好地完成該業務系統的是使用,西北空管局氣象中心於6月10日開展了《西北地區航空氣象智能服務系統》培訓,全體預報員參加了此次培訓。